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京西第一府”,現在卻僅是個區,為何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宣化是河北省張家口市的一個區,不僅鋼鐵冶金、電力能源、機械裝備等重工業發達,就連啤酒、陶瓷、造紙、印刷等輕工業也很厲害,因此宣化區即是張家口市的工業基地,也是河北省的工業重鎮。另外宣化還是溝通京、津與冀、晉、蒙西部地區物資貿易和流通的樞紐。從這些方面看宣化在河北乃至北京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清朝的“京西第一府”,現在卻僅是個區,為何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當然這種重要性是今天站在發展經濟需要的角度上來看的,其實從宣化地處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交匯地帶,有洋河、永定河水系作為溝通長城內外交通孔道, “南屏京師,後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險,右擁雲中之固”的獨特地理位置角度上來看,它在國家安全的屬性上顯得更加重要,這一點在我國曆史上定都在北京的朝代更是這樣,有“京畿重鎮,神京屏翰”之稱。並且由於清朝從北京向西經過的第一個府就是宣化府,再往北走就到了藩部蒙古,採取的是盟旗制,不再是府縣制,因此宣化府也被稱“京西第一府”。

清朝的“京西第一府”,現在卻僅是個區,為何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北京與張家口、宣化位置圖

在歷史上,宣化及其向北的一帶一直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文明的糾結、混雜、爭戰之地,無論是從秦漢時期的中原王朝與匈奴,還是隋唐時期中原王朝與突厥,以及再往後的中原王朝與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都是這樣。

但是明清之前的王朝都城都設在了中原腹地,因此宣化的重要性在那些朝代時並沒有顯示出來。宣化這一帶設置縣級管理機構到唐朝才出現,僖宗年間(公元885年)設文德縣。此後的五代十國結束後,北宋自始至終也沒有奪回這裡,也就談不上對北宋王朝的重要性了。遼、金、蒙古等朝代或者勢力,其起源之地都在宣化、燕山一線以北,因此也沒必要在這個要地設防。

清朝的“京西第一府”,現在卻僅是個區,為何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唐代的文德縣

明朝時則不一樣了,有兩個原因必須讓它高度重視宣化的防線建設,一是永樂後都城遷到了今天的北京,“天子守國門”,在一國之都400裡遠的長城之外,異民族的軍隊可以時刻犯邊。二是前期蒙元軍事壓力始終存在,後期又有女真的興起,都給明朝帶來巨大的軍事壓力。

清朝的“京西第一府”,現在卻僅是個區,為何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明代的宣府鎮

這兩個因素造成了整個明朝時期對北方長城防線的建設一刻都沒有鬆懈,從明初的洪武年間到後期的萬曆年間200多年裡,大規模的修築長城有9次,小修小補就不計其數了。不但修城,在沿長城一線還設立了九個邊鎮,各置總兵官鎮守,九鎮共有98萬餘軍隊。

設在宣化的宣府鎮就是其中之一。宣府鎮下轄15個衛、26個所,在明初有兵馬15萬多,所轄長城全長1200裡,邊墩1274座。因為它地處北京西北要衝,城牆修建的比起其他8鎮來要堅固的多,有些地方有內外九重城牆,被譽為“九鎮之首”。

清朝的“京西第一府”,現在卻僅是個區,為何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清代的宣化府

清朝的“京西第一府”,現在卻僅是個區,為何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上個世紀70年代時的宣化城

明朝結束之後,在清順治年間,“清承明制”,這裡仍為宣府鎮,領15衛、8所。但是清朝和明朝不一樣,滿清與蒙古有密切的和親、結盟關係,因此就有了“滿蒙”一詞,兩族往來親如一族,再在宣化設重兵防範北方已無必要。康熙三十二年二月,就把宣府鎮改設宣化府,原各衛、所調整改設為宣化、萬全、懷安、懷來、赤城、龍門、西寧、蔚縣等8縣,另外還管轄著延慶、保安2州。到清末時,由於雍正、乾隆等朝對行政區劃的調整,宣化府領1廳、3州、7縣。

清朝的“京西第一府”,現在卻僅是個區,為何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清光緒三十年的宣化府地圖

1廳:圍場廳,駐地在今天河北省圍場縣東南二道溝子。

3州:延慶州,駐今天北京市延慶區;保安州,駐今天河北省涿鹿縣涿鹿鎮;蔚州,駐今天河北蔚縣蔚州鎮。

7縣:宣化縣,駐地在今天河北張家口宣化區,與宣化府同城而治;赤城縣,駐今天河北省赤城縣赤城鎮;龍門縣,駐地在今天河北省赤城縣龍關鎮;萬全縣,駐地在今天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區萬全鎮;懷來縣,駐地為今天河北懷來縣東官廳水庫內;懷安縣,駐地為今天河北省懷安縣東南懷安鎮;西寧縣,駐今天河北陽原縣西城鎮。

清朝的“京西第一府”,現在卻僅是個區,為何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赤城縣龍關鎮,被撤銷的龍門縣縣城

在上面的敘述中,可能大家也發現有的縣名已經消失,有的縣城已經遷移,比如:龍門縣併入赤城縣;西寧縣今稱陽原縣。懷來縣治所遷到沙城鎮,萬全縣治所遷到孔家莊鎮,懷安縣治所遷到柴溝堡鎮。

1913年時,民國政府廢府存縣,“京西第一府”宣化府被取消,存宣化縣。1948年12月宣化解放後為察哈爾省宣化市,1952年底劃歸河北省。1955年11月置宣化城區為宣化鎮,屬張家口市。但此時宣化縣仍然存在。1958年11月時將宣化縣、鎮合併為宣化鎮。1959年6月把宣化鎮為宣化區,仍屬張家口市。1960年7月撤宣化區,改置宣化市,屬張家口地區,由張家口市代管。1961年6月恢復了宣化縣建制,但此時仍有宣化市,宣化市和宣化縣分設。

清朝的“京西第一府”,現在卻僅是個區,為何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2016年之前的地圖,可見宣化區、縣分設情況

1963年3月改宣化市為宣化區,為張家口市轄區。此時進入了一個長達50多年的獨特的宣化縣與宣化區共同存在的時期,即宣化城區本身是張家口的一個區,宣化縣的駐地以及各機構都設置在宣化城區裡。城區內部為張家口市下屬的一個區,外部則是宣化縣管轄的各鄉鎮、村。

這種狀況直到2016年,將宣化縣、宣化區合併為新的宣化區。

您瞭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