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70,80,90!集中隔离点里的抗“疫”故事

湘潭,清零!



力量!70,80,90!集中隔离点里的抗“疫”故事


力量!70,80,90!集中隔离点里的抗“疫”故事

在昭山,有一支队伍很特别,有70后80后也有90后,大家并肩战“疫”。下面3个小故事,揭开昭山隔离点的“神秘面纱”。

力量!70,80,90!集中隔离点里的抗“疫”故事

是白衣天使 也是孩子

力量!70,80,90!集中隔离点里的抗“疫”故事

“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我派发个男友,哈哈”“疫情过后我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吃顿火锅,最辣的那种。” ——这是来自昭山隔离点90后医务人员刘灿和郭宏梅发出的心声。

力量!70,80,90!集中隔离点里的抗“疫”故事

郭宏梅和刘灿(右)在隔离点送预防中药

每天为“客人”测量体温、发放预防中药、对人员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在隔离点,两位“90后”女生的工作看似简单,但却非常需要细心和耐心才能做好。两位年纪不大,责任心却不小。她们时刻牵挂病人,成了名副其实的“管家婆”。隔离点“客人”竖起的大拇指,是对她们工作的最大支持。

力量!70,80,90!集中隔离点里的抗“疫”故事

是“服务员” 也是“心理疏解员”

“今天有新进人员吗?”“体温正常吗?”每天早上,医务人员邱风云和孟慧芝就已经进入了战时状态。每一例进入隔离点的人,她们都会亲自过问,分析、制定隔离方案。定期检测体温、健康巡访、清洁消毒、三餐饮食等等……这些琐碎的工作构成了她们在隔离点的日常。

力量!70,80,90!集中隔离点里的抗“疫”故事

邱风云为隔离观察对象送预防中药及宣传资料

防护服很不透气,口罩很闷,为了节约物资,她们穿上防护服就尽量不脱下来。再憋闷也不用手触碰口罩和皮肤,皮肤发痒忍着,雾气挡住眼睛,就到通风的地方吹吹脸。“透气的间隙是我最难熬的时候,想两个孩子、想家人,这次疫情让我们更多的学会了珍惜。”

是“志愿者” 也是“贴心保姆”

在隔离点志愿服务的时间里,昭山示范区优化人居环境事务中心工作人员付志升每天的工作任务都不轻松。一日三次送餐、定时清理垃圾、消毒,还要协助医护人员监测体温和统计数据,进行隔离登记。“我从来没有一天下来洗过这么多次手”付志升笑着说道。

力量!70,80,90!集中隔离点里的抗“疫”故事

志愿者付志升为隔离点送餐并进行卫生清理

为了让被隔离者感受到更多关怀,付志升还会经常在送餐时问他们的需求,比如饭菜是否合胃口,还缺哪些生活用品等,并尽可能地去满足。付志升说“自己作为志愿者,尽可能地让他们感受到住在这里跟在家里一样,虽然隔离了,但是爱没有隔离。”

记者:魏澜曦

审核:谭阳 陈勇


力量!70,80,90!集中隔离点里的抗“疫”故事


力量!70,80,90!集中隔离点里的抗“疫”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