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

聊起三国故事,大家基本都会想到关羽大意失荆州,人们都喜欢英雄,更会悲叹英雄末路的故事,尤其是想到关羽失荆州成为三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直接导致蜀汉集团走下坡路,更加加重了这一事件的戏剧性和关注度。

历史真相 | 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

是的,关于关羽是否大意失荆州的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关羽放了不该放的人,骂了不该骂的人,后面会重点探讨这一说法是否靠谱。

也有人说关羽性格所致,傲慢不可一世,并非大意;有人说是吕蒙和孙权的骄兵之计让他落入圈套,即便是刘备亲自坐镇也未必能够幸免于难;有人说是曹操集团樊城故意兵败,诱敌深入,联合孙权,两面夹击。

总之,为关羽洗脱罪名的居多,毕竟他是中国人上千年喜爱甚至神话的英雄嘛,不想要他背上污点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众人的观点多是就事论事,笔者不想人云亦云,这里从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去看这件事,从战略的角度去看。

还记得诸葛亮隆中对,对刘备说,“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不愧为伟大的战略家,跟东吴鲁肃为孙权谋划的战略是不谋而合的,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刘备前期也是按照诸葛亮的战略一步步从黑暗走向曙光,东联孙权击败曹操,定荆州,下巴蜀,开辟蜀汉基业。

历史真相 | 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

秦国居函谷关之地利,蚕食诸侯,吞并天下;

汉高祖被项羽打发到蜀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居高临下,在垓下之围击败项羽,建立蜀汉;

彼时的蜀汉是人才济济,国力雄厚,更重要的是占据了政治的制高点,匡扶汉室,得人心顺民意,天下读书人士族还是对汉室有很深的忠诚度的。

可以说是刘备时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不出意外的话,以天府之国蜀地和汉中为基础,以荆州为跳板,以东吴为盟友,一支军出荆州取洛阳,一支军出汉中取长安,攻下两都,北方基本可以平定,那时候孙权自然是俯首归顺。

偏偏意外发生了,关羽兵败被杀,刘备怒而兴师,孙刘联盟破裂,夷陵大败,蜀汉积蓄十年的粮草军力毁于一旦,刘备病死白帝城,壮志未酬,托孤诸葛亮,东吴纵然侥幸赢得战争,也是伤痕累累,曹魏坐收渔翁之利。

历史真相 | 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

天下局势逆转的剧变,戏剧性的转变,生性谨慎的诸葛亮执掌权利,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已经稳固,难有大的机遇,蜀汉注定是无力完成统一天下的使命了。

总之,这一系列事件,关羽失荆州是导火索,很多人说关羽是放错一人,骂错一人,这里来探讨一下。

说关羽放错一人显然是没有历史常识的,还沉浸在三国演义的小说情节里。

三国演义里说,关羽在华容道截击曹操,感念其旧日恩情,放走了曹操残余部队,这个没有历史凭证。如果果真是这样,那可能是刘备集团最大的历史性失误,可比当年曹操在许昌放走刘备鱼龙入海的历史悬疑了。小说也是为了塑造关羽义薄云天的气概,重情重义大丈夫也,不足为信。

历史真相 | 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

不过关羽骂孙权,那是有历史记载的真实事件。

《三国志关羽传》说,“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短短一句话,孙权的权谋隐忍和关羽的狂傲,当时的冲突对立和矛盾升级显而易见。

虽然那句经典名言“虎女安能嫁犬子” 多半是小说虚构的,关羽再没有情商也不大可能说出这种话来,但是两国相交辱其使跟掌掴孙权有什么区别呢?

关羽当真是“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后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孙权贵为一方诸侯,该与刘备平起平坐,主动提出与你结为亲家,已经是屈尊降贵了。不接受也就罢了,可以委婉回绝,当面辱骂,那就太过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本来孙权还在考虑是帮刘备进攻中原还是接受曹操的利诱袭击荆州,这一下子直接把他推到曹操阵营里去了,悲剧也就不可以避免了。

历史真相 | 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

所以,总结来说,关羽在战略上犯错有致命的两点。

一,错误的时机发动战争。

隆中对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等到天下有变,则率荆州军进军中原。关羽太急于求成,看到刘备诸武将在蜀中和汉中纷纷建功,心痒难耐,也希望有所表现,才不负五虎上将位列榜首的威名。

马超归降刘备后,“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三国志关羽传),可以看出他争强好胜的性格,诸葛亮在中间回旋才化解他的心结。

一则当时蜀汉刚刚平定,百废待兴,亟需蓄精养锐,休养生息;二则未到诸葛亮所说天下有变的时机;三是刘备还无力派出另一只军队出汉中协同作战,关羽属于孤军作战,妄动干戈,不得民心。

历史真相 | 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

二,不慎落入东吴的圈套。

荆州本身就是四战之地,腹背受敌,以刘表之才能想太平无事已经是奢望,更何况主动出击 ,必须确保后方稳固。

不排除孙权是故意示弱的骄兵之计,他不想看到蜀汉和曹魏中任何一方势力坐大,维持三国鼎立的局面对他是最有力的。孙吴毕竟只是钱塘小吏孙坚建立的地方政权,没有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先机,也没有刘备汉室后裔刘皇叔的资历,简单说就是没什么政治资本,偏安一隅是最好的选择。

撕破脸皮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的,利用关羽的傲慢,“自取其辱”是再好不过了,让关羽感觉一方诸侯如此,下面的武将更不值一提了,所以吕蒙也好,陆逊也好,都不在关羽的眼里了。

同时也让天下人知道,袭击荆州是关羽辱骂在前,占住舆论上风。

当然最大的诱惑还是荆州了,孙权是个务实主义者,占据一块地盘远比挂个“丞相”或“皇叔”的虚名来得实在。

但是关羽的傲慢是难辞其咎了,终究还是要回到大意失荆州的这句话。

历史真相 | 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