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中最好的愛情是什麼?是孫少平和田曉霞,還是金波和藏族姑娘,還是孫少安和賀秀蓮?

淺草沒馬蹄


我覺得是:金波與藏族女子。

在這裡,我便來說一說金波與那藏族女子一段讓人潸然淚下的愛情故事,第三次閱讀這一部分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因為聲音,金波愛上了那個藏族女子,純粹的愛就是那麼簡單,而我們的回憶裡,幾乎都有這麼一個因某個原因而愛上的那個人,或是因為那雙會說話的撲閃大眼睛、或是因為他/她口琴吹得很好聽……。

會吹笛子的金波去當兵

  • 金波在我心中是一個熱心腸的男孩兒。

    跟他的父親一樣,樂於幫助少平。上初中之後,金波的家庭條件完全可以在學校上大灶,因為他有自行車,為了幫助少平回家,他便天天騎車回家,順帶上少平。

  • 金波又是一個意氣用事的男孩兒。

    在他得知孫少平的“女朋友”郝紅梅跟班長顧養民好了之後,他帶著班上的幾個要好的同學將班長打了一頓,替少平出氣。

  • 金波是一個有才氣的男孩兒。

    因為會吹笛子,上高中的時候便與少平一起參加了“文藝宣講班”;後來徵兵因為此才藝而被錄取,成了一名文藝兵。

一個有才氣、熱心腸雙丈義的金波,自然贏得了讀者的認同。

在那遼闊的草原上,藏著一位美麗的藏族姑娘

路遙將金波的故事藏得太深、太久。

早在三本書中的第一本末尾,金波便因不明緣由的退了兵,當是少平沒有問金波,而金波也沒有打算告訴少平,或者他覺得還沒有到說的時候。不久後雙水村的人傳言金波是因為愛戀一名藏族姑娘而被退了回來,金波對此沒有任何態度,最後他覺得雙水村待得沒有意思便往前黃原市。

在一次偶然情緒波動推助下,金波跟少平坐在河邊,金波證明了當年的傳言是真的。而此時金波才告訴少平他當兵是在一個大草原上,部隊不遠處有一個軍馬場,而他每天的“保留節目”就是眼看著出牧與歸牧的成群結隊的馬兒,感受著腳下土地被馬蹄敲的顫動起來。

而在那個軍馬場裡,便有一個美麗的藏族的姑娘,接下來與金波來了一段空古絕唱。

一首《在那遙遠的地方》,漢語與藏語的對歌,語言不通,但他們瞭解彼此的心

我能感覺到金波在向少平敘述這段經歷時的激動心情。書中這樣寫道:

我唱完第二段後,她便立刻唱起了第三段。我的心狂跳不已,淚水剎那間湧滿了眼睛。等她唱完第三段,我便又唱了第四面……。

是啊!我們那可愛的金波到了青春萌動的年齡,他那孤獨的內心一直都空蕩著,直到有一天,那個完美的、動聽的聲音傳到的耳朵,他任由這悅耳動聽的聲音填滿那空蕩的內心,此時聽她的聲音再也滿足不了金波的慾望,他急切實去見一見那個一直與他用“歌聲傳情”的藏族姑娘。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金波的一時衝動,他是見到的那個讓他魂牽夢繞的女孩兒,但是卻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臨走的前一天,我跑到軍馬場去找我心愛的姑娘,但是她已被調到另一個軍馬場,她將公家發的搪瓷缸留給了金波,而金波也將心愛的笛子留給了她。

在讀這一段的時候,我流淚了,我怨金波那麼衝動,我又怨他為什麼不去尋找這份愛。是啊,在我們的人生漫漫路上,我們何時有夠一切去尋找那個讓我們魂牽夢繞的“姑娘”,但路遙依舊讓金波上路了,帶了那個“搪瓷缸”。


阿珂伴讀


孫少安明明從始至終以光彩的角色出現,有責任有擔當,敢於冒險。因為上過幾年學,所以比村裡沒讀過書的人覺悟高,可是在面對愛情時卻太過現實、功利心十足。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和潤葉的愛情故事了。潤葉剛剛和他表白,他先是感動,然後就傷感卻理智的分析並且確定自己和潤葉是沒有好結果的,接著就去山西帶回了秀蓮。他這樣一邊悼念和潤葉沒來得及發芽的愛情,一邊去找了個合適的女人一起為生活奮鬥。理智冷靜的讓人跟不上他思想的巨大跳躍。從潤葉後來對待失去雙腿的李向前的態度可以看出她絕對不是怕吃苦的人,而孫少安也憑著自己的頭腦成功的讓一家人的日子好過了。書中對於他們是否後悔過當初的選擇並沒有任何描寫,這也是讓我質疑的一點。作者的主觀意識太重,人物的命運基本是由路遙操控著的。即使瞭解孫少安的想法,但無法接受。因為浸到刻到骨子裡的貧窮的思想,怕潤葉跟著自己吃苦,所以推開了她,可是我還是認為所有的放棄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不夠愛。孫少安愛潤葉嗎?也許吧!可是他更愛自己貧窮的家,所以他明確說了,自己要找一個農村姑娘,結實、孝順老人、能生養。至於愛情,先吃飽飯再說這些高尚的精神糧食!我曾帶著憐憫又厭惡的眼光看待孫少安,憐憫是因為他一直都在對生活妥協,厭惡是因為他從來不懂得反抗。他並不需要愛情,只是一個女人、一個幫手。孫少安和賀秀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父輩的愛情觀。感情總是慢慢培養的,過日子不需要那麼多情情愛愛的,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愛情是什麼,能當飯吃嗎?

李向前和田潤葉之間有愛情嗎?不好意思,我真的感覺不到,李向前愛田潤葉?也許吧。可我在看路遙用大段篇幅描寫李向前沒有潤葉就活不下去的時候,只能感覺到李向前在那個年齡的性衝動。至於田潤葉,突然就想通了要和李向前一起過日子更是來的莫名其妙。除了歉疚和大無畏的犧牲,我也感受不到愛情。文中不知出現過一次渲染田潤葉母性的光輝,說什麼丈夫不僅是丈夫,也要向兒子一樣呵護。當然,路遙也這樣描寫過其他女人。比如孫少安事業受打擊期間對賀秀蓮的描寫。女人在對待愛情時身上總是閃爍著母性拯救他人的光輝,比如後來的惠英嫂。也許路遙是為了彌補孫少安沒能和田潤葉在一起的遺憾,所以把攬工小子孫少安和地委書記的女兒田曉霞安排走在了一起。可是田曉霞犧牲了,孫少安還是和另一個具有母性光輝的人——惠英嫂在一起了。唯一的例外應該就是田潤生和郝紅梅了,出於田潤生的保護欲而催生的感情。

至於孫少安和田曉霞的愛情,是我認為唯一合理但卻最不合理的。合理之處在於,我終於看到有人不因為階級和物質上的區別、而是因為內心世界的統一在一起。終於不是所有男性選擇愛人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愛不愛而不是合不合適,終於有女性在選擇愛人的時候是出於崇拜和交流的心理而不是閃耀著拯救的母性光輝。而不合理的地方也非常明顯。我無法說服自己一個在城市長大從沒為生活憂心過的幹部的女兒,能夠和一個貧窮小鎮上的貧窮農民的兒子有同樣的精神世界。路遙的合理解釋是孫少平和其他人不一樣的,他看過很多書,關心國家大事,有思想。路遙試圖用孫少平的閱讀量來展現他不凡的精神世界。不可否認的,孫少平確實通過閱讀開闊了思想,比同齡人想的更多更遠。可我沒見過哪本書能像《平凡的世界》一樣把讀書捧到那麼高的地步,知識也許能改變命運,但是閱讀說到底只是一個接受信息的渠道,看過一些書就能從獲得精神世界超越物質優越的滿足嗎?我不知道。所以我始終無法說服自己孫少平和田曉霞能脫離物質生活享有同樣的精神世界。也許假以時日,這段愛情能慢慢變得成熟,也更有說服力。可是路遙筆鋒一轉,田曉霞就為了救人犧牲,孫少平最終還是和閃耀著母性光輝的惠英嫂在一起了。田曉霞的死,簡直是書中最大的敗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