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冷戰時期,幾十顆核彈就可以毀滅對方,為何美蘇還要造幾千顆核彈

現實情況非常複雜,在核武誕生之後,接著就有了盾,可謂是矛盾攻防的時代。首先說說這個矛,那就是運載核武器的工具,在1945年之後,美國和蘇聯為代表的兩大軍事陣營,在兩個領域建造“

核武器之矛”,一個是導彈,另一個就是戰略轟炸機。

冷戰時期,幾十顆核彈就可以毀滅對方,為何美蘇還要造幾千顆核彈


但由於坊間有個段子叫“窮國玩導彈,富國玩飛機”,這使得早期美國是佔據優勢的,美國人擁有數量較多的遠程戰略轟炸機,對蘇聯構成了巨大的軍事威脅。蘇聯在戰略空軍方面和美國比存在較大差距,再加上對於蘇聯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本土防衛,而不是去進攻美國本土,再說也夠不著呀,美國對蘇聯進行了戰略包圍,蘇聯在海外搞個軍事基地都很困難,而美國可以直接把軍事基地建在蘇聯的家門口,直接起飛炸蘇聯,這讓蘇聯在戰略上顯得很被動。

冷戰時期,幾十顆核彈就可以毀滅對方,為何美蘇還要造幾千顆核彈


因此蘇聯人也並不是好欺負的,開始大力發展導彈,雖然在導彈方面和美國比還是有那麼一丁點差距,但足夠讓美國總統睡不著覺了,比如說當年赫魯曉夫曾經說“蘇聯人像生產香腸一樣生產導彈”,這讓美國人大為吃驚。再加上蘇聯在太空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造衛星和宇航員都上天了,美國人就在琢磨,萬一哪天蘇聯人在太空投放核武器該怎麼辦?因此美蘇之間圍繞著“核武器之矛”,展開了長期的競爭,在這期間催生了太空探索的技術進步,可謂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直到有一天,美國人和蘇聯人都認識到,只有矛不行,還得有盾,因為防守總比進攻要省錢啊,矛太多了,但對方也有矛,一旦打起核戰爭,那就是雙方都玩完了,或者實力弱的一方先玩完了。

冷戰時期,幾十顆核彈就可以毀滅對方,為何美蘇還要造幾千顆核彈


最後就發展成了“矛盾攻防”的局面,美國人和蘇聯人不只造導彈和飛機,而且還要造反導彈的導彈,建立國土防空網,但所謂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為了保持核均勢,盾升級了,矛也跟著升級,然後無限制的重複下去,最後的結果就是導彈越來越多,核彈頭也越來越多,相應的防空網也越來越嚴密,這使得進攻的成本越來越高。這就好比如說有100萬戰力的輸出,但是對方的魔抗有80萬,結果就是隻能產生20萬的傷害,如果對應在核武器製造方面,如果能夠達到預期效果的核武器只有百分之20,那麼就得多造幾倍的數量,以防止出現無單可用的尷尬。最後矛和盾都發展出了一種終極形態,首先在矛的方面,出現了兩個終極大殺器,其一就是戰略核潛艇,蘇聯在這方面有部分優勢,這個大殺器輕易是找不到的,沒準哪天就冒出來給美國發射幾枚核導彈。再就是隱形戰略轟炸機,這個就是美國人獨有的,因為這玩意太金貴,像B-2這類的飛機,一架就得24億美元,美國人自己也才有21架。蘇聯人還發展出了核子火車,在蘇聯廣袤的國土上,整天都有輛裝著核彈頭的火車四處轉悠,想想那個場景就有多可怕。

冷戰時期,幾十顆核彈就可以毀滅對方,為何美蘇還要造幾千顆核彈


在盾的方面,最終極的形態就是里根政府提出的“星球大戰”計劃了,但因為種種原因,該計劃不了了之,但目前的反導系統,雖然已經大大提升了防衛能力,可也不能保證百分之100的防住核彈。其實說到這裡,答案也很明確了,之所以造更多的核彈,主要是為了突破盾,再就是讓對方在短時間內遭到毀滅性打擊,這就像密集陣系統一樣,以數量取勝。如果只是單純的造幾十顆核彈,萬一失效了或者被攔截了,那就是個巨大的悲劇了。因此核戰爭的邏輯就在於徹底毀滅對方,而不是選擇性的毀滅對方,因為只要戰術性的核打擊,不能有效摧毀對方的核反擊能力。

舉個例子說,如果蘇聯人想徹底毀滅美國,難道要只攻擊地圖上標註的目標嗎?當然不是了,因為蘇聯人如何百分之100的確定在這些標註目標之外沒有目標?這顯然是做不到的。

因此根據“覆巢之下沒有完卵”的邏輯,進行大規模無差別的戰略核打擊,是最行之有效的,在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就將數千枚核彈頭一股腦的傾斜在對方國土上,這也是最佳的方案,否則等對方回過神來,就算自己還剩下幾十枚核彈,那又有什麼意義呢?其實在古代也有類似的例子,如果能理解了“水淹七軍”的邏輯,再理解這個也不是件難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