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銀元有什麼瞭解?

I辣條l


說到銀元,不能不說一說市場,值不值錢,畢竟是由市場決定。

舉例說明吧。廣東省銀毫輸幣,存世量較大,好品也比較多。就在這幾天的拍場上,一組四枚廣東二毫,分別為八、九、十、十一年份,品質都在ms62分之上,總共才拍了250元,因為屬於B盒封裝;而一枚p盒封裝的九年二毫,mS62分,單枚就拍出了250元多。

而一枚g盒封裝的廣東二毫,元年的,mS62分,竟然拍出了800元的高價。

元年二毫存世量,比八、九、十、十一年份的少不了多少,去年這時候差不多就處在同一個價位。看不大懂了吧。

不知道是賣銀幣,還是賣盒子呢?或者就是賣人氣,店家的信譽高,大家都樂意捧場兒。

錢幣市場也講究“渠道”,也有潛規則,有小圈子,小編也是漸漸才醒悟過來的。以後聊。





瞌睡蟲和瞌睡龍


你好!說到銀元,大家都不陌生,可能第一想到袁大頭銀幣、孫小頭銀元、光緒元寶銀幣等等;但是銀元種類很多,每一類銀幣的版別也很多。

銀元早在明代,西藏通用“丹啟”銀幣,南明的福建造“軍餉”銀元,包括:漳州軍餉“國姓大木”銀元、漳州軍餉“朱成功”銀元、漳州軍餉“憲定通行”銀元;和臺灣軍餉“謹性”銀元;

清代的中央造幣廠:京局製造、戶部造幣總廠、天津造幣總廠製造的銀元和各地方的地方造銀幣;李鴻章像紀念銀幣、慈禧太后壽辰紀年銀幣;

民國銀元中民國政府銀元、北洋政府銀元、各省造幣廠銀元以及其他紀念幣;還有中華蘇維埃造銀元中的井岡山“工”字銀元、贛州“工人”戳記銀元等等;

至於銀元的版別,那就太多了,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去研究自己喜歡的銀元!(個人拙見,感謝關注)


收藏界小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