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王錢鏐領二十人擊退十萬土匪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開國之君,錢鏐(liú),杭州臨安人,在歷史上一直是飽受爭議的一個人。他是一位有作為的君王,卻不太懂得體恤百姓,而且偏安在東南一帶 ,在古代的帝王中不是特別突出,千年以來,兩浙的人民甚至記不得錢鏐的真名,但他“海龍王”的雅號卻都知道。

吳越王錢鏐領二十人擊退十萬土匪

錢鏐出生於臨安(今臨安市)錢塢壠一戶世代以打漁為生的貧民家庭。父親錢寬,是個老實巴交的漁民。錢鏐出生時相貌醜聲音野,其父錢寬認為不祥,欲棄之屋後井中,但因其祖母憐惜而留下,最後得以保全性命,因而取奶名“婆留”(“阿婆留其命”之義),而這口井後來也被稱為“婆留井”。 錢鏐這個名字是他長大後取的,去掉“婆”字,以同音“鏐”字替代“留”字。

錢鏐自幼學武,擅長射箭、舞槊,又稍通圖讖、緯書。錢鏐15歲時祖父、祖母相繼去世,家道漸貧。第二年,他就開始販鹽挑米,侍奉父母。當時販賣私鹽是既賺錢又危險的事。雖然唐王朝嚴禁私人販鹽,對私鹽販處以重刑甚至極刑。但由於鹽價過高,私運有非常可觀的利潤,鋌而走險者仍然大批湧現。官軍的圍剿、追捕,使私鹽販子的反抗力度也不斷提高,他們組成武裝,“多結群黨,兼持兵仗劫盜及販賣私鹽”。錢鏐因為具有非凡的組織、指揮能力,史書中稱錢鏐“幼時與群兒戲木下,鏐坐大石指麾群兒為隊伍,號令頗有法,群兒皆憚之。”這樣的人長大後被私鹽販子看重,推舉為領袖是很自然的事情。憑藉自己頭腦敏銳,處事幹練,在私鹽商販中有號召力者更是成為重要的政治人物。名氣大了以後,很多人願意追隨他。錢鏐17歲時奔走兩浙,販運私鹽,目睹亂世,深知習武才有出路。他在販賣私鹽之餘,亦不忘練弩戟,讀兵法,而且在販鹽途中,廣識民情,熟悉地形,這為以後在此行軍作戰提供了有利條件。

公元880年,為時達數年之久的王仙芝、黃巢起義爆發。唐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際,由於起義軍勢力大,名頭響,各地許多懷有不同目的的人紛紛打著起義軍的旗號起兵響應。不少人渾水摸魚乾的就是打家卻舍的強盜。

在錢鏐的家鄉臨安周圍起事的就是一股土匪。

他們殺人放火,姦淫婦女“軍食不給,常以人為食”。先後洗劫了臨安周圍的幾個州縣,當時,錢鏐已應當地人董昌之邀,結纓從軍。

公元881年,臨安周圍的那股土匪進擾臨安。當時,臨安守將是董昌,他是唐王朝任命的鎮海節度使。雖然是節度使,但由於所轄地盤不大,手下也只有幾千人馬,這幾千人又分駐幾個地方。真正守臨安的不足1000人,而前來進犯的土匪號稱10萬之眾。一時間,人心浮動,惶惶不安。

吳越王錢鏐領二十人擊退十萬土匪

當時,在董昌手下任職的錢鏐見狀主動請纓出戰。

“你?”董昌滿腹狐疑地說:“別開玩笑了!現在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守城。出哪門子的擊啊!”

“董將軍,卑職以為,棄臨安不如守臨安,守臨安不如派兵出臨安。以出擊代守禦,方是以少勝多的禦敵之策啊!”

“說得好聽。我可沒有那麼多的兵給你!”董昌這位屠夫出身的將軍三句話不離本行“讓你領兵出擊,還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董將軍,我知道城內防守吃緊。因此,不敢朝你多要人馬,請撥給我20個勁卒就行!”

“20個?你瘋了吧?要知道,這股流匪號稱有10萬兵馬呢!”

“試試看吧,我可以立下軍令狀!”

“算了!算了!你要20人就給你20人。軍令狀嘛,就不用立了。”董昌見狀順水推舟地賣了個空人情。在他看來,錢鏐此次必是活著出城去,死著回城來(鬼魂)。軍令狀是立給活人的,對死人還有什麼約束意義呢!

次日清晨,錢鏐帶領他親自挑選的20名勁卒飽餐戰飯,來到了臨安城外一處名叫“一線天”的險要之處。這個地方乃是流匪進擾臨安的必經之路。

路險極了!在僅能通過一人一騎的路口,錢鏐設下了總數僅20個人的伏兵——10個人張弓搭箭,見人就射,另外10個人分騎十匹戰馬,馬尾系樹枝,往來奔馳,以充疑兵。結果一戰下來,殺死對方近百人,嚇退了流匪的先鋒部隊。

接著,錢鏐又率領他這支首戰告捷無一傷亡的20人特攻隊轉移到靠近臨安城的一個名叫“八百里”的險要之處。

臨撤退之前,錢鏐叫來了“一線天”路口旁邊的小酒店的女老闆,激之以義氣,囑她勿離此地,又如此這般地吩咐了一番。

錢鏐退走後不久,流匪的後續部隊趕到。

兵過“一線天”,抓來路旁小酒店裡的女老闆,向她詢問錢鏐率領的臨安兵的行蹤。女老闆按錢鏐的吩咐答道:“臨安兵?乖乖,可不得了啊!現在他們兵屯八百里,說是要與你們決一死戰呢!”

流匪的先鋒官聞聽忙對主帥說:“大王,我看咱們還是繞道而行,別去碰臨安了!”

“為什麼?”

“你想啊,剛才他們人數不多就殺了我們近百人,現在兵屯八百里,不得有幾十萬啊,我們如何是他們的對手啊!”

“也是,好,繞道,不進臨安!”

就這樣,僅靠20個人的一支小隊伍,錢鏐保住了臨安,後人有詩稱錢鏐少時有奇膽,詐言“八百里”嚇走十萬兵。

吳越王錢鏐領二十人擊退十萬土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