豆花飯:最上癮的早餐

一天之計在於晨,一日三餐在於早,可見早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山城重慶,許多市民的精彩的生活,是從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重慶小面”開始,而主城周邊的一些區縣、鄉鎮,他們的精彩日子是從一碗雪白的豆花、一碟醇香的佐料、一碗鬆軟香噴的米飯而拉開帷幕。  


  一碗豆花、加上一碗米飯的早餐,人們稱之為“豆花飯”。早餐吃豆花飯的習俗,恐怕要得從過去講起。曾經很久以前,豆花飯就是四川、重慶、貴州等高山峽谷地帶人們常見的早餐,出門辦事行走,或者上山幹活,或者挑夫拉縴等,肚子裡沒有一點乾貨,恐怕不到晌午,就會飢腸轆轆。而高蛋白質的豆花和乾飯,加上鮮嫩香辣的蘸水、回味微甜的窖水,不僅清爽可口,而且還給人提供強勁的“胃動力”。如果是寒冷的冬天,或者下重體力活力的人,在吃豆花飯的同時,還會配上一盤燒白,喝點小酒什麼的。

豆花飯:最上癮的早餐


  在重慶主城周邊的綦江、萬盛、南川、涪陵、墊江等地,都有早餐吃豆花飯的習慣,早上起來,大街小巷不乏有津津有味吃豆花飯的人們。筆者開始也不知道其中的奧妙與美味,早上吃過幾餐後,徹底被豆花與飯的魅力所征服,大有欲罷不能的感覺。回頭再吃其它早餐,頓感黯然失色、貧乏無味。

  豆花是西南地區最為廣泛的食品,既可當菜又可當主食。它是由黃豆經清水浸泡後,用石磨或機器研磨成豆汁,放入鐵鍋後澆製沸騰,待冷卻後用膽水(學名為鹽滷)慢而均勻放入其中,待豆漿絮凝成花絮狀後,再用竹製的筲箕壓制而成。如要吃老而綿勁一點的豆花,就多壓制一會,要吃嫩滑一點的,就少壓制一點時間。要想製作成香甜可口、浸潤爽口的豆花,各地製作方法和選材也十分講究。製作豆花的第一步是浸泡黃豆,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所用的清水,有河水、泉水、井水和自來水的,不同的水源製作出來豆花,口感和味道相差甚遠,當然用泉水和井水浸泡製作出來豆花當屬上品。

豆花飯:最上癮的早餐

  研磨浸泡後黃豆的方式也分為傳統的石磨和機器兩種,而傳統的石磨磨製出的豆花品質遠遠超過機器研磨,因為它沒有過多破壞黃豆內部的分子結構,保持了黃豆的清香原味。點制豆花所用的膽水是用鹽滷浸泡成水,四川和重慶人俗稱為“膽巴”,它是製鹽後殘留在鹽池內的母液,經蒸發冷卻後析出的氯化鎂結晶塊,如果人體過量食入會產生毒性,但它卻是化腐朽為神奇的“魔水”。傳說豆花就是製鹽工無意間,不小心將鹽滷水倒入豆漿中產生的美食。

豆花飯:最上癮的早餐

  吃豆花飯最重要的是調料,在四川、重慶、貴州等地豆花佐料可謂五花八門,主要配料主要有小蔥花、芫荽、油酥黃豆、碎花生粒、榨菜粒、姜蒜蓉(有用熱菜油澆製一下,香味更足)、油辣子海椒(也有用青海椒)、豆豉、花椒、鹽、味精或雞精、炒芝麻、香油或小磨麻油等等。這些佐料中起“畫龍點睛”的要數紅油椒子。小紅海椒是雲貴川渝等地特產,採摘曬乾去蒂,放入鐵鍋內炒出香味和辣味,據資深美食家介紹,上品的海椒面即不用碓窩(對窩)搗碎,也不用機器研磨,而是戴上帆布手套,用力搓成大塊粉未狀,減少外力對辣椒素的破壞和流失。在吃豆花飯前半小時至一小時,用傳統的老油菜燒製成七八成熟,溫度過低或過高都達不到香味的提煉,淋向海椒面,並不停攪拌,讓其充分受熱油煉製,其間一股獨特的椒香味撲鼻而來,誘惑力十足。之所以要飯前半小時至一小時內煉製,是因為煉製好的油辣子放上半天,這道獨有的椒香就會消失。這時,煉製好的油辣子就可放入各種調料內拌勻,一碗昇華豆花飯這道美味早餐的佐料就做成了。

豆花飯:最上癮的早餐


  在主城周邊的區縣鄉鎮,吃豆花飯的米飯都是傳統的“甄子飯”。木甄子是西南地區傳統的蒸飯用品,一般採用當地松樹木製作,上好的木甄子採用攀枝花樹、梨樹木製作而成。在蒸飯過程中,木甄子的原木香味會滲透進飯裡,所蒸出來的米飯,不僅飯粒軟硬適中、晶瑩飽滿、口感爽口,而且樹木的香味、大米的清甜,都會滲入每一粒米飯中,就是沒有可口的下飯菜,你也會吃上幾碗。

豆花飯:最上癮的早餐

  老四川人的俗話說:“吃豆花要吃燙、娶婆娘要娶胖。”滾燙的豆花,用筷子夾上一大坨,放入五顏六色、散發種種香味的調料裡滾上一圈,再夾入散放著熱氣、鬆軟的米飯裡,一大口刨入嘴裡,滑嫩的豆花、鬆軟香噴的米飯,伴隨著各種香味在口腔與舌尖之間翻轉,一會兒是麻辣味道、一會兒是香酥的口感、一會兒又是清香爽口的感覺……總之,五味八覺輪番衝擊著你的味蕾與舌尖。一口豆花飯還未完全下肚,另一坨豆花就再次放入佐料裡翻滾……就這樣,一大碗豆花、一大碗米飯、一大碗佐料,幾分鐘就乾乾淨淨,碗底朝天了。沒有一樣早餐有如此的酣暢淋漓的感覺,沒有一樣早點有如此七味八覺的衝擊,沒有一樣早飯讓你力量與精神倍增,這就是早餐豆花飯的魅力所在。要想吃到這樣誘人的豆花飯,在主城難以尋覓,只有到廣闊的區縣鄉鎮、田野鄉村品嚐到這一美味!

豆花飯:最上癮的早餐

(文是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