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薩吃一頓正宗的藏餐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lingzisea


說到美食每個人都會眉開眼笑,看過高原美景當然要去嚐嚐當地的美食。

藏餐:肉食以牛、羊、雞,豬為主,蔬菜以土豆,蘿蔔。主食以米、面、青稞為主。烹飪方法以煮、炸,涼拌、蒸和生吃為主。

拉薩的藏餐館為了迎合旅遊大眾的口味,已經是改良版的藏餐,不是家庭式味道,比如有名的藏餐館:宇拓路的娜瑪瑟德,丹傑林路的蒲巴倉,遊客多數吃得是藏式火鍋,其它菜品可能吃不慣,拉薩街上的臧面,包子,甜茶,還有各式做法的土豆蠻好吃的。真正原住民的藏餐只有到藏族人家裡才能吃到。

飲食習慣眾口難調,你喜歡的別人不一定認同。

說說我在藏族人家吃飯的感受,去年春節恰逢和藏曆新年是同一天,有幸在拉薩的藏族人家做客,兩位藏族主人早早等在大門口,走到近前滿臉笑容躬身握手,送上祝福:“扎西德勒”!非常客氣禮貌。

主人的院落乾淨整潔,房頂插著幾根五色經幡,大門裝飾著各種藏傳佛教的飾物,來到屋裡靠著窗戶是一長排鋪著地毯坐墊的藏式沙發,茶几上擺滿各式茶點,地上鋪著藏式地毯,沙發對面是供桌上面有好多層貢品,牆上貼有掛著哈達十世班禪的畫像,屋裡飄著藏香和酥油的味道。

落座後主人開始敬菸敬茶,雙手端著滿滿一杯酥油茶敬給你,濃濃的酥油味兒代表著藏族人厚重的熱情,接著又端過來一盤風乾犛牛肉,催著讓你吃,我抿了一口酥油茶,主人接著又倒滿還說酥油茶可以預防高反嘴唇乾裂,是他們的禮節,填滿杯以示敬意,回味一下有股鹹味,有點羶味,嘴唇有厚厚的包裹感,其實之前我也喝過,總是不喜歡那股味道,再嚐嚐犛牛肉乾,吃了一小條感覺和內地的牛肉乾沒啥太大區別,又吃一條上面帶了一點油,羶味極重,還是吃不了,餈粑糕還不錯,甜甜的有點噎人,其馬沒有羶味。

茶點過後進入正餐,我就有些擔心能不能吃得慣,能不能接受那種味道,主人餐廳擺著一張實木圓桌,藏族人家裡都是實木傢俱,桌上擺著血腸、拌牛肚,花生米,土豆泥,酥油條,炸油餅,鮮紅的牛肉醬,熱菜有燉犛牛肉,羊肉,蟲草雞,炒肺子,這麼多吃的,除了雞湯,土豆,油餅,其它食物基本沒敢打擾,受不了重重的羶味,香料味。感謝主人的熱情款待,只是自己無法享用美食,這也是在拉薩吃藏家飯,並且主人還是家境很好的人家,要是到了滿大街都是酥油味兒的阿里,那曲地區的藏家吃飯更不習慣。

囉嗦這麼多,其實就是地域飲食習慣的問題,口味不同自然不易接受,中國之大名族眾多,飲食文化之璀璨,是我們國人之幸。





心界24


在日喀則吃頓傳統的藏餐吧

日喀則分佈著各式各樣的藏餐館子,大多數本土小藏餐館只提供藏面一種食物,裡頭吃飯的也多是附近的喇嘛們。在這個高原地帶,煮碗藏面需要用高壓鍋,煮好的藏面,味道比較獨特,外頭非常綿軟,裡頭還有夾生的白芯,吃起來如同一碗煮過了火的泡麵。


因為海拔關係,藏民飲食非常單調,糌粑,酥油茶是最常見的食物。糌粑是青稞麵粉加水揉成小團,吃一個糌粑,喝一口酥油茶,很容易飽腹。
除了酥油茶,藏餐館子還提供一種類似酥油茶的甜茶,都是用小暖瓶裝著,價錢也差不多,一暖瓶八塊錢左右。差別在於,酥油茶倒在白瓷碗,表面泛著一層淡淡的油花,喝起來是鹹的,有淡淡的奶腥味,一般外地人喝不習慣,藏民卻是愛的不得了。喝甜茶使用一種金色的小玻璃杯,奶腥味不重,味道甜甜的,深受外地人喜愛。


無厘頭視頻大全


我在魯朗的藏族同胞開的家庭旅館修整期間和幾個旅友在他們家吃過一次早餐:一大鍋稀飯,一大摞青稞面做的大餅,酥油茶管夠,外加一盆藏香豬肉,我們衝著藏香豬肉去的,結果讓人很失望,藏民的烹飪技術讓人不敢恭維,他們的藏香豬是野外放養的,細長的體型,號稱吃蟲草喝雪水長大,作為食材是一流的,但是藏民殺豬後就是砍成塊放屋簷下風乾,既不打花刀也不用佐料如鹽啥的,然後瘦肉根本嚼不動,肥的部分就像油脂,很不好吃也沒啥味道,糟蹋了好食材啊,所以藏餐我們漢族人吃不慣的!


酷睿賊老爹


       正宗藏餐,現在你不一定能見到,也不一定敢吃。不同的地方場合有不同的藏餐,有簡單的隨便吃的,有隆重的準備好的;有牧區的,在家裡的,也有在飯館餐廳的,地點場次不同,藏餐也有不同,隨著社會發展,藏餐也在變化。

西藏地處高原,氣壓高氧氣少,火很難點著,即使點著火,水的沸點是七十度多些,無法煮熟米飯、肉類,又西藏與外界很少聯繫,所以藏餐的主食主要是酥油茶、糌粑、生牛羊肉及青稞酒。酥油茶的味,糌粑的“髒”,牛羊肉乾中爬動的小蟲,儘管藏族朋友十分熱情,真誠好客,但外來人員很難接受。相比之下青稞酒(老百姓自制的,酒精度不高的)還是較好入口的,你如果愛喝酒,很快會成為藏民的朋友。

        正宗藏餐,喝酒時沒有下酒菜的。以前西藏交通閉塞,只有自制的青稞酒,當茶水喝。有門路的能搞到高度高粱酒,喝時也沒有下酒菜,最多與糖果、炒青稞粒、炒蠶豆、核桃、紅棗、桃乾等零食下酒,這些食品多數藏民家都有。當然藏民還得吃糌粑,即把炒青稞粉放碗裡,加酥油茶用手拌和捏成團,手拿著食用(那些碗非常不錯,都是用優質獨木雕挖而成或銀質的,飯後用衣服擦一擦放在懷裡,隨吃隨用)。

本人吃過改良的藏餐,喝高粱酒時主人端出一大鍋熱氣騰騰的白煮羊肉,那是藏民家終年常備的大塊羊肉乾煮的,主人說“我們不吃生牛羊肉”,撕開羊肉,裡面還有血,還不如光喝酒呢。也有主人煮十來個雞蛋下酒,特例的。

        藏民的婚宴應該是正宗的藏餐:喝酒不吃菜,吃菜不喝酒,吃不完的青稞酒,聽不盡的敬酒歌!

        那時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婚前準新郎新娘共同具名在單位張貼大紅告示,邀請同事光臨。記得禮金分攤到每人只1.1元,買了一條被面一隻搪瓷臉盆。婚禮是在自家舉辦,遠遠看見大門口站有頭戴禮帽、腳穿高筒皮靴、身穿露一手禮服的男藏胞躬身相迎,院內每一道門口都有這樣的迎賓男藏胞攙扶引領。每個接納來賓的室內,臺上的果盤裡裝滿糖果、香菸、食品,室內都有女藏胞招待,入內每人三杯青稞酒,然後敬菸敬糖敬食品,不吃也要拿。三杯過後敬第二圈,第三圈……,敬酒女又歌又舞,你不吃她不走,一直在你面前唱歌跳舞。吃飯時果盤全部搬去,換上豐富的菜餚,敬酒女變為敬飯(米飯專為漢族人準備)給客人盛飯,這時只有飯菜,沒有菸酒。吃了飯菜,走了許多不勝酒力的來賓。因為接下來舉行婚禮,要不斷敬青稞酒,誰也不能中途逃避,那時抓回罰酒三杯。

        婚禮儀式後,新郎新娘捧著半人多高的銀質酒壺,一位跟隨伴女雙手舉著元寶形銀酒杯按序過來敬酒,來賓多,敬酒女也增加,來回穿梭,載歌載舞不停敬酒,歌聲、腳踏聲,歡呼聲,一片歡樂的海洋!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你可以不接受,但要理解,要尊重!(


凌某000


一頓正宗的藏餐,沒你想象的那麼美好,也沒有人們說的那麼難吃,用熱水瓶裝著的奶茶有鹹甜之分,甜的有點像街頭的奶茶,鹹的才是真正的藏味,滾著粉末的糌粑也有了造型,不在需要自己又捏又揉,手抓羊肉,切的大大的牛骨頭沾點鹽巴,還有當地用土豆做的包子也可以嚐嚐,如果奶茶不合口會還可以點壺酥油茶,只是蔬菜少了點。去到藏人才去的餐廳,滿牆的佛像,黝黑的藏民,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並不是食物,而是世情。


康康康58199103


體驗個屁,德吉路電信哪裡有一家,正宗的很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