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在古代為何是兵家必爭之地?

Sunchild


若單純以一座咸陽城來論,咸陽從來就不是什麼兵家必爭之地!咸陽既非交通水利樞紐、也不扼守險峻衝要,何來兵家必爭?



若說關中為兵家所必爭倒是成立,然,關中之所以必爭,乃關中地處陝北高原和秦嶺山脈之間,沃地千里,內有八水盤繞,又有鄭國渠、白渠、龍首渠等諸多水利盤虯連橫;外部,天下九大雄關險隘關中獨佔其四,函谷關、武關、大散關、蕭關分踞四方,讓關中成為得天獨厚的張儀若說的“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但這裡的爭,其政治、經濟、文化的成分要遠遠大於兵家所爭的軍事成分,且要將整個關中納為一體考慮、雄關險要也方能起到關中要塞的作用。這也就是諸葛亮給劉備的謀劃的先取蜀再取關中的宏圖所在。完成大一統的秦、中華文明巔峰的漢唐,也都莫不以關中為根基。



若就咸陽一座孤城而論,咸陽身處關中腹地,無論從冷兵器時代還是現代摩托機械化方面來說,都可謂無險可守!咸陽四面一馬平川,很適合像騎兵、坦克或摩托化這樣的大兵團作戰。況且,當年大秦的咸陽城經現代考古探查證明,根本就無城牆!這就讓咸陽的城池防禦十分被動。只要關中四塞有一個被突破,咸陽連等待救援的機會都沒有。不像近在咫尺的西安,至少還有高大的城牆可以堅持、以待救援。所以,“沒有城防體系”是當時讓子嬰放棄抵抗而主動投降的根本原因。



咸陽歷史上,除了秦末劉邦項羽曾為此展開爭奪之外,幾乎再沒有大型戰爭,更別說像函谷關、武漢、徐州那些真正兵家必爭之地所進行的慘烈爭奪。

所以,題目若改成“以咸陽為核心的關中”倒是成立。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大相無形


在冷兵器作戰時代,地理形勢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咸陽之所以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咸陽南鄰渭水,北依涇川,南有秦嶺,北靠九嵕,優勢明顯。在戰略上左挾崤函,右控隴蜀,這種天然的軍事地理屏障,高屋建瓴,攻可以進,退可以守的地勢,是得天獨厚的。

殷商時期,在咸陽境內與今戶縣、長安交界處設置崇國,作為監視周及保衛商屬西部領土的重鎮。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統一中國,設郡縣,在咸陽周邊 京畿要地置內史,統轄關中各縣,定都咸陽。秦漢以後,咸陽更是是京畿重地及屏衛長安的西北門戶。

唐末五代及宋遼金元時期,戰亂頻繁,又成為南北爭戰的拉鋸地區與屯兵要地。

明清時,曾在這裡建立衛所及堡寨。清同治年間,一度成為陝西回民起義的中心地區。

辛亥革命及民國西安反圍城戰役中,這裡是重要的西部戰場。

現在的咸陽,東鄰省會西安,西接楊凌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西北與甘肅接壤,是古絲綢之路的第一站,我國中原地區通往大西北的要衝,凡此種種都決定了咸陽的獨特地位。


華商網


今咸陽非古咸陽。先上圖說一下地理位置。

圖中紅色點是現在西安城。綠色點是現在的咸陽城,是明朝時把咸陽從舊址遷過去的。藍色點是秦咸陽城,也就是秦咸陽宮遺址,在現在的西鹹新區秦漢新城,而漢長安城和秦咸陽城隔渭水相對,位於圖中黑點位置。明白了這幾個地方的關係就有助於更好的瞭解。

秦國商鞅第一次變法之後,秦國變成了軍事強國。之後進行第二次更為徹底的變法。在公元350年,由商鞅主持修建秦都咸陽,次年自櫟陽遷至咸陽。這也是內容之一。因為在在北山南麓,渭水北岸,山南水北俱陽,說以叫咸陽。

咸陽發生第一次戰爭就在楚漢相爭。先入關中者為王。在這裡,劉邦和項羽爭咸陽,其實爭的是一個統治權。一個合法統治的名分。一個滅秦的群眾輿論。

司馬遷寫的很有味道。但是,鴻門宴之後。“項羽引兵西屠鹹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也就是說項羽一把火燒了秦咸陽宮,後來有人提議在這裡定都可以圖霸業,但是項羽見宮室都燒了,沒法用了,才作罷。

後來漢朝建立漢長安城也是因為秦咸陽宮廢了,無法使用,才在秦興樂宮的基礎上建立長安城。這是後話。

至此以後,咸陽城的地位作用大幅下降,雖然在唐朝也發生過幾次戰爭,作為兵家必爭之地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需要說明的是:因為西漢皇帝的陵墓大多在咸陽城的舊址上建立的。西漢有陵邑制度。這些陵邑繁華的時候人口比肩長安城,經濟非常繁榮。有錢有勢人家的子弟都叫叫“五陵少年”。

漢以後,亂世相爭的也變成了漢長安城、唐長安城。首都在哪裡,必定是要相爭到哪裡的。因為那是改朝換代的標誌。因為楚漢相爭太有名了,爭咸陽也就讓大家映像更深刻了。


關中拾遺


咸陽在歷史上曾是秦國的國都,為了在軍事上首先佔領咸陽,劉幫和項羽各自在私下較足了勁,目的就是為了“先入咸陽者王之”這句話。

這也是咸陽在古代之所以是兵家必爭之地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其在軍事戰略位置上有多重要,而在於當時咸陽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之所以這麼講,從軍事價值上看,咸陽在防禦上無險可守,在軍事上易攻難守,換句話說,咸陽若非都城,根本就沒有什麼軍事利用價值,因為從地理上看,咸陽處於關中平原腹地,周邊方圓百里無險可守,僅憑渭河屏障不足以拒敵於咸陽之外,倒是咸陽作一國之都卻是最佳位置,只要守住潼關等關中四關,就可確保咸陽安全無患。



只是到了秦末,咸陽便成了劉幫和項羽在軍事上拚命爭奪之地。奪取咸陽,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義,劉幫和項羽誰先奪取咸陽,誰就是當之無愧的王者而名垂千古,劉幫當年得到酈食其指點,先項羽而佔咸陽,不但沒有王之,還差點在鴻門宴上被項羽殺掉。因為咸陽當時在政治上就是秦國的象徵,誰先佔領他,就標誌著是誰從軍事上滅亡了秦國,難怪項羽當年對劉幫的舉動很不滿意。

咸陽在古代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其實就是劉幫和項羽之間政治上的爭奪,在這一爭奪中,劉幫不但先攻入咸陽,還贏得了民心。而項羽不僅在軍事上輸給了劉幫,還在政治和民心上輸得一乾二淨,他在咸陽的燒殺搶掠讓歷史最終選擇了劉幫而不是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