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靠一招,市值暴漲18倍!每年還為全行業省下200億

這家公司靠一招,市值暴漲18倍!每年還為全行業省下200億

這家公司靠一招,市值暴漲18倍!每年還為全行業省下200億

島 君 說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企業成長是有節點、分階段的。誰能趕上下一波浪潮,誰在乘風破浪誰又在隨波逐流,就看誰能在關鍵時刻拿到“船票”。

幾起幾落的中國光伏行業中,在西安有一家公司多年保持A股光伏企業的盈利王之位。5年時間裡,隆基股份利潤年均增幅高達180%,市值則增長18倍。在產業新一輪變局中,這無疑是家拿到了“船票”的公司。

技術實力是企業發展的一張“船票”。隆基董事長鍾寶申說,在光伏行業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金剛線切割技術。“哪家光伏企業不在短時間內採用這項技術,就會被淘汰,根本沒有生存機會。”

光伏領域競爭激烈,隆基緣何能拿到新一波增長的船票?它的研發原則“技術穿透”要如何操作?在即將於5月18日召開的正和島長安論壇之前,島君專訪隆基董事長,試圖揭秘這家市值超750億公司的增長秘籍。

作 者:夢希

來 源:正和島

這家公司靠一招,市值暴漲18倍!每年還為全行業省下200億

如何提前五年佈局“船票”

雖然金剛線切割工藝在今天已成為光伏行業不能不提的一項技術,但在5年前押注上馬這項技術的隆基和鍾寶申來說,這番決策並不輕鬆。

早在2007年,金剛線工藝還只是用來切割藍寶石。日本是率先在硅片切割上應用該技術的國家,但那也只是2009年時的事情。

與傳統的砂漿線切割相比,金剛線切割工藝的原料利用率高,單公斤出片數可以提高至59片以上,比砂漿切割每公斤多出約10片,能讓單晶硅片的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從整體上看,金剛線的切割成本比傳統砂漿切片低約20%。

對於重視成本的光伏行業來說,新技術潛力無限。2012年前後,鍾寶申與總裁李振國拍板,決定啟動技術轉型,在產線上大力推行金剛線切割工藝。

然而,決定實際成本的並不只是技術理念,還有技術成熟度與成本規模曲線的影響。當時,這項技術由日本企業把持,國內產業鏈還是一片空白,導致實際操作的成本極高。按照媒體的報道,在新技術上馬一年左右的時間裡,隆基的金剛線切割產量一度持續虧損數千萬元。

為了堅持向新技術轉型,鍾寶申提出,公司給切片廠每年不超過4000萬元的“虧損額度”,以保證推廣力度。在光伏巨頭的戰略扶持下,國內亦有多家金剛線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一方面力爭在產品性能上達到國際標準,另一方面則通過自主設計研發的生產線,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隆基與整個行業的堅持得到了回報。到今年年初,由於光伏企業大批採用新技術,每米成本只有0.07元的金剛線,含稅售價已高達0.18元。此外,中國自主開發的金剛線,在技術與工藝上已經完全可以替代日本產品。按照鍾寶申的計算,以現有的產業規模計算,上馬金剛線切割工藝,每年可以給整個中國的光伏產業鏈節省200億元。

藉助技術革新帶來的低成本優勢,隆基自身更是迎來了高速增長。從2012年算起,公司市值增長了18倍,從當初的40億元達到今天的超過750億元。期內利潤年均增幅高達181%。

這家公司靠一招,市值暴漲18倍!每年還為全行業省下200億

隆基股份董事長鍾寶申

這家公司靠一招,市值暴漲18倍!每年還為全行業省下200億

“黑科技”的決策源頭:技術穿透

金剛線切割工藝之於行業,是一項具有“船票”意義的技術,故坊間著墨甚多。但在鍾寶申眼裡,切割只是光伏生產全部工序中的一環。除此之外,隆基在晶體生長、電池製造、組件設計等其他環節,也都有自己的“黑科技”。

這家公司靠一招,市值暴漲18倍!每年還為全行業省下200億

在晶體生長環節,尤其是使用單晶硅做原料的光伏企業,大多要使用由隆基研發的RCz(多次裝料拉晶)技術來製作硅棒原料。為了這項技術,鍾寶申說,隆基連續研發了超過4年時間。

就產品而言,在2015年諸多同行只敢投入50兆瓦、100兆瓦(MW)產能生產PERC電池的時候,隆基率先提出按照吉瓦(GW)級別大規模上線產品。

兩年之後的2017年,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測試認證,隆基單晶PERC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到創紀錄的22.71%。今年1月,這一數字已提高到23.6%。隆基方面介紹稱,這已經是公司該系列產品第三次刷新世界記錄。

想要擁有行業領先的技術,固然少不了資金的硬性投入。縱觀全球光伏行業,美國的SunPower與First Solar兩家公司,長年處於行業研發投入榜首位。而2017年隆基財報則顯示,這家公司的研發開支達到11.08億元,超過了兩家美國同行的研發支出總和。

觀察隆基多年來的財務數據還會發現,此種規模的大筆投入並非心血來潮,而是一種長期的慣例——近五年研發開支營收佔比均在5%上下。

作為高新技術領域代表的光伏行業,技術路線選擇多樣,為何隆基總能瞄準方向?

鍾寶申談到,企業的確會有多種技術路線選擇,但出發點應該是客戶本身。在評價哪種技術路線最終能為客戶帶來最好的結果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但關鍵就在於評估決策時能否做到

“技術穿透”

以光伏行業為例,關鍵點在於太陽能的光電轉換效率。如果轉化電能的效率低,就說明要為收集太陽能付出大量成本。家家企業都有不同的材料,就看哪種材料能把效率提得更好,以及材料本身的來源是不是較豐富。同時還要考慮某種工藝做出來的產品,成本能否為大眾所接受。

規模對成本的影響亦不可小覷。鍾寶申說,只有當太陽能產生的電輸出多了起來之後,成本才可以分攤做低。歸根結底,還是要保證產出的電量。而想要產出多,只能靠提高光電轉換效率。

也正是這種技術選取邏輯上的堅持,讓隆基股份熬過了光伏行業的多次危機。“我不會讓企業危機發展到熱火炙烤的程度,然後再像英雄一樣去拯救。從客戶價值角度,對不同的技術路線進行調研、覆盤、評估、分析。這樣客戶慢慢就能感知並認識到價值的存在。”

這家公司靠一招,市值暴漲18倍!每年還為全行業省下200億

管理原則:無壓力錶達真實想法

談及產品時,鍾寶申幾次三番強調光電轉換效率的重要性;而在談到管理時,他也會強調研發的效率。這種效率的保證,就來自於他口中的組織氛圍。

在隆基內部,研發團隊奉行一項管理原則,就是要讓員工“無壓力錶達真實想法”。這項原則不僅描述了研發團隊成員之間的共事守則,也指導著管理層與研發團隊的關係。

鍾寶申說,管理層的工作,就是要在組織裡營造順暢溝通的氛圍。談及管理,他講述了早年發生在隆基半導體工廠的一件事。

當時半導體事業部有名員工想轉崗,但之前的直屬領導不同意,還找到該員工的新主管說,“這人在我這裡是要開除的,你們不要接收。”

壓力山大的涉事員工向上投訴,於是鍾寶申派人力資源部下去調查。

當時有位高管找到鍾寶申,“我們本來要開除一名員工,結果非但沒有成功,人力資源還要來調查。員工在這個部門被解聘,又跑到另一個部門去上班,還要投訴我一下。這怎麼體現管理的權威性?你讓我怎麼做領導?”

“個人的權威對公司來說並不重要,” 鍾寶申在回憶自己當時的決定時說到。他就是要讓所有員工認識到,自己要對組織負責,而不是對某個領導負責。同樣,組織也要對員工負責,營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

他強調,只有這樣做,才能讓員工看到組織的存在,而不是看到某一個人的存在。如果只看某一個人,員工就會以這個人的思路和要求作為行動的唯一出發點。因為要迎合上級,員工個人的才幹、智慧、特質都會被壓制掉。企業家應該理解這樣一點,企業希望員工為組織負責,只要員工的工作行為以及結果,都是對組織有貢獻的,組織就會認可他。

今天的隆基也有各種制度,從形式上保障這種管理原則可以貫徹下去。一個做法是公司的最高管理部門要用視頻電話會議的方式,列席各部門的關鍵會議。目的不是別的,而是要看會議上的發言氣氛,是否自由寬鬆,鼓勵踴躍討論;還是緊張壓抑,開成了一言堂。要是真發現了問題,組織氛圍就是下刀之處。

鍾寶申也坦承,這種原則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不講情面地直說一件事情,誰都會有壓力。而且在東方文化中,要員工指出上級的錯誤,或是明確表達與上級不合的觀點,並不是人們熟悉的習慣。

但在這套原則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員工就不會再拘泥組織或崗位要求自己幹什麼,而是會認真思考自己想要幹什麼。企業也就能發揮出組織全員的積極性,做到力出一孔。鍾寶申說,儘管做起來不輕鬆,但重點在於讓員工們知曉,公司有這樣一種非常清晰的文化。

“一個氛圍寬鬆的組織,內部才會有信息流動。有想法不敢真實表達,又怎麼能在集體中碰撞出火花呢?在我看來,這是提高研發效率的核心舉措之一,”他說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