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谷故事之十八:報恩

小谷故事之十八:報恩


據說,象州南街有一姓胡的混混兒,父親早亡,由母親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省吃儉用送他上學堂讀了幾年書,粗通文墨,能說會道,成為遠近聞名的乖巧兒,20歲時就結婚成家另起爐灶與母親分開過。後來,母親日漸年老,胡混兒便把母親接過來一起住,盡心盡力瞻養母親。可是,照顧母親生活起居20年後,胡混兒便一反常態,不但拒絕繼續瞻養母親,還把母親趕出家門。可憐母親年事已高,早已喪失勞動能力,不得不沿街乞討,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悲慘生活。


小谷故事之十八:報恩

鄭小谷相(廖才興提供)

一日,母親聞知象臺書院主講鄭小谷先生學識淵博,才高智廣,樂於助人,便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來到書院找到鄭小谷,跪在地上,一五一十訴說自己的遭遇,央請鄭小谷為自己主持公道,教訓教訓那不孝兒。鄭小谷聽後不動聲色道:“莫急,莫急,你老人家先在我家住下,待我會會那小子再作定論。”

傍晚放學後,鄭小谷便獨自一人上街找到胡混兒,拉幾句家常話,然後道:“小胡,你讀過幾年書,胸中也有幾滴墨水,應知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的道理,怎麼能讓自己的親生母親流落街頭呢?”

胡混兒揚揚自得道:“知恩圖報這個道理三歲小孩都懂,我當然也懂得報恩,但你掐指幫我算算看,過去母親養育我整整20年,如今我瞻養母親也整整20個年頭了,早已兩不相欠啦!”

鄭小谷聞言心中大怒,但他強壓心中怒火,仍和顏悅色道:“不錯,不錯,小胡,從時間上說,母親的養育之恩你是報了,你們母子倆確實早已各不相欠,早扯平啦!但你是母親十月懷胎生下來的,母親給了你生命,這生育之恩你還沒有好好報答吧?”

胡混兒聽罷,若有所思,直愣愣地站在原地不動。鄭小谷乘勢道:“小胡,父母恩情深似海,父母生育養育之恩是兒女們一輩子也報答不完的,你怎麼能說自己與母親兩不相欠呢?你欠母親的還多著呢?你是明白人,我相信你會知恩圖報的!”

胡混兒聞言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道:“先生所言極是!先生所言極是!請問先生尊姓大名?”

鄭小穀道:“不敢!不敢!在下姓鄭名獻甫,現在書院教書。”

胡混兒聞言大驚:“先生就是嶺南才子鄭小谷!鄭先生請見諒!請恕 小人枉讀詩書!枉為人子!小人這就找母親去。”

鄭小谷見狀道:“不勞你到處亂找啦,你母親現在書院,隨我去接吧。”

胡混兒隨鄭小谷趕到書院,向母親認錯,向鄭小谷致謝,然後接回母親,盡心侍候,讓母親過上了幸福的晚年。

(講述者:鄭 價 整理者:廖才興)


相關鏈接:鄭小谷(1801-1872年)也叫鄭獻甫,民間習慣稱之小谷、鄭小谷,廣西象州人。清代著名教育家、經學家、詩人、學者,廣西曆史上最有影響的壯族歷史文化名人。畢其一生讀書著書教書,著有經學、文學、詩歌等著作數百萬字,數量可與盛唐李杜比肩;曾在象州、宜州、桂林、廣州等地12家書院執教,桃李芬芳譽滿神州,素有“嶺南才子”“兩粵宗師”之稱。有關他的傳說故事在今廣西、廣東廣為流傳,歷久彌新,為我們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形成博大精深的小谷文化。

在此,我們將連載小谷故事130多則,意在宣傳小谷文化,提升象州知名度美譽度和文化影響力,同時期望引起商家重視,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以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小谷故事為藍本,投資創作劇本、拍攝《嶺南才子鄭小谷》電視連續劇,以饗觀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