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如何解更合理?

陽光明貞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用禪宗的一句話就“煩惱即是菩提”。

“無明”來自哪裡,就是來源於對“心”、“物”的虛妄執著,佛教裡說的“顛倒妄想”。《金剛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用唯識的話來講,就是第七識意根,執著前六識和第八識的見分而建立的“我”的概念,執著第八識相分建立起“他人”、“物體”、“世界”的概念,這就叫“根、身、器界”,這種認識並不是世界的本質,所以叫遍計所執(這是由第七識建立的,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並不是指人的思維和意識,思維意識是可以間斷的,是第六識意識的功用)。

舉個栗子,我們眼睛看到的並不是外界事物的本身,而是“物體”反射、散射、衍射產生的光波,而且只有特定的波長(眼塵),通過我們的視網膜、視神經、大腦的視覺功能區(眼根)識別出顏色、形狀(眼識),大腦再根據你的思維判斷(意識)(依靠眼塵、眼根見到的事物就是依他起的)產生好的、壞的、有用的、無用的(遍計所執,因為有取捨而產生的情感性功用)。所以眼見非真實,執著為有取。這就是“無明”產生的原因。

敲黑板,重要的事情來了。產生無明的這個功能,就是我們能看、能聽、能聞味的這個功能就是我們“覺性”的作用,我們所看到的事物、所聽到的聲音、所感覺到的身體,也是這個“覺性”的功能,所有的一切都是第八識的種子隨緣現行。因為你的執著妄想,所以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時間和空間的概念)。這就是“無明”。一旦開悟,就會發現,山河大地都是法身自性,無內無外,朗照乾坤,那就什麼都明白了,所以沒有說把無明去掉,或者無明的盡頭,都是你的自性真如,無明時是他,破無明後還是他。由於“無明”而產生的煩惱,升起貪嗔痴慢疑的本源也是你的自性真如,所以說煩惱即是菩提。


禪月水清音


簡單地講,就是如下意思:

沒有無明這種事物,也沒有無明本身的滅盡!

這是佛教最短的經典《心經》中的一句。

我們首先得理解什麼叫做“無明”。

很多人會誤以為“無明”是一種事物,但是實際上“無明”並不是一種東西,它不是實有的,它只是心的一種狀態。

說白了心性處於糊塗、無知、不明白時,這就叫做“無明”。因此消解“無明”的方法就是“覺悟”。

比如我們對一些數學知識的無知,就是一種“無明”。沒有學過高等數學的人,對於高等數學自然就是是充滿了“無明”;而一旦通過學習,精通高等數學後,這種“無明”就開始消解了,但是也不可能真的就滅盡這種“無明”。因為,總有無窮無盡更精深的數學知識等待著你去掌握。

正因如此,生命的“無明”必然是無窮無盡的,從而也就無法被滅盡。

不過在種種無明中,存在著“根本無明”,這是我們對終極的生死問題的疑惑,對事物的本質是空性的不瞭解。對此沒有覺悟的話,才是真正障礙我們的解脫的。

所以我們只需在根本問題上“打破無明”即可。在這過程中,不要以為“無明”是一種事物,也不要認為可以滅盡無明,因為沒有人是全知全能的。


建章君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這句話是描述般若空性境界之事,這隻有開悟的人才能真正明白它的真實義,普通人乃至二乘人都不可能理解!

所以,要有自知之明,不是大乘根器人最好不要參究這部經典,否則浪費時間不說,還會落個謗法的因果。

看著這麼多的回答,正如大德所言:“依文解義,三世佛冤。”

二百六十字的是五千多字的《金剛經》的濃縮精華。

所以《心經》的意思,必須從《金剛經》裡解讀。

《金剛經》作為一部究竟智慧圓滿的經典,從三個方面讓眾生契入究竟解脫法門,即“空、無相、無願”。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裡不斷宣說,無我相無人相眾生相無壽者相。

而且,這三解脫門也是一切眾生,破迷得悟超凡入聖的必經之路。

你如果證到了“空、無相、無願”,也就解脫了嘛!

還需要這些由言語文字組成的佛法(渡船)工具嗎?

統統要丟掉,否則是頭上安頭,多此一舉。

所以佛陀在《金剛經》裡言:“法如箋喻者,法且尚舍,何況非法。”

凡夫在求證這究竟解脫之道的時候,最不能放下的就是個人知見(我執+法執)。

一切眾生皆是幻,以幻人而起的知見更是幻,

這種妄想(幻)知見,即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所以,佛在【楞嚴經】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又在【金剛三昧經】說:“見即為妄。何以故?一切萬有無生無相,本不自名,悉皆空寂。一切法相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身亦如是。身尚不有,云何有見?”



史記sj


假如你沒有任何佛學基礎,你也能看懂我的解釋。

這句話的意思,我們首先要知道“無明”是什麼?佛又是如何提出“無明”來的。

佛陀在菩提樹下證得正覺的時候,在定境中發問“苦的根源是什麼”,他想到了“死”,然後推演“老,死的根源是什麼?”得到“生”,,,,以此類推,得出了十二緣起。限於篇幅我不全部打字,有點累,你就知道,佛陀的這種推理的最後一步,得出的結果就是“無明。他就是苦的根源”

你理解成佛陀在提出苦的根源是什麼的問題後,他進行了十一次邏輯推論,在第十二步得出了“無明”,這是無明的由來。

知道了由來,再明確它的意思。無明的意思就是“以假為真,以真為假,不僅指沒有知識還指錯誤的知識”。十二緣起論在佛教中是什麼概念呢,是重要的教法。是屬於因果論的範疇。佛陀有非常詳細的介紹這個因果論的,在這裡我們也不說了,你知道無明還意味著“不知因果,不知這個世界本質”

你需要注意的是,無明是十二緣起,環環相扣的,依次推導出來的。它不是憑空出現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對於無明的解釋,歷代高僧都是有見解的,我的這種解釋可能比較簡單,來源於“雜阿含經”。以後得註解既多也雜,不再多費文章。

在“心經”中,這句話,如果單獨解釋,你即使解釋好了,也讓人無法看懂。心經也是按照一個層層相扣的過程寫下來的。大概知道了無明以後,佛就繼續推導,,,,,

十二緣起論,是因果論,在輪迴中繼起生滅,無始無終的循環,無論你身處其中的任何環節,你即是上一環節的果,也是下一環節的因,如何可以斬斷其中一環,讓因果鏈條徹底終結呢?

需要證悟自我的空幻本質。破除自我的執念。斷盡因果。心經中所展示的般若智慧,以此觀察因果,就可以發展空性,就可以在因果中解脫。接著,心經進一步說,因果的斷滅也是空,因為如果發展因果已經是空了,又有什麼可以斷滅的呢?

這段話有點繞,讓人不是特別容易理解,尤其是你不能貫穿心經前面所講的內容,單獨說這個的時候,在所難免。

觀察十二緣起的順序流轉,領悟到了無明以及生老病死,佛陀又詳細具體的把十二緣起各組成部分進行了詳解,又稱十二“支”。解完了以後,說十二支自性皆空,所以說“無無明”

這就是無明和無無明是怎麼來的,大概如此。打字太累。。。

然後佛陀逆向觀察因果,可以理解為倒著去推演十二因緣,為何逆向觀察呢,是為了反著推導這每一緣如何斷滅,這樣就推演之後,佛陀領悟出來無明根本是空,無可斷滅,所以說“無無明盡”

限於篇幅,我只能最簡單化的這樣說出這句話的意思。由來。這句話如果解釋意思,很難直接會懂,所以要說由來。但是為了不迷惑大家,我必須說,這是偷工減料的解釋。歷代法師,也確有多種解釋。因為僅僅說十二緣起,就有多種分類方式,有生滅可言的屬於三藏教,無生滅可言的屬於通教,無止境的,別教。無分別的,圓教。這就是說,即使我再打上萬把字,也很難給普通讀者解釋清楚和更加精確。即使這樣呢,我覺得也可以對這句話的意思,大概瞭解個差不多啦。


超級小勇勇


無無明者,乃後天而返先天之像,聖胎功成之義。心如古鏡,炁如浩月,毫無一點後天氣質在內。何以故,夫先天之道,乃克已築基,降龍伏虎,採水中之金,而擒於火鄉,八卦太極爐中,三花團聚,五氣圍繞,日就月將煉魂制魄,三返四復,合而為一。久久煉成黍米,無為玄珠。上透三十三天,下徹一十八重地獄,中至九洲十方,莫不徹透。晃朗毫光萬道,故曰無無明也。仙師雲,一對金光照玉壺,朗然太極現宏圖。光輝燦爛還無始,才是男兒大丈夫。節要篇雲,九年面壁養神體,昏昏默默如煉已。無拘無束得自由,隨緣隨分安知止。心同日月一輝光,我與乾坤為表裡。打破虛空不等間,收來六合一黎米。此皆言大道玄如,機關莫測之義也。亦無無明盡者。蓋言修道之功,返本還原之妙。育養聖胎以至煉虛還無。工行成此,先天法像,致於此景足以盡矣。故曰亦無無明盡也。

偈曰:

降龍伏虎返先天,

日月精華鼎內煎。

鼓動巽風魂魄聚,

靈光閃閃照無邊。


龔輝5949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明”源於“我相”,認為“五蘊”是真實的我,我所擁有的一切構成我,其實“五蘊”只是一輛智能車,是運輸工具,如果人生只是追求“五蘊”的滿足,相當於人生的所有努力都花費在運輸工具上,自身“無所得”。
“老死”是“五蘊”的消亡,實際就是換一輛車,如果不能利用寶貴的人身修行,擺脫輪迴(Samsara),換車的時候,很難保證再次獲得人身。


“無無明盡”,“無老死盡”,只要地獄不空,“老死”,“無明”會不斷上演,無窮無盡。擺脫輪迴,“老死”,“無明” 不存在,既然“老死”,“無明” 不存在,“無明盡”,“老死盡” 同樣不存在。
"心經”不是心靈雞湯,更不是哲學書,只是簡簡單單說明一個修行獲得的事實,這個塵世是虛幻,還有一個極樂淨土存在,這個簡單的事實需要修煉親自去驗證,沒有人能描述極樂淨土,不可說,只能自己體驗。


能量加持


湊數。把無明當做A,那麼這句話就是,無A亦無A盡。現代文可以翻成,沒有A,也就沒有A到終點的時候。打個比方就是,從來沒出現A這個人,那麼A這個人咋死的拿出來討論就沒意義。

問題來了,A到底是個啥?據說《心經》是三藏法師取回來的,並且是他翻譯成中文。這麼多年來,會梵文的人多的是,但是在沒一個人在重新翻譯一遍。如同眼前有景道不得,有人題詩在上頭就是這個意思。據說三藏法師翻譯經文的時候,有幾個規矩,我不是專業人士,記不清楚,大約是咒語不翻,專業名詞不翻,人名不翻之類,這就是為什麼,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啥不翻譯成——如何智慧到彼岸的心法,的緣故。回過頭來,A是無明,那麼原文梵文是啥?如果不這麼省略的說,應該咋說?為啥不直接就叫“暗”?這個事不怨三藏法師,因為他當年的語言環境就是那個環境。問題出在我們現在的環境下,少有人精通這個梵文,來給我們一個解釋

題外話,上個世紀胡適之先生曾說,中國現有的禪宗,佛教,都是扯了,和原宗教的教義大相徑庭。我覺得也是。中國人喜歡過度解讀,這個十分有名。毛主席臨終前寫下你辦事我放心,就被稱為沒了他不行;後來有人出來說,主席晚年經常這麼批示………


flyingorange


見性後,無明沒有了,猶如開燈後滿屋子的黑暗沒有了,但概念還沒有消除,還有歷劫的習氣慣性,法執還未消除,痕跡還在,隨後在不斷的磨礪中,從人無我達到法無我、再到人法俱亡,這個無明的概念也沒有了,自性湛然長寂圓照十方,就是亦無無明盡



純可純


學習佛法需要一個過程,就像從小學唸到初中、高中再念到大學一樣。在接觸佛法的初期,大家的根器還不夠,所以佛陀要“方便說”,就是按照我們智慧能理解的高度去講,要將就一下我們,不能直接給一年級的同學上六年級的課。

所以很多時候,開始,佛陀會告訴我們“有”這個東西。但隨著學習的深入,智慧的提高,我們的理解能力上去了,到了高年級的課程,佛陀再告訴我們,這個東西實際上並沒有。而“無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這句偈出自於心經。心經雖然很短,但他是高級課程。所以,他開篇就說明了,我們先前學習的佛法裡面,有很多東西實際上是不存在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心經告訴我們:無明和破除無明、生老病死和跳出輪迴、苦、智慧與收穫......這些其實都是不存在的。

無明,是佛教的最基本知識,不瞭解無明,跟佛教就屬於不認識。

無明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根本原因。

佛家的世界觀是這樣的:我們本來都是明的,光明的,都是佛,我們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我們都是以永恆和無限的狀態存在。但是,我們心動了,就起了妄念。這個妄念像煙霧一樣,遮住了我們的“明”,我們變昏暗了,就是“無明”。正是無明起了,我們就墮入到了“六道輪迴”,變成了眾生,變成了人。

我們為什麼要修行呢?為什麼要信佛呢?因為“眾生皆苦”,就是苦集滅道的苦。苦集滅道是四聖諦,是佛最開始講的法。而四聖諦中又把苦排在了第一位。可以說佛講的第一個字就是苦。我身體不好,總有病。渾身沒好受時候,所以要我信佛非常容易。我甚至不用讓佛給我講眾生皆苦,我早就這麼認為了。佛說眾生皆苦,我就得連連點頭:苦苦苦,太苦了。不用費心做思想工作,一尋思醫院的藥水味,苦的就不行了。

墮入輪迴,為人,有種種的苦。修行就是為了跳出輪迴,不再受苦。可不來了,煩死了。想跳出輪迴,那就要破除無明,讓我們重新回到明的狀態。就像很多佛菩薩的畫像,頭頂都有個光圈,那就是光明,比喻。不是佛菩薩頭上真有個日輪。

破除了無明,我們就能回到明的狀態,不再受輪迴之苦。

所以,信佛修行,很長的時間裡,大家會追求怎樣去破除無明。但是,到了心經,佛、觀世音菩薩告訴大家:無明這個東西,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就是無無明。既然無無明,那也就沒有一個無明要大家去破除,就是亦無無明盡。

無明是什麼呢?就是你拿拳頭照自己的眼睛打幾下,打的自己眼冒金星。眼前的那個金星就是無明。那個金星存在不存在?不存在。但你還看見它了。金星是不存在的,只是你眼睛壞了,產生的幻覺。無明也是不存在的,只是你那個明的真心看到的假相。

我前面說了,有了無明,我們才來到這個世界。有了無明,才有我,才有你和他,才有生老病死,才有六道輪迴,才有山河大地,才有苦......

那麼無無明呢?無明是幻覺呢?無明是假相呢?那你我他,生老病死,六道輪迴,苦集滅道,宇宙人生......也自然都是幻覺,不存在的。無明是假的,我也就是假的,我身體不好,苦,也就是假的,就是:無我,無苦集滅道。

無明就是做夢,你在夢裡掙了座金山,醒來也是了無所得。你在夢裡拜佛燒香,修行求道,醒了也是了無所得。修行,你什麼也得不到,因為你壓根就什麼都沒丟過。修行,升起來的般若智慧,本來就是你的,這就是:無智亦無得。

有了無明,就有了出生和死亡。而無無明,就是說我們壓根就沒出生過,自然不會有病、老和死亡。就是:乃至無老死。生老病死,只是我們看到的假相,也就談不上修行、了生脫死、跳出輪迴去享福了,就是:亦無老死盡。生老病死是假相、無明是眼花,都是壓根不存在的東西,也就談不上去破除無明瞭,就是:亦無無明盡。

無明就是妄見生滅,這個世界上的一切,加在一起,總稱就是無明。你眼睛壞了,看見天上有第二個月亮。這第二個月亮就是無明。第二個月亮是不存在的,只不過是眼睛壞了,以為那裡有第二個月亮。

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並不是真的“有”,而是你“以為有”。意識創造世界!

我們看著假相,無明,以為那個無明、假相就是我們自己,忘了在旁邊看熱鬧的那個才是真正的自己。所以,要想不再受苦,跳出輪迴,只要一扭頭,找到真正的自己。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就是: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銳度何老師


為什麼學佛的人都喜歡拽這個字,因為人家學佛了,高人一等,學佛了就NB了,說什麼不學佛就不明白,釋迦摩尼是你乾爹,給你上過課,迦葉是你家管家,沒事就幫你抄書,你沒事就去各個佛國視察,阿彌陀佛親自接見你,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你家後花園,我就不明白了一個改編了很多遍的翻譯版心經怎麼就讓你說那麼神奇呢,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明就是明悟,瞭解的意思,無無就是,沒有不,以前我就說過,其實心經是一部修煉心法,但是沒有修煉功法,所以珍貴,回答下這句話的意思,沒有不明白的地方,明悟到極致,通透的理解讓自己沒有煩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