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明朝會主動放棄大片已據有的領土?且不收復?

南渡唐後人


嘚嘚認為主動放棄已有疆土實屬無奈,不收復因為政策影響經濟影響軍隊。跟著嘚嘚來看看具體原因吧

舉兩個例子告訴大家明朝為什麼主動放棄疆土

朱棣皇帝可是非常看重東北亞的(也就是外東北和朝鮮一帶),不然也不會設奴兒干城,可是這裡畢竟天寒地凍人煙稀少,後來這一片從財政來看已經成了負擔,本想著增加國庫收入,到最後自己的夢想破滅,最終將官員治所內遷,但名義上外東北還是明朝的地盤,但是已經名存實亡。


第二個就是就是安南(今天的越南)明朝浩浩蕩蕩五十萬大軍入侵越南後的三十年裡,一直沒有從當地獲得多少收益。雖然有安南能工巧匠被抽調來修築紫禁城,也有不少安南的火器專家到明朝的京軍中擔任火器專家。但是當時安南人民獨立意識,名族意識非常強大。但明朝為了控制收買安南當地人民而花費的大量錢糧,根本無法通過當地資源來補足。加上明朝進入安南本身就是以幫助王室平定叛亂為藉口。這種殖民侵略終究是長久不了。所以,明朝在安南嘗試殖民的結果,自然是慘淡收場。


不收復的原因又為何?嘚嘚有自己兩個觀點,第一就是明朝政治經濟,第二就是明朝的軍隊制度

先說說明朝因為政治的影響經濟落敗

嘉靖年間曾多次暴發農民起義,嘉靖年間寧波發生爭貢之戰,實行海禁,封鎖港口,燒燬船隻等等。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從根源斷絕一切海上活動。但是政策嚴厲,海民要生活大家想不到的就發生了,海民私造大船,更有甚者船隻都攜帶重武器。激起了一部分人的不滿。

對商人的政策(明朝重農抑商)

為了防止商人數量增加,明朝政府真是費勁了千辛萬苦組織農民經商,而且我跟大家說在明朝經商地位有多低,農民可以穿絲綢,商人卻只能穿絹布。也就是有錢改善生活政府不讓,又激起一部分人不滿。

因為重農抑商和一些其他政策的原因出現了很多走私現象,雖然歐洲各國大量白銀流入明朝卻沒有進入明朝政府國庫。財政受到影響。軍餉很難發放。

不收復失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軍事實力

我查閱很多歷史文獻證明,明朝軍隊分為兩大類,分別為京軍和地方軍。京軍不做詳細介紹,簡單說就是保衛京師安全,戰鬥力很高但是人少。

下面仔細說說地方軍,地方軍包括衛軍、邊軍和農兵。

衛軍中實行屯田制度,簡單說就是士兵和農民共同墾種荒地。

這個邊軍就更可笑了,城外邊軍三分守城,七分種地。內地邊軍兩分守城,八分種地。你想象一下何談軍紀,日常操練。這裡就更別提民兵了,想想這樣的部隊戰鬥力從哪裡來。


嘚嘚說史


明朝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有骨氣的王朝,一直秉承“不和親,不賠款,不納貢,不割地”的原則。不過如此有骨氣的王朝,卻主動放棄過大片領土。明朝不得不放棄這些領土,有兩方面原因:一、不能解決邊疆的少數民族問題;二、財政不足以支持這麼大的疆土

(明朝的疆域)

一、不能解決邊疆的少數民族問題

元朝和清朝都是遊牧民族所建立起來的王朝,它們一方面比漢家王朝更重視邊疆問題,另一方面因為同是少數民族,所以在解決邊疆少數民族問題上有天然的優勢。例如清朝時期,滿族和蒙古族關係非常好,清朝的皇帝也多信奉藏傳佛教,因此很容易拉攏蒙古族和藏族。

但明朝不同,當時的中原王朝常常視自己為正統,而把周邊的部族稱為蠻夷。因此,邊疆的少數民族問題往往得不到妥善解決。當懷柔和武力都不能解決此問題時,只好主動放棄。因為當時的這些地區,中原王朝一是不能很好的加以管理,二是在當時看來多是不毛之地,對於中原王朝來說是雞肋。

(明長城沒能抵禦少數民族的入侵)

二、財政不足以支持這麼大的疆土

計明初封略,東起朝鮮,西據吐番,南包安南(越南),北距大磧,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明史》

在明朝初期,疆域非常廣闊,達997萬平方公里,遠超現在。但是疆土越大,對於國家來說,治理的難度也就難度越大。為了安撫邊疆地區,明朝在初期採用懷柔的政策,也就是用金錢收買,但是人的貪婪是無止境的,當朝廷的賞賜不能滿足他們的貪慾時,他們就會起兵造反。明朝為了平叛,一方面花費大量的財力修築長城,一方面又要加強軍備,導致國家財政日益困難。

當時的財政和平叛已經形成了惡性循環,一方面不能很好的平叛,一方面又要大量的經費投入來解決叛亂問題。因此從明朝中期開始,朝廷只能主動放棄一些叛亂地區,比如安南。

(傲慢的乾隆接見西方使節)

總結如下:

明朝放棄的領土多是邊疆地區,這些地區局勢動盪,明朝很難加以控制,即使收復也會消耗國力,因此索性放棄。可以說,明朝對邊疆問題的不重視是中原王朝一直以來的通病。狹隘的“天朝上國”觀念以至於影響了後來的滿清,當西方的使者來訪時,清廷視他們為蠻夷,把他們的科技看作雕蟲小技。


風雪赫連城


根據明史的記載,明初的疆域最大,東起朝鮮,西據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磧,東西長11750裡,南北10940裡。但是從明成祖朱棣開始,朱高熾父子,到嘉靖,明朝的疆域不斷的縮小,明朝放棄了大片的領土。


我們捋一捋明朝主動放棄的領土有哪些?

1.明成祖朱棣放棄大寧,東勝衛內遷放棄了河套地區。

建文帝即位後,採取削藩的政策,燕王朱棣起靖難軍,當時兀良哈出兵幫助了朱棣,朱棣在成功攻佔南京後,為了感謝蒙古兀良哈,將大寧都司(北平行都司) 全部內遷; 朱棣即位以後,大寧遲遲沒有恢復,這樣,在長城以北形成數百里的“真空”地帶。明代中期以後,草原部落紛紛湧向這裡,給明朝邊疆帶來巨大壓力。

東勝衛是明初設置於鄂爾多斯地區的衛所。朱棣將一批邊地衛所內遷,其中東勝左衛遷至盧龍縣( 今河北盧龍縣) 境,右衛遷至遵化縣( 今河北遵化市) 境。

2.仁宣時期放棄了安南等地。

1407 年越南胡朝推翻陳朝後又被大明攻滅,安南做為郡縣劃入明朝版圖,前幾年由於明成祖朱棣派去管理的官員重視生產,輕徭薄賦,當地經濟發展恢復迅速。但好景不長,後繼的官員貪汙腐敗,長期苛捐雜稅,導致民怨甚大,又加上在當地平叛和剿匪的明軍將領輕敵自大,指揮失誤,致使當地武裝叛降無常,起義不斷。最終在1428 年宣宗朱瞻基時期,明朝遣返官吏,撤兵遷民,放棄了安南。

3.嘉靖帝時期,放棄了哈密衛和河套地區,自此除了東北以外,明朝放棄了長城以北的其他土地。

計明初封略,東起朝鮮,西據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磧,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自成祖棄大寧,徙東勝,宣宗遷開平於獨石,世宗時復棄哈密、河套,則東起遼海,西至嘉峪,南至瓊、崖,北抵雲、朔,東西萬餘里,南北萬里。——《明史·志十六》

明朝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均不允許實行收復失地的行動


閔不克


明朝政府對外政策一向是非常的強硬,從來不會妥協,但是在另一方面,明朝確實一直在放棄領土,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要聲明一點,在中國古代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所謂的領土概念,對於中國統治者而言,四夷臣服,就是他們最大的夢想。他們可沒有俄羅斯沙皇那種對於領土近乎執念的瘋狂,所以中國一直是一個溫和的大國,基本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當然到了大清朝還得加一句,犯我大清者,雖遠必賠!所以你同一個古人講什麼放棄領土,完全就不在一個調上。

其次我們再來看一看,明朝放棄的那些土地,在南方放棄了安南,北方蒙古人的地盤,以及西方的哈密等,到了明朝後期,明朝的疆域只侷限於長城之內。誰都知道控制蒙古高原的好處,可是歷朝歷代漢家天下真的有控制過蒙古高原的嗎?沒有!蕩平蒙古高原容易,長期控制實在太難。

打敗蒙古人,打了他們倉皇逃竄,這並不是件太難的事情,明成祖朱棣,明太祖朱元璋多次北伐蒙古,漢家鐵騎打的那些天之驕子們落花流水,可以說取得了極大的成果。

但是這種戰果只是一時的,隨著明朝大軍的撤退,這片蒙古高原依舊會回到遊牧民族的手中,哪怕就是將蒙古人全部斬盡殺絕,這裡也會成為新的草原民族的家園。

只要政策得當,上天保佑,幾十年時間,就能再次積聚起幾十萬雄兵,再一次成為大明朝的心腹大患。那麼有朋友就會問了,為什麼明朝的軍隊一定要撤回來呢?不會在蒙古高原紮根嗎?

原因很簡單,要在蒙古地區駐軍,並且控制蒙古高原,佈置的軍力太少,杯水車薪,勢必將在此處駐紮大量的軍隊。可是蒙古地區乾旱少雨,不適合屯田,這對於以農家子弟為主的明軍就意味著駐紮在這裡,所有的糧食補給,全得依靠國內腹地進行支援。

幾十萬大軍的糧食,可是個天文數字,在那個交通工具相當簡陋的年代裡,要想進行如此大規模的長距離的物資運輸,需要徵發的人力將是一個天文數字。更何況一旦邊境有警,那些草原上的健兒們,肯定會對物資運輸大隊下手,沒有後勤補給的軍隊,就如同無水之魚,怎麼和來往如風的蠻族作戰呢?

所以明朝政府選擇了放棄這片土地,全部力量集中到長城之內,以長城為天塹,阻隔遊牧民族的攻擊。

再者,作為一個農耕帝國,對於那些不能耕種的土地,本來就沒有好感,放棄了,也就放棄了。對於統治者,對於廟堂上的大人物,對於廣大百姓而言都無所謂,因為利益上不相關。

而安南國情況又不一樣,安南就是現在的越南。明成祖時期,安南發生內亂,作為宗主國的明朝派遣軍隊,護送國君後裔返回,結果被越南軍隊打了個伏擊,這可算是出了朱棣的逆鱗。

於是,英國公張輔率軍天降正義,以越南這個小體格,迅速被明朝打敗,明軍佔領越南。從這點上看這時候的明軍戰鬥力可比後世的美軍還強,人家老美可拿北越沒辦法呢。

安南成為了明朝的一部分,但是,一時的勝利並不能成為長治久安的保證。越南發動了此起彼伏的反叛,明朝也屢次派大將前去征討,無一例外都打了勝仗。

但是後勤補給實在是太難了,越南的地形太過複雜,明朝的補給線太長且不好走,這給後方帶來了極大的壓力。這樣的問題,幾百年後擁有各種先進武器的美軍也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之道。

為了維持明朝在安南的統治,給明朝的財政帶來了極大的負擔,實在是太耗錢了。於是明宣宗朱瞻基,就決定放安南一馬,只要他們乖乖的向大明帝國稱臣,大明朝就從安南撤軍,於是安南就消失在了明朝的版圖之上,再一次成為了一個獨立國家。

明朝之所以放棄安南,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明朝政府沒有錢。如果明朝人像美國那樣,通過國債薅全世界的羊毛,越南再怎麼鬧騰,也翻不出什麼大風大浪的。

所以說明朝之所以放棄這些土地,一方面存在農耕民族文化的原因,另外一個方面就是錢的因素。正所謂一分錢憋死英雄漢,明朝至死至終所有的問題,那根截底就是一個錢的問題。明朝政府從來就沒有闊過,但凡明朝擁有南宋這麼好的財政,明朝也不至於最後破落成這個樣子。


歷史評說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主要還是實力問題。

以蒙古高原來說,誰都知道如果你不去控制,這裡最多幾十年就會出現二三百萬規模的遊牧民族,可以出兵二三十萬南下攻打漢人王朝。

然而,想要控制蒙古高原的難度非常大。

在大明初期,朱元璋、朱棣都多次遠征北元,殺得蒙古人丟盔棄甲,倉皇逃竄。

但這種擊破戰的意義有限,因為你就算殺光了蒙古人,還會有其他民族遷移到這裡來。

而要徹底控制蒙古高原當然不可能。

這裡的降水太少,土地不能用於農業種植。

而上面說了,遊牧民族總兵力可以保持在二三十萬。

對於這樣的機動騎兵軍團,戰鬥力又非常強,大明至少要駐軍四五十萬。

但蒙古高原又不產糧食,且不談有敵人不斷的進攻,單單這四五十萬的糧食和基本物資的運輸,如何維持?

蒙古並沒有大河,從北京到烏蘭巴托直接距離就有1600公里,今天用火車馬不停蹄也要花費1天多的時間。

在古代使用馬車,一天運輸距離也就是三四十公里,運輸物資不過一二噸。

大家計算一些,就算沒有戰爭的和平駐紮,需要多少運輸部隊。

想要維持1600公里四五十萬大軍的物資運輸,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更別說,運輸部隊一路人必然遭到蒙古各部落數萬大軍連續攻擊,根本就無法維持。

所以,大明即便是初期也就是在長城外一二百公里設置據點,這種物資運輸還是可以維持的。

但隨著國力衰弱和蒙古人的恢復實力,長城外的運輸和駐軍也是無法維持,只能全面放棄退到長城內。

這是客觀實力的問題,人力不能扭轉。

後來的滿清其實也是如此。

外蒙古獨立了,滿清不是不想收復,而且當時外蒙古人口也就幾十萬。但滿清確實沒有這個實力,後來即便民國徐樹錚的大軍收復了外蒙古,也因為嚴重缺少物資而半死不活,被白俄軍隊擊敗。


薩沙


明朝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疆域在不斷縮小。從朱元璋統一開始到朱棣第五次北征結束這段時間,明朝的疆域處於擴張期,北部越過長城,在漠北建立了衛所;東北則建立奴兒干都司,控制了該地區的少數民族;西南則趁安南內亂,出兵紅河流域,拿下了安南地區,將明朝的疆域擴展到最大。但在此之後,明朝控制區域開始急劇收縮。

永樂皇帝五次北征,雷聲大雨點小,不僅沒有完成預定 的戰略目標——清除漠北所有的蒙古勢力,還極大地耗費了國內的資源,自身元氣大傷,財政衰竭,社會疲敝,從此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遠征。繼任者朱瞻基(朱高熾在位時間不長,略過)為了恢復國內的秩序,不得不放棄對外所取得的惡某些利益。於是乎,奴兒干都司名存實亡,安南被放棄,長城以北的衛所被拆除。

朱棣後期到朱瞻基時期,是明朝徹底滑向保守的開始。

朱瞻基之後,明朝的控制範圍持續縮小,北方的防線一直不穩,西北的哈密衛在正德年間被吐魯番奪取,明朝失去了唯一一塊西域的根據地;而河套地區也逐漸被蒙古部落所蠶食(明英宗時期開始)。到明朝萬曆年間,明朝控制下的區域僅有三百萬平方千米。

明朝本身的某些特點,決定了其疆域只能越來越小,而在失去之後,不可能再次奪回。

明朝的軍事制度採取衛所制與軍戶制,軍戶為半農半兵而非職業軍人,戰鬥力自然要低下。軍戶以衛所為單位,接受衛所長官的管轄。這種管理體制下,軍戶的直接掌管者為衛所長官,由於衛所眾多而朝廷無法逐一管理。時間一長,衛所長官便對衛所具有了絕對的控制權,他們侵吞衛所田地,成為軍事地主,奴役軍戶為其服務,軍戶成為了軍事農奴,平時疏於訓練,戰鬥力進一步下降。軍戶不堪奴役而逃亡之事常有,而軍隊指揮官則不上報,造成吃空餉的現象嚴重。

在這種制度之下,明朝軍隊只能勉強承擔抵禦零散蒙古騎兵入侵的任務,至於開疆拓土收復失地,實在是能力不足。

資金匱乏也是明朝無力收復失地的重要原因。眾所周知,軍事行動需要大量的資金方面支持,否則難以進行。明朝則恰恰是重農抑商最為嚴重的朝代,明朝對於農民的壓榨和對商人的打壓,前所未有。朱元璋的戶籍制度,將農民嚴格束縛在土地上,後來明朝的藩王不斷兼併百姓土地,甚至皇帝也建立皇莊圈地,造成土地兼併急劇膨脹,農業稅收大幅度減少,民怨沸騰;而明朝實施海禁政策,斷絕一切民間貿易,因而走私猖獗,尤其是十六世紀,雖然研究表明當時西班牙從拉美地區運往亞洲的白銀大部分流入明朝,但其流向是走私商人,而非明朝國內,這些資金對於明朝社會的進步沒有絲毫幫助。錢不過夠,則兵不行。

財政,軍事的嚴重缺陷,已經制約了明朝的對外擴張,雪上加霜的是,明朝似乎根本沒有對外擴張的動力。對外擴張,或者收復失地,是一個長期的階段,因此要保證決策的可持續性和延續性。在君主專制體制之下,君主的意志便是政策,因此要保證政策的穩定性,無非兩種方法:一則選定與前任君主具有相同價值取向的繼承者;或者一位君主存活的時間夠長,以至於其能在自己的任期內完成軍事行動。然而,明朝皇帝,這兩項都做不到。

明朝的皇位繼承嚴格按照嫡長子繼承的原則,皇子的素質對於其能否繼位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再加上明朝對於皇子的教育並不重視,導致政策的延續性很差;再加上,明朝皇帝普遍短命,皇位更迭頻繁,自然無法實施並完成開疆拓土這類長期工程。

從本質上來講,明朝固化社會階級,斷絕對外聯繫,重農抑商,全力鞏固小農經濟,可見這個王朝從本質上是封閉,落後的,既無對外用兵的經濟動力,也不存在對外擴張的心理需要。而在古代世界,不去征服,則會被征服,於是,終明一朝,都是在不斷地喪失土地。


庭州行者


明朝是漢人最後一個朝代,但是這個朝代從建國開始的領土面積卻讓人心寒。雖然說當時的文人學著吹捧我大明遠邁漢唐,但他們的土地卻遠遠不及漢唐的東西萬里。從明成祖確定疆域最大值之後就一直縮水,成為了比秦朝稍大的漢人帝國。真是不知道,作為天下至尊,明皇帝為什麼會主動放棄大片固有領土,不派兵收復呢?

朱棣的南北征伐確明朝最大疆域


靖難之戰後的朱棣如願以償的登上了皇帝之位,篡位的他在天下人看來其實是不合法理的。因而他必須要做出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至少要比建文帝偉大。

  1. 武功方面,朱棣選擇了征伐北方的蒙古,為子孫後代永久平定蒙古,避免重蹈宋朝覆轍。當時大規模的軍事戰爭發生了五次,但都沒有完全消滅蒙古人。朱棣為此在長城以北建立了衛所,用軍人世襲在哪裡監視和防禦蒙古人。當時的明朝北方土地面積已經延伸到了漠北地區。

  2. 南方的拓土行動大概是從安南開始的,安南是從秦漢時代就已經歸屬中國了,當時唐朝的滅亡卻把它弄丟了,宋朝重文輕武也沒有收復這片土地,元皇帝花費大量兵力還是敗給了氣候,到明成祖朱棣的時候動用了幾十萬大軍才收復安南,至此明朝領土達到巔峰。

成祖以後的棄土政策充滿無奈

永樂皇帝的五徵蒙古都是得不償失,不僅沒有完全消滅蒙古,反而使得國內元氣大傷,要知道每一次北伐的十幾萬軍隊都是需要巨大後勤供應的。

  1. 朱棣死後的明朝為了保證中原內部的穩定,不得不放棄某些領土。 先前對於西伯利亞和廣大東北地區的管轄機構奴兒干都司早就沒人工作,朝廷也不下撥經費,可以說處於一種名存實亡的狀態。這也是後世女真人得以興起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發展,並由寒冷地帶漁獵到東北。


  2. 安南地區更是神奇,在統治四十九年以後,明朝還是果斷放棄了這塊土地。因為這裡的的人們已經意識到國家的重要性,他們不願受到明軍的壓榨,便一直從開展游擊戰爭,使得明君煩不勝煩。

  3. 西北方面則是放棄了關西七衛,當時強盛起來的吐魯番是侵佔了這塊土地,明朝至此在西域無立足之地。到明朝萬曆的時候,許多地區處於完全收縮狀態。當時明帝國土地和秦朝的基本盤是差不多的。

中國古代的封建帝國從開國到末期,都是一個收縮的狀態,這既是軍事力量的衰落,也是土地矛盾激化使得中央朝廷只能棄小保大。


無根樹花正孤


對於這個問題,在下只想說明一點,既我大明曆來“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就拿關西七衛來說吧,之所以會丟失,那也是被吐魯番汗國硬強佔去的,並不是我大明割讓的!

之所以會有國土淪喪,說到底,還是大明朝實力不濟,你想啊,當年的漢唐,人家把國門都快推到中亞去了,而明朝守國門是真的就只能把國門放在家門口啊。


沒辦法,實力如此。

說到關西七衛,它位於嘉峪關以西,那是明朝最西端的領土,是七個蒙古族羈縻衛所。西靠亦力把濣,吐魯番汗國崛起後,明王朝與其多次爭奪關西七衛。

然最終明軍還是不的不放棄關西七衛,嘉靖皇帝以後,關西七衛全部落入吐魯番汗國之手,明朝勢力退回嘉峪關,從此以後,明軍再沒能進入嘉峪關以西之地!

關於關西七衛的作用,明正德四年(1509)兵部所言:“我國建哈密、赤斤、罕東諸衛,授官賜敕,犬牙相制,不惟斷匈奴右臂,亦以壯西土藩籬”。使“西戎、北虜兩不相通,則邊疆可永無虞,而國家之固如磐石矣”。

可就是這樣一個從東察合臺汗國分裂出來的小小吐魯番汗國,就能夠佔領明王朝的關西七衛,明王朝的實力,可想而知。

不是明朝真的想放棄關西七衛,但實力不允許,沒辦法,多次與吐魯番汗國交鋒後,明軍被迫放棄嘉峪關以西所有領土。

實力不允許,沒辦法。這就是明朝丟失土地沒法收復的原因所在,以關西七衛為例。


Mr農村大姚


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尷尬。

就好像問我:你這麼愛學習,為什麼不是高考狀元呢?

當然是實力不允許啊!

從古代的歷史經驗來看,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脅都是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

比如漢朝時的匈奴、唐朝時的突厥、宋朝時期的女真,當然也包括後來的蒙古人。

蒙古人甚至還直接取代宋朝在中原建立了元朝,統治了中原接近100年。

作為元朝的繼承者,明朝肯定知道蒙古人的厲害,也必然會對北方遊牧民族有所忌憚加以防範。

事實上,明朝初期朱元璋也確實帶領一群大將殺到蒙古高原,把蒙古人打得狼狽不堪。包括明英宗時期的“土木堡之變”,也說明了明朝實際上一直對北方的遊牧民族不放心。

但是不放心也沒辦法,蒙古就像是明朝心中的“一根刺”,想拔卻拔不掉,偶爾還會刺痛你的小神經。

造成這樣的局面其實有三個原因:

1,佔據蒙古高原的成本太大

佔據一片領土的最基本條件是,這片領土適合人類長期生存,且不需要花太大的成本。而蒙古高原在當時並不符合明朝的利益。

首先,蒙古高原草原居多,降雨稀少、基本上沒有耕地,完全不適合農耕民族生活,明朝根本沒辦法長期控制,或者說控制的成本太大。其次,如果非要強佔蒙古高原的話,明朝必須得在那長期駐守大量軍隊。

這樣一來,明朝就需要定時向蒙古高原駐守的軍隊輸送日常補給,以蒙古高原到中原的距離以及古代的運輸效率來看,這個做法非常不划算,代價太大。

2,國力原因

明朝剛建立時,是明朝武力值最強的時候,但是國家剛經歷了元末的大規模農民起義,國內百廢待興,國力實際上並不強。

因此,在明朝初期,明朝還是選擇儘可能的休養生息,對外保持和平發展的態度。

到了明英宗時期,明朝國力穩步提升,國家也趨於穩定,但是武力值卻下降了,再加上北方的瓦剌蒙古也緩過勁來了,導致明朝在中期與蒙古的交手中完全佔不到便宜,佔據蒙古高原更是不太現實。

3,農耕民族對蒙古高原根本不在乎

這個原因很容易被人忽視。

其實古人對領土並沒有很大的執念,只要是不適合生存的,通通被認為是“不毛之地”。

就好像北方的西伯利亞,自古以來一直是無主之地,但是中原王朝卻一直對其沒有感覺,因為寒冷的西伯利亞對農耕民族來說並沒有意義。

蒙古高原也是一樣,難道你要讓古代農耕民族跑去蒙古高原養馬?



歷史百葉君


瞭解明朝歷史的朋友一定對當時的統治者很佩服,尤其是明朝的締造者朱元璋,在朱元璋登基後他就宣佈,明朝不會採取和親、割地賠款等方式委曲求全,而且明朝的帝王將會和江山共存亡。可以說朱元璋當初對明朝有十足的信心,只不過朱元璋開闢的大明江山也沒能永世長存,和歷史上其他朝代一樣後來走向了亡國的命運。而且在明朝亡國之前,明朝居然主動放棄了大片領土,而且也沒有要收復的意思,這似乎和明朝建國時的政治主張相悖。

那麼這究竟是明朝後來的統治者出現了政策的變化呢,還是受到局勢所逼?首先明朝當時為了鞏固局勢,為了讓所擁有的地區都安寧沒有任何暴動,當時明朝的很多統治者都很重視北方地區的局勢,所以會派大量的士兵長期駐紮在北方。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可以讓這些地區避免受到外來勢力的入侵。但是長此以往也為明朝的統治者帶來了很多隱患,第一長期派軍隊駐守會讓明朝消耗大量的經濟成本,第二駐軍在一個地區時間久了,天高皇帝遠,難免有異心,所以明朝皇帝對這些地區的擔憂是非常多的,時間長了,這些地區自然就成為了心頭大患。

在朱棣統治時期,其實當時的明朝已經迎來了輝煌,而且當時的疆土面積多達一千多萬平方公里,這正是政治局面大好的時候,可是隨後明朝的領土開始一點點減少,而且大部分都是主動放棄的。例如在朱棣時期,他就曾經放棄了大寧等地,朱高熾時期他將安南這片地區捨棄了,後來明朝的皇帝也相繼放棄了很多土地。但是後世的史學家對此也有一定的研究,發現明朝皇帝所放棄的這些土地基本上都在長城以北,而這些地區有一個共同點,經常會有少數民族入侵,所以這些地區的戰亂頻繁,難於管控。

正因為如此,明朝的統治者放棄了這些土地,但並不是真的想要捨棄,而是出於保守的政治方針,讓這些明朝的統治者只能將這些土地捨棄,以此來減少煩憂,一旦放棄對這些領地的掌控權,就不用再擔心這些地區是否有戰亂。而且這樣看起來似乎和當時朱元璋的政治方針沒有相違背的地方,畢竟如果和少數民族爭奪土地過程中處於下風,割地賠款甚至和親這樣的政治舉措就會漸漸被採納,所以明朝的統治者在這些方面算是有一定的默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