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長壽將軍——定州人廉頗跌宕起伏的一生

《引言》

凡是受過中等教育的國人或者民間歷史愛好者們,大都聽說過戰國時代的名將——廉頗。關於廉頗的幾個著名故事或成語,流傳頗廣,“將相和”、“負荊請罪”、“長平之戰被趙括替代”、“尚能飯否”……,但對於廉頗的詳細的一生,人們聞之甚少,春節窩家期間,細細的研讀了一下廉頗,驚奇的發現,這個人是筆者故鄉附近的定州人,而且好長壽啊!在平均壽命僅僅40歲的中國古代,尤其是醫療水平、生活水平極其低下或原始的戰國時代,廉頗居然活了84歲!

我沒有做過詳細統計啊,但這個壽命,在歷朝歷代的名將中,絕對能排入前三甲,甚至是第一。

《廉頗的一生》

據史記載:廉頗(前327~前243) ,嬴姓,廉氏,名頗,一說字洪野 ,中山苦陘(今河北定州市邢邑鎮)人。 戰國末期趙國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公元前283年,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陽晉,封為上卿。勇猛果敢,屢立戰功,聞名於諸侯。長平之戰前期,採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軍進攻。後為趙括所取代,致使長平之戰慘敗。九年後,擊退燕國入侵,斬殺燕軍主帥慄腹,進軍包圍燕都三月,令對方割五城求和,拜為相國,封為信平君。趙悼襄王即位後,鬱郁不得志,先後出奔魏國大梁,老死於楚地,入葬於壽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八公山鄉郝圩村),享年84歲。

唐德宗時,名列武成王廟六十四將。


長壽將軍——定州人廉頗跌宕起伏的一生

《廉頗的主要事蹟》

廉頗為世人所知曉,更多的是中學課本的那個“負荊請罪”的典故,彰顯了廉頗敢於承認錯誤的大格局,其實廉頗的主要業績不在於此。

廉頗具體的出身和少年時光,歷史上並無詳細記載,其一生輝煌更多的是通過戰場拼殺、浴血奮鬥而來的。

一、 40歲,破齊揚名

戰國後期,群雄爭霸已經到了最重要的關頭,趙國的西鄰秦國,東鄰齊國,都是對趙國威脅較大的強國。

公元前283年,廉頗四十四歲,率領趙國軍隊長驅直入打敗齊國、大破齊軍,奪取了齊國陽晉。立下赫赫戰功,被趙惠文王封為上卿,主持齊國的軍事,從此,廉頗一戰成名,他的名聲傳遍了各大諸侯國。


長壽將軍——定州人廉頗跌宕起伏的一生

二、44歲—64歲,威震四方,與藺相如攜手維持強趙地位

公元前283年—公元前263年,廉頗44歲—64歲,這個時期,可以說是廉頗的一個巔峰時代,征戰四方,為趙國立下了太多的功勞。打的齊國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同時面對秦國的不斷進攻,廉頗率軍迎戰,大敗秦軍,逼得秦國也在敗退。在此後秦趙兩國保持到數年的和平。

公元前279年,廉頗向東攻打齊國,破其一軍。

公元前276年,趙將領樓昌領兵進攻魏國幾邑(今大名),未能奪取。之後廉頗再次進攻,將幾成功佔領。

公元前275年,廉頗伐魏,攻陷防陵(今河南安陽南二十里),築城而還,隨後又攻取了安陽(今河南安陽縣西南四十三里)。

公元前269年,秦昭襄王不滿趙惠文王違背盟約,出兵進攻趙地閼與(今山西和順)。趙將趙奢率兵增援閼與,大破。不甘失敗的秦王又發兵攻幾,廉頗救幾,再破秦軍。

廉頗因驍勇善戰得到趙王的認可和重視,將他封為上卿,當時,上卿是趙國朝廷最高的官位。廉頗深知自己肩上承載了趙王的使命,為了報答趙王的知遇之恩,廉頗立下了戰功無數,為趙國的國家安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一時期,廉頗和好友藺相如兩人相輔相助,為趙國的繁榮富強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家喻戶曉的完璧歸趙、澠池會、負荊請罪等典故,都是發生在這一階段。


長壽將軍——定州人廉頗跌宕起伏的一生

三、65歲左右,長平之戰前期堅守

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著名的“長平之戰”,國人很熟知。這場決戰,最終以秦國坑殺趙國40萬而告終。戰役的前期是廉頗負責的前線總指揮。

公元前262年,秦國進攻韓地上黨。上黨的韓國守軍孤立無援,太守馮亭便將上黨獻給了趙國。於是,秦趙之間圍繞著爭奪上黨地區發生了戰爭。這時,名將趙奢已死,藺相如病重,執掌軍事事務的只有廉頗。於是,趙王命廉頗統帥趙軍阻秦軍於長平(今山西晉城高平市西北)。

當時,秦軍幾次打敗趙軍,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陽)和上黨(今山西東南部部分地區),切斷了長平南北聯繫,士氣正盛,而趙軍長途跋涉而至,不僅兵力處於劣勢,態勢上也處於被動不利的地位。

面對這一情況,廉頗正確地採取了築壘固守,疲憊敵軍,相機攻敵的作戰方針。他命令趙軍憑藉山險,築起森嚴壁壘。儘管秦軍數次挑戰,廉頗總是嚴束部眾,堅壁不出。同時,他把上黨地區的民眾集中起來,一面從事戰場運輸,一面投入築壘抗秦的工作。趙軍森嚴壁壘,秦軍求戰不得,無計可施,銳氣漸失。廉頗用兵持重,固壘堅守三年,意在挫敗秦軍速勝之謀。


長壽將軍——定州人廉頗跌宕起伏的一生

秦國看速勝不行,便使反間計,讓趙王相信秦國最擔心、最害怕的是用趙括替代廉頗。趙王求勝心切,終於中了反間計,認為廉頗怯戰,強行罷廉頗職,用趙括為將。雖然趙括母親力諫,指出只知紙上談兵的趙括不適合擔此重任,但趙王不聽,任用趙括為將軍。趙括代替了廉頗的職務後,完全改變了廉頗制定的戰略部署,撤換了許多軍官。秦國見使用趙括為將,便暗中啟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趙。大敗趙括軍於長平,射殺趙括,坑殺趙軍四十餘萬,長平之戰趙軍共陣亡士兵四十五萬。

以上是長平之戰的經過,理智的分析,趙括代廉頗,僅僅是趙國失敗的一小方面,戰爭比拼的是綜合國力及外交策略的合成,即使廉頗仍在,趙國的失敗仍是不可避免。但如果歷史重新規劃,如果老成持重的廉頗一直統兵到最後,樂觀的結果是:趙軍有條件的撤離戰場、潰敗、不至於全軍覆沒,起碼保留一部分有生力量為趙國復興做準備。

趙國的遺憾,更是廉頗的遺憾。


長壽將軍——定州人廉頗跌宕起伏的一生

四、67歲—77歲,挽殘趙於危難,破燕拜相

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50年,廉頗67歲—77歲,在古代已經是風燭殘年,但依舊創造出了人生第二個輝煌。

經歷過長平之戰的慘敗,趙國可謂是愈發的衰弱。長平之戰的次年,秦軍包圍了邯鄲,達一年多時間,趙國幾近滅亡,全靠楚、魏兩國軍隊來救助,才得以解除邯鄲的包圍。

北側的燕國趁火打劫,公元前251年,當時的燕王聽從丞相慄腹的意見,認為經過了一次大敗的趙國,可以使他有機可乘,因此就派兵進攻趙國。但是趙軍在廉頗的指揮下英勇奮戰,殺死了燕軍主帥慄腹,並且包圍了燕國的都城薊(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最終燕國割地求和。此戰趙軍在名將廉頗的指揮下,利用燕軍輕敵、疲勞,趙軍則同仇敵愾,對來範之敵予以痛擊,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廉頗也被封為信平君,代理相國,達到了人生頂峰。

五、82歲,意氣用事,逃離祖國,客死他鄉

82歲,廉頗在他人生的最頂峰,犯了人生最後一個錯誤,也是最大的一個錯誤。

公元前245年,趙孝成王去世,其子趙悼襄王繼位。對於剛剛即位的趙悼襄王,立即就解除了廉頗的職務,並且派樂乘代替在外領兵的廉頗。對此,廉頗自然是非常憤怒的,在攻打樂乘後,廉頗於是離趙投奔魏國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一帶)。由此,廉頗離開趙國,投奔到旁邊的魏國。

關於這一事件,很多人是同情廉頗的,認為其無端被趙王罷免。其實,換一個角度來說,一朝天子一朝臣,趙悼襄王繼位,為維護自己的統治,啟用自己人就任要職,也是正常做法,同時,廉頗畢竟已經82歲了,即使為趙國的未來,融入新鮮血液,也是可以理解的。這個時候,廉頗沒有從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格局來看待這個問題,意氣用事,私自攻打樂乘,確實是錯誤的,不能為趙王所容忍的。當然,應該是趙王也網開一面,默許或放縱廉頗逃離了趙國。

廉頗先後在魏國和楚國做了停留,都沒有得到重用,原因應該有兩,一是廉頗畢竟是趙國舊人,信任度不夠,二是廉頗畢竟年齡太老了。


長壽將軍——定州人廉頗跌宕起伏的一生

公元前243年,廉頗老死於於楚國,享年84歲。

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廉頗。

《總結》

廉頗一生起身於行伍,從基層做起,幾起幾伏,直至戰功赫赫,朝堂拜相,古史記載表明他是四大名將中武功最高的,他的謀略能與白起相比,曾受到趙惠文王的重用,攻打各國消滅各國部隊並且建立戰功無數。

“將相和”與“負荊請罪”的典故一直流傳至今,廣為人知,其坦坦蕩蕩的真漢子性情,也是我輩之榜樣。

題外話:廉頗能夠如此跌宕一生,良好的身體條件,也是必須的,身體是一切的本錢,在那個落後的時代,居然活了84歲高齡,堪稱奇蹟。

鍛鍊好身體,才能是事業的基石啊。


長壽將軍——定州人廉頗跌宕起伏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