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兒子與房子


001

父親的一生對房子似乎都有一種莫名的執著,就像對一定要多生兒子的執念一樣。

今年本應七十有三的父親,是獨子。爺爺那一輩對多生兒子的念頭更深,可惜爺爺娶了兩任老婆,只生下一兒兩女。

可爺爺的兄弟很多,所以太公那一輩能分給爺爺名下只有三間房,父親繼承下來的也僅有那三間舊房。

父親,兒子與房子


八十年代初,條件稍好的父親就想著蓋房子,起因是在他的固執與社會允許多胎生育的大環境下,育有四兒兩女,房子不夠住。女兒將來是要外嫁的,可四兒子總得讓他們有房子。

於是五十歲前的父親與母親,老家的房子加上縣城的房子,讓他們像燕子造窩一樣,造了一個又一個。

父親對於當年建房子的執念,直到晚年才開始顯露出無言的後悔。

第一次蓋房子是在八五年左右,裡外兩大間帶隔棚的泥磚瓦房,之所以稱之為隔棚,因為只是橫了木樑,再鋪上長木條板就成了一層的。在隔棚上走路稍用力,下面的人都能看見灰燼從空氣中掉下來。

那時蓋房子,用的材料除了房頂上的瓦自己沒法做,其它的材料都是自己用體力去生產製造,或直接從大自然中索取的,譬如隔棚和房頂的木樑。

做泥磚的泥,自己牽著牛到田裡轉著圈煉踩,直到細膩到像做黃饃的粉漿一樣。泥漿準備好後,再放進釘好的木框裡,踩實抹平,太陽下曬乾。曬乾的泥磚也得一個壯年很費力才能搬得起。

記得很小的時候,下雨的時候還去田裡幫忙扯油紙給泥磚擋過雨。

父親,兒子與房子


002

沒過幾年,父母又決定另找地方再蓋房子。因為地勢原因,房子的第一層只兩間又暗又潮的地下室,用水泥沙石做了棚面,正面才是四房的帶隔棚的瓦房,後面三分一地方是煮飯的灶,吃飯和沖涼的地。

隔棚的四間房在以前的木樑鋪木板的基礎上多鋪了一層青磚,房門口有一條長長的走廊。

這次蓋房子主要材料是水泥、沙和青磚。青磚是自己挖窯洞把泥磚用火燒製而成,泥還是做泥磚那個煉得出漿的泥,只是青磚是和現在的紅磚一般大小。

水泥是買的,沙是三公里外的河挑的,這些大部分都是當年還身強力健,凡事用力去拼命的母親幹得多。

那時的交通極不方便,我們村相當於在一座大山的肩膀上,去往挑沙、抬水泥的隔壁村,要走一條來回大概六七公里的羊腸般長坡,而回程的上坡才是吃力的事。

直到現在我還能清楚看見老母親肩上,被重力磨出來的老繭,我想再過三十年,那老繭依舊能清晰可見。因為那已經成了深入她生命的烙印。

蓋這房子的時候我才剛上小學,大哥剛成家,房子剛蓋好時,這規模在幾十戶人家的村裡,還是數一數二的。

父親,兒子與房子


003

大概又過了五六年,父親又在縣城買了一塊七十平方的地皮。那時房產還沒大漲,學校還沒合併,在農村生活還沒有像現在那樣諸多不便,還很少有家庭願意把家底拿出來,想方設法在城裡買房安家。

那七十平方的地皮,在父親的帶領下,大哥在資金方面的協助下,母親仍然出體力幹小工活的情況下,斷斷續續蓋起了每層三房一廳,四層的水泥樓房。

父親,兒子與房子


在當時,邁出農村去城裡蓋房的事,我父親還是屈指可數的一個。

在父親六十五歲那一年,父母開始在老家長住,因為城裡的房子只有四層,四兒子成家後都分了家,也分了房。

幸好我是么女,這是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經常唸叨的話,要是么兒怎麼辦?還沒長大成家,父母就已老,沒能力幫顧。

或許這又是一個“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活生生的例子。

只是他們的“憂”很難得到哥嫂們的感念。

四個嫂嫂甚至哥哥,現在都不滿意父親當年牽頭蓋的房子,因為每個小家只有一層,而現在的樓市房價,他們又很難負擔得起另起爐灶壓力。在他們二十多歲的年紀時,又因為父母名下造有房子,他們幾乎沒有為自立門戶奮鬥的念頭。

父親,兒子與房子


父母儘自己能力無論做到怎樣程度,將來兒子媳婦的滿意度還是不高的,哪怕他們考慮的只有孩子,沒有自己。

家裡老房子上下一共八間房,四兒子一人兩間,父母當年計劃做的時候,有沒想過哪一間是給自己留的?

幸好哥嫂暫時不會回老家長住。

縣城的房子四層(後期地基問題已不允許加蓋,拆了重做普通家庭談何容易),也沒有一間房是父母計劃預留給自己的。

父親,兒子與房子


現在父親走了快兩年,總想寫寫我的父親。以上只是九牛中的一毛,父親的一生又豈是的寥寥千字就可以陳述,甚至有很多很多是我的描述能力所不能描述的。

只是父親從當家做主到幾乎是寄兒籬下,是我一直深思的疑問。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侵立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