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為什麼有時候你越聽話,越得不到領導賞識?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你好,我是小皮老師,每天分享職場乾脆,歡迎點贊,關注,轉發。謝謝

越聽話,越得不到領導的賞識?

難道要越不聽話,就能得到領導的賞識?

領導和員工,一個管別人,一個習慣了被別人管,幾本就是在在對立面的。大部分的人,都是習慣做聽話的員工,說什麼是什麼,但這個不是重點,要領導賞識你很簡單,工作能力強,這個沒話說,要是聽話能力又強,哪個領導不喜歡?

舉個例子:領導讓你開發華北市場,半年拿下50%份額,結果好傢伙,不到半年就拿下60%的市場份額,你說領導賞識不賞識?

所以,我建議大家不要被問題帶著跑了。就直接往那個方向去思考。

但是呢,的確在職場中,如果業績一般,那麼就需要注意以下“聽話”的地方了~

1、聽話聽不全

這個很好理解,領導安排事情,你以為懂了,沒有確認,有些地方可能沒有聽清楚,但是由於性格或者止於領導的威嚴,所以不敢問,然後最後事情做不到位。

2、聽話聽表面

就是說,比如領導安排你做某些事情,其實不是真正要做那些個東西,而是為了其他的東西。或者說只講了ABC3個東西,實際上這abc3個東西會涉及到其他的東西,但是你只做了abc。

聽話,但是沒有擴展,多加思考,這樣就得不到領導的預期。

3、糊弄著聽

領導安排的時候,聽的很認真,也做筆記,但是實際上做事情的時候,拖拖拉拉的,這樣領導自然不會賞識。

所以,反過來,要得到領導的賞識。注意3個點:

① 主動問,及時問

② 多思考,拓展思考

③ 積極幹活

做到上面這3點,不敢保證一定能到領導賞識,但是一定是有好處的!領導就喜歡這類人,

今日話題——工作中,你是一個聽話的人?


PPT精選


我剛參加工作那會,總覺得自己深諳職場之道,因為我從一開始工作就非常聽領導的話。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我的聽話貌似沒有換來更多的認可,換句話說,我的聽話沒有給我帶來任何幫助,直到後來我當了領導,我才知道為什麼領導不賞識聽話的員工了,我來說說幾點原因。


1、聽話的員工會讓領導很累

為什麼說員工聽話了領導還會感到很累呢,原因就是他的每一天的工作內容幾乎都需要你來安排,比如,你需要告訴他,你今天要做什麼,明天要做什麼,這樣他們才會按部就班的去工作,這種聽話讓你不得不每天都把給他安排工作當成自己要完成的任務,因為一旦你有一樣工作沒有安排,在工作彙報時他們便會說”這項工作您沒告訴我做啊“


2、聽話的員工不懂得主動思考

前同事小李是公司的設計師,剛畢業的她還帶著學生思維做事,她也是一個非常聽領導話的員工,在設計一張海報的時候,你把海報的風格、尺寸、腳本這些給到她都還不夠,你還必須跟著她一起修改,在做到半成品的時候,他會根據你的要求進行調整,從不會自主思考,後來有一次他的老大終於忍無可忍,對她說了這樣一段話:

你是公司的設計師,海報設計的是否美觀、內容是否協調是你應該考慮的事,你的職責不是僅僅根據別人的需求把內容堆放在一起,你應該主動思考這個問題。

從這以後,小李才開始主動思考,在做設計工作的時候加入了自己的思路。


3、聽話的員工通常都是玻璃心

聽話類型的員工通常都是玻璃心,比如我剛畢業那會就非常聽老闆的話,但是有時候我不知為何老闆還是會因為某些問題責怪我,當時的我感到非常委屈,心裡想”我都這麼聽話了,為啥還要責怪我“,在我看來,聽話的人就應該被照顧,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公司判斷一員工的價值不在於是否聽話,而在於能有多大產出,一個聽話的員工只能確保能夠執行領導的安排,除此之外再無優勢,這就是在職場為什麼你越聽話就越得不到領導賞識的三個重要原因。


胖帥plus


有的人是聽話,能力不行,工作做得稀爛,領導心裡有數。能力不行的人,領導自然不會把重要的事情交給他們做,更沒有被重用的機會,自然也不會得到領導賞識了。

我跟你講講我之前一個同事的經歷,你就明白為什麼了。

曾經有一個同事,就是那種領導說什麼就是什麼的人。經常我們做軟件的概要設計,明明領導給的方案很有問題,我們都很反對,只有他很明確地站出來支持領導。

後來,真的按照領導的方案實施了,結果做出來有很大的缺陷。客戶那裡不通過驗收並且拒絕付款,只能花三個月大改,改到用戶滿意,才驗收付款。

經過那件事後,領導明白他是什麼樣的人了,對他這個人就不是很相信。一般有什麼事情也不徵求他的意見,因為領導說什麼他都說好。

不過因為他比較聽話,領導試著讓他做一些管理的工作,分擔一下領導的工作量。不過說是管理,其實就是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事情。比如,說服大家長駐邊遠地區,安排大家長時間加班啊。這樣以後,這位同事在團隊裡的人緣更差了。

這位大哥心裡其實很清楚,領導這樣做並不是器重他。

在職場上要獲得領導的器重,最主要的是有你的核心競爭力,別人做不了的事情,你能做好。別人能做的事情,你比別人做得更快更完善。單單聽話,對領導來說,這並不沒有什麼價值。a

就拿我們親身經歷來說,我們就親身經歷過這種情況。但是我們成功的扳回這個對我們不利的局面,所以有時候我也佩服我自己,就是一個人狠話不多的一個角色。

那年在永康達幹並車,開始發工資感覺工資就是比那幾個不太聽話的人工資低,我和大飛就看到底是怎麼回事,是產量低了?幹活我們也服從領導的安排,就是平時不太愛說話,幹活不比別人差。

大飛和我就把乾的產量給對比一下,結果產量不低,工資卻低,那個月又發工資了,還低!我和大飛那天晚上是夜班,咋倆買了參考消息,揚子晚報,躺在地上的紙板上看,就是不幹活,聽說這個活急等著要,那你就等著吧!

報紙看完了,睡覺!

一直睡到兩三點鐘,同事過來說還是乾點吧,大飛說,幹多幹少工資都低還幹啥幹?最後繼續睡,睡到五點半,等到六點下班了。

再來上班的時候,是白班了,車間主任一句話都沒說。我倆管她呢,該聊天聊天,不叫不幹,坐在那裡,反正不請假就是不幹活。

最後車間主任她可能把事情向廠長反應了,說是工資加一點,我們這才去幹活。

等到下月發工資,基本上跟他們幾個差不多了,聽話的有時候真的是吃虧,既然如此何必聽話當傻子?

有這麼一個故事,講的是張三和李四兩個員工,同一時間入職、拿著同樣的薪水。但是一段時間以後,張三就青雲直上,而李四卻原地踏步。

李四想不通,就去找老闆。老闆說:你現在去集市看下今天早上有沒有賣土豆的。李四回來以後說:“只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老闆又問:“有多少?”李四又跑去問,回來告訴老闆:“一共40袋”。老闆又問:“價格呢?”李四委屈地說:“您沒有讓我打聽價格。”

老闆把張三叫來:“張三,你現在去集市上,看看今天早上有沒有賣土豆的。”張三也很快就從集市回來了,他向老闆彙報:“今天集市上只有一家賣土豆的,一共40袋,價格是兩毛五分錢一斤。我看了一下,這些土豆質量還不錯,順便帶一個回來給您看看。”

張三和李四同時間進入公司,卻有不同的成就,這些都源自於兩個人的認知差異有所不同。張三在完成領導的任務時,做了全方位思考。而李四,卻只盯著老闆下達的指令,在他看來,這就是老闆想要的。

所以你看,李四很聽話吧?老闆說什麼是什麼,讓幹啥就幹啥,絲毫沒有自己的一點想法。

但同樣是聽話,張三又是怎麼做的呢?

他不僅聽老闆的話,還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最後給出了老闆滿意的答案。

所以不是因為你聽話,得不到領導賞識。而是因為你的聽話,沒有產生任何價值。

身為下屬,聽話是基本的。但是你在聽話以外的範圍上,所產生的其他價值,才是領導賞識你的根本。


疏可時代創業聯盟


職場中,為什麼越聽話越得不到領導賞識,有時候就是這個樣子的。

就拿我們親身經歷來說,我們就親身經歷過這種情況。但是我們成功的扳回這個對我們不利的局面,所以有時候我也佩服我自己,就是一個人狠話不多的一個角色。

那年在永康達幹並車,開始發工資感覺工資就是比那幾個不太聽話的人工資低,我和大飛就看到底是怎麼回事,是產量低了?幹活我們也服從領導的安排,就是平時不太愛說話,幹活不比別人差。

大飛和我就把乾的產量給對比一下,結果產量不低,工資卻低,那個月又發工資了,還低!我和大飛那天晚上是夜班,咋倆買了參考消息,揚子晚報,躺在地上的紙板上看,就是不幹活,聽說這個活急等著要,那你就等著吧!

報紙看完了,睡覺!

一直睡到兩三點鐘,同事過來說還是乾點吧,大飛說,幹多幹少工資都低還幹啥幹?最後繼續睡,睡到五點半,等到六點下班了。

再來上班的時候,是白班了,車間主任一句話都沒說。我倆管她呢,該聊天聊天,不叫不幹,坐在那裡,反正不請假就是不幹活。

最後車間主任她可能把事情向廠長反應了,說是工資加一點,我們這才去幹活。

等到下月發工資,基本上跟他們幾個差不多了,聽話的有時候真的是吃虧,既然如此何必聽話當傻子?


乙丙丁6


我認為得到領導的賞識要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聽話並不代表你可以做好任何事情,而領導所看重的是你是否能夠替他分擔更多的壓力。

分享一個真實案例:

我的一個同事小馬,一本畢業來到我們公司,在公司不善言辭,開會時幾乎不發言,也不喜歡錶現自己。但他對領導的話言聽計從,領導分配的工作他總能按時完成。但是來到公司三年了,沒有漲工資,沒有升職。有一次領導手裡有個項目想放手給他做,結果項目中出現的任何問題都去找領導解決,大事小情都要領導做決定,此事過後領導也就打消讓他單獨負責項目的念頭,他自己好像更安於現狀。

每個領導都希望自己所帶領的團隊每個人都可以獨當一面,工作能力強、團隊氛圍好,團隊協作順暢、工作效率高。這樣不但倍有面子而且也能夠體現出自己的能力,他不在乎你有多聽話,在乎的是你能否快速的成長。

為何小馬得不到賞識,是因為小馬本身的缺陷導致的,而這也是聽話的員工最容易患的“職場缺陷”。

簡單來說“職場缺陷”是罪魁禍首,下邊職場將軍簡單分享幾點常見的職場類“缺陷”,希望對同在職場的你有所幫助。

“職場缺陷”症狀分析

  • 職場中的“人格”缺陷
  1. 缺乏自信心

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想法,依賴心比較重,這種缺陷是典型的不自信的表現,像例子中的小馬。他對自己就充滿著不自信,總想著有困難找領導解決,不想把自己的角色轉變過來,總想著依靠他人來解決問題。

  1. 缺乏進取心。

對任何人或事都缺少思考,對工作缺少總結,沒有經驗教訓何來工作進步。在職場中不可安於現狀,沒有去學習的心態領導如何放心安排你工作呢,所以缺乏進取心也屬於典型的“職場缺陷”。

  1. 缺乏擔當

在職場中很怕做錯事被處分,這樣的人缺乏擔當,也可以認為缺乏領袖氣質。如果因為做錯事而選擇不去做,那麼你永遠都沒辦法成長。像例子中小馬,領導希望他能獨立完成一個項目,但是你事事都請示領導,做不了任何決定,何談替領導分憂解難呢?

  • 職場中的“思想”缺陷
  1. 缺乏判斷力。

對一件事情缺少自己的認知,沒有判斷力,這個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會浪費大量的時間來做一些無用功。導致工作效率的降低,使得自己在職場中活的很累。現在的職場都講究團隊合作,如果因你一個人而耽誤了整個團隊的計劃實在得不償失,所以一個人要有的判斷力在職場中是非常重要的。

  1. 缺乏創新。

也可以說因循守舊,習慣於公司的規章制度下工作,不會質疑任何流程或工作方法,只懂得的埋頭苦幹。創新力實則來源於平時工作的積累,以及對工作的理解程度和熟練度。只有熟練的掌握工作的流程才能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在原有的基礎上去發掘去創新。

  1. 缺少主觀能動性。

對自己的工作沒有規劃、沒有目標,一般最典型的體現是領導安排到哪一步就會做到哪一步。缺少自己對工作的想法,和對工作目標的分析。小到月度總結,大到人生目標。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需要不斷總結,發現問題去改進。一個人如果沒有了目標那跟行屍走肉有什麼分別呢?

總之,以上“職場缺陷”的症狀是你得不到領導賞識的重要原因。

那麼如何才能得到領導的賞識呢,很簡單解決了這些所謂的“職場缺陷”你會發現在職場中你也能夠活的精彩。

解決“職場缺陷”症狀的幾個建議

  • 不斷學習建立自信心,要有進取心

拿破崙曾說過: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自信心是你的立世的根本,唯有靠自己才能更好的生存,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靠工作養活自己。如果在職場中沒有自信那就要鍛鍊自己,很簡單的一個方法:學習周圍的同事。在開會時經常發言表達自己看法的同事;在會議室裡為領導做報告的同事;在年會上表演節目的同事這些都是自信的表現;而這些都是一個需要建立自信的人學習的榜樣,所以想要有自信最快的方法就是學習你身邊的人。

前些年有句流行語:對待自己要狠一點。如何狠呢?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職場人,對於學習的進取心是你必備的。如果你不去學習、不去進步即使你底子再厚,遲早有一天會被身邊的所有同事超越。那麼意味著你對這個團隊和這家公司來說是個可有可無的人,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失業。在這裡給你個建議:給自己制定一份學習計劃,每天進步一點點,逼著自己去學習,堅持下去,讓學習成為習慣,慢慢積累,那麼你距離成功就不遠了。

  • 對待工作要有熱情

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這是托爾斯泰說的,職場人對待工作必須要有熱情。因為這是你的職業道德,如果你不熱愛這個工作那麼你何談責任心呢?如果你有責任心那便相當於對待工作有了擔當,這份擔當也不是隨便就可以擁有的,他需要不斷的努力去獲得的。有了擔當領導也會放心的把工作交給你去做,久而久之你的團隊會非常信任你,升職加薪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 要善於總結工作中的失誤

一個人有失誤很正常,關鍵是發現了失誤不去改正,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你的工作失誤了可能導致團隊工作沒辦法按期完成,如果不去及時糾正可能還會造成更大的損失。我個人是習慣於每週都寫總結,主要內容就是工作中的失誤,以及之後的改善對策。這種習慣我已經堅持了三年,現在已經演化為我們部門工作中的失敗履歷庫,它的作用就是幫助你快速成長,個人認為它的作用遠遠大於任何一個規章制度。

  • 要鍛鍊自己的判斷力和創新力

有了正確的判斷能力,做事才能做到盡善盡美。而有了創新力才能讓你在工作找到更多的樂趣,工作起來會有更多的激情和熱情。而職場中做事不但要力求完美還要尋找到完成工作的成就感。那麼你就會對你的工作產生不斷的產生興趣,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你的工作也不會顯得枯燥、乏味且沒有新鮮感。所以判斷力與創新力二者缺一不可。

  • 要有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對一個職場人來說非常重要,我個人認為做這個職業規劃最好時間是在上大學之前就把它計劃好。包括大學選專業,將來從事什麼行業,需要考相關的職業資格證,一直到你在工作的時候制定3年到5年完成你的職業目標。當然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態,即使你已經工作了幾年了,那也必須要做規劃。有了目標你才會有動力去完成它,每天進步一點點,那麼你離成功就近一點。所以做好規劃是你行動的開始,當你一步步的完成你的職業規劃時,相信你的收穫不僅僅是職位的晉升,更多的應該是人生感悟。

綜上所述:聽話的員工得不到賞識,原因在於他們有“職場缺陷”。而解決這些缺陷,需要的是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總結,不斷的鍛鍊,還有對工作剪不斷的熱情。相信我這樣你會很快甩掉“職場缺陷”的標籤,希望我的分享對你有所幫助。


職場將軍


剛入行做策劃的時候,我的直接上司是大BOSS才從員工提升上來的領導,他做事有個習慣,就是幾乎從來都不做決定直接拍板,事事都會提交給大BOSS等到他下決定。


直到有一天老闆在外面出差接到他的消息,給他打了一個電話說:阿貴啊,你要自己敢於做決定,不要怕擔責,我升你起來是為了給我分擔事物的,不是讓你給我找事的啊。

我在一旁聽到了以後就有了一個警示:有些事情自己能上就不要後退,即便在老闆看來有些衝動,因為這是承擔,也可能是主動的責任心。


事實上在職場聽不聽話真的不是很重要,領導賞識與否你取決於你1對他有沒有威脅,2對他有沒有利益,3你有沒有能力。如果你有沒有威脅,有對他有利,還有能力的話,說實話越聽話,可能他會越喜歡你不要不要的。


你不聽話反而他才不會賞識你呢,畢竟不聽話代表著有可能會反抗他的權威和地位和理性,要是賞識你不久助長了這種挑戰他的風氣?比如我畢業剛入職的公司,前面一個同崗員工就是因為挑戰了領導的權威性被開除走人的。


當然所有的事情我們都不能一概而論,到底該不該聽領導話,聽領導話到什麼層度,嗶哩認為還是要根據公司的環境,領導的個人喜好來,別一不小心拍到了馬腿上面,也別讓太過於沒有主見讓領導看不起。


蜜橙影評


在我目前的職業生涯中,我只遇到過一位領導,已經過了花甲之年,公司養了200號人,底下的高管和中層幹部我都接觸過,他們都很聽話,這個老領導也不太聽員工的建議,只覺得自己是最牛逼的,最優秀的。只此一例。我似乎已經看到了他的公司已經走下坡路很久了。

多數領導還是喜歡底下員工提供創新的、合理的建議的。聽話,只是一種低質量的順從,並不是什麼高質量的努力,所以很難得到領導賞識。領導非但不會欣賞你,有時反而會看不起你。

首先,我們先界定一下聽話的員工,不能一杆子打死所有聽話的員工。

  1. 聽話,但懂得在權責範圍內思考的員工。一個堅固的團隊確實很需要這樣的人,如果團隊中個個都是奇思妙想,無法沉穩的工作,也很難取得“真經”。唐僧團隊中的沙僧,其實就是一個非常聽話,老實沉穩,但又忠誠且會在權責範圍內做的很好,比如唐僧的包袱,無論什麼妖怪想要索取,沙僧都保護的很好,整齊劃一。在現實中,財務崗位也是如此,很多優秀的財務崗位,能夠在完成公司規定的目標之下,善於從財務角度發現企業的風險,提出規避的建議,這樣的員工絕對是一個好員工了。

  2. 聽話,但不願意思考、不願意創新,循規蹈矩的員工。這樣的員工一定得不到領導的賞識。因為一個不會思考的員工,只會重複作業的員工完全可以被機器替代,至少也是服務外包。公司不會養這樣的員工,公司能夠發展多遠完全要看中層業務的能力。如果永遠聽話沒主見,則永遠會有新人來替代。

其次,我們探討領導賞識什麼樣子的員工。

我們先不談創業公司,只談一個正常體制下運作的團隊,領導賞識怎樣的員工。一個擁有管理經驗的領導,組隊方式一定是多樣的。因為團隊代表的是一個整體,為完成一個目標,團隊中的每一個螺絲都要承擔其特殊的職能:有的人善於溝通和表達,那麼他去接觸客戶,做營銷;有的人善於數據分析,他們他做售後工作,分析客戶心理,提供定製化服務方案;有的人善於擔責,敢於做出判斷和決策,那麼他可以擔任組長,帶領小分隊開闢一條新的道路;有的人非常細心,善於留意部門下發的文件,那麼他可以做行政類工作,做文件歸檔。無論如何,一個人在職場中,必須要有自己的閃光點,並將閃光點發揮到極致,規避缺陷成為前進的絆腳石,那麼,這樣的人就會受到領導的賞識。

最後,我們要理解:領導永遠關心的是結果。

你聽話也罷,不聽話也好。我們必須要知道,領導、老闆、甚至小小的中層管理者,大家要的都是結果。無論在過程中,你用怎樣激勵的言辭提出了怎樣慷慨激昂的建議,無論你如何沉默不語不發表任何建議,只要你最終拿出的結果符合領導的預期,那麼不賞識你,還能賞識誰呢?

圖前排左一對是領導和政府簽約,很榮幸我是一個聽話而又不循規蹈矩的員工。


岱兮


職場上,我知道有很多人喜歡用討好、跪舔、百依百順等方式來與領導接觸,可謂是對領導言聽計從,其實這些人知道,很多時候,這樣做會適得其反,如何養成好的職業化思維,把握好與領導相處的原則,是你在職場站穩腳步,越混越好的前提。


01 朋友對領導言聽計從,不僅不被賞識,還被開除了


我前公司有個同事,小李,35歲,已經在公司幹了7年了,她是公司中最尊重領導的人,她對領導非常的恭恭敬敬,甚至可以說是“言聽計從”。

只要每次開會,她絕對是第一個拿著本子坐好位置,然後等著做筆記的人;領導提要求,他只會說是,從來不反駁;領導讓她做A工作,她絕對不敢去做B工作,有時候跟領導說話聲音都在打抖;而且不管領導做得對或錯,她也從來不敢在背後議論領導……

這7年來她不僅承受了領導所有的壞脾氣,卑躬屈膝。還給領導送過禮,幫領導買過菜,連領導家裡的衛生也沒少打掃。

但是,小李即使是做到了這樣的尊重,這樣的伺候,也並沒有換來升職加薪,反而還被領導認為“不靠譜、性格軟”。有時候領導心情不好,還會對著小李發一通脾氣,別人不想幹的活,領導分配任務有壓力的時候,也總是分給小李。

最想不通的是,有一次小李和其它同事內部競爭管理崗位,領導居然把位置給了其它同事,並沒有因為小李聽話就獲得優先考慮,更氣人的是,沒過幾天領導就說由於部門重組,需要小李回家等待安排……結果這一等,等來的卻是勸退通知書,這不明擺著是把小李裁員開除了嘛。





02 為什麼聽話還得不到領導賞識,甚至被開除?


第一,容易被認為軟弱、沒能力、扛不起責任

在職場中,千萬不要把你的領導或老闆想象的太完美,認為只要努力、只要尊重、只要聽話,就也會被領導尊重,就會有不錯的回報,一味的忍讓,就會像上文中的小李那樣,成為領導的的排斥的對象,不僅升職加薪不被首先考慮,而且自己上班的心情也會受到影響。


對領導一再遷就,一再突破底線,把他們的話當聖旨,當做行為準則,領導會覺得你沒有決策力,沒有判斷能力,沒有核心競爭力,所以才事事低聲下氣,一味服從,以後在工作中遇到大事,你也只能聽從別人的意見,沒有一點自己的想法和創新,說簡單點,你擔不了什麼大的責任。

不管是什麼級別的領導,都會有不開心的時候,你如果給了他性格軟弱的印象,他就會在不高興的時候、工作遇到難題的時候專門挑你來解決這些事,讓自己心情好一點。


第二,選人用人的程序上有所限制


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領導者,也不要用大眾思維去揣測領導者的用人策略。領導者用一個人,往往需要做三點:一是自己的用人哲學(佔主流),二是要聽取利益相關方的意見,三是要平衡各方面各群體的心態,不是拍腦袋,有時候是一個複雜的決策系統。


1,領導者用自己的哲學識人用人。比如,強勢的老闆、有威望的企業創始人,完全說了算,同時也為選錯人的後果負總責。

2,用規定的選人用人機制產生人選。比如,國企央企,通過提名、推薦、測評、考察、集體研究等嚴格的選人用人程序。當然了,正職的用人意見權重,還是比較大的。

3,別人推薦人選,老闆、企業家、領導者或集體研究決定。比如,公開招聘職業經理人、選拔中層、招聘主管等等,由招聘小組進行面試初選,提供人選,再由領導者決策。


03 聽話不是最重要的,以3個原則才重要


第一,能打天下,能幹事,能幹成事


創業階段的領導者,往往重要打天下的干將,可以不要求你脾氣好、不要求你聽話、甚至不要求你忠誠,只要能攻城略地。這個階段的領導者的核心利益,是搶佔資源。什麼聽話、溫順、勤快、服從等因素,都是要服從於核心利益,搶奪資源。


第二,忠誠


這個忠誠,是忠誠於領導者個人的忠誠。忠誠,可能是服從型的,也可能是納諫型的,比如,和珅和紀曉嵐。紀曉嵐、魏徵,敢說真話,讓皇帝聽了不舒服,但皇帝依然認為他們忠誠,因為他們出發點是為皇帝好。他們納諫,體現出思考水平,而不僅僅是敢說話。


第三,帶來現實和階段利益


幹成事和忠誠,都是核心利益。還有一些其他利益。比如:


精神上的愉悅,滿足老闆的個人私慾,讓他享受拍馬溜鬚、阿諛奉承的美好體驗,就像煙癮,他明知道不好,但戒不了。滿足個人私利,請客送禮、為領導辦私事,直接給領導者帶來利益。

平衡群體心態,進行權力制衡,必須提拔一些人。不一定是領導者喜歡的人,但必須作為“棋子”要用起來。利益輸送,比如提拔上面打招呼的人、重用各種關係人員,等等。


歡迎關注@彪悍貓先生,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


彪悍貓先生


題主的這個問題,讓我想到農村經常用來貶損人的一句土話:指一堆cha(吃的意思)一堆。就是說,這個人不動腦子,不懂變通,通常是別人說一件他幹一件,說不到的自然也不會幹。

這種人,說好聽點是聽話,說難聽點就是盲目的順從。別說領導不會喜歡,恐怕就連自己的家人朋友也受不了。為什麼呢?因為跟這種人溝通交流真心累。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A和B同時進入了一家蔬菜公司。半年後,張三生氣的找經理抱怨說:“我和B同時來公司,憑什麼他升職加薪?而我每天也盡職盡責地工作,為什麼我沒有?”

經理意味深長地笑了笑說:“這樣吧,公司打算預定一批土豆,你先去看看哪有賣的,回來咱們再說這個。”

於是,A火急火燎地走了。

半個小時後氣喘吁吁的找經理彙報說:“20公里外的蔬菜批發中心有賣的。”經理問:“一共有幾家?”他撓撓頭,說:“我只看到有賣的,沒注意有幾家,你等會兒,我再去看看。”說完又急呼呼走了。

半個小時後,再一次找經理彙報:“一共有三家。”經理問:“價錢是多少?三家一樣嗎?”A愣了愣說:“這個沒問,你再等會,我再去一趟。”說完又要走。這時,經理叫住他:“你不用去了,你去叫一下B吧。”

一會兒,A和B一起走了進來,經理先對A說:“你先坐下歇會兒吧。”然後對B說:“公司打算預定一批土豆,你先去看看哪有賣的?”

四十分鐘後,B回來彙報:“在20公里外的蔬菜批發中心有三家賣的,其中兩家是1.2元一斤,一家是1元一斤。我對比了下,發現1塊的質量好又便宜。如果要的多,還可以再優惠。我留了他的電話,需要的話隨時可以送貨。”

經理說:“我知道了,你去忙吧”於是B出去了。

這時,經理才對著目瞪口呆的A問:“你都看到了吧?如果你是經理,你會給誰升職加薪呢?”A慚愧的低下了頭。

這個故事恰到好處的說明:僅僅單純的聽話是完全不夠的,領導真正賞識的是既聽話又有能力的人。

就像故事中的A,雖說很聽話,工作也很賣力,但是問題就在於:缺乏主觀能動性,不會開動腦筋。對於領導安排的事,只是照本宣科的執行,看上去是“做了”,但是做沒做好卻是另一回事。

而故事中的B,就是充分發揮主管能動性的表現,做事情不僅能夠發散性思維,還會舉一反三,考慮問題周到而又全面。對於領導安排的工作,不僅是“做了”,而且是“做的完美又高效”。這種員工,才是領導真正需要和欣賞的。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題主的問題:職場中,為什麼你越聽話,越得不到領導賞識?

答案是不是一目瞭然了?

因為你所謂的聽話,就是盲目的順從,這顯然不是領導想要的。說白了領導想要的是一個既能服從他,又能有自己的想法,想他所能想的,以及他所不能想的,你統統都要想到做到。說白了,就是要你做領導肚子裡的蛔蟲。

以上是個人淺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琬爾說職場


我來說說我遇到的情況。

之前在一家公司時,我先後合作過兩個設計師,一個設計師很有自己的想法,做事很靈活,經常也會給我一些建議。另外一個設計師很乖,你讓她做什麼她就做什麼,從來不發表自己的意見,遇到問題也是悶在心裡,只能說真的是很聽話了。

我和這兩個設計師合作下來,那個很靈活的設計師讓我省心不少,做出來的東西也很有想法,學東西也學得很快,我教她也教得開心。那個很乖的設計師,真的讓我很心累,就像教小孩一樣,一點一點的教她,一點一點的把我的想法說出來,她才能明白,然後做的時候,你說一點她就動一點,不會自己去想一下怎麼做圖片會更好看,更有創意。

所以作為領導的我,對於這兩個設計師會更喜歡哪一個呢?答案顯而易見。

領導會更喜歡那些給他提建議、對他有幫助的人

很多人都認為,在職場上要聽話,聽領導的話,執行領導的要求,在某些時候,這是沒錯的,是一般常規的、保守的做法,但大部分時候,領導會更喜歡那些可以給他提出一些建議,對他有幫助的人,而不是那些永遠按部就班的人。職場上聽話的人很多,但是要做到既讓領導覺得你聽話,又讓領導覺得你是有價值的,可以給他提供幫助的,這樣才會被賞識。

聽話不是護身符,提高個人能力才是硬道理

職場上,一味的聽話,對領導來說,並不是好事,領導也希望自己能在公司保持地位,不斷上升,所以也希望他的下屬能力強,下屬能力強,對他的工作才是有幫助的,才能讓他走得更遠,所以,聽話不是護身符,提高個人能力才是硬道理,能力強的下屬,自然會發光發亮,被領導賞識。

職場上,既要聽話,也要適時的展示自己

聽話雖然不等於你有執行力,但至少態度是端正的。特別是職場小白,在聽話的同時,也要適時的展現自己的才能,讓自己被看見,被看見才能被賞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