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龍王“錢鏐”所創吳越國興衰,看五代十國小國存活之道

導語:歷史上中華大地上沿海地區小國家、小政權很多,但真正深受百姓愛戴的不多。五代十國時期由錢鏐所創建的“吳越國”深受百姓愛戴,其創建者錢鏐也被民間稱為“海龍王”、“錢王”,至今江浙民間仍然有對他的祭祀活動,可見吳越國這個政權是深得民心的。那麼在五代十國時期,各種政權交錯的情況下,吳越國作為小國,又是如何生存下來的,且看下文。

以海龍王“錢鏐”所創吳越國興衰,看五代十國小國存活之道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地理位置

【一】歷史背景:五代十國時期,正統與附屬政權的交融相錯;

在907年,唐王朝滅亡後,中原地區陸續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等五個政權,歷史上叫做“五代”,而穿插在這五個政權中間的大大小小十個小割據政權,就被史學家們稱之為了“十國”。而五代和十國,其實是無法分開的,所以統稱為了“五代十國”時期。


【二】起於唐朝:唐朝末期,錢鏐就開始積累資本,蓄勢待發;

1️⃣唐朝末年,動盪的年代,英雄輩出:

唐朝末期,大唐帝國的車輪已經行至了懸崖邊,儘管唐朝有志之士也曾想力挽狂瀾拯救唐王朝,但百年以來積累下的頑疾已無法治癒。這個時候,很多有能力的人逐步開始積累自己的實力和資本,探索新的出路。

2️⃣錢鏐嶄露頭角,逐步走向屬於自己的歷史舞臺:

錢鏐,就是其中的一位。他24歲從軍,雖外表不突出,但有勇有謀,很快便在軍中有了一席之地。到了唐朝末期,黃巢起兵,當時錢鏐奉命駐紮在杭州,硬是讓本來勢如破竹的黃巢大軍沒敢攻打杭州,可見錢鏐在軍事上還有自己的本事的。

3️⃣招兵買馬,積極擴充,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小政權:

根據記載,到了唐昭宗時期,錢鏐已是平步青雲,官運亨通,如下所示:

“於唐昭宗朝,位至太師、中書令、本郡王,食邑二萬戶”《舊五代史-錢鏐傳》

在風雨飄揚的唐朝末期,但凡是有能力的人都開始各自招兵買馬,為將來做打算。錢鏐也一樣,他相繼攻佔了越州、浙西等地方,升任鎮海軍節度使,並被

唐昭宗封為了“越王”,一步步擴大了自己的根據地,成為了當時江浙區域一個小割據政權。

以海龍王“錢鏐”所創吳越國興衰,看五代十國小國存活之道

民間-吳越王錢鏐的雕像


【三】建於後梁:亂世之中,臣服後梁,大國之中建立起吳越國;

907年,梁太祖朱溫篡奪了唐朝的政權,建立起了後梁政權。與強大後梁政權相比,錢鏐所建立小割據政權毫無抵抗之力。好在後梁太祖朱溫剛建立後梁政權,天下仍未統一,並未攻打錢鏐的吳越國。

1️⃣吳越國建立:踏上五代十國的歷史舞臺

識時務者為俊傑,錢鏐深信這一點,於是他接受後梁太祖朱溫的冊封,向後梁臣服,作為附屬國,他本人被封為“吳越王”,自此吳越國

錢鏐手裡正式建立起來,這一年是公元907年。

“梁祖革命,以鏐為尚父、吳越國王。”《舊五代史-錢鏐傳》

如上史書所記載,審時度勢的錢鏐在亂世之中順利建立了吳越國,開啟了吳越國七十餘年的統治。當時吳越國建立前後,也相繼產生了前蜀、後蜀、南吳、南唐、閩、楚、南漢、北漢、武平等十個較大的割據政權,被後世稱為了五代時期的“十國”。

以海龍王“錢鏐”所創吳越國興衰,看五代十國小國存活之道

吳越國王-錢鏐畫像

2️⃣錢鏐對內的治國方針: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因此,錢鏐雖然佔據了一方天地,也開創了屬於自己的政權,但是他絲毫不敢懈怠,每天兢兢業業勤於政事,不斷髮展壯大自己的實力。

經濟方面:

他興修水利,疏通河道,尤其是興建了造福江浙百姓百年的錢塘江護堤,保障了沿海百姓的農田安全。另外,他還鼓勵民間的各種生意,用江浙地區有名的陶瓷換取貴金屬等難得戰略物資。

以海龍王“錢鏐”所創吳越國興衰,看五代十國小國存活之道

吳越王-錢鏐治水圖

民生方面:

他所實行的政策都是有利於百姓,尤其是降低了百姓的稅費負擔,窮了政府,富了民間。江浙地區百姓本就富足,在他的治理下,吳越國的百姓過上了更加富饒的幸福生活。日子過好了,社會也就安定了,所以錢鏐創建的吳越國基本上沒有發生內部的叛亂,在當時動亂的年代實屬難得。

北宋著名詩人蘇軾針對吳越百姓的富足安穩生活,有過這樣的一段描述:

“其民(指吳越百姓)至於老死,不識兵革,四時嬉遊,歌鼓之聲相聞,至今不廢,其有德於斯民甚厚。”

3️⃣錢鏐對外的外交政策:積極防禦,和平外交

對外,錢鏐

在建立起吳越國後,就採取積極防禦的國策,所有軍事部署只為了自保,不主動攻擊其他政權。臣服大國,交好小國,力爭沒有死敵,是吳越國的基本外交國策。這樣的結果就是,吳越國建立後,不曾發生大的戰爭,百姓免受了戰爭之苦,國家經濟在這樣和平的環境下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以海龍王“錢鏐”所創吳越國興衰,看五代十國小國存活之道

五代十國初期-吳越國的地理位置


【四】興於後唐:不卑不亢,臣服後唐,改善民生,持續發展;

後來,晉王李存勖起兵滅了後梁政權,建立起了南唐政權,錢鏐治理下的吳越國又一次面臨抉擇,是抵抗還是臣服於新的大國。

這一次,錢鏐依然選擇了臣服,他主動向南唐政權低頭,順帶著也表明了自己想要南唐對自己附屬國身份的認可,這其實也是另一種名義上的自保。因為有了南唐政權的正是冊封后,自己的吳越國其實也相當於有了一個大靠山,其他政權想要染指吳越國,那也得看

南唐這位背後大哥的顏色。

錢鏐的算盤打得很好,李存勖同意了他的請求,封他為了“吳越國王”,並賜給了他夢寐以求的金印,這代表著南唐政權對錢鏐這個吳越國王的官方認證。雖然後來,李存勖被害,但錢鏐的地位卻一點都沒受到威脅。經過他的一番操作,後唐第二位君主李嗣源更是封他為“天下兵馬都元帥、尚父、吳越國王”,一時間,錢鏐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以海龍王“錢鏐”所創吳越國興衰,看五代十國小國存活之道

臣服於南唐的-吳越國


【五】和平歸宋:天下大統,順應時代,舍別歸總,歸於大宋。

到了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起宋朝時,錢鏐已經去世,他的孫子錢俶還應邀協助趙匡胤一起夾擊國南唐政權。在宋朝逐步穩定政權後,偏安於沿海的吳越政權也逐步進入了宋太祖的視野中,他是不會允許這樣獨立的政權存在。

縱觀此時,宋朝軍隊已經掃平了吳越國周邊的所有政權,可以說吳越國是處於了宋朝軍隊的保衛之中了。再加上,吳越國

錢氏一家,一直秉承的是為民著想的仁愛之政,也不曾耗費過多精力和金錢在擴充軍備上,所以吳越國的軍事實力實屬一般。

再加上,吳越國內既沒有天然險峻的高山,也沒有能抵禦宋朝大軍的重要關隘,境內平原較多,沒有好的防禦地形。這樣,宋朝軍隊無論是從陸路,還是水路,都可以直取吳越國

此時,宋朝一統中原已是不可改變的事實,雖然吳越國的百姓們都願意跟隨錢氏一族抵抗到底,但為了避免百姓受到戰火的璀璨,吳越國最後的君主錢俶答應了宋朝的要求,將吳越國所有的土地、百姓、財產以合併的方式併入

宋朝

自此,吳越國滅亡,存活了八十餘年,在那個動亂的年代已實屬不易。


【六】番外:錢鏐治水,百年大計,造福一方,被封為“海龍王”

此處單獨講講為何江浙民間會將吳越國的創立者錢鏐稱為“海龍王”,這源於他在江浙實現的偉大水利工程-錢塘江大堤

江浙沿海地區,尤其杭州,海浪較大時,潮頭最高能夠高達十多米,對百姓的房屋、農田等造成重大危害,而官府通常也是束手無策。而錢鏐不一樣,他勇於去做解決這一問題。

錢鏐在治理杭州錢塘江大潮水患時,帶領眾人修築石堤,堤外又立了十幾行大木柱,以此做固定,這就是目前錢塘江大堤的基礎,其後各個朝代對其進行了修繕加固。正是因為

錢鏐在治理完錢塘江後,百姓就免於了受到錢塘大潮之害,百姓為了紀念他,民間稱他為了“海龍王”“錢王”,至今江浙地區百姓逢年過節,還會去“錢王祠”去祭奠他。

以海龍王“錢鏐”所創吳越國興衰,看五代十國小國存活之道

江浙民間修建的“錢王祠”

以海龍王“錢鏐”所創吳越國興衰,看五代十國小國存活之道

杭州民間在元宵節時祭奠“錢王”錢鏐

關於錢鏐修建錢塘江大堤,歷史中是這樣記載的:

“錢塘江舊日海潮逼州城,鏐大庀工徒,鑿石填江,又平江中羅剎石,悉起臺榭”

《舊五代史-錢鏐傳》


結語:

五代十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一段特殊時期,各種大國及小政權交融相錯,互相征討戰事不斷。從公元907年後梁太祖朱溫滅唐,到960年北宋朝廷的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間,諸多小國夾在大國之間,或左右逢源,或奮勇抵抗,但最終都免不了歸於大一統的結局。

但是,在這五十四年的五代十國時期,由被人們稱為“海龍王”錢鏐所創建的吳越國,雖然也是一個小國,但卻是一個難得的世外桃源。百姓在

吳越國中,幾乎沒有收到戰亂的波及,靠著錢氏家族的仁愛之政,靠著吳越國獨特外交政策,百姓過不僅享受難得安穩時光,還過得還比較富足,實屬難得。

所以,由“海龍王”錢鏐所創建的吳越國的興衰,我們可以看出,五代十國時期,小國的存活之道就是在不卑不亢的情況下,臣服於大國,雖然成為了明面上的附屬國,但卻獲得了實際的安穩生存環境,對於小國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備註:

我是頭條【醉觀滄海】,一個喜歡歷史的工科生,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擊“關注”哦。

本文參考文獻:

1️⃣《二十四史》

2️⃣《後唐書》

3️⃣《資治通鑑》

4️⃣《舊五代史-錢鏐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