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明清兩朝都是向西擴張領土,不向南方(越泰緬越)擴張?

尋樹人


明清兩朝所處的環境各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重北輕南”戰略。明朝用了200多年都未能解決北方的蒙古邊患問題,所以根本無力往南深入開拓。而清朝則是因為清緬戰爭失敗,失去了往南開拓的機會。此外,中南半島上的山地、密林等地形原因也阻礙了明、清王朝往南擴張,物產貧瘠,征服起來十分費力。


(明朝宣德年間,休養生息,放棄越南)

在明朝軍力最強盛的永樂時代,曾經一度征服了越南。不過即便是在永樂皇帝時代,明朝也未能解決漠北的蒙古問題。在永樂以後,明朝的北部邊防鬆懈,軍力削弱。直到正統年間發生“土木堡之變”後,明朝轉為全力防禦北方,再也無暇再往中南半島(今越南、緬甸、老撾等地區)擴張。


明王朝在極盛時期,曾設置過三宣六慰來管理廣大的西南地區。也就是說,在雲南省外圍的緬甸、泰國北部和老撾的中部等地區,明朝還冊封了大量的土司來管理(羈縻控制)。

所謂的“三宣”指南甸宣撫司、幹崖宣撫司、隴川宣撫司;“六慰”指車裡宣慰司、緬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養宣慰司、老撾宣慰司。不過,由於明王朝始終未能完成改土歸流,所以對以上這些羈縻地區的控制力很弱,僅有名義上的控制。


在明朝中期以後,由於北部蒙古壓力增大,再加上明朝自身日漸衰落,所以很快喪失了對這些地區的管理。同時緬甸的東籲王朝崛起,不僅蠶食了明朝在雲南外圍的羈縻地區,而且還是入侵到了雲南境內。此後,明朝忙於應付蒙古、女真,更加無心往南擴張。

相比之下,清王朝對領土的控制能力更強,並且廢除了土司割據,完成了改土歸流。不過,清王朝在前期一直持續在國內用兵,包括東北、臺灣、江南、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區,沒有對緬甸作戰。

直到清朝乾隆年間清緬戰爭爆發,清朝才真正開始用兵緬甸。不過,清軍最終在清緬戰爭中失敗,沒能恢復明朝時期的“三宣六慰”範圍。清軍四次更換主帥,深入緬甸,但因水土不服,士兵減員嚴重,但最終與緬甸貢榜王朝“約和而還”。至此,清朝的版圖擴張也停滯了下來。


世界人文通史


在一些網友的印象中,明清兩朝最南端的統治最多就到現在的越南北越地區。

往南的緬甸老撾印度尼西亞地區明清兩朝均未涉足,此地陽光充足,降雨也非常充足,特別適合農耕,中國又身為一個農耕大國,為什麼歷代王朝都很少向南擴張呢?

新疆和西藏土地相對貧瘠,而且人煙稀少,為什麼中原王朝一直熱衷於向西方擴張領土而忽略的南方地區呢?

其實並非歷代王朝忽略了南方地區,而是因為南方地區離中原王朝太遠,有一種鞭長莫及的感覺。

明朝的最南端統治其實已經達了現在的印度尼西亞,只不過在清朝的時候沒有涉足此地罷了。

一、明朝為何未擴張國土?

其實明朝是一直保持向南擴張的狀態,只不過當時明朝國家整體的南北戰線相距太遠,明朝雖說消滅了元朝,但北元政府一直存在北元滅亡之後仍然有蒙古部落所形成的遊牧民族侵擾北方。

所以朱棣當皇帝的時候舉國北遷,並且立下祖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要求。所以明朝北京集團的軍事力量主要放在了抵禦遊牧民族的入侵,南方的統治管理主要是由南京的人馬所組成的團隊。

雖然南方土地肥沃,但也面臨著高山險阻,當時中原王朝最主要的軍事力量也就是步兵和騎兵。

步兵到達這麼遠的地方消耗時間過長,糧草供應也非常的困難,騎兵面對這些高山險阻又難以越過,所以想要去徹底的征服南方小國也不太現實。

不過當時此地的諸侯小國都非常的識時務,見到明朝軍隊強大便紛紛俯首稱臣,接受明朝冊封。

由於在明朝時對於雲南的統治已經相對穩固,所以便以雲南為跳板在東南亞地區形成了一個附屬國的勢力圈。

當時東南亞各國對於明朝已稱臣,並表示願意年年納貢,明朝為了方便在此地進行合理的稅收便設置了三宣六慰制度(三個宣撫司和六個宣慰司)。

最南方的蘇門答臘的舊港宣慰司就設置在現在的蘇門達拉舊港城,此地已經屬於印度尼西亞的地盤,此地的宣慰司都是由中原派過去的官員進行統治,等到後來就以世襲制的方式接管。名義上是明朝的一個小官員,實際上相當於當地太上皇。

在明朝末年,由於政府昏庸國家混亂,東南亞各地紛紛獨立,成立了自己的小國家。

二、清朝為何不擴張

清朝時期由於是外來民族進入中原,所以自身的軍事力量比較薄弱。在清朝建立之後,主要還是通過漢人軍隊來鎮壓國內百姓起義。

而清朝建立之初,就是以滿蒙為共同基礎來入侵中原的,所以清朝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統一蒙古各族的事情上。

所以經常熱衷於平定蒙古各族所形成的勢力圈,完成蒙古民族區域化的統治,而這些戰爭已經消耗了清朝很多的國力。

後來清朝也曾嘗試過向東南地區擴張,在經歷了大小金川之亂之後,清朝也意識到了,東南地區民風彪悍,畢竟付出慘重的代價才取勝。

如果清朝堅持向東南擴張的話,可能會將整個清朝拖垮,再加上當時清朝所統治區域的面積已經足夠大,所以就沒必要再向南擴張了,


夏目歷史君


簡單來說,明清向西南擴張過,只是不怎麼成功。

在晚清溝通世界之前,我國的領土概念是不甚清晰的,這跟古代地圖的製圖方法較為落後有一定關係,同時跟中原王朝特殊的外交政策有關。

在中原王朝的劃分下,王朝疆域可分為流官實控區、羈縻區域、附屬國等等,從理論上講,他們都是要聽從中央命令的,但違背命令的後果有不同。實控區往往將面臨大軍平叛,羈縻區需要多次抗命才可能有此待遇,附屬國就基本不會有此待遇,除非碰上很剛的皇帝。

我國的先民最早活躍於黃河中下流區域,然後逐步向四周拓展,到秦朝建立大一統王朝之時,王朝的疆域東至大海,西到隴西,南瀕南海,北抵遼東,隨後的漢朝又加了一個西域。

值得注意的是,秦漢疆域內的西域(今西北新疆)和西南(今西南雲貴)都不算完全實控,二者都曾脫離中原王朝管控,他們最終完成實控,跟明朝兩朝有莫大關係。

明朝:主營雲貴

對於雲貴的經營從戰國時期的楚國就已經開始,但直到明朝,中央政權難以管控當地,不得不委任當地的實力派——土司世襲治理,這樣就使得雲貴處於一種半獨立的狀態。

這些土司明面上是服從中央的,但如果中央要他們大出血的話,他們第一個使絆子,這就使得中原王朝無法以雲貴為踏板,進一步向東南亞拓展,比如元朝將領缺劉深征討八百媳婦國(在今泰國北部)時,在貴州西部徵糧,引發土司反抗,水東土司宋隆濟、水西土司奢節相繼起兵,劉深大敗。

元朝此舉,除了有他們熱衷於擴張的因素,還有拓展新地盤的需要,在宋朝經濟重心南移之時,湖廣已經逐漸開發,雲貴成了新的移民地帶。這種經濟交流的強化,使得中原王朝對雲貴的經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明朝初年,明軍掃除盤踞在雲貴的元軍殘餘後,依靠元朝時修的驛站通道,開始了對雲貴的逐步深入。

明朝的深入,自然從湖廣四川出發,經貴州而入雲南,但明朝的羈縻地區不止這麼少,三宣六慰還包括了今緬甸、泰國北部和老撾的中部地區。明朝中後期國力逐漸衰弱時,緬甸東籲王朝崛起,這些土司紛紛歸附東籲王朝,與此同時,明朝還是在雲貴苦戰。

歷經兩百餘年的努力,明朝在付出巨大代價後,仍只消化了貴州和大半個雲南,剩下的改土歸流交由清朝繼續,這才穩固了雲貴。但當清朝想進一步進入東南亞時,卻遭遇了巨大的挫折。

清朝:兩邊下手,一邊開花

明朝的疆域變化很有特色,其在開國初期就迅速達到一個高值,明太祖北伐元朝後以元朝繼承者自居,有義務接管元朝的一切領土,於是明朝出現了許多傳統中央王朝不具備的領地,比如西藏和東南亞的那些土司等。

不過明朝始終沒能解決盤踞於北部的蒙古部落,即便是明成祖時期征伐漠北,也只是將他們打殘,把領土推到巔峰。明成祖死後,明朝疆域主動縮小(衛所內遷),很快就被蒙古騎兵在土木堡來了個意外的反推,盛世而險些亡國。

清朝的疆域變化就很符合國力變化規律,國力上升時疆域擴大,國力衰弱時疆域縮小,不過清朝疆域縮小的方式非常屈辱。

清朝也需要面臨蒙古部落的問題,不過他們跟明朝不同,清朝本身就是異族入主中原,入主中原的方式還是滿蒙同盟。清朝皇帝同時擁有蒙古大汗的名號,為了維護這個聯盟,清朝拼了命地追求蒙古統一,想把散居在東北到西北廣大地區的蒙古部落全部納入統治,奪取西域就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最後一步。

歷經數代人努力,清朝在乾隆時期完成了對西域的統治與鞏固,這塊脫離中原千餘年的故土新歸,被定名為新疆,清末時還收復過一次,不得不說是清朝在領土方面最大的貢獻了。

西北用兵的同時,清朝在西南也沒閒著,改土歸流的最後一步,也是清朝完成的,到乾隆時期,清朝真正控制了雲貴高原。這時候,清朝開始向東南亞眺望了。

由於緬甸的挑釁,乾隆時期,清緬戰爭爆發,結果是清朝慘勝,緬甸雖然不服,卻也不再挑釁,但清朝在這一方向的擴張就基本停止了。

另一方面,還是乾隆時期,清朝曾出兵幫助安南後黎朝平定西山起義軍,結果先勝後敗,取得勝利的西山朝阮文惠為了獲得清朝承認,反而向清朝“投降”,以至於此役也成為乾隆的十全武功之一。

進取東南亞的困局

元明清三朝都曾試圖進取東南亞,卻均以失敗告終,進度最大的明朝也只是控制安南十餘年後,不得不撤出,究其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遠離中原王朝核心區域。

距離過遠加上邊境地帶人口不多、物產不豐,導致中原王朝必須從其餘地方調兵調糧,算上那支離破碎的地形地貌,運輸難度極高。清緬戰爭清軍第三次出兵時,派兵兩萬五千,徵用了馬、驢、牛八萬餘,才只完成一半的後勤補給,另一半靠緬甸當地解決。

如果是短期戰爭,中原王朝倒是耗得起,可要是打上十幾年的話,中原王朝也肉疼啊,付出跟回報完全不成比,索性丟了算了。

第二,水土不服。

征戰的將士一般來自溫帶地區,受不了當地的熱帶氣候,加上當時醫療衛生條件落後,隨便來個瘧疾就夠大軍受得了。清緬戰爭中,清軍的非戰鬥減員比戰損人員還多,主將也是因此而病逝。

而當地人完全不必考慮這個問題,打不過你就鑽叢林耗死你,一直拖到你不得不撤退。

第三,當地實力。

當地並不是一群野人,也是有政權有組織的,泰國、緬甸、越南都曾建立過強權,這種強權一方面給中原王朝佔領帶來一定阻礙,另一方面就算佔領後,當地人不認同中原王朝,施政稍有不當,立馬就是武裝反抗,然後打仗、消耗物資、勝利後施政、反抗,如此循環,簡直就是填不滿的無底洞。

而且當地政權也非常識相,一把中原王朝擊退,很快就上來認慫,認個大哥就回去做自己的土霸王了,中原王朝還得了面子,沒事也就不會花大力氣去攻打這些政權了。


平沙趣說歷史


誰說沒擴張?都被打回來了!


關鍵詞:明朝的緬甸宣慰司、老撾宣慰司、交阯布政使司,甚至蘇門答臘都有舊港宣慰司。


清朝嗎?乾隆大帝的十全武功,有兩樣是被緬甸、越南打跑,也算成武功了。



陶式防務評論


明朝沒有向西擴張。明朝的西北方向最遠也只到哈密,這在古代大一統王朝中,是拿不出手的一個成績。但是明朝初期確實有向東南亞擴張過。

比如明太祖至明神宗時期, 明朝在中南半島設立的“三宣六慰”;

再如公元1407年至1428年期間,明朝在越南設立的“交趾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又如公元1407至1440年期間,明朝在蘇門答臘島設立的“舊港宣慰司”。



還如公元1540年至明末,明朝在越南北部設立的“安南都統使司”。

這都是明朝試圖對東南亞土著政權宣示自己政治影響力的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明成祖時期,由於永樂帝朱棣支持下西洋,明朝從海路越過了從陸上難以跨越的“若開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這使得明朝在永樂時期對現在的孟加拉國和印度部分地區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比如永樂十三年,孟加拉國(當時稱為榜葛剌國)被北印度第一強國江普爾蘇丹國打得欲哭無淚。



當時恰好鄭和的副使侯顯率明朝船隊抵達孟加拉灣,孟加拉國王看見明朝船隊後,感動的差點要流淚,積極喜迎王師,尋求明朝的支持和調解。

永樂十年並永樂十三年二次,上命太監侯顯等統領舟師,齎捧詔敕,賞賜國王、王妃、頭目,至其國海口,有港曰察地港,立抽分之所。其王知我中國寶船到彼,遣部領齎衣服等物,人馬千數迎接。港口起程十六站,至鎖納兒江,有城池街市,聚貨通商。又差齎禮象馬迎接,再行二十站,至板獨哇,是酋長之居處。城郭甚嚴,街道鋪店,連楹接棟,聚貨甚有。——《星槎勝覽·榜葛剌國》

到了永樂十八年,孟加拉國又被印度中部的一個叫古佛國詔納村兒的小國給揍了,這次孟加拉王賽佛丁直接跟明朝告狀,侯顯再次奉命前去宣諭。

侯顯這次出使,卓有成效,成功化解了兩國的干戈。也讓孟加拉王賽佛丁對明朝感恩戴德。

所以說,明朝初期的幾十年,其在東南亞是有影響力的。

不過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明朝自宣德年間最後一次下西洋後,對外政策收緊,再加上後來緬甸東籲王朝崛起,越南人不服,使得明朝精力不濟,不想再管東南亞。所以從萬曆皇帝開始,明朝在東南亞的影響力也就逐步喪失了。

取明朝而代之的則變成了緬甸、越南、泰國等當地土著建立的區域性政權。

到了清朝入關,定鼎中原後,由於清朝的壓力都在北方,一個準噶爾,一個沙俄,都是讓清朝傷破腦瓜的對手,所以清朝從建國開始,就一直把精力都放在北方。先是東北方向,再是外蒙古方向,最後是新疆、中亞方向。至於東南亞,則沒什麼興趣,該冊封就冊封,只要臣服於大清就可以了。清朝對它們沒有任何土地要求。

當然,清朝的這種“大度”只是暫時的。隨著公元1762年乾隆皇帝徹底平定準噶爾,清朝也有精力對南方用兵後,清朝便先後與緬甸的貢榜王朝和越南的西山阮朝打了幾仗。意圖吞併對方。

這幾場仗,實事求是的說,清朝打得都還挺湊合的,清軍基本發揮了該有的戰鬥力。比如安南之戰,兩廣總督孫士毅奉命帶兵出鎮南關,一路勢如破竹,僅用20天時間即攻陷安南都城河內,逼得黎氏宗族、百姓狼狽出迎,阮惠(西山阮朝第二任國主)遁還廣南。還比如最後一次清緬戰爭,清軍也基本壓著緬軍打,打得緬軍主動求和。

但是,縱然清軍能戰勝敵軍,卻終究還是戰勝不了東南亞惡劣的自然環境。清軍對氣候和自然環境的不適應,正是清朝至使至終沒有下決心在東南亞搞擴張的關鍵原因。



關於當年東南亞氣候和自然環境的惡劣程度,很多人可能不理解,這裡解釋一下。

大多數人看地圖,一般是看行政地圖或者地形地貌圖,然後通過這些地圖進行理解。

比如下面這張緬甸的地形圖。


看了地圖後,你可能有種感覺:越過中緬邊境山區後,往南都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當年的中原王朝為什麼就不能一路向南,殺到印度洋沿岸呢?

是這樣的,我們看地圖,不能只看圖,一定要結合地貌、植被和環境來理解。

就比如咱們國家由於大部分地區處於溫帶氣候或亞熱帶氣候,所以我國的平原,大多數都是糧倉,氣候宜人,適宜人類生存。



但是在東南亞,情況就不是如此了。

東南亞地區大部分處於熱帶,所以當地環境中的有機物就很多,微生物繁衍也快。而且東南亞從北向南又有幾條大河流過,有大河則說明水量充沛,微生物的生存條件好,適宜蚊子等有害生物的產卵。

像這種自然環境,山區反而比平原更適宜人類生存。因為山區有坡度,不容易積水,而平原地面坡度小,水排不出去,大多數地方都有積水,很容易形成沼澤地和蚊子窩。如果人類在沒有進入工業化社會,純靠人力進行開發的情況下,強行對熱帶雨林平原進行開發,其結果必然是瘧疾病氾濫。別說是生活了,就連生存都很難。

↓像下圖中這種雨林平原,你覺得在進入工業化社會之前,人類能征服嗎?很顯然,是很難征服的。


所以說,真正讓清朝難以征服東南亞的關鍵原因,就是醫療水平跟不上,氣候不適應。

事實上,別說是清朝人了,就連東南亞當地人也不適應當地的環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瞭解一下越南、緬甸、老撾等國曆史,當地人征服大自然,也就是近兩百年的歷史。

總體而言,明清時代在沒有治療瘧疾等熱帶病的特效藥前(比如青蒿素,奎寧),中原人很難適應東南亞的環境。縱然說,中原王朝可以靠武力開疆,短暫佔據東南亞部分土地。但中原的軍隊終究會因為難以適應環境而退回去(長時間駐紮等於找死)。在這種大背景下,明朝也好,清朝也罷,最終都會因為成本原因,放棄對東南亞的擴張計劃。


Mer86


先糾正一下,明朝沒有向西擴張而是向南擴張的。明朝在西南地區和中南半島(今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老撾)設立三宣六慰制度,包括三個宣撫司和六個宣慰司。範圍廣闊,包括雲南和緬甸、泰國、老撾等大片地區。又對越南北部進行征服統治,直到明中後期,閹黨之亂,無暇南顧才導致,南部各國紛紛獨立。

到清朝時因為對南部作戰的失利,主要是清緬戰爭,清軍並沒有取得勝利,打了個平手!中南各邦和清朝建立朝貢體系,並沒有進行統治。

原因分析:清朝是農業社會,又實行閉關鎖國,對印度洋出海口不敢興趣,就是戰勝緬甸也不會實行統治,只是為了建立朝貢體系,目地已達到,就不需要繼續南進了!清朝是狩獵草原民族,對河流縱橫雨林密佈的地區不感冒,相比於,西部北部的大草原他們更加青睞!當時大航海西方各國都盯著中南半島這塊肥肉,清朝為了平定準格爾叛亂,不想和西方起衝突。





詩說青史



第一,沒有徵服的動機

現在來看,中南半島上面積廣闊,光照條件不錯,適宜耕作,但是在幾百年前,就是一個相對貧瘠落後的不毛之地。而同時期的清帝國卻是一個在經濟、文化、軍事上更為領先的一流強國,有些不屑於爭奪這一片落後的蠻荒之地。

而且中南半島上沼澤眾多,河流密佈,山地縱橫,地形較為複雜,從雲南出發,要克服山脈與河流的阻礙,不利於北方騎兵集團作戰。同時還是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生活環境特殊,內地人到此多生疾疫,不利於用兵,所以中南半島著實令清朝的統治者提不起興趣。



第二,帝國財政經費緊張

自大小金川之戰後,清帝國的擴張計劃也接近了尾聲。因為自平定噶爾丹、征服南疆、併入西藏、平定三藩、收復臺灣、直到拿下大小金川, 這一系列長達百年的軍事活動,令清朝的財政明顯吃力。尤其是大小金川之戰中,對手只有區區幾萬人,幾十萬清軍卻打了十幾年才拿下,還耗費了帝國七千萬兩的白銀,相當於乾隆朝兩年的財政總收入。

另外,清朝的國家級的大工程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比如治理黃河、修建圓明園、乾隆下江南,都需要花費大筆的銀子,儘管康、雍二帝積蓄的家資頗豐,但也讓乾隆皇帝感受到了強大的財政壓力,所以選擇了停止對外擴張。



第三,內部消化吸收問題

大小金川之戰後,清朝的統治者意識到了受地理環境的侷限,清帝國對外擴張達到了一個瓶頸期,國家的領土足夠大了,反而是內部問題矛盾重重。

就像大小金川一樣,在帝國內部,尤其是各省交界的地區,還存在著近乎獨立的“化外之地”。這些地方因為行政管轄困難,且地形複雜,時常是漏稅的重災區,所以清帝國應該多花工夫,把這些地區好好消化吸收,納入到中央集權統治的框架之中,尤其是加強中央對邊遠地區的管控力度,以政治、經濟手段為主,軍事手段為輔,保證清朝的國家穩定。


雖然清朝採取了停止擴張戰爭,但並不是真的就和中南半島上的國家沒有利益關係和衝突了。就像乾隆後期,清朝和緬甸就因為領土和資源控制權發生過戰爭,清朝也是通過優勢兵力才勉強勝過緬甸,隨後緬甸被納入到了對清的朝貢體系之中,但卻不是征服。


納蘭談史


明朝主要是往西南和東南亞地區擴張,清朝主要往蒙古和西域擴張。

兩個王朝擴張方向的差異主要是因為,明朝雖然定都在北京,但南京也是陪都 。開國時

的勳貴和後來崛起的東林黨大本營都是在江南,這個集團從西南和東南亞地區獲得利益要容易一點。

而清朝的根基是東北和北京,要保北京和東北就必須收服蒙古,要徹底收服蒙古就要征服西域的準格爾汗國。

明清兩朝擴張領土方向的差異就在這裡,經濟利益決定政治,政治決定軍事。

(一)三宣六慰和舊港宣慰司,明朝在西南和東南亞的經略

明朝對三宣六慰的羈縻統治一直延續到嘉靖年間,之後因為國力衰微緬甸宣慰司獨立,併吞並木邦等宣慰司。

東南亞舊港宣慰司、蘇門答剌、滿剌加等航行基地,隨著鄭和船隊停止之後,也被周邊勢力和葡萄牙等國吞併。

(1)三宣六慰

三宣六慰主要包括南甸宣撫司、幹崖宣撫司、隴川宣撫司、車裡宣慰司、緬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養宣慰司和老撾宣慰司,統治範圍包括今雲南南部、緬甸、泰國北部和老撾的中部,皆"滇中可以調遣者"。

三宣六慰"都是土司,其長官都由當地部族首領世襲罔替,但經濟上要承擔朝廷的"徵役差發"和"貢賦",土兵要接受雲南行省調遣。

明朝嘉靖帝時,緬甸宣慰使莽瑞體受木邦宣慰司欺凌,無奈躲到暹羅。並上書明朝希望授予職官調解糾紛,但明朝疏忽怠慢,導致莽瑞體在緬甸南部的洞吾(今稱東籲)自立為王,開始與明朝為敵。

隆慶帝時,三宣六慰六宣慰中的木邦宣慰司、孟養宣慰司投靠緬王莽瑞體,八百大甸宣慰司、老撾宣慰司也脫離明朝走向獨立。明朝治下土司僅剩下車裡宣慰司、南甸宣撫司、幹崖宣撫司和隴川宣撫司。

(2)舊港宣慰司

明成祖永樂五年(1407年),明朝冊封三佛齊華人首領施進卿為大明舊港宣慰使,宣慰司轄區為今印尼蘇門答臘地區。

最後一位舊港宣慰使是施進卿的女兒施二姐,明英宗正統五年(1440年),舊港宣慰司被滿者伯夷吞併。施二姐遷移到爪哇港口新村,被滿者伯夷封為蕃舶長,管理此地海上貿易。

(二)烏里雅蘇臺將軍和伊犁將軍,滿蒙一體政策的必然結果

(1)烏里雅蘇臺將軍

清世宗雍正十一年(1733年)為了防禦準格爾汗國設立烏里雅蘇臺將軍,負責掌管唐努烏梁海和喀爾喀四部。乾隆時期準格爾汗國覆滅後,接管厄魯特、輝特二部軍政事務,將軍長駐烏里雅蘇臺城(今蒙古扎布罕省扎布哈朗特)。

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後,庫倫的哲布尊丹巴政權宣佈獨立,派兵攻打烏里雅蘇臺。末任將軍奎芳被迫去職。

(2)伊犁將軍

清高宗乾隆帝平定準格爾汗國和大小和卓叛亂之後,設立了伊犁將軍管轄蔥嶺內外廣大的西域地區。

伊犁將軍"節制南北兩路,統轄外夷部落,操閱營伍,廣闢屯田"。乾隆帝規定,凡烏魯木齊、巴里坤、葉爾羌、喀什葛爾和哈密等地,所有滿洲、索倫、察哈爾、綠旗兵由伊犁將軍管轄調遣。

辛亥革命後,新疆革命黨也在伊犁響應革命,起義軍俘虜伊犁將軍志銳後押往鼓樓處決。伊犁成立了“中華民國軍政府新伊大都督府”,不久南北議和達成,清帝宣佈“退位”,新疆革命黨和清庭官員議和,楊增新擔任新疆督軍。

結語:事實上明朝對西南地區的經略還是成功的,明末西南地區就成了永曆政權抗清的大後方。但東南亞地區在明朝中期停止下西洋之後,基本上就等於放棄了對東南亞的經略。清朝為了保住蒙古,而征服了西域,但詭異的是辛亥革命時,外蒙古最先脫離清朝,反而征服過程最艱難的新疆成了行省。


來自邊境之光


明清確實向南方擴張,但是由於慾望不足或者受制於自身條件及環境限制一直沒有成功吞併緬甸老撾越南等東南亞領土。

先說一下古代中國領土擴大原動力。大家知道古代生產力薄弱,人口和可以耕種土地就是主要資源。中國古代實際上一直處於擴發的狀態,儘管偶爾出現宋朝文弱王朝,但實際上北宋直到滅亡前幾年還在西北地區開疆拓土。中國古代夏商周乃至西周主要控制地盤就是黃河流域,當時長江以南甚至淮河以南都是蠻荒之地,主要就是人口稀少耕地沒被大規模開發出來。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大亂之世,諸侯國為了生存迸發出超強生命力,除了在中原黃河流域殊死競爭外,各大國都把自己旺盛領土擴充力量開始向中原外蔓延。其中楚國擴充到滇池,燕國北擴到整個遼東半島個半個朝鮮半島,越國擴大到整個東南方,趙國北逐戎狄把領土擴充到河套,秦國吞併西北戎狄以及巴蜀。最後秦掃滅六國一統天下,繼而北逐匈奴而建長城,南滅百越將領土擴大到南海。從此以後秦國版圖就是中國歷史各大統一王朝基本盤,也就是各大王朝有效統治區域。就算到了明朝後期,領土和秦朝也差不多。






從秦朝開始,中原王朝外部威脅基本來自北方遊牧民族和東北漁獵民族。秦漢時期匈奴,西晉的五胡亂華,南北朝鮮卑,隋唐突厥,五代十國宋朝契丹,以及女真蒙古甚至後來的俄羅斯。中原王朝一直把北方視為心腹大患,每次對北方征服都是防禦性征服,沒有徹底解決,因為遊牧民族地盤不適合耕種,中原王朝佔領代價太大,所以多次佔領最後不得不放棄,像漢武帝北征漠北,李世民大破突厥,朱棣五徵蒙古雖然勝利了,但是最後都被迫撤回長城內。

中原王朝對東南亞地區興趣不大,因為東南亞一直沒有強大政權,沒法直接威脅中原政權安危。東南亞屬於熱帶雨林熱帶季風氣候,這種環境對中原人就是瘴氣無法忍受,古代多次南征就是敗於氣候。就是到了抗戰時期國民黨十萬遠征軍隊橫穿野人山回國也付出了大半死亡代價,別說是明清時期了。

明朝時期,明朝對東南亞行動主要是為了消滅元朝殘餘勢力,在消滅元朝梁王后,明朝直接勢力基本至於雲南,對東南亞各國採取中原王朝實行的蕃屬制度,減少佔領代價和統治成本。雖然明朝後期也和緬甸發生衝突,但雙方最終回到了戰前狀態。

清朝的思路和明朝差不多,所以清朝攻擊東南亞基本為了消滅明朝殘餘勢力,再擒殺明朝永曆皇帝后,清朝對東南亞就失去興趣,繼續實行明朝蕃屬制度。就是到了乾隆時期,緬甸學習歐美先進武器後躍躍欲試和清朝幹了一架,雙方最後也是損失慘重,清朝仗著自己國大人多,和緬甸打成平手,最後回到衝突前狀態。

明清時期中國閉關鎖國農耕社會,而歐美進入大航海時代甚至後來工業化社會,中原王朝已經失去當時世界文明先進性。對周圍國家慢慢失去控制力。如果當時中國能改變天朝上國迷夢,主動改革開放,擁抱世界先進文明,那麼對港口需求必然使中國能佔領緬甸等東南亞國家,中國失去幾百年發展機遇。

目前中國正處於難得發展機遇期,歐美傳統處於衰落時期,儘管美國目前實力還是遠大於中國。只要中國抱著開放合作心理,擁抱世界先進科學技術文明制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實現。


大塊頭看古今


至今很多人不理解疆域和領土的區別。疆域,是一個歷史概念。一個王朝或國家的歷史疆域,是指這個王朝和國家曾經活動過的地理範圍。歷史地圖上的疆域劃線是一個非常粗線條的大致劃線,它所表明的是歷史學家關於某一個歷史主體的活動範圍的研究和確認,而不是說,這個歷史主體在歷史上曾經頒佈過這樣的法令或地圖,以表明自己的管轄範圍。文中所顯示的的地圖:元朝、明朝都屬於“疆域”;而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正式的顯示領土主權的地圖了;而大清帝國地圖所畫的地圖很多地方缺乏共同簽署的法律邊界條約,所以只能認定是疆域和領土都不確定的混合地圖。

領土,是一個法律概念,是一個在現代國際法的語境下,一個主權國家管轄所及的地理範圍。領土不僅需要主權國家自己的公佈和重申,而且需要其它國際法主體的默許或以其它方式的具體確認。對兩個鄰國來說,邊界條約是關於領土的效力最強的法律確認文件。沒有類似的邊界條約,則需要沒有異議的默認。比如河南省是中國的領土,世界上就不會有任何其它的國家提出異議。但是對於邊界地帶,沒有確定的邊界條約的兩個國家之間,則經常會發生領土爭議,這種爭議的徹底結束,則是以相關的邊界條約的最後簽訂為止。

至於本題提出的“擴張”是一個錯誤提法,中國在幾千年前的華夏文明時期,只是一個小部落,但是朝代更迭,領土逐漸變大,民族也漸漸融合,但和侵略是有本質區別的,是大家都曾經是同一個民族,有些地方甚至都不是國家,而只是一小塊一小塊的部落,在融合的過程,與其說是侵略,倒不如說是合併,只是有些地方還沒有合併百姓就相互通婚自動融合罷了。這種融合的行為可以看作是兼併,但不是侵略擴張。對外侵略擴張的是以北方遊牧民族為統治階級時野蠻戰勝文明的行為,這個鍋中華民族不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