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你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古时中国,名义上大一统往往是中原的大一统,周边仍是有少数民族政权存在着。少数民族对中原的侵袭几乎从未断绝过,只是某一时间段中原与边境势力强弱稍有差距,致使少数民族侵扰减弱而已。我们想象一下,唐宋时期,中央政权国力强盛,周边的侵扰显然会少一些。乱世时全然不同,外族入侵就变得司空见惯。这很容易形成共识,比如说三国时期。不过,乱世三国中,你听到过少数民族入侵的事情吗?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你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之前提到,中央政权强盛,外族侵袭会减少,这句话并不绝对。清朝入关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因为少数民族生活往往较艰辛,需要为了粮食牛羊布匹去拼尽全力,而中原地区富庶,人们很容易沉浸在奢靡享乐之中。无知的欲望一旦满足就会麻痹人们,让人们淡忘危机感,降低战斗力。但是,满族政权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日久天长积累的,明朝存在的情况下,满族侵扰都没有中断过。三国时期为什么成了大大的特例?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你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典型的乱世,魏蜀吴三国鼎力,期间兼并战争无数。外族趁虚而入是理所应当的,历史绝不允许特例存在。三国时期实质上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外族的侵扰在这一时期也从未中断过。只是,三国时期守护边疆的政权太过强势,曹操占据北方,孙权占据南方大部,而刘备位于西侧,三足鼎立的局面反而将外族入侵抵消了。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你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三国鼎力形成之后,各方势力都由战时状态转变为休养生息的政策。家家都开始重视民力积累,重视扩大生产,提升百姓生活水平,而所属领地的保全自然成为分管之事。刘备西抗羌戎,曹操北抗匈奴,孙权则守护南海。虽然三人的目的都是统一中原,做最强的霸主,但是在抵抗外族侵略的事情上,三个人的想法趋于一致。一是为了保全自己的领地,二是减少腹背受敌的危险,三是中原正统的统一思想。由此产生了一人管一边的效果,虽然乱,却比统一政权抵抗外族更为有效。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你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我国古代外患普遍来源于北方及西北,三国时期也不例外。抵御外族侵略的重要责任自然落到了曹刘两家。当时,西北到东北整条边境线都由西凉马家军镇守,马家军最重骑兵,这让游牧为主的鲜卑及匈奴束手无策。西凉马家军有的人并不熟知,但是马超,马腾的名声流传千年一定家喻户晓。大规模的外族侵略在此时几乎没有,一般都是小规模的抢掠行为,这在古代完全不值一提,那里还会被人们关注呢?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你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如果把抵御外族的功绩全部归于马家军,占据北方的曹操一定跳出来反对,这让自己儿子曹彰往哪里放呢?曹彰征战多年,平定乌桓更是让曹彰一战成名,甚至被认定为曹操众多儿子中最能打仗的一个。三国时期的乱世并不会让少数民族成为旁观者,只是抵御外族入侵的人太过英勇,浅尝辄止的行为不被流传则不为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