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蝗蟲會不會像蜜蜂一樣,有一個蝗蟲王?

西口情


蝗蟲是雌雄異體、自然交配繁殖的卵生動物,是一種植食性昆蟲,在自然條件下,一般繁殖兩代,分別是夏蝗和秋蝗。為了取食和生殖布卵,蝗蟲喜歡群居和遷飛性。

蝗蟲繁殖能力

蝗蟲的終身有3個蟲態,即卵、若蟲和成蟲。卵生活在土壤中,不能自在活動;若蟲分5個齡期,也就是說要脫5次皮,脫皮前後通常不取食或取食很少;成蟲具有能翱翔的羽翼和老練的生殖器,並能交配產卵,繁育子孫。

蝗蟲能夠在沙漠深處,完全沒有人煙的地方聚集。只要一顆矮樹叢,就能爬滿幾千只蝗蟲。雌蝗蟲每次生育都會把肚子插入鬆軟的土中,一個雌蟲可以輕鬆產下80-120顆卵,最多能達1000粒左右,因而,蝗蟲的繁衍才能十分驚人。

蝗蟲從卵出世到成蝗交配繁衍大概30天左右。一月底蝗群已經開始產卵,幼蟲將於2月初孵化,新的蝗群預計將於4月初形成。

蝗蟲的取食量很大,終身大概需取食植物100克左右,其間成蟲的取食量佔總量的一半以上,因而,發生地的食物被吃完後,成蟲會群集遷飛,形成蝗災。成蟲的飛翔能力很強,均勻每小時能飛翔4000米左右,能連續飛翔幾十個小時,1963年,沙漠蝗橫渡大西洋的飛翔就給非洲國家形成無窮災禍。

在大多數時候,沙漠蝗(左)孤僻又無害,但外界的某種變化,或許就會讓它頃刻間轉變為聚集成性的禍星(右)

蝗蟲的繁殖條件

蝗蟲有很強的繁殖力。在乾旱年份,由於水位下降,土壤變得比較堅實,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蟲產卵數大為增加,多的時候可達每平方米土中產卵4000~5000個卵塊,每個卵塊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萬~40萬粒卵。

同時,在乾旱年份,河、湖水面縮小,低窪地裸露,也為蝗蟲提供了更多適合產卵的場所。另一方面,乾旱環境生長的植物含水量較低,蝗蟲以此為食,生長的較快,而且生殖力較高。相反,多雨和陰溼環境對蝗蟲的繁衍有許多不利影響。蝗蟲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會延遲蝗蟲生長和降低生殖力。

非洲氣候乾旱,蝗蟲產卵量極大。在升溫和強降水的情況下,植被瘋長,給蝗蟲若蟲的生長提供了完美的條件,本就是蝗災頻發地區。而本次蝗災級別超大,則是一系列氣候異常的結果。

蝗蟲獨自待著時,他們是綠色的溫和狀態,食量少,飛行距離也就幾十米。當聚集起來將會變為黃色的狂暴狀態,食慾大增,瘋狂交配,大量蝗蟲擁擠亂飛時,會觸動他們後腿上的一個秘密機關,攻擊性極強,對掉隊的蝗蟲互相啃食,能夠連續飛上千公里。

如何治理

利用食物鏈,通過天敵來控制也是控制蝗災的一種辦法。但這需要長期的生態建設,而且需要至少數年才能出效果。能單次出效果的,都是小型蟲災。

對於蝗災的救災措施,雖然噴灑除蟲劑等措施能夠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由於蟲群密度太大(糧農組織警告,如不進行阻止,蝗災將會持續製造災禍直到6月,屆時蝗蟲數量將再增長500倍),其破壞能夠在極短時間內造成,所以只有通過飛機大範圍噴灑才會有效果。而在東北非地區基礎設施薄弱,基本無法完成噴灑作業。

長期看,最根本有效的是,要徹底治理蝗災,提高植被覆蓋率,達到50%以上。只要保持水準,這樣的話,一勞永逸,永遠不會再存在蝗災。

2020伊始,病毒,流感,洪水,山火,地震,蝗災……

我們應越來越重視自然、生物與人類的和諧相處。


漁人草舍


本次東非的蝗蟲災害,一直擴展到亞洲的印度和巴基斯坦,4000億隻蝗蟲聚集成群,每天100公里的速度遷移,所經之處,寸草不生。題目就問了,這麼多蝗蟲聚集,是不是有個領頭的蝗蟲王呢?

我們都知道螞蟻和蜜蜂也是聚集一起生活的動物,就像螞蟻巢穴裡有一隻蟻后,蜂巢裡也有一隻蜂王。蜂王的壽命最長,體積最大,產卵能力也最強。無論蟻后還是蜂王,主要起的是繁殖作用,蜂王是一直待在蜂巢裡,不會出來的。

蝗蟲群的形成主要是和蝗蟲的密度有關,如果單位面積內的蝗蟲數量較少,食物充足,它們就會單獨存在,不會聚集。一旦食物匱乏,單位面積內的蝗蟲數量增多,它們體內就會產生特殊的信息素,產生聚集成群的要求。


當蝗蟲的密度很大。互相的接觸和信息素的產生,會使他們變得脾氣暴躁,改變習性。身體發出一些一種信息素。使得蝗蟲群越聚越大。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所謂的蝗蟲王來做指揮者,而是自發完成的。一旦蝗蟲群形成,他們就會統一的起飛遷徙,吃光一路經過的植被。

在遷徙的過程中,還會不斷有新的蝗蟲加入,他們蝗蟲群體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所以,對付大規模蝗蟲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飛機噴灑生物農藥干擾,讓他們聚集的信息素是蝗蟲不再聚集成群。

蝗蟲是富含高蛋白的營養食品,味道不錯。我國也曾空運過三萬只鴨子,趕赴新疆消除蝗災。目前,蝗蟲在飯店的價格還挺貴,如果有的蝗蟲進入我國,我們還是在餐桌上解決他們吧。


量子實驗室


還真讓你說對了……

蟲王就是它!它在我手裡……控制了蟲王就控制了蝗蟲!!!!

哈哈哈哈!我蟲王打款!



二手牛欄山


蝗蟲俗稱螞蚱,在農村很廣泛,一般認為它是害蟲,但也無法根除,一旦遇到適合大量繁殖的氣候,就會迅速繁殖。然而蝗蟲有個可怕的特性,就是一旦同一區域蝗蟲的數量達到一定值後,它們就會朝著一個方向猛飛,就跟遷徙一樣。而且一邊遷徙,一邊繁殖,越來越多。於是蝗災就來了。

即便是它們飛到不適合其繁殖的地方,依然可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所以蝗災時,場面是非常壯觀和可怕的,遮天蔽日,所過之地莊稼不留。根據經歷過民國時期的老人說,40年代初蝗災來時,站到廚房裡,把鍋蓋打開,再把鍋蓋合上,鍋裡就是一鍋螞蚱了,螞蚱連廚房裡的灶王爺貼紙都吃了。因此這樣的蝗災, 無論用什麼農藥,都滅不了,它們碾壓式飛過,無論河流或者村莊,都擋不住它們,會直接撲過去的。

唐朝前半期,是一個跟蝗蟲從始至終作鬥爭的時代。有一則“唐太宗吃蝗蟲”的故事:貞觀二年,京城長安大旱,蝗蟲四起。唐太宗詛咒蝗蟲道:“百姓把糧食當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莊稼。”拿起蝗蟲就吃,周圍的人忙勸道:“不能吃啊!”太宗說道:“我真希望它把給百姓的災難移給我一個人!”於是就把蝗蟲吃了。

開元三年,蝗蟲遮天蔽日,宰相姚崇主張撲殺蝗蟲,唐玄宗剛剛登基,拿不準主意,很多大臣都不主張撲殺。認為這是上天的示警,任其發展比較好,所做的只是燒香磕頭,希望蝗蟲儘量快點走。當然這是迷信了。

北宋祥符九年,黃河兩岸受蝗災影響顆粒無收,莊稼受到嚴重破壞。某次早朝,王欽若拿著一隻死螞蚱對真宗說:“皇上,我們的誠意已感動上蒼,現在各地的蝗蟲都跳到河裡淹死了,相信用不了太長時間,這場災難就結束了。”宋真宗大喜。次日早朝,只見遮天蔽日的蝗蟲湧入皇宮,蝗蟲在金鑾殿龍椅上歡呼雀躍……。

明朝崇禎初期,蝗蟲肆虐,徐光啟給皇帝上《除蝗書》,裡面有一部分內容,提到了讓“吃貨”消滅蝗蟲,節選其中幾句如下:

蝗可和野菜煮食,曝亁可代鰕米,盡力捕之既除害又佐食,何憚不為?崇禎辛巳,嘉湖旱蝗,鄊民捕蝗飼鴨,鴨極易肥大,又山中人畜豬不能買食,試以蝗飼之,其豬初重二十斤,旬日肥大至五十餘斤……。

上面的意思,是說蝗蟲可以和野菜混到一起煮著吃;曬乾後可以當蝦米吃,盡力撲殺蝗蟲可以除害又可以得到食物。崇禎年間,農民捕殺蝗蟲餵鴨子,鴨子很容易長得又肥又大。用蝗蟲餵豬,十天長30多斤,太快了。

清朝嘉慶、咸豐年,蝗災肆虐。嘉慶曾寫詩罵大臣:

內外諸臣盡紫袍,何人肯於朕分勞。

玉杯飲盡千家血,銀燭燒殘百姓膏。

天淚落時人淚落,歌聲高處哭聲高。

平時漫說君恩重,辜負君恩是爾曹。

文史掠影


鑫旭在線



蝗蟲的爆發,經常發生在北非、中東、亞洲和澳大利亞的廣大地區。根據氣候和植被條件,數十億貪婪的蝗蟲聚集成破壞性的蝗群,覆蓋面積達一千平方公里。一個飛蝗群每天可以行進幾百公里,將路徑上的大部分植物吞噬。



蝗蟲主要是生活在乾旱地區的反社會生物,它們在植被茂盛的繁殖地產卵。資源豐富有時會支持大量孵化,導致高種群密度。資源過度擁擠會在自我強化的過程中促進向社會狀態的過渡。群蝗若蟲可能展示洄游行為。在新形成的群體中,個體通過視覺、化學和/或機械的感官交流相互聯繫。蝗蟲群並沒有出現蜂王、蟻后那樣的首領。



在乾旱時期,當大量蝗蟲聚集在同一個繁殖地或覓食地時,蝗災可能會加劇。 蝗蟲是多相的生物,雖然具有相同的基因型,但個體可能表現出不同的表型,包含形態、顏色、生殖特徵上的變化,更重要的是行為的變化。個體可以從獨居而不是群居。行為狀態是可塑的,並且強烈地依賴於當地的蝗蟲密度。


在稀疏的環境中,群居的蝗蟲轉變為獨居狀態,反之亦然。這些相變被稱為孤立和群聚。當大量蝗蟲聚集在同一個地點時,群聚就佔據了主導地位,這有可能導致毀滅性的爆發。 蝗蟲的群聚可能是由視覺、嗅覺或觸覺引起的。沙漠蝗蟲最有力的刺激是觸覺,後腿的重複觸碰起到擁擠指示器的作用。腿部神經的機械感覺刺激導致胸後神經節中的血清素級聯反應,並引發社交行為。通過摩擦蝗蟲的後腿來誘導其群居。

低蛋白質食物激發蝗蟲的同類相食,導致個體之間更強的相互作用,並降低平均速度和群體一致性增加的閾值密度。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先來拋出我的答案——蝗蟲跟蜜蜂不一樣,並沒有一個蝗蟲王的存在。

所有的生物問題都是進化問題,都可以在進化過程中找到答案,蝗蟲的習性也是如此。生物的社會性問題,雖然沒有任何一個學說能夠解釋得面面俱到,盡善盡美,但在本世紀初,由於在遺傳理論、生物實驗,野外研究相結合,使得生物的群體性行為基本上都被解決了。

一、生物的“社會性”

地球上的生命從誕生到最後出現人類經歷了六次巨大的轉變:1、生命起源;2、真核細胞出現;3、有性繁殖出現;4、多細胞生物出現;5、社會起源;6、語言起源。這裡我們重點說一下社會起源。

所謂的社會起源不是指的人類社會,而是說同一物種內的許多個體組成了群體。這種轉變的頂峰,就是出現了真社會性群體,也就是說群體內的個體有更高水平的合作分工,以及在繁殖上的分工。換句話說,真社會性生物實踐是利他主義。

群體內不同個體之間的合作源於不同形式的互動,並在互動中演化。這種互利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其一是親緣選擇;其二是直接互惠。

除了細菌,生物的“社會性”行為其實是很常見的,比如交配季節的昆蟲會大量聚集在一起,比如聚集在一起尋找食物的魚類、鳥類等等。

這種利他行為,在多細胞生物的體內也很常見,比如,我們正常的體細胞,為什麼沒有瘋狂地複製自己。當然了,如果瘋狂複製,那就是癌變,這也是科學家們正在研究的課題。

二、“真社會性”生物很少見

雖然生物聚集以及“社會性”行為是所有生物的普遍現象,但是“真社會性”是非常少見的。生物學家們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了上百萬種昆蟲,其中大約有2萬種昆蟲具有“真社會性”——分化出可生育和不可生育,包括大部分螞蟻、群居的蜜蜂,只不過它們只佔全部昆蟲種類的2%。

在上世紀70年代,科學家們發現,真社會性群體不僅不常見,而且在昆蟲和其它動物的演化史中也是相對較晚的事件。

昆蟲從一開始就是陸生動物,那些不會飛的昆蟲都與遠古祖先比較類似。昆蟲的第二個發展是出現了翅膀,比其它動物更早掌握了飛行技能。第三個發展是一部分昆蟲具備了將翅膀折到背部的能力,這些昆蟲不僅能飛,還能跑得很快。第四個發展是出現了完全變態,幼蟲到成蟲的身體結構和食物完全不同。

三、蝗蟲聚集性的行為分析

多年來,人們對蝗蟲的統一行動很不理解,因為蝗蟲沒有語言,也沒有統一的思維,更沒有統一的指揮,它們為何能統一行動,並且爭先恐後,步調一致,造成深重災難?

為了解開這個謎,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傑羅姆·布爾和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組成了一個研究小組,想要弄清是什麼機制在觸發和促使蝗蟲統一行動。以此為契機可以找到有效治理蝗災的新方法。

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觀察蝗蟲的幼蟲即若蟲的發育情況,以弄清它們集體行動的觸機。研究人員把不同數量的若蟲放置於一個80釐米寬的環形活動場所,並用DV拍攝它們的行動。當蝗蟲的若蟲數量較少時,它們只是沿著場地轉來轉去。但是,當若蟲密度達到每平方米25只時,它們開始如同一隻蟲子一樣以自發的固定方向沿場地行進。

這類似於蝗蟲在野外的行動。而在野外是約每平方米有50只蟲子時它們才會一致行動。更為有趣的是,當每平方米的若蟲達到75只時,它們停止自動地改變方向。在這種超級擁擠的情況下,蝗蟲保持一心一意地向前的方向。

這意味著蟲子越多,其前進的方向越好確定,並有可能提早採取措施,防止蝗蟲造成的災難。同時,這也說明在一個生物群體個體數量太多的情況下,個體成員一般別無選擇,只有隨大流,或集體無意識。

至此,研究人員只是稍稍弄清了當蝗蟲的密度達到一定數量時就會有統一的意志和統一的行動,但是為什麼生物個體的密度達到一定數量時就會採取一致的集體行為,研究人員稱目前尚不能圓滿解釋。

四、蝗蟲統一行動的解釋

按一般的解釋,生物的群體或一致性行為是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以適者生存的方式保存下來並遺傳下去的。比如,統一行動有利於自己和整個生物種群的生存和繁衍。鳥兒集體飛行有助於相互照顧和有利於飛行,如大雁南飛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

對於蝗蟲來說,情況更特殊。由於它既是食草又是食肉動物,而且還可能吃同類,所以它們要向同一個方向行動以避免相互衝撞和廝殺。也就是說,作為一隻蝗蟲來說,如果要避免被同類吃掉,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同一方向的統一行動。

當然,這種集體行為不僅限於蝗蟲,很多動物如魚、鳥乃至人類,都有類似的集體行動趨向。例如,一些心理學的研究顯示,當人們數量不多時,人們在大街上行走似乎很隨意;但人數達到一定密度後,他們就會自然形成一個隊列,人們甚至會步調一致地行進。

蝗蟲的一致行動也類似於其他一些動物的一致行動,這就是有利於它們進食、繁育、遷移和避免被食肉動物捕食。例如,非洲草原上的斑馬、羚羊等集體大遷徙就有利於它們的生存和不被食肉動物獵殺。

結束語

從我們前面的分析來看,蝗蟲聚集的確是一種很初級的“社會性”行為,但其遠沒有進化到“真社會性”,也就是說僅僅是一種最初級的聚集,通過聚集來尋找食物、繁衍機會,躲避天敵,但並沒有形成真正的內部分工,比如捕食、繁殖等,所以並沒有蟲王在其中充當首領。

我是郭哥聊科學,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維,持續為大家提供高質量的科普文章。


郭哥聊科學


蝗蟲成災的時候數量極其龐大,好幾百億甚至上千億隻密密麻麻地佈滿天空,最多的時候可以覆蓋幾百平方公里。那麼,在這些蝗群之中是否也有像蜜蜂一樣的蝗蟲王,帶領它們飛翔呢?

首先來看一下蜂王的作用。蜂王是一個蜂群中擁有最高管理權限的蜜蜂,一個蜂巢中所有蜜蜂均是由蜂王所生,它的任務就是產卵,維持和擴大蜂群的數量。蜂巢中所有的蜜蜂都為她服務,雄蜂負責交配,工蜂採蜜以後分泌高氨基酸、高營養的蜂王漿供蜂王食用。可見,蜜蜂是一個高度社會化分工的群體,而且棲息環境比較固定。

蝗蟲的生活習性和蜜蜂則完全不同,它們沒有高度分化的工作分工。在沒有聚集之前,蝗蟲都是散居的,也就是各幹各的活,各吃各的食,互相不會干擾,也沒有專門負責產卵的“王”,所有雌性蝗蟲成熟以後,都具有強大的繁殖能力,一生可以產卵至少200粒以上,在氣候比較乾燥的時候,可以直接把卵產到土壤中,完全在自然環境下孵化,不需要像蜜蜂那樣需要特定的蜂巢和工蜂進行哺育。

在溫度較高、空氣乾燥、食物量比較充沛的環境下,一個區域內的蝗蟲會在短期內數量急劇增加,然後當地的食物會在數量越來越多蝗蟲的啃食下變得逐漸短缺,此時,每個蝗蟲的體內就會本能地釋放特定的生物信息素,互相誘導進行遷徙。此時蝗蟲個體的身體特徵就會發生相應的改變,比如顏色由青綠色變為灰褐色,膜翅逐漸變得更加厚實和堅硬,從而為長途飛行做好準備。

那麼,為何蝗蟲為何能夠很快聚集呢?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蝗蟲後腿上有相應的“反應裝置”,在蝗蟲數量越來越多並且不斷地互相觸碰時,就會引發信息素的“融合”現象,從而使蝗蟲由散居向群居的方向轉變。這個時候,蝗蟲遷徙飛行的方向和時機其實是隨機的,不需要由一個頭領來帶動,一個區域內的眾多蝗蟲,其中任何一個個體,都有可能成為大規模遷徙飛行的帶動者,在信息素“融合”的促進下,個體的飛行能夠引發周圍若干蝗蟲的響應,形成若干小型蝗蟲群,之後在溫度、溼度、風向等的綜合作用之下,不同的小型蝗蟲群會逐漸聚合成一個或者多個大型的蝗群,就像滾雪球一樣從而越聚越多,隨著蝗群的移動,形成了破壞力巨大的蝗災。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蝗蟲以前在農村有很多,最近十來年就越來越少了,蝗蟲分好多種,有專門在田裡吃莊稼的,有專門在山地裡吃花生玉米高粱類型大概十幾種。還有幾種連辣椒都吃,一旦人們人們被它的尿液射中皮膚馬上全身起水泡,有一種蝗蟲一旦爬到人身上全身都起風疹好可怕的。

記得小時候我們一放學,就帶上小竹籃跑到田裡抓蝗蟲,有時候抓幾斤都有,抓回來以後把他們頭和翅膀還有內臟拿來炒著吃,蝗蟲繁殖非常快,他們跟人類種族不懂多多少倍,一旦放任它們自然生長的話比全球部隊人數還要多。


善土


1.蜜蜂的生活方式

2.蝗蟲的生活方式

3.蝗蟲依靠什麼來進行群體生活

蜜蜂的生活方式

對於蜜蜂來說我們都知道,蜜蜂屬於高度社會化的群居昆蟲,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社會化群居程度最高的昆蟲,其生活方式是群體生存,獨立的個體並沒有生存能力。就算是其他的胡蜂類,大多也是半社會化群居方式,比如我們常說的金環胡蜂,在開始的時候是獨居方式,蜂王獨立的產卵,孵化幼蟲,在第一批幼蟲孵化以後蜂王開始獨立產卵,像蜜蜂一樣生活。

不管是蜜蜂還是胡蜂,蜂群中都包含了工蜂、雄蜂、蜂王三型蜂,其生存的方式是相互依存,卵依靠蜜蜂群體的溫度來孵化,並且需要工蜂的餵養才能長大,蜂群中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這種制度依靠蜜蜂的信息素來控制,不同的蜜蜂具有不同的信息素,也在不同的位置上產生作用,比如蜂王的信息素可以抑制工蜂產卵,抑制工蜂建造王臺和分蜂、幼蟲信息素可以刺激工蜂分泌王漿等等,這些都是在蜜蜂的信息素作用下完成。

蝗蟲的生活方式

蝗蟲的生活方式與蜜蜂不同,蝗蟲多以獨居的形式出現,個體並不存在專職的蝗蟲,僅僅分為雌性蝗蟲和雌性蝗蟲,產卵以後並不像蜜蜂一樣需要成年的個體孵化。蝗蟲產卵是將卵產在土壤裡面,在適合的條件下卵自由孵化,相當於成年的成蟲與卵之間關係並不大,生存方式以獨居的方式居多,沒有蜜蜂那麼複雜的社會化群居形式。


蝗蟲依靠什麼來進行群體生活

如今正是國外蝗蟲災難的高峰期,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蝗蟲成群的聚集,看起來就像是有一個領頭者一樣在控制整個的蝗蟲隊伍,這就讓很多朋友誤以為蝗蟲會像蜜蜂一樣有一個帶頭的蜂王,如果可以控制這個蜂王,原則上就可以控制蝗蟲的危害了。

雖然理論上這麼說,但是蜂部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蝗蟲能夠成群結對的方式,如果按照蝗蟲的習性,其實我們只能理解為單位面積內蝗蟲的數量多,看起來有群體生活的方式,就像我們在野外看到的蝗蟲一樣,如果蝗蟲數量過多,在野外我們就可以看到大量的蝗蟲,但是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雖然說蝗蟲的數量夠多,但是這些蝗蟲之間並不存在相互協助的情形,也就是說沒有體現出群居的生活方式。

從蜜蜂的群體生活來說,其實在蜜蜂的遷徙以及飛逃過程中,主導蜜蜂飛逃或者遷徙的,實際上也不是蜂王,而是蜂群中的工蜂,只有在蜂王物質不足的情況下,工蜂才會做出各種各樣的活動,所以說並不是說只有蜂王可以引導大規模的活動,如果蝗蟲也像蜜蜂一樣,不同的蝗蟲分泌不同的信息素,這些信息素有引導蝗蟲進行群體活動的作用,那麼蝗蟲的群體活動方式就會產生,但是這相當於是在特殊情況下的誘導,比如食物短缺的情況下,大量的蝗蟲聚集在一起,引發了蝗蟲分泌某種信息素,讓整個群體進行了一定的活動。


蜂部落


不會,但有些個頭特別大的蝗蟲被人捉住時會用帶刺的足彈踢捉它的人的手,能把人手扎出血來

蝗蟲是蝗科,直翅目昆蟲。俗稱“蚱蜢”,種類很多,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分佈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口器堅硬,前翅狹窄而堅韌,蓋在後翅上,後翅很薄,適於飛行,後肢很發達,善於跳躍。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農業害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