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仁宣之治,可能是大明朝最好的時代

文┃倬琰


仁宣之治,可能是大明朝最好的時代

一個"好聖孫",讓自己和父親都坐穩了皇帝的寶座;嚴肅的大明朝,他打造的是最平靜與溫和的時代;懂藝術擅畫畫,有品位卻又不會亡國。因為喜好鬥蛐蛐,這位歷史上做得最好的守成之主之一,卻留下了一個"促織天子"的名號。明宣宗朱瞻基是昏還是明,他與其父的仁宣之治是否是明朝最好的時代。



┃好聖孫保全家

朱棣的"造反"可以說不僅家喻戶曉,而且歷史上永遠都會有一記,他究竟是匡正了明朝,還是隻是滿足了自己的權力慾,歷史自有評說在此不論。讓人想不到的是,朱瞻基與他爺爺的造反,竟然也有一些關係。

仁宣之治,可能是大明朝最好的時代

【明宣宗朱瞻基】

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夜裡,苦於建文帝的削藩和監視,而對造反躊躇不定的燕王朱棣作了一個夢,他夢見父親太祖皇帝朱元璋將一個大圭賜給了他,上面鐫刻著"傳之子孫,永世其昌"這八個字。

大圭在古代的意義是如今想象不到的,這個象徵著權力的物品,被自己的父皇交予自己,朱棣感覺冥冥之中真的自有天意。而在自己的這個夢還沒有回過神來的時候,下人告訴他長子朱高熾誕下一子,這個孫子的出生使得朱棣相信自己的夢是朱元璋給自己的暗示。

靖難之役,朱棣成功,天下雖然還姓朱,但卻換了支系。深受朱棣喜愛的朱瞻基也就成為皇位的繼承人之一,這位好聖孫多年之後將明朝帶入繁榮暫且不提,其父朱高熾能保住太子的位置,都是朱瞻基的原因。

朱棣長子、後來的明仁宗朱高熾性情端重沉靜,善言辭,但不良於武藝。儘管靖難之役中身為燕王世子鎮守北平,阻擋李景隆率領的五十萬中央軍圍攻。但由於身型肥胖且腳有疾病,從未跟著朱棣上過戰場。

這讓朱棣始終不是那麼喜歡這個兒子,反而喜歡更加像自己,多年來一直和自己出生入死的次子朱高煦,甚至多次有廢掉朱高熾太子之位的想法。但因為朱瞻基始終受到朱棣喜愛,而朱高熾的世子地位是明太祖確立,且朱高熾並無過失,又得一眾文官和徐皇后的支持,最終朱高熾還是成為了太子。

讓朱高熾做太子,可能朱棣不是太情願,但對於好孫子朱瞻基,朱棣卻毫不吝嗇,盡一切努力培養這個給自己帶來好運的皇孫。除了挑選高才大儒給朱瞻基當老師,朱棣後來的歷次北征,都要帶著朱瞻基一起。

仁宣之治,可能是大明朝最好的時代

【明成祖朱棣】

甚至在永樂九年,朱瞻基就被立為皇太孫,這意味著其父太子還沒當皇帝,自己就已經確立了接下來的繼承人的地位。同時也因為此,朱高熾的太子地位更加穩固。儘管朱高煦連同三弟朱高燧加緊離間明成祖與朱高熾的關係,但當朱棣問太子是否知悉有人離間,朱高熾卻稱不知情,"知儘子職而已"。

當馬上皇帝朱棣死在北伐回師的路上時,朱高熾毫無阻力的繼承皇位,是為明仁宗。這不能不說與朱瞻基對朱棣的影響沒有關係,朱瞻基日後同父親朱高熾一起締造了仁宣之治,其母張氏成為明朝第一位太皇太后,這一家的平安,全因這位"好聖孫"。



┃仁宣之治難尋

朱高熾繼位皇帝,是為明仁宗,其實在位不到一年就暴病而亡,朱瞻基旋即就從太子成為了皇帝,是為宣德皇帝明宣宗。所以仁宣之治最主要的時間,都是朱瞻基在位的這十年間,儘管作為一個皇帝在位時間和壽命都不算長,但這"仁宣之治"卻是歷史上數得著的治世。甚至被同西周的"成康之治"和西漢的"文景之治"相比。

仁宣之治,可能是大明朝最好的時代

【明仁宗朱高熾】

既然被後世大為讚賞,這段治世朱瞻基究竟都做了些什麼,竟然被史家認為是自古以來最好的時代之一,也是我看來明朝最好的時代。

說來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朱瞻基的父親朱高熾不被朱棣喜歡的原因,就是因為朱高熾為人怯懦、行事溫和,最終施政方式也是仁義為本最終得到了"仁宗"的廟號。但從結果來看,從小接受朱棣教導的朱瞻基,為政方式卻同其父更加相像,無論是內政還是外戰,明宣宗始終以"仁"為主,輕易不興大獄、不行兵戈。

宣德初年,由於永樂朝施政迅捷,雖然卓有效率卻失之過嚴過速,明宣宗繼承明仁宗的方略,召集三法司審錄繫囚,力求刑律公正、減少冤案。有大臣對宣宗說,因為沒有肉刑,導致百姓膽大犯法。但宣宗卻說:"古時候對百姓的教化做得好,所以犯法的少;後來對百姓的教化沒有做到位,才使得很多人犯法,這和肉刑沒有關係。"因而宣宗認為漢、唐之所以享國長久,就是因為廢除肉刑實行仁政。

刑獄方面只是其中之一,在行政尤其是官制方面,明宣宗同樣大力解決洪武永樂以來的弊病。宣宗大力整頓統治機構,罷免"貪津不律"、"不達政體"、"年老體疾"的官員,實行精簡和裁冗措施,以振朝風。而在用人方面限制入仕人數,實行保舉和欠任。

巡撫大理卿胡槩請增設杭、嘉、湖管糧布政司官一員,宣宗沒有批准,並且說:"糧食稅收一直都有常設的官員在管理,現在剛剛裁撤掉一些冗官,怎麼能又增設。",宣宗還引用古語"省事不如省官"來表現自己的態度。宣宗不但駁回了增官的請求,甚至削減官員,除了改革官制的考慮,同時也是為了減少百姓的負擔。為了減輕民困,宣宗減免稅糧、復業流民、賑災救荒,以達到與民更始的目的。

如果說官制、刑律等方面,因為明朝建國並不久,還沒到積弊過深的地步的話,永樂以來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征伐過多而導致國家財政捉襟見肘,百姓也無法穩定。當然,永樂皇帝的四處征戰確實達到了效果,不僅穩定了邊疆,而且確立了明朝的威望。

但由於這些事在永樂年間被明成祖一股腦全做了,仁宣之時如果繼續如此,明朝必將力不從心。好在主要問題明成祖都已經給解決了,因而明宣宗選擇停止永樂朝的征伐國策,能不打仗絕不打仗。

當朵顏衛朝貢不至,遼東總兵武進伯朱榮請求攻擊時,宣宗的回答是:"管理夷狄的目的,就是防止他們不來侵擾,其他的都不重要。"在面對交趾的時候,宣宗同樣謹慎,當明朝征討交趾屢次失利,英國公張輔請求增兵進攻的時候,楊士奇、楊榮等人力勸放棄交趾,宣宗選擇聽從他們的主張。

明宣宗曾對於什麼是明君說過這樣的話:"漢武帝好大喜功,海內虛耗,末年能懲其前過。玄宗初政,有貞觀之風,久而縱慾,遂致禍亂。武帝猶為彼善於此。"不鋪張、不輕戰,任用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宣宗眼中治世的重要條件。

仁宣之治,可能是大明朝最好的時代

【明宣宗景陵】

在這種種以仁為本的施政方略的指導下,仁宣年間達到了古代社會少有的平穩和安定,《明史》稱仁宣之治為:"官吏稱職,政治清平,綱紀嚴明,倉庫常滿,百姓安居樂業,遇災多救不為害。此治理是明朝開國六十年後遇到的盛世,民氣得以漸漸舒展,整個王朝也有蒸蒸日上治平的氣象了。"

這使得明末清初學者谷應泰將仁宣之治與"成康之治"、"文景之治"相提並論,更堪稱整個有明一朝最好的時代。雖然明宣宗是依靠洪武、永樂打下的堅實基礎,但其正確的方式,讓立國半個世紀的明朝,進入了一個朝代正常應該進入的與民休息的時候。



┃瑕疵終不掩瑜

沒有人是完美的,明宣宗朱瞻基同樣是這樣,有"仁宣之治"的功績,朱瞻基在歷史上卻一直都是一個沒有什麼存在感的皇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對"鬥蛐蛐"的喜愛,這讓他落得個"促織天子"的名聲。

應該說喜好鬥蟋蟀可能是明宣宗唯一的汙點了,甚至當時在坊間都流傳出"促織瞿瞿叫,宣德皇帝要"的歌謠,足見這件事對於百姓和國家的影響。明人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記載:"我朝宣宗曾密詔蘇州知府況鍾進千個,一時語云:促織瞿瞿叫,宣德皇帝要,此語至今猶存。"

仁宣之治,可能是大明朝最好的時代

【《明宣宗行樂圖》宣德帝玩樂場景】

明代王世貞《王弇州史料》中收錄了明宣宗給況鐘的這道密詔,全文如下:宣德九年七月,敕蘇州知府況鍾:"比者內官安兒吉祥採取促織。今所進促織數少,又多有細小不堪的。以敕他每於末進運,自要一千個。敕至,而可協同他幹辦,不要誤了!故敕。"

一封小小的密詔,表現了明宣宗對於促織之事的急切和上心,活脫脫一個上癮少年。皇帝喜歡蛐蛐,地方自然不敢怠慢甚至更加上心,據明袁宏道《畜促織》記載:一敕至府,健夫小兒,常"群聚草間,側耳往來,面貌兀兀,若有所失",逮蛐蛐成為一時間明朝上下的全民運動。

不過,這件事只能說是一個擁有一切的帝王,對於一件事的過於痴迷,以及絕對君權下,從官場到百姓媚上、懼上的表現,和普通百姓在官員的層層盤剝下無處可藏,反而依靠蛐蛐還能過活。

明宣宗作為一個被史家高度評價的"守成之主",在歷史上的存在感卻低的嚇人,甚至後人對其最大的印象反而只是"促織天子"而已。究其原因,有這麼幾個方面。

首先明宣宗確實是一個過於"合格"的"守成之主",他做的所有事情、制定的所有政策,全都是為了鞏固洪武、永樂兩朝給明朝打下的基礎,可以說明宣宗沒有什麼開創性的基業,是"蕭規曹隨"的完美例子。

當然,他是糾正了之前兩朝殺戮過重、征伐過多的偏失,但也沒有像永樂那樣開疆拓土、揚威出海,除了在各項政策上選擇更加溫和的方式,整體的目標並沒有超出父祖。這讓明宣宗很好地完成了他該完成的使命,卻沒有給人留下什麼太大的印象。

其次就是明宣宗在位時間過短,二十六歲即位三十六歲死去,僅僅十年而已,加上前面所說沒有做出什麼開創性的事業,確實難以讓人記住。事實上,儘管明宣宗是使用父祖打下的基礎來讓明朝進入繁榮,但由於在位時間過短,"仁宣之治"其實依然還是再給後面的明王朝打基礎,明王朝遠沒有在這時候進入全盛。如果明宣宗多活十幾年可能還有機會,但畢竟沒有造就盛世,實在難以吸引眼球。

但同樣是"與民休息",文景之治卻享譽歷史,其中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其後的漢武帝做出的一系列事業都是文景之治打下的基礎,無論說道漢武帝的得還是失,都一定會講到文景之治的作用。

仁宣之治,可能是大明朝最好的時代

【明英宗朱祁鎮】

明宣宗卻有一個不爭氣的兒子,其子明英宗朱祁鎮不但沒有把父親爺爺的作為發揚光大,反而任用小人,導致了"土木堡之變",差點讓明朝成為一個短命王朝。明宣宗的努力沒有像文景之治那樣帶來豐功偉業,反而差點讓兒子徹底葬送,仁宣之治這段不夠長的小高潮也就被淹沒在了歷史大潮裡。

但無論如何,前有開國時期必經的殺戮與征伐,後有明朝最主要的弊病之一宦官干政,明宣宗和其父這段仁宣之治可以說是整個明朝政治最清明、君臣最和睦、百姓最安定的時代。



明宣宗可能是一個貪玩的"促織天子",可他卻絕不是個玩物喪志的昏君,雖然不是英明神武的聖君,卻也是最好的"守成明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