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水滸傳》中,潘金蓮為什麼會喜歡西門慶?

娛樂發燒哥


如果用古人的眼光來看,在《水滸傳》一書中,潘金蓮可謂是第一大淫婦。但是你要用現代的眼光來看的話,潘金蓮的出軌是一出悲劇。當然,這不是為潘金蓮洗地。


潘金蓮跟西門慶的苟且,主要有3個原因

1、悲慘的身世——嫁了一個錯誤的人;

2、武松的出現——見識到了世界的美;

3、西門的出現——滿足了所有的幻想。

悲慘的身世,是出軌的導火索

潘金蓮的出場在《水滸傳》第二十四回 王婆貪賄說風情 鄆哥不忿鬧茶肆


一開始金蓮也是個剛烈的女子,她原是清河縣一個大戶人家的丫鬟,既然是作丫鬟,那出身肯定是不好的,否則哪有父母會捨得把親身女兒賣給別人使喚。

偏偏這個丫鬟長得又勾勾又丟丟,所謂“物之尤者禍之府”,金蓮的這張臉蛋給自己惹出了麻煩,先是大戶男主人覬覦金蓮美色,日日勾搭,金蓮秉承著守身如玉的思想,死活不從,還去告訴了女主人。

估摸著男主人也是個耙耳朵,被女主人收拾了一頓,從此懷恨在心,你不是不從我麼,那我讓你痛苦一輩子。

於是金蓮被大戶送給了武大郎,不光送,還倒賠嫁妝。

武大郎何人也?書中雲:

這武大郎,身不滿五尺,面 目醜陋,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諢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

三寸丁,說這人矮,谷樹皮,說這人糙。

一個仙女般的女子,嫁給了一個身材短矮、人物猥瑣的男人,自然會引起一番輿論。十里八鄉的人天天跑到五大家門口看笑話,還說什麼“好一塊羊肉,倒落在狗口裡!”這五大呢,除了外貌不咋樣,性格還懦弱,別人罵他和媳婦兒,也只能訕笑,哪敢瞪一下眼。不僅如此,還窮,房子是租的,工作是賣炊餅。

你別說潘金蓮這樣仙女般容貌的女子了,換個普通人,誰願意過這樣的日子?

初見武松,春心萌動

潘金蓮永遠也不會忘記,初見武松的那個下午。

武松是誰?聞名遠近的打虎英雄,體制內的公務員,武大郎的哥哥。

書中說武松是個很有男子氣概的帥哥:身軀凜凜,相貌堂堂,胸脯橫闊,語話軒昂,心雄膽大,骨健筋強。

天天大門不出二門不讓邁,守著個三寸丁谷樹皮過日子,突然出現這麼個男人在眼前,還是自己的小叔子,這誰扛得住啊?

趁著一家人吃飯的時候,潘金蓮對武松發動了攻勢,只見她舉起酒碗,看著武松說:

“你若有心,吃我這半盞兒殘酒。”

武松當時就怒了,把酒潑在地上,說:司機一滴酒,親人兩行淚。然後又說了一些你再這樣放蕩我要揍你之類的話,傷透了金蓮的心。

勾引武松,失敗。

潘驢鄧小閒的西門慶

當你見過了世間的美好,就再也回不去了。

潘金蓮見過武松之後,才知道原來時間的竟有這樣的男子。長得帥,人又威風凜凜,至少在她被人嘲弄的時候,武松可以作為她堅強的後盾。

從此以後,潘金蓮對武大郎就沒有好臉色了,因為有武松這個參照物在彷彿他做什麼說什麼都是錯的,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知道那根竹竿砸在了西門大官人的頭上。西門被砸,怒氣衝衝,抬頭看到金蓮,驚為天人,怒氣頓消。

之後西門慶找到王婆商量,王婆說了五個字,是為:潘驢鄧小閒——潘安的貌、驢大的貨、鄧通的財、對女性體貼入微、有閒工夫。

你說巧不巧,西門大官人樣樣具備。

金蓮這廂,既然勾搭不上小叔子,自家那口子又如此不堪,已經動了出軌的心,不滿足慾望怎麼會罷休。加之王婆的攛掇,西門本身的魅力,他們最終走在一起,再正常不過了。

《水滸傳》中出軌的4個女人

在《水滸傳》中,一共有4大淫婦,分別是潘金蓮、閻婆惜、潘巧雲、盧氏。

閻婆惜出軌的原因是:宋江不近女色;

潘巧雲出軌的原因是:楊雄面色黃,是有病,所以叫病關索;

盧氏出軌的原因是:盧俊義不近女色。


你看,閻婆惜和盧氏出軌是因為男人沒有“閒”,潘巧雲出軌是因為楊雄有病,估摸著不夠“驢”。武大郎呢,要啥沒啥,潘金蓮也著實可悲。



也可自話


潘金蓮喜不喜歡西門慶不好說,不過在西門慶的引誘下,潘金蓮確實荷爾蒙爆棚。不然清河縣的大戶招惹她的時候她不會拒絕,之所以會和西門慶主動發生男女關係,的卻是被西門慶的“才華”吸引!

只從水滸中的潘金蓮來談題主這個問題,潘金蓮問什麼會看上西門慶,我們先來看看潘金蓮的人格特徵。

潘金蓮身世

據水滸原著中介紹,潘金蓮原是清河縣大戶人家丫鬟,因為長得漂亮,大戶便想佔她便宜,遭到了潘金蓮的強烈拒絕,大戶懷恨在心,把她嫁給了“三寸丁谷樹皮”武大郎。迫於命運的安排,潘金蓮無從選擇,只能默默承受。

從這裡可以看出,潘金蓮並不是一個愛好錢財的女人,不然她完全可以屈身於大戶,也不用以出軌為代價和西門慶玩曖昧。

從潘金蓮的生活中我們也能看到,她對於物質沒有過多的追求,更何況她和武大郎的生活條件也並不差,住這兩層樓的小別墅,很多梁山好漢都沒有她們的日子過得滋潤。

有點修養

潘金蓮是一位有修養的,第一次見武松的時候,各種禮節做得很到位,雖然對武松已經有了好感,並沒有直接表露。只是通過關心的方式來試探了解,問婚嫁問年齡,長嫂為母,她這樣的行為在那個時候是應該受到尊敬的。

包括後面徹底像武松示愛的時候,也是營造一個非常溫馨的環境。把酒溫好,菜炒好,勸酒的時候也充滿了文藝範兒。對武松說“天色寒冷,叔叔飲個成雙杯兒”,然後才自己飲上幾杯,這一步步的非常到位。

西門慶耍手段

正好西門慶第一次約潘金蓮的方法和潘金蓮示愛武松的方法基本一致,也是通過喝酒的方式示愛。從某些方面講,她們之間應該形成了一些共鳴。再加上“酒後神志不清”,而西門慶在顏值和玩浪漫上又確實滿足潘金蓮的一些幻想。

一個剛剛戀愛失敗的人心理本身就是脆弱的,西門慶這一腳插的正是時候,所以很輕易的就把潘金蓮拿下了!


——END 點贊很容易,評論顯真情,關注《沒長書》可欣賞更多內容~

沒長書


潘金蓮喜歡上西門慶,太正常不過,(當然殺夫有罪)因為西門慶有"潘、驢、鄧、小、閒”五大必殺技。



其一,西門慶雖比不上潘安之貌,但富家子弟風流倜儻,衣是人的威風,錢是人的膽,鮮衣怒馬比起肌肉男武松也不遜色。潘金蓮開窗那一眼,早已是"觀君心竊慕,無端動柔腸”,本不安分的心,如一池春水盪漾開來。

其二,驢之器,床之技。有賢妻美妾的西門慶,雖不一定有嫪毐之轉軸大器,但家裡屋外偷食不停,其能耐自不必說。又喜進補,增其功力。日日不得閒,最後撐不住暴亡,乃應了貪多爵不爛之句。



其三,鄧通錢,西門慶陽穀大戶,又捨得在女人身上花錢,不怕買買買,如土豪金主,多少蜂兒蝶兒貪其財往上撲。潘金蓮跟武大郎賣餅,過著清水蘿蔔的日子,實在悽苦。曾當過丫頭,見識一邊豪門富足安逸的生活,願當西門慶妾自然勝過貧妻的。

其四,"小“即西門慶善懂女人心,送禮物,有情趣,擅體貼,花心大蘿蔔往往花言巧語,喜得金蓮視為知己。在王婆教掇下,頭回一起吃酒,西門慶藉口捏了金蓮的小腳,成功勾引。情場浪子雖說"浪語顛狂情多假,海誓山盟少有真”,可多少空虛寂寞,感情受挫的良家婦女,偏偏就信以為真。



最後"閒"技最簡單,即有時間閒情逸致。屌絲喜歡的"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是也。西門慶做官商生意,不用勞心費力。所以時間大把大把的,連平時不上心的幾個婆娘,逢她們生日,也把自己當禮物陪宿一晚。

徐志摩奉命事業男王庚讓好友徐志摩陪陸小曼消閒,不料引郎入室,被挖了牆角,留下一段笑談。

如此五技齊全,怎不叫西門慶成功拿下潘金蓮?


元元的天下


如果在高富帥和矮窮矬兩者間選一個,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前者,當然,也可能有個別人的審美比較另類。

同樣的道理,潘金蓮傾心於西門慶,也是人之常情。只不過,在潘金蓮遇到西門慶時,已經是有夫之婦,儘管心動,也著實不該邁出那萬劫不復的一步。

假如潘金蓮一位未婚少女,而西門慶也是位翩翩少年,或許兩人間也會成為一段佳話。只是,這一切都是假如罷了。

潘金蓮這一角色,在《金瓶梅》和《水滸傳》中都有出現,也同樣被描繪成了淫豔、風流、狠毒的婦人形象,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

在《水滸傳》中,塑造出了許多英雄好漢的故事,而他們之所以走上樑上,要麼是官府的壓榨,要麼是地方豪強的欺凌,始終充斥著有怨報怨、有仇報仇的綠林之氣。

而書中潘金蓮與西門慶因姦情而毒殺了武大郎,本身就是社會中的一個陰暗面。不過,作者又在故事中構建了武松這一人物。武功蓋世、嫉惡如仇,同時又像個不知溫情為何物的木頭。他的存在,顯然就是用來伸張正義的。

所以,《水滸傳》中潘金蓮出軌西門慶,並逐步走向了謀殺親夫的不歸路,讀起來合情合理,但又令人義憤填膺。當矛盾徹底爆發後,再由武松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殺戮,也是小說中常見的套路。

從情節安排與人物設定來看,潘金蓮最終投身於西門慶,並毒殺親夫武大郎,是一個水到渠成的故事。

《金瓶梅》與《水滸傳》中的潘金蓮,大體是有故事原型的。

主人公潘金蓮,也是個出身貧寒的可憐人,她幼年時便被賣給王招宣做使喚丫頭,而等第一任買主死後,其母又將潘金蓮搶回,轉手賣個了色鬼老張。

如花似玉的潘金蓮,早期的經歷十分坎坷,儘管對新東家處處提防,還是令其得逞了。不過,老張頭天生是個怕老婆的軟蛋,事情敗露後,只得將潘金蓮嫁給了武大郎。

用今天的話來講,武大郎著實是個不爭氣的矮窮矬,儘管每天起早貪黑地賣燒餅,卻終究令潘金蓮覺得生活無望。

作為一個女人,自然是渴望愛情滋潤的,潘金蓮也是如此。當英雄蓋世的武松出現時,潘金蓮更覺得自己的丈夫是個窩囊廢,心中不免充滿了寂寞與空虛。

當武松聲色俱厲地拒絕了自己的色誘後,潘金蓮的道德底線徹底崩塌了。此後,西門慶就這樣出現了,在王婆的牽線下,潘金蓮投入到了這位高富帥的懷中。

比起只會賣燒餅的武大郎,西門慶不知強出了千倍、萬倍,而且西門慶精通風月之事,也是哄得潘金蓮難以自拔,愈加看不上自己那個醜八怪老公。也正因如此,當事情敗露後,潘金蓮才會痛下殺手,將武大郎給毒殺了,甘心去做西門慶的姨五姨太。


史海爛柯人


潘金蓮和西門慶的事一直被世人所詬病,其實大家都被作者給帶溝裡了,今天在這裡給大家分析分析:

第一,這事要是放在現代,估計潘金蓮喜歡上西門慶那都是班門弄斧了,看看北上廣的離婚率,想想潘金蓮堅持跟武大郎過的日子,這有點替他叫屈啊。要鎖謀殺親夫,那武大郎也有問題,你要是放她走,哪還會招來殺身之禍啊。

第二,潘金蓮作為女人,要是同現在的女子相比,那也是有自由的,也又追求自己理想的權力,你武大郎為啥要強迫人家,逼急了潘金蓮都可以上法院告他去。

第三,潘金蓮要擱現在,那起碼也是校花市花一類的名人,嫁給武大郎,他自己不覺的有點不般配嗎,硬是霸王硬上弓,這也沒地說理去。

第四,潘金蓮嫁給武大郎之前,武大郎就是那樣,又不是結婚後得病了,說潘金蓮不守婦道拋棄她,至始至終,潘金蓮都被被逼的,跟了西門慶才是他第一次為自己作主。

所以潘金蓮喜歡西門慶出軌,擱現在,那都不叫事!

而潘金蓮喜歡西門慶那就更不用說了,高富帥的形象先有了吧。

再者其一,個人有才氣,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擱現在那可是大才子。

其二,潛力股,能經營這麼大家業,除了家底厚,那也是有兩把刷子的,上通朝廷,下開藥鋪賭坊,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其三,身強力壯大力士,肌肉男啊,這可是眾多女孩夢寐以求的大哥哥啊,晚上的那點事那就更不用說了,那還不夜夜笙簫啊。

所以潘金蓮喜歡西門慶這是合情合理,擱現在咱就羨慕去吧。

希望我的答案你能喜歡,記得添加關注哦


樂劇總動員


一個是身材魁梧,家財萬貫的當地土豪;一個是身高不過5尺,天天被人欺負的矮矬窮,怎麼選當下立見了吧。

其實,也不是潘金蓮喜歡西門慶,只是他們兩個各取所需罷了。

潘金蓮嫌棄武大郎身材矮小,相貌醜陋,家裡又十分貧寒,自己花容月貌,年方正好,嫁給他本身就是無奈之舉。

潘金蓮本身就不喜歡武大郎,後來遇到了武松,本想把終身託付給這個打虎英雄,結果不僅被拒絕,還被羞辱了一番。

潘金蓮怒火中燒,她自恃貌美如花,走在大街上,誰都忍不住多看她兩眼,偏偏這個自己喜歡的男人,拒自己千里之外,這誰能受得了?

可以說,潘金蓮和西門慶在一起,武松是導火索。如果沒有武松的出現,潘金蓮可能就會安分守己得過一輩子,開不開心另當別論。

再如果,武松當時真得答應了潘金蓮的請求,那麼她也斷不會和西門慶在一起,說到底,是武松拒絕了她,讓她面子上過不去。

加上後來王婆和西門慶再一設計,潘金蓮就將錯就錯了,說潘金蓮對西門慶有多喜歡,這基本談不上。

主要是天天面對武大郎,看誰都是帥哥,加上西門慶對自己也很喜歡,不像武松那樣不近人情,這才和西門慶在一起了,假如遇到的是東門慶,或者南門慶,她也會答應。


十點歷史君


西門慶是高富帥,武大郎是矮矬窮,喜歡西門慶也是正常吧。武松只是高帥,潘金蓮就想勾搭,就更別說西門慶又富又會討好了。

《水滸傳》裡王婆說得很清楚,西門慶有“潘驢鄧小閒”五大優勢。所謂“潘驢鄧小閒”,“潘”是指潘安,西晉時期有名的美男子;所謂“驢”,就是下半身那玩意像驢一樣強壯;“鄧”是指鄧通,漢文帝的佞幸,西漢有名的大富翁;“小”就是指會做小,討好女人;“閒”當然就是要有閒暇時間了。而這幾點西門慶都滿足了,所以潘金蓮喜歡西門慶也是正常的。

當然,僅僅愛慕還沒什麼,如果發乎情止乎禮就好了。但是潘金蓮揹著丈夫出軌不說,甚至還和西門慶合謀殺害親夫。這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都是極大的犯罪和不道德。所以潘金蓮也自然成了“淫婦”的代名詞。當然,肯定有讀者疑問,潘金蓮這麼漂亮,怎麼開始就不嫁個西門慶這樣的丈夫呢?作者確實沒有交代清楚,於是就有了好事者編著的同人作品《金瓶/梅》,寫的就是潘金蓮嫁給武大郎的起因經過。

另外,潘金蓮這種淫婦,在書中不止一個。比如潘巧雲、閻婆惜、賈氏等,這種女性的結局都無一例外被殺死。《水滸傳》這種市民文學,面向讀者一般文化不太高,大家對這種姦夫淫婦被殺的故事肯定也是喜聞樂見的。所以把潘金蓮行動描寫得越極端,也就越能襯托出武松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


林屋公子


美女愛帥哥古往今來概莫能外。潘金蓮雖身份卑微,卻花容月貌。漂亮的臉蛋就是潘金蓮可以利用的最大資源和優勢。如果她相貌平平的話也不會更不敢這麼瞎折騰。她的美貌燃起了她改變命運擺脫武大郎控制的奢望。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武大郎是典型的“矮窮醜”,西門慶恰恰相反是典型的“高富帥”,兩相比較潘金蓮在心理上變得扭曲,強烈感受到了跟武大郎在一起時的委屈。如果能攀上西門慶這種有錢有勢又帥氣的男人,也不枉此生,更對得起自己這美貌容顏。



只可惜,潘金蓮與西門慶都不是心性良善之輩。他們之間固然彼此喜歡不假,但更多的不是因為愛情而是因為慾望。潘金蓮希望藉助西門慶改變自己的命運,從此過上闊太太的生活。西門慶則是在玩弄潘金蓮,怎麼能指望喜新厭舊的花花公子去鍾情一個地位卑微的女子呢?



潘金蓮與西門慶各懷鬼胎混到一起註定了各自的結局。凡是不建立在愛情基礎上的結合都是耍流氓,必定不能善始善終!


鄭非夢妙文


西門慶年輕帥氣又多金,擅長御女之術懂得男女之間的情調,對於潘金蓮這樣的獵物手到擒來是早晚的事。

潘金蓮本是某富家員外家的丫鬟,由於長得花容月貌經常遭到員外騷擾,後來就半推半就從了員外。本想著可以做一個姨太太,沒想到被員外的老婆撞破了,員外的老婆是個強勢的母老虎,為了報復潘金蓮把他低價賣給又窮又醜的武大郎。



雖然嫁給了武大郎但潘金蓮心有不甘,他不甘心就這樣過一輩子,加上武大郎不懂男女情調房事無用,對於潘金蓮這樣花容月貌的女人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折磨。直到武松的出現才讓潘金蓮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本想著靠自身的美色色誘武松,可惜武松是個正人君子不為所動,生活再次給了她一巴掌讓她再次絕望。

後來潘金蓮在窗口被西門慶看到,西門慶被潘金蓮的美貌深深的吸引,對於西門慶這樣的情場老司機來說,對付潘金蓮這樣的情場小白根本沒什麼壓力。於是找到王婆來搭橋牽線,雖然潘金蓮經歷過兩個男人但對情場沒多少經驗,在西門慶糖衣炮彈的攻勢下被輕鬆拿下。



胖胖福利社


其實,無論是在《水滸傳》還是在《金瓶梅》中,潘金蓮喜歡西門慶,這幾乎是毫無懸念、且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因為西門慶之於潘金蓮,有著潘金蓮不可抗拒的深度誘惑,也是她在現實處境之下的不二選擇。

一、經歷的逼迫。潘金蓮雖然風流俊俏,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的經歷也是非常坎坷的。她從小死了父親,她娘養她不活,9歲時,就把她賣到了一個姓王的退休官員家裡,在王官員家習學彈唱,描眉畫眼。但不久王官員壽終正寢,死了,她娘又想辦法把她要了回來,再以30兩銀子的價格,賣給了有錢的張大戶家。幾年後,潘金蓮年已十八,出落得面若桃花,眉彎新月,如一朵出水的芙蓉。年老體衰的張大戶多次想納為妾,因怕老婆,不敢聲張,但最後還是乘老婆不在,將潘金蓮叫到房中,收用了。從潘金蓮的經歷不難看出,她有過非常悲慘的遭遇,從小被賣來賣去,後來還被張大戶這個60多歲的老頭給強姦了。所以,有過潘金蓮這種經歷的人,已經很難保持善惡的準則了,而自私毒辣的性格,早已在人家將她蹂躪的過程中生出的仇恨怒火中形成了。

二、人性的決定。不過有一點似乎是天生的,潘金蓮水性楊花。張大戶賭氣將她嫁給了武大郎之後,她與武大郎成了法定夫妻,但武大郎賣炊餅,每天出門之後,潘金蓮就會打扮光鮮,站在門前的簾兒下,“常把眉目嘲人,雙睛傳意”,這就是想招蜂引蝶。《金瓶梅》裡還說:“武大是個懦弱之人,卻不知他娶得這個婆娘在屋裡,風流伶俐,諸般都好。為頭的一件,好偷漢子。”這是秉性,與生俱來的。

三、生活的抉擇。潘金蓮如花似玉,是個美女,這是毋庸置疑的。這樣一個美女,不管她的心腸有多麼毒辣,或者多麼善良,她都會希望嫁個外表周正、家境殷實的好郎君。而她在張大戶逼迫下嫁與的武大郎是個什麼情況?按照《金瓶梅》裡的描述是:為人懦弱,模樣猥褻,高矮三寸丁,臉上谷樹皮。而又無房(靠租張大戶家屋居住),無積蓄(一度賣炊餅的成本都要向張大戶借)。嫁給這麼個老公,你說潘金蓮會作何感想?她不會天天站在簾子下,希望“天上下掉下個高富帥嗎”?而她的唱詞裡就有這樣的抱怨:“想當初,姻緣錯配,他烏鴉怎配鸞凰對?他本是塊頑石,有甚福抱著我羊脂玉體?好似糞土上長出靈芝……”

四、命運的選擇。人如果有一種念想,而且天天執著於此念,一般情況下,都會有某種碰巧的,“天上掉下個高富帥”,也不是沒有可能。所以,念想多了,合該有事。於是,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潘金蓮照常打扮光鮮,只等武大郎出門,就在門前簾下站立,這天她手裡拿著叉竿放簾子,不想一陣風把叉竿颳倒了,手又沒拿穩,不端不正,恰好打在了一個穿著時尚、年輕風流的漢子的頭巾上,於是,“天上掉下個西門慶”,所有的鸞顛鳳倒、愛恨情仇,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要說明的一點是,雖如此敘述潘金蓮與西門慶苟且的前因後果,但在下絲毫沒有替這對男女偷情辯解的意思,所有為自己一時的慾望滿足而傷害他人的人和事,都是不善良、不道德的,都是不值得推崇,且要受到懲罰的,武大的悲慘結局,也是值得同情的。因此,潘金蓮和西門慶被人們詛咒,理所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