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文人樹盆景有哪幾種造型方式?怎麼把一棵直乾的樹做成我是文人樹造型?

養花種草汪汪汪大汪


文人樹盆景有哪幾種造型方式?文人樹盆景的創作,嚴格來說沒有什麼固定的模式,全憑作者的知識經驗積累以及對藝術的理解,簡單來說,就是作者怎樣利用枝葉作線條來進行創作,表達出文人孤傲簡潔平淡的特性。



儘管文人樹盆景的創作手法多種多樣,但始終都是圍繞"簡潔"與"孤高"的文人特性來創作。


簡潔,即是使用最簡單的線條來創作,簡即是淡,簡即是少,大道至簡,悟者天成,以最簡單的形式來闡明大道理。

文人樹盆景主幹下部近2/3大都無出枝,出枝點高是文人樹盆景的一大特點,既有的側枝也就那麼幾枝,多數在5-7枝,葉片更是稀疏,少得可憐,這就是文人樹盆景創作對枝葉的最基本的要求。


孤高,即是以瘦弱高聳的主枝,來表達文人的清高、孤傲的特性,不與世人同流合汙。

文人樹盆景的主枝不但高聳,主幹的長度與直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主幹直徑大多在2-5釐米居多,主杆高度需控制在1.5米以內,主幹或直立或彎曲或掉頭,變化萬千。


怎樣把一棵直立的樹做成盆景樹?

按照上述對文人樹盆景的要求,選材高度在1.5米以內,在主幹2/3處選擇出枝,剪去主幹2/3下部所有枝條,上部枝條保留5-7枝,再對主幹及枝條進行蟠扎牽引,利用粗細不同的鋁線從主枝到側枝進行蟠扎,使其枝條達到合理的曲度,這種牽引調整尚需多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但需要有耐心,更需要作者對枝葉線條的精準把握,才能完成一棵文人樹盆景的造型。

文人樹盆景總體的形象應該是:孤聳的主幹,極少的側枝,稀疏的葉片以及簡撲的用盆。


梅蘭竹菊張三丰


文人盆景是早期對盆景的總稱,因為年代產生的原因只有文人雅士具備玩盆景的條件,後期把文人式盆景單一的脫離成一個系列,主要以三個字“瘦高簡”來突出文人式盆景的特點。

文人盆景的一些特點:

一,主幹高瘦,直立或者微斜,主幹彎曲以花盆為重心,有曲折但不偏離中心,挺拔向上。樹皮自然老態,不可出出現樹疤,不可出現有人工雕琢疤痕。

二,第一飄枝,高位探出,一般在整樹高度的2/3左右,有第一飄枝出現。飄枝下跌。主幹結頂之留化繁為簡的幾個小枝做結頂,突出一個比例,一個簡。

三,結頂位置有大幅度下跌,以飄枝呼應,蛇形彎曲扭動向下。起到一個大彎腰之態。而結頂部位,樹冠簡單幾個枝條,要做抬頭之勢。大葉樹種,在觀賞時要及時修剪葉片。建議使用枝葉細密的樹種。

文人的造型方式有以下幾種。將直杆大樹做文人,依據上面所提到的特點,根據樹木形態,做出最正確的判斷。多看多參照才能“胸有成竹”。

文人多以“單杆”“雙杆為主”。近來有比較大的爭議,“多杆”“素人格”是否為文人,我沒有得到具體的回答,有這方面的知識的,不妨留言告知,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