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潼關衛的魚化屯

魚化屯是《潼關衛志》所記載的明代潼關衛109個軍屯之一,取魚龍變化之意而得名,位於潼河支流七岔峪河下游河谷兩岸,由南寨子(含南衝子和長坡)、東寨子(即廖家寨子,含營裡)、西寨子(即周家城,含梁家城子、南窯)、北寨子(即北頭,含小北溝)四寨十個自然村組成,北距明清潼關古城約12.5公里。


  軍屯居民屬於軍事治所衛的軍人子弟,被稱為“軍人”,以與“民人”區別。潼關衛的指揮使、兵憲、參將、千戶等多為世襲,其家屬子弟及後代依險擇地而居,長期生活便形成了軍屯。軍屯擔負有區域聯防、交納軍需糧草、供給兵源等任務。潼關的軍屯由明朝潼關衛將士解除戎裝後或其家屬子弟擇軍田屯聚務農而形成。魚化屯各村寨居民姓氏都比較集中,如南寨子多關姓、王姓和姜姓,東寨子多廖姓和關姓,西寨子周家城多孫姓和周姓,梁家城子多梁姓,北寨子多張姓,他們大多為明代潼關衛軍人的後裔。如北寨子張姓就是明初潼關衛指揮使潼關張族始祖張傑的後裔,為張傑第十代孫潼關衛第十代指揮使張爾猷的長門後代,其先祖自明初授任潼關衛指揮使至明末共世襲十代。
  作為軍屯聯防片區,軍屯村寨大多都具有險要的地理形勢。魚化屯的南寨子、東寨子同西寨子、北寨子分別屹立於七岔峪河谷東、西兩岸,東西南北互為掎角之勢,便於聯絡呼應,相互支援,扼守著七岔峪河谷。南寨子和東寨子在河谷東岸原頭,三面臨溝,居高臨下,各建有城牆、城門,城內有水井、石碾,易守難攻。西寨子和北寨子位於河谷西岸,其中西寨子的周家城、梁家城子及北寨子北頭村各代表了三種典型的村寨形制。周家城四面臨溝,只能從城門口五六米寬的地面進入城中,是一個呈金線吊葫蘆狀的孤島天然村寨。城內建有水井、石碾子和地道。城門位於西城正中偏北,磚箍城洞,有兩扇鐵皮包制的城門,每扇城門上釘有三道鐵製乳釘,城門洞內有看守城門棚樓。梁家城子城牆由梁氏家族私自於明末清初興建,呈方形,東西長約150米,南北長約140米,佔地約32畝,城牆高約15米,上寬4米,下寬10米,四面城牆外均挖有壕溝,西邊和北邊城牆壕有旱臺。城門面西,磚箍門洞,上面是城牆,城洞內左右兩側設有頂門槓孔,可用粗壯橫木頂門以加固。兩扇城門均用厚鐵皮乳釘包裹,堅固異常,上有圓形瞭望口,可進行火器射擊。門洞內上方棚有樓板,供守城門者住宿。城內設有登城馬道,城牆頂部外沿築有垛口、炮眼。清朝時曾備有大將軍炮、二將軍炮、九節離等武器。城上每隔幾丈樹一高杆,上掛亞油燈,每晚加油一次,燃盡為止,夜晚有人打更巡邏。城內有石碾子、水井、地窯等戰備設施。北頭村始建成於明代,是一個巧妙利用自然地勢依溝而建的軍屯村寨,據《張戶家譜》記載,張姓在此居住至1987年村子整體搬遷已有500多年曆史。此溝面向東南,南、北、西三面溝崖環繞,後窄前寬,西高東低,成喇叭口狀,東口寬約200多米,縱深約300米。村落位於後溝西半部,院落環溝羅列,背靠土崖,前房後窯,避風朝陽,十分隱蔽。村東端有城牆一道,建有城門,城內有水井、排水溝,南崖上挖有地道。特別是村中有的窯洞,下有地窨子(暗室),上有天窯及哨眼,既可以隱藏,又可以瞭望村內外,體現了軍屯村寨的特點。

  軍屯除了軍事上的照應聯防外,也還有一些公有資產和大型集體活動。如魚化屯在七岔峪河谷底部魚化屯四寨的中心位置就建有關帝廟(老爺廟)和山神廟,有廟田數畝。關帝廟佔地兩畝有餘,作為魚化屯的學校從古代一直沿用到上世紀70年代末。山神廟建有戲樓,則與魚化屯朝山敬神有關。
  魚化屯的大型集體活動主要是從古代延續下來的“朝山敬神”。上世紀初時,魚化屯人習慣上將全屯四寨的10個自然村分為五社,南寨子為南社,南衝子和長坡為西南社、東寨子的廖家寨和營裡為東社,西寨子的周家城、南窯和梁家城子為西社,北寨子的北頭和小北溝為北社。因而這一“朝山敬神”活動又叫作“魚化屯五社朝山”。關於朝山的起因,一種說法是,軍人及後裔從事軍屯後,農耕技術欠缺,農業收入有限,便想以商貿作為生活輔助。洛南秦嶺山中有木料、木炭、玉米及諸多山貨,可以馱到相距50多公里的潼關販賣,而洛南山裡又需要山外的食鹽、布匹、衣物、小麥等。於是魚化屯五社群眾便想打通到洛南的道路,從事商品貿易。但去洛南山大谷深,草木叢生,猛獸出沒,道路崎嶇不平,不便往來。魚化屯人便在潼關與洛南交界的秦嶺嶺頭興建了山神廟,以祈求保佑。又群體出動,以朝山敬神為名,高舉彩旗,敲鑼打鼓,燃放鞭炮,扛上農具,驅趕野獸,浩浩蕩蕩地去開修到洛南的道路。另一種說法認為,由於軍屯土地不足,各屯之間便約定去佔領秦嶺山的坡地。那天魚化屯人起得很早,想首先搶佔遠處的地方,然後再回來佔據比較近的地方。大隊人馬遂徑直經西潼峪來到與洛南交界的秦嶺嶺頭的山神廟,然後再返回到潼峪口一帶佔地。結果秦嶺北麓的淺山坡,早已被劉家、張家等所佔有。從此後,由洛南山神廟到西潼峪口的峪道,以及西潼峪口到魚化屯之間的通洛川大道,都屬於魚化屯人所轄。其實,從“朝山敬神”的活動內容看,它當是從明朝延續下來的一種懲處侵佔潼關洛南通道、保障軍事要道暢通的軍事行為。魚化屯人在魚化屯諸村的中心位置和潼關、洛南交界處的秦嶺嶺頭分別修建了山神廟,並規定通往洛南的道路寬三丈六尺,定期朝山,檢查道路,清除路障,懲處侵佔道路行為。

  朝山活動每三年舉行一次,時間為兩天,在朝山年的正月二十三、二十四進行。第一天,南北五社群眾以社為單位,各組織彩旗隊(有龍鳳旗、日月旗等)、鑼鼓隊、三眼槍隊,帶上钁頭、鐵鍁等農具,先統一到凹彪寺燒香敬神,敲鑼鼓,轉場子,大鬧一天。第二天一早,五社共抽調15人為香客,雞叫時動身,帶上香表、鞭炮、獻食及諸多供品,由南社(南寨子)首領扛上木製的大而結實的進山鑰匙,到秦嶺嶺頭上山神廟擺設供品,焚香敬神,禮畢後返回西潼峪口。而魚化屯的其他朝山人,則天一亮即到魚化屯山神廟集合,高舉彩旗、敲打鑼鼓,燃放鞭炮和三眼槍,帶上修路工具,經過馬澗、東西街子、廟坡等村落到達西潼峪口迎接香客。沿途清除路障,凡路面不足寬的都要即行拓展,剷除侵佔路面之物。接到香客返回時則另走一路,經過安樂村、毛溝、老鴉溝等村落,最後到達魚化屯的山神廟。迎接香客的隊伍每到以上一個村落,各社都要進行轉場子和鑼鼓表演,比賽高低。轉場子和表演的地方,往往是當地人的麥地,麥地主人對此不能有半點不滿,只能任憑肆意踩踏。說來奇怪,凡是經過朝山隊伍踐踏過的麥地,結果都會比其他沒有踐踏的小麥長得更好。有老人記得,1935年,五社朝山隊伍來到西潼峪口三義廟坡下的一塊七畝地裡,田地主人不想讓在他的地裡打場子表演,便將水放到了地裡,引起五社朝山群眾大怒。朝山人用開山大鑰匙撬開該田地的石埝鋪墊場子進行表演,還把田地主人打得滿臉流血。最終田地主人不得不求情賠不是了事。

  朝山隊伍回到魚花屯山神廟後,要進行更大規模的轉場子和鑼鼓表演,在廟前戲樓還要演戲。看錶演和演出的人很多,廟前幾畝地竟然站得很擁擠,甚至還有人被擠得掉到七岔河河岸下。轉場子表演是由各社龍鳳彩旗隊進行隊列變化和舞動彩旗比賽,擊打鑼鼓表演則是你敲一陣,我敲一陣,或同時敲打的比賽,比哪個社敲的鑼鼓調花樣最多最好。比賽的鑼鼓調有“香麥草”“風絞雪”“摘豆角”“三合群”“歇捶”“三閃太陽”“三請諸葛”“戳窩窩”等。各社都有著名的鼓手和拿手的鼓調。北頭村張振山老人當鼓手時,就能敲“風絞雪”“摘豆角”“歇捶”“三閃太陽”“戳窩窩”“三請諸葛”等,最贏臺的是“三請諸葛”,其他四社都不會敲。南社會敲“三合群”,其他社則不會敲。那時南社的鼓手是南寨子關指南、姜正彥,西南社的鼓手是長坡王民,西社的鼓手是梁家城子梁武發、梁自立,東社的鼓手是廖家寨廖林記。鼓手們身著表演服並化裝,還要給鼓槌染上色彩,穿上綠紅纓子,鼓槌掄得很圓,擊打花樣很多。“戳窩窩”是帶有一種嘲弄、蔑視和破壞對手錶演的一種鼓調,有時比不過對方,便敲“戳窩窩”來嘲弄和進行破壞。南社則在這裡還要進行別具一格的社火和假面具大頭和尚表演。

  魚化屯三年一朝山的集體活動,代代相傳延續了數百年,凝聚了軍屯民心,張揚了軍屯聲威,顯示了軍屯民眾維護軍事道路暢通的決心和力量,保障了潼關到洛南大道暢通,形成了魚化屯特有的軍屯習俗。吳村原上曾流傳民謠道:“魚化屯四沒角,三年來個大旋渦。”新中國成立後,魚化屯被分為了不同的高級社和生產大隊,一些村寨後來也因整體搬遷而復墾。唯有它的這些軍屯文化和軍屯村寨的影子還留在一些人的記憶裡。可喜的是,在潼關縣境內具有代表性的魚化屯梁家城子是潼關縣境內現存唯一的保存比較完好的古代軍屯城寨,是潼關關隘文化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保存和開發價值,已經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