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手部敏感期来了?别怕!三招让你轻松应对

一、宝宝的手也有敏感期

我一直努力培养宥宝自主进食,7个多月起就给他提供手指食物。那个时候宥宝吃饭也很乖,在家人眼里,他就是一个值得表扬的“小吃货”、“小饭霸”。可是临近一岁左右时宥宝吃辅食变得不乖了。有时候,把手指食物攥在手心里,捏得稀巴烂,有时候用手在餐盘里“和稀泥”,场面相当惨不忍睹。辅食勺也未能幸免,直接从高高的餐椅扔下。其实,我对宥宝一直给了很多自由,只要不会出现安全问题、或触犯原则问题,基本放任。但这期间,我着实头疼。一边不断变换辅食花样,尽可能让他可以多吃一点进肚子。另一边到处查资料、找参考文献,想看看这小家伙到底是哪里不对了。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起了他经历口腔敏感期时的“古怪行为”。我恍然大悟,那些行为应该是手部敏感期的反应。

宝宝手部敏感期来了?别怕!三招让你轻松应对

二、手部敏感期是什么

当婴儿发育到一定阶段,他开始用手探索环境、认识世界。

孙瑞雪在《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提到:只要可能,婴儿会抓捏一切到手的软东西,面条、香蕉、蛋黄、炼乳、泥巴……手的敏感期到来时,儿童有一个抓的过程——一把抓,三指爪,二指抓。

从书中可以了解到,这个时期的宝宝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共性的行为,例如喜欢抓东西,喜欢细小的事物,见圆的就拧,扔东西,以及捏柔软的东西。手部敏感期与口腔敏感期一样,都是宝宝认知事物的一个阶段。如果宝宝的手部敏感期过渡不顺利,会出现一些负面影响。

记得前不久我给宥宝做馒头,期间随手拧了一小坨面团给他玩。哪知他爱得不得了,一直握在手里,反复用大拇指和食指去捏。偶然还有想把面团放嘴里的冲动。我怕他吃生面团不好,就去那面团,结果他居然跟我抢了起来。我硬是把面团从他小手里抠出来,结果他伤伤心心的大哭了一场。后来我才知道这其实是他手部敏感期正常反应,每当想起这件事,我就后悔不已。后来为了弥补他,我专门买了一套大米胶泥陪他捏。

孙瑞雪也提到:出生的头两年,孩子们的敏感期基本是一致的。这期间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其他敏感期会顺延。

同时,她也指出:我们常看到很多成年人不会用手,或者用手很笨拙,不会拿筷子,不会按键,不会用手指夹围棋,不会点钞,不会栓绳。这都和他们童年时期这方面的发展受到障碍有关。

孩子们的手敏感期在0-2岁半这个阶段,如果在这个时期,没有让孩子自由的体验手的感觉,那么敏感期就会延长。有一些孩子到了3、4岁的时候仍然还喜欢用手去抓饭吃,而拒绝使用勺子或筷子,都可能存在这个方面的原因。

宝宝手部敏感期来了?别怕!三招让你轻松应对

三、3个方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手部敏感期”。

第1. 做充满爱的细心父母,迎接手部敏感期的到来

从支持儿童敏感期的角度来说,爱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所谓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就是让妈妈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产生联结,使儿童有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会让儿童不会找爱,不会分心,不会惊恐,不会恐慌,不会害怕。也就是会自动地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生命内在的建构上,会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他有兴趣的事物上。——孙瑞雪

当孩子出现前文描写的种种迹象时,家长此时往往是容易抓狂甚至发怒的。但当家中小天使突然变得“不乖”时,首先一定要细心辨认宝宝是否是进入了手部敏感期。如果是,那么请用爱为宝宝提供良好的环境,耐心的支持他顺利度过手部敏感期。

宝宝手部敏感期来了?别怕!三招让你轻松应对

第2.为孩子提供自由的环境,并为孩子准备可以抓的东西

从敏感角度,自由指的就是支持儿童自己开发潜能,允许儿童破译自己内在的精神密码,允许儿童遵循自己内在的生命法则。我们看到如果我们把自由给儿童的话,儿童就会呈现出他们生命内在的自然倾向。那个自然倾向就是敏感期发展的一个指向。——孙瑞雪

宥宝现阶段依然处于手部敏感期,所以首先,我为他准备了一个没有尖锐物品的玩耍环境。另外,我购买了很多带响纸的布书、触摸书给他。有一段时间他很喜欢揉捏布书里带响纸的那一页。而现阶段他更喜欢翻开触摸书,尽情的触摸书中不同质感的内页。我还为他购入了一些可以锻炼手部精细运动的蒙氏玩具。比如串珠子、拉拉链,等等。

前不久,家里做饭需要剥豌豆,我们也邀请宥宝参与进来,让他跟我们一起剥。虽然他的手还不是很协调,但是他非常认真努力的用两个手指把一个个小豆子抠出来,而且十分专注的“工作”了很久。平时给他洗手时,我也会冷热水交替让他感受温度的变化。之前还特意为他准备过冰块让他感受“冰冷”……一切可以用手去体验的事物,我都很乐于陪着他去感受。

同时,因为一直在培养他自主进食。每次吃饭他都可以随意使用他的手。准备罩衣的我并不会嫌他把辅食弄得到处都是。因为我发现他虽然每次把食物在手里捏得烂烂的,但最后都还是吃了那些食物。现阶段他自己用勺子还不是很厉害,但却是扔勺子的“一把好手”。我就多为他准备了几把勺子。因为我观察到他扔了一段时间之后,自己就不扔了。

宝宝手部敏感期来了?别怕!三招让你轻松应对

第3.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些东西一定不能碰

建立一种每个人都遵循的基本秩序,这个持续是关系中的,也是孩子内在的;是社会和家庭的秩序,也是成人和养育着的秩序。规则是一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和生活方式。它让复杂的问题简单了。——孙瑞雪

虽然我很支持儿子“到处乱摸”但是有些地方是绝对不可以摸的,像厨房里的很多东西,碗、刀、香料。房间里的插座、插线板……任何危机他生命安全的东西都不可以。他现在年龄比较小,讲道理是不可行的。所以我就耐下心来一遍遍跟他说“No, 抱歉这个真不行。”另外,别人的东西是不可以随便拿的。因为宥宝跟我们大人是一起进餐的,有时难免他会对我们的食物感兴趣,他会伸手抓我的碗。出于对盐和糖的控制以及对他味蕾的保护,我会跟他说:“这是妈妈的碗,你吃你自己的。”我是也希望他能有一个“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的概念。至少,到目前为止,他都很配合。

宝宝手部敏感期来了?别怕!三招让你轻松应对

蒙特梭利说:儿童的敏感期相关的敏感性,在儿童时期尤其是头6年,年龄越小的时候敏感性的出现就越密集。它是一种暂时的倾向,通过一种短暂的刺激,使儿童在这个暂时中获得特殊的品质,一旦获得这种品质之后,这个敏感点和敏感性就消失了。

既然敏感期会不断的出现,又不断的消失,那家长完全没必要为宝宝小手的“异常行为”焦虑担忧,更不要去阻止宝宝抓东西,进而限制宝宝的发展。为宝宝提供“爱”、“自由”与“规则”,支持他顺利度过手部敏感期才是正确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