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淺薄只知爭輸贏,智者遠慮謀對錯

淺薄只知爭輸贏,智者遠慮謀對錯

不講政治的將領不是個好將領。

孫子曰: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海宸譯曰:將領富於才能而君主又不從中干預牽制的勝。

起初以為是孫子無心之說,將能,難道君就不能嗎?總想著脫離組織單幹,不想讓“君御”,誰知道他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在《九變篇》中,孫子又鄭重的忽悠“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不知道害死多少自以為是的傢伙。

君主可以不懂軍事,但將領卻不能不講政治。優秀的將領不但要謀戰爭之輸贏,更要謀做事之對錯。輸贏管當下,對錯計長遠。

因為確保將領的絕對忠誠絕對可靠,是每一位君主必定會深思熟慮的問題。

海宸以為,孫子兵法的缺陷也就在這裡,“將能而君不御者勝“適合於戰術而非戰略。

戰略必須服從於政略,要清楚是為誰打仗,必須由君御!

在戰略指導下的戰術,可以臨機決斷適當創新。

當然,事後覆盤時要說明緣由。

並且主要的緣由是戰機稍縱即逝,在通信聯絡主要靠馬的年代,戰術動作請示太多,必定貽誤戰機,故將領可機變行事。

這些細節,惜字如金的孫子沒有說清楚。

一位只知爭輸贏的將領,不是位好將領。優秀的將領不但能打得贏,還要善謀對與錯,能計長與遠,即必須講政治。

淺薄只知爭輸贏,智者遠慮謀對錯

1.孫子為樹威信,根本不等君令

孫子的求職書,處處藏著心機,太渴望去證明自己。

“我在前線帶兵打仗,吳王你在後方不要干預牽制哈!”

兩個都是有遠大理想的人,這種特定的環境才能產生這種定的要求。吳王闔閭居然同意這種要求,他太渴望人才,太想成為霸主了。

這裡還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孫子絕對忠誠於吳王闔閭,否則孫子連帶兵打仗的機會都撈不到,只能繼續空對空地研究兵法理論。

這種話,也就孫子敢說,也就吳王闔閭暫時會聽。當然,這句話孫子估計也就是說說而已,並沒有當真,因為從來沒有實現過。

而吳王卻當了真,他將兵權控制得更牢固。在伐楚、徵越等戰爭中,吳王要麼親征,要麼派出親信督戰。

站在吳王的位置想想,這小子帶著我的主力去打仗,萬一他調轉槍頭怎麼辦?防一手是必須的!

於是,“將軍可以不受君主之令,我卻要確保他小子沒有機會造反!“孫子厲害,吳王闔閭也不是平庸之輩。

政治安全永遠是君主的第一顧慮。孫子顯然不善於搞政治鬥爭,只想帶兵打仗,為了取得帶兵打仗的威望,他不惜殺了吳王的兩個寵妃,為他的政治生涯埋下禍根。

孫子經此校場練兵後,吳國眾將領都歎服於其才華,孫子也得以真正在戰場上縱橫天下。

後來,孫子因厭倦政治鬥爭而選擇了歸隱山林,闔閭也始終沒有追究殺其兩愛妃的事,最終孫子也算是得以頤養天年。

這絕對不是吳王慈悲,也不是孫子好運。而是孫子沒有反意,吳王自然不會再為難於他。倘若孫子稍有不忠,結局必定悲慘。

淺薄只知爭輸贏,智者遠慮謀對錯

2.韓信為達戰略目的,屢次任性抗命劉邦

韓信自從被劉邦築臺拜將後,軍事才能慢慢顯露,帶著一支隊伍遊擊天下,軍事力量不斷壯大,成了威震一方的“諸侯”。

而劉邦卻在與西楚霸王項羽的交戰中屢屢失敗,最危險的當屬被項羽圍困於滎陽時。

此時的劉邦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若不是項羽猶豫,估計劉邦早就一命嗚呼。

劉邦多次派人讓韓信前來營救。

按理說,作為屬下的韓信應該接受命令火速救援劉邦,可韓信為了自己的戰略目的拒絕了劉邦的求救並對使者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劉邦雖然把韓信罵了千百次,但也拿他沒辦法。

歷史評價說,韓信是一個偉大的戰略家,他為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不止一次的拒絕援救劉邦,最終憑著自己的力量替劉邦打下天下。

海宸覺得,韓信只是個戰術家,缺乏戰略遠謀。

倘若不是陳平的離間計救了劉邦一命,韓信所謂的戰略根本就不能獲得成功。

誰知道韓信的心裡打的什麼小九九,只要是個正常人,都會懷疑他的舉動是否有陰謀。

韓信最終也因為自己的多次抗命,關鍵時刻還索當齊王,而讓劉邦深感不安,最終被呂后所殺。

將領不講政治,很難善終。不講政治的將領,沒有資格稱為戰略家。

淺薄只知爭輸贏,智者遠慮謀對錯

3.馬謖擅作主張而丟街亭

作為諸葛亮的首席弟子,他頗為聰明,常常提出獨到的見解,也就為他自作主張自以為是埋下伏筆。

經過諸葛亮的多年培養後,馬謖認為自己是個人才,可以獨擋一面,而諸葛亮也認為其可以擔當大任。

蜀漢第一次北伐,諸葛亮派馬謖守衛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的街亭。

臨行前,諸葛亮再三交代馬謖要其依自己的計策來守衛街亭,馬謖答應得畢恭畢敬。

馬謖領兵出發後,諸葛亮還是不太放心:

一是意識到街亭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必須慎之又慎;

二是馬謖首次單獨帶兵,經驗不足;

三是平日裡馬謖總是見解獨到,擔心他在關鍵時刻我行我素不聽招呼。

於是派出王平等人協助馬謖一起守衛街亭。

首次單放的馬謖很快就將諸葛亮的軍令拋之腦後,也不聽王平等人的合理建議。搞辯論比賽,王平等人自然不是馬謖的對手。

於是,馬謖玩起了一套自以為是的戰法,被張郃一把火燒亂了陣腳。最終街亭失守,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

諸如馬謖之流,什麼都不是的人,就想借著“將能而君不御”,迫不及待地擺脫控制,自行其道,簡直就是出來搞笑的。

當然,這更是個慘痛教訓,何謂將能?不講政治,不計對錯,連眼前的輸贏都爭不了。

淺薄只知爭輸贏,智者遠慮謀對錯

4.曹植有才爭軍功,曹丕守詔明對錯

司馬懿為曹丕屢獻奇計,最終讓曹丕在嗣子之爭中勝出。其中最得民心最有影響力的便是此計:不爭輸贏,只論對錯。

曹操在為其子曹丕、曹植二人中選儲之事舉棋不定。

曹丕身為嫡長子,且文武雙全理應立為嗣子。但其性格剛烈,“文”不及曹植,不是曹操理想之人。

曹植呢,性格柔和,但“武”不及曹丕,也不是曹操的理想之人。

於是,曹操出一題對其二子進行考驗。

某日,曹洪引大軍集結許都南門外,準備出征討伐荊州。

曹操命曹丕、曹植於次日卯時,分別從城東、西二門同時出發,向曹軍將士傳授令旗。先到者先授,遲到者按違令論處。

於是,以軍師楊修為首的曹丕團隊和以司馬懿為首的曹丕團隊開始角逐。

這道詔令,明著是考曹丕、曹植兩兄弟,實著是考楊修、司馬懿兩大軍師。

兩大軍師共認“這不是看坐騎的腳力,而是明日卯時城內必有阻礙!”

司馬懿為其主曹丕獻計“明日城門如有阻攔,要不爭輸贏,只論對錯。”

翌日卯時,曹丕、曹植各執令旗分別來到東、西城門。

兩城門門吏早已接到曹操詔令,傳令“任何人不可出城!”

楊修見狀大怒,執劍刺死門吏。曹植奪門而出,搶先一步向曹軍將士授下令旗,爭得一時之輸贏。

曹丕來到東門被門吏阻攔時,按照司馬懿的提醒“不爭輸贏,只論對錯”,放棄出城回相府請罪:“我雖沒有傳出令旗,但沒有違抗父親詔令;由於曹植已傳出令旗,我沒有貽誤軍機。”

曹植為爭一時輸贏而亂殺無辜,在文武百官和百姓中失去了信任。

曹丕雖沒有贏得考驗,卻以不殺無辜而贏得軍心民意是謂仁,以遵守詔令而不使曹操失威是謂孝。最終,曹丕被立為嗣子。

為將者,須知對錯比輸贏更重要。

在古代,由於通信極為落後,前線將士倘若事事都要請示報告後再行動,勢必會貽誤戰機,為君者一般都會賦予將軍一定的機變權,前提條件是不違背既定的戰略方針,否則就是逾矩。

而如今,通信問題早已解決,隨時隨地都可以保持通信順暢,事態一般不會到連打個電話的時間都沒有,“將能而君不御”就沒有了生存的土壤,加強請示彙報就成為一種必然!

還有一個問題必須澄清,御“能將”的君是“更能君”!

因此,多請示、多報告,絕對不會委屈了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