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也是非洲豬瘟的疫區,規模豬場得非瘟的極少,主要是小豬場,為什麼?

草木七舍


概率問題,首先規模化的養豬場各個省份都是少的,雲南大的規模化養豬場也少。但是,規模化的養豬場對豬瘟,豬疾病的防控都是有一套系統流程的,包括遠地,汙染物的處理,飼料的選擇和運輸,生豬出欄拉出,日常消毒等等,都是有一套規範化的操作,所以,對非洲豬瘟和其他傳染病有一定的防控作用,當然,如果工作人員粗心大意,一樣捱上非洲豬瘟的。

而小豬場,大家也知道資金有限,在一些設施上是沒有投入的,如果附近有非洲豬瘟出現,被傳播的幾率極大,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因為非洲豬瘟的傳播方式多,基本無治療。

當然,還有一個可能,豬都是正常死亡的。


汪汪侃大山


你信他各鬼,大豬場滅門的大巴,他們沒有報出來而已,廣東死亡母豬大到80%,廣東養豬大區只有20%的豬了,你說呢?廣西博白你知道的是隻報了一頭,幾乎留下的也就20%左右了,大大小小豬場幾乎沒了,主要是太密集了,其他我也就不說了,你說那個公司沒有挨,就揚翔這邊保住的豬比較多了,我現在還在豬場外圍巡邏呢!溫氏,大北農,牧原大公司也有死的差不多呢,都來我公司學習防非保豬了








全州鮮品百果匯


雲南也是非洲豬瘟的疫區,規模豬場得非洲豬瘟的極少,主要是小豬場,為什麼?

非洲豬瘟自2018年8月中旬爆發以來,至今已歷時近十個月。到去年底,黑、浙、蘇、徽、遼、湘、雲、蒙、貴、鄂、渝、川、晉、吉、京、津、滬等17省市爆發過非洲豬瘟疫情。到2019年4月,全國不是疫區的極少。


圖為豬瘟疫情封鎖區內,工作人員在向地面傾倒消毒液。

利好的消息是,據農業農村部通報,截至6月16日,全國共發生非洲豬瘟疫情137起,其中今年以來發生38起,月均發生起數明顯減少,且均為點狀發生。目前,已有26個省(區)解除疫區封鎖,生豬調運秩序逐步恢復。

從統計上看,到2019年1月底,雲南省已有5例非洲豬瘟病例報告。當然,比起東北、華北、華中、華南,還算是少的。



從目前我國疫情看,非洲豬瘟這種病毒性傳染疾病,並不分大規模養殖場,還是小型養殖戶,都有感染該疾病的可能。


據農村農業部公佈的傳染途徑,認為主要有三種:

1、\t生豬及其產品跨區調運。異地調運引發的疫情佔全部疫情的19%;

2、\t餐廚剩餘物餵豬。因此餐廚剩餘物餵豬引發的疫情佔全部疫情的34%;

3、\t人員與車輛帶毒。這是當前最主要的方式,引發的疫情佔全部疫情的46%。

全國各地、各級政府,都採取了嚴防死守的態勢



目前,各地所採取的防控措施是:

1、車輛控制:收豬車輛儘量遠離圈舍,車輛噴霧消毒後裝豬。豬隻出售前提前選好,一經裝車嚴禁返回。嚴格控制人員、車輛和易感動物進入養殖場;進出養殖場及其生產區的人員、車輛、物品要嚴格落實消毒等措施。

2、用具控制:售豬後對用具、雨鞋、衣物、出豬臺等用具消毒,豬舍工作人員不參與裝車。

3、嚴格消毒:合理選擇消毒藥,最有效的消毒藥是10%的苯及苯酚、去汙劑、次氯酸、鹼類及戊二醛。鹼類(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氯化物和酚化合物適用於建築物、木質結構、水泥表面、車輛和相關設施設備消毒。酒精和碘化物適用於人員消毒。

4、頻繁消毒:疫區周圍豬場每天消毒3~5次,連續7天,之後每天消毒1次,持續消毒15天;疫區臨時消毒站做好出入車輛人員消毒工作,直至解除封鎖。

5、媒介控制:疫區封閉飼養生豬,採取隔離防護措施,儘量避免與野豬、鈍緣軟蜱接觸。

6、飼養控制:嚴禁使用泔水或餐餘垃圾飼餵生豬。

由此措施可以看出,所制定的應對措施,基本上針對主要傳播途徑進行管控。


雲南最先發生非洲豬瘟的疫點是昭通鎮雄,2018年10月即收到疫情報告。具體發生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在隨後的全國性疫情蔓延的情況下,雲南的疫情一直得到較好控制。

個人認為:從自然區域上,主要得益於雲南高海拔的地理優勢。強烈的紫外線,是病菌、病毒的天然剋星;從生產區域上,雲南養殖場密度不大,場之間間隔較遠。各場之間流動性較小。另外,雲南養殖場使用泔水餵豬的現象較少。或許正是由於“雲南特色”,原來的養殖短板,反而大大降低了非洲豬瘟的影響。

我還記得“非典”的時候,雖然雲南也處於非常緊張狀態,但云南發生“非典”病例的報告幾乎沒有。我們可以統計一下傳染性疾病在雲南的發生情況,大致上會發現這一特殊現象。

當然,由於雲南養豬屆的朋友及時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紛紛行動起來,採取了必要措施,才避免非洲豬瘟危機在雲南大面積爆發!

我們從非洲豬瘟病毒特點來看:

1、 病原:非洲豬瘟病毒屬於DNA病毒目,非洲豬瘟病毒科,非洲豬瘟病毒屬成員, 是一種具有20面體結構,直徑為175~215nm, 基因組全長170~190kb,含有151個開放閱讀框,可編碼150~200種蛋白,具有囊膜的雙股線性DNA病毒。非洲豬瘟可分為23個基因型。

2、 特性:

a)\t該病毒為囊膜病毒,能夠抵抗蛋白酶的作用,對乙醚及氯仿等脂溶劑敏感,但易被胰酶滅活。病毒在ph4~10的溶液中比較穩定,但對溫度非常敏感,病毒可在5℃的血清中存活6年,56℃加熱70min或60℃加熱30min可使其滅活。

b)\t非洲豬瘟病毒在環境中比較穩定,能夠在汙染的環境中保持感染性超過3d,在豬的糞便中感染能力可持續數週,在死亡野豬屍體中可以存活長達1年;

c)\t病毒在肉制食品中亦比較穩定,冰凍肉中可存活數年;半熟肉以及泔水可長時間存活;醃製火腿中可存活數月,未經燒煮或高溫煙燻的火腿和香腸中能存活3~6個月;4℃保存的帶骨肉中至少存活5個月。

3、 宿主:豬是非洲豬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豬和野豬外,其它動物不感染該病毒。

4、 媒介:軟蜱是非洲豬瘟的主要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

按軟蜱的生活習性,在雲南分佈也很廣。鈍緣蜱比硬蜱更能適應乾燥和高溫環境。因此,具有傳播該疾病的媒介基礎。據此,我們可暫時認為,雲南絕大區域的鈍緣蜱並未感染非洲豬瘟病毒。因為,一旦鈍緣蜱攜帶該病毒,蜱與蜱之間的非洲豬瘟病毒能夠通過交配、經期、經卵等方式傳播。

有實驗表明,人們在爆發非洲豬瘟一年後的疫情地區採集蜱蟲,使其在飢餓狀態下保存3年以後,還是能在蜱蟲體內檢測到非洲豬瘟病毒。可見這種蜱蟲生存的地區,就很難徹底剿滅非洲豬瘟。

所以,雲南養殖場的大佬們,不要掉以輕心。千萬要注意豬場生物安全,一刻不能放鬆。

天然有利的條件,使我們在非洲豬瘟這場災難中損失不大,但飼養管理、生物安全問題,一刻不能放鬆。


農牧生態循環實踐者


小豬場是農戶分散養豬的一種家庭副業生產方式。其主要特徵為:年出欄豬數一般在100頭以下,不能全年均衡提供商品豬;以青粗飼料為主,適當搭配一些精料,飼養管理較粗放;豬舍較簡陋;衛生防疫較差;經營管理水平較低;生產投資低;勞動生產率低;所以易得傳染性疾病!


規模化養豬是養豬生產規模化經營的簡稱,指養豬生產規模的大小。與傳統養豬相比,其主要特徵為:年出欄上千頭或更大規模、基本採用四階段生產流程(配種妊娠、分娩哺乳、斷奶保育、生長肥育),“全進全出”生產工藝,全年均衡提供商品豬;採用優良品種;自繁自養或專業化經營,繁育體系健全,使用混合或全價配合飼料;採用科學的飼養管理技術;有必要的機械設備,注意冬季和夏季豬舍的環境控制;衛生防疫較好;經營管理水平較高;所以患傳染性疾病較低!!!


不管是規模化豬場,還是散戶只要做好豬場的疫各項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自己的損失!!!

謝謝大家閱讀!如有不正之處請讀者、專家批評指正。

歡迎大家關注“兵團娃”共同探討三農知識。


兵團娃


當然不只是小豬場,只要是豬都會感染非洲豬瘟病毒!規模化豬場發生非洲豬瘟概率少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規模化豬場的生物安全措施比較好,一般豬場要求隔天甚至一天消毒一次,而且嚴禁外來人員的造訪,再者外來的拉豬車和運輸飼料的車都會進行嚴格的消毒措施,這樣就不容易將非洲豬瘟病毒帶入豬場。

還有關鍵一點就是一些散養戶習慣使用泔水餵豬,泔水中雖然本身不會攜帶非洲豬瘟病毒,但是泔水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很容易被非洲豬瘟所感染,因為飯店用的肉等食材都有可能攜帶,一旦攜帶了非洲豬瘟病毒就可能傳至豬場內導致豬場發生。

所以,大家也不要有非洲豬瘟只感染散養戶不感染規模化豬場的錯覺,只要是豬都會感染,規模化豬場不會感染就是因為他們生物安全做得好,非洲豬瘟病毒沒有傳入豬場的機會,這樣自然就不會發生非洲豬瘟疫情。


養殖老農李柯


傳播非洲豬瘟的幾個主要途徑:

1、運豬車輛,尤其是運淘汰母豬的車輛被稱作“播種機”。

2、進出豬場人員,不管是場內人員外出後回場,還是場外人員進場如施工人員,都會帶來傳播風險。

3、場內人員外購的生活及工作用品,豬場不能做到完全與外界隔離,一些生活必須品還是要外購,必然存在傳播病毒風險。

4、飛鳥及小型動物的傳播。

5、肉製品食品和飼料及原料。

規模豬場被傳染非瘟的少,個人認為有兩個原因:

1、規模豬場防控做的好,例如在南方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有一規模長為了切斷病毒傳播,圍繞在豬場周邊5公里處建立了隔離牆,切斷一切進出物和人,必須品進場需要經過嚴格消毒。

2、規模場個數本來就少,被傳染個數也一樣少,但是被傳染概率是一樣的,只不過數量少而已。

個人建議,不管是規模場還是散戶,都應該建立嚴格的防控。


豬小俠


非洲豬瘟是全球性傳染病,在全球範圍內尚無解藥。現如今對於非洲豬瘟主要還是隔離、預防為主。

正規化、科學化養豬

大型規模化養豬場的基本條件建設要比你小養豬場要好很多,大型養豬場都有自己嚴格的飼養制度,小型養殖場基本是廠主自己餵養或僱幾個人就可以開小型養豬場了。小型養豬場對於衛生、防疫、飼養方式都還是比較傳統的,基本還都是人工餵養。然而大型養豬場有自己的防疫站、病菌化驗室、消毒室,對於飼養人員衣服、工具等都有專門的消毒措施,進入豬舍都是穿有消毒後的衣服、鞋帽、口罩等措施,小養豬場根本不會有這樣的措施。

高科技養豬方式

現代化的養豬場基本是自動化為主,投料設備,都是自動化的,無需人工干預。系統會根據豬的進食量自動調整投放量,大型養殖養豬企業現在用AI智能化養殖,AI系統有自動識別功能,可以記錄每頭豬的生長情況,包含體溫、進食量、喝水量、睡覺時間等都可以在這樣系統查詢。現在某東的生態農場就是使用這樣的智能化養殖系統。

屏蔽傳染源,減少傳染幾率

對於非洲豬瘟,小型養殖場對於預防措施不為,增加了傳染幾率。而大型養殖場基本都是有機器設備去餵養,減少了與外界的接觸,從而就會降低了傳染性。沒有病原體的接觸就不會有非洲豬瘟的感染。這就是為什麼大型養殖場感染的幾率比小型養殖感染的幾率要小很多。

總結:在這場全球性非洲豬瘟防疫站中,沒有解藥。只能是預防為主,減少非洲豬瘟造成的損失,建立良好的衛生環境、消毒措施、是現在唯一能做的。


起點農業


我只能說,我們的統計很專業!


德宏飼料商


因為你被騙了


不知道最好8578


對於目前非洲豬瘟爆發的高峰期,暫無疫苗時只能以隔絕和消毒預防為主,那麼如何做到有效預防生物安全的發生呢?


一,豬場外部的防範措施:

1.豬場必須要有全密閉的圍牆(包括實體、彩鋼瓦),作用是防止其他有無易感動物進入場地;

2.距離豬場50-500米的道路設置前置消毒點,使用消毒設備(高壓清洗機功率2200W),使用消毒藥(戊二醛、鄰苯二甲醛、聚維酮碘、季銨鹽配比1:500),進入豬場的任何車輛(包括自家車輛)都要進行車身、車底盤徹底消毒;

3.豬場大門必須也是密閉式大門,作用也是防止其他有無易感動物進入;

4.前大門必須有車輛消毒池,使用的消毒藥(燒鹼2-3%)一週更換一次;


二,豬場內人員管理:

  1. 場內所有人員不要隨便去農貿市場、菜市場、堆放垃圾的地方;

  2. 場內所有人員禁止接觸拉豬車、商販、疫區、其他豬場等易感區域;

  3. 場內所有人員禁止攜帶肉製品、醃肉製品進入場內,包括豬肉、牛肉、臘肉、雞肉等。


三,豬場內部管理:

1.豬場必須設置有人員進場消毒通道、洗澡間,所有人員進入都必須消毒、洗澡更換場內衣服方可進入場內;

2.場內工作人員進入豬舍內時也必須更換工作服;

3.每棟豬舍門口都要設置腳踏消毒池,使用消毒要衛可(1:200)一週更換一次;

4.場內外道路、化屍池、化糞池每週進行一次白化,使用消毒藥燒鹼(2-3%)加石灰(15-20%);

5.圈舍消毒根據豬群大小、階段情況,對豬舍內進行霧化消毒(聚維酮碘等),注意不要使用噴水式消毒,要使用霧化消毒,注意不要直接噴到豬身上容易引起豬群感冒;

6.所有進入豬場的物質都要進行消毒,特別是飼料,進場前徹底消毒,進場後放置密保飼料庫房消毒,使用臭氧消毒機消毒或煙燻寶消毒8-12小時;

7.每次給豬打針或者打疫苗前、後都要對注射器的工具進行煮沸消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