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無義戰,吳越奇葩多

東周時期,周天子式微,諸侯之間也不消停,彼此之間發動了不少戰爭,或為爭權奪利,或為芝麻小事。這些戰爭不斷踐踏禮制,故儒家孟子稱:“春秋無義戰”。

今天要講的是江南一帶的兩個國家,吳國與越國。

那時候江南還不叫江南,叫蠻夷之地。中國歷史上好長一段時間,除了中原一帶,其他地區統稱蠻夷,比如春秋時期的秦國、楚國、吳國,雖然也有一定的實力,但是根本逃不過地域黑,皆是被看做蠻夷。


春秋無義戰,吳越奇葩多


吳國的老祖宗其實不是蠻夷,反而還挺顯赫。起因是這樣的,周朝的先祖周太王還是諸侯的時候,曾經卜了一掛,掛象上卜到了周朝會出一位聖王,也就是姬昌。姬昌的父親叫季歷,而太王是姬昌的爺爺。爺爺想把王位傳給孫子,就得先經兒子的手,於是太王打算先傳位給季歷。季歷有兩個兄弟,這兩個兄弟眼見王位拿不到,尋思著不能把命也丟了,為了保命就逃到了荊蠻一帶,這其中逃往的太伯就是後來吳國的先祖。所以吳國往上追溯,還和周天子同宗。

吳國的崛起史,完全是踩著楚國上位的。春秋時期的楚國亂糟糟的,國內很不和諧,權利的角逐有勝利者也自然有失敗者。失敗者帶著一腔怨恨出逃,大多跑到了吳國,這些人盡心盡力為吳王出謀劃策,就指望著吳國強大後幫自己揍一頓楚國報那一箭之仇。

先有申公巫臣怨恨楚國大將子反,流亡晉國後又出使吳國,為吳國帶來兵法和車戰之術,後有伍子胥、伯嚭等人逃到吳國做官。伍子胥父、兄為楚王所殺,伯嚭的爺爺也命喪楚王之手,所以這倆人帶兵助吳國攻打楚國的時候也是毫不含糊。

楚國領土廣袤,奈何這國家亂得久了,內耗太大,在軍事上成了一個小脆皮。沒有自保能力的小脆皮註定被爸爸們一刀秒。


春秋無義戰,吳越奇葩多

小脆皮的下場


所以吳王想爭奪天下的時候,打楚國;吳王高興了,打楚國;吳王不高興了,還打楚國;甚至兩國邊境的女子因採桑葉起了衝突,都能引起一場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就這樣,一步步踩著楚國,吳國上位了。

楚國打服了,越國卻遭了殃。吳國傳到闔廬手裡的時候已經很強盛了,闔廬還想繼續擴張,就和越國打了一架,結果越國贏了,贏得有點奇葩。越王勾踐組織了一個敢死隊,這個敢死隊確實敢死,他們的任務就是跑到兩軍陣前大呼大叫,然後自殺。而吳軍居然被這種神奇的表演吸引了,軍隊放鬆了防備以至於敗於越國之手。這一仗吳國不僅沒打贏,吳王闔廬還因為被傷到了腳趾而去世了。

闔廬的兒子夫差繼承王位,三年後為父報仇大敗勾踐。


春秋無義戰,吳越奇葩多

成語臥薪嚐膽


夫差心也是很大,俘虜了自己的殺父仇人不殺掉,竟然聽從小人們的勸諫,把勾踐這頭大老虎養在自家後院。伍子胥早就看出勾踐的隱忍和野心,多次勸諫夫差殺掉勾踐,夫差不聽,最終還將伍子胥賜死。

吳國掃蕩了楚、越之地,實力大漲,夫差的野心也開始膨脹。諸侯會盟的時候,夫差帶兵北上與晉定公搶C位,結果盟主之位沒到手,反而養虎為患,勾踐趁著夫差不在直接在後院點火,叛亂了。

後來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吳國戰敗,夫差自殺,而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也成為了激勵後人知恥後勇的一個典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