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AT變速箱和雙離合變速箱詳細解剖,看完讓你不在茫然

如今汽車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大部分人對車輛並沒有一個比較完善的瞭解,基本都是先看外表再看看品牌,合適也就買了。今天我們就來看下汽車三大件當中相當重要的變速箱,而其中運用最多的莫過於AT和雙離合變速箱了,接下來就看看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變速箱有哪些優缺點和不同的地方,該怎麼選擇。

AT變速箱的工作原理

AT變速箱和雙離合變速箱詳細解剖,看完讓你不在茫然

AT是由液力變扭器、行星齒輪和液壓操縱系統組成,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其中液力變扭器是AT最重要的部件,它由泵輪、渦輪和導輪等構件組成,兼有傳遞扭矩和離合的作用。

AT變速箱和雙離合變速箱詳細解剖,看完讓你不在茫然

液力變扭器是AT最具特點的部件,它直接輸入發動機動力,並傳遞扭矩,同時具有離合作用。泵輪會通過液體帶動渦輪旋轉,再在泵輪和渦輪之間加上導輪,通過反作用力使泵輪和渦輪之間實現轉速差就可以實現變速變矩了。由於液力變矩器自動變速變矩範圍不夠大,因此在渦輪後面再串聯幾排行星齒輪來提高效率,液壓操縱系統會隨發動機工作的變化而自行操縱行星齒輪,從而實現自動變速變矩。

AT變速箱表現

AT變速箱深受車主們的喜愛,目前最常見的就是6AT變速箱,很多豪華車也逐漸採用8AT和9AT變速箱。它的優點是有液力變矩器的緩衝作用,能長時間穩定可靠地工作於各種工況,換擋衝擊小,使用壽命長,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省心耐操。缺點是機械結構複雜、技術含量高、成本高,且液力變矩器傳動效率低,耗油。不過得益於現代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新研發的AT變速器正在不斷擴大液力變矩器的鎖止範圍,這一缺點有所改善。

雙離合變速箱工作原理

AT變速箱和雙離合變速箱詳細解剖,看完讓你不在茫然

雙離合變速箱雖然近幾年運用的比較廣泛,但是其實雙離合變速箱發明的時間也很早,差不多上個世紀中葉的時候就被髮明,最初只是運用在賽車領域。說白了,雙離合變速箱就是兩個手動變速箱拼起來的結構,雙離合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可以預先把下一個要換的檔位先結合好,等到需要換到這個檔位的時候,只需要分離原先結合著的離合器,同時結合上另外一個離合器就可以完成換擋。

AT變速箱和雙離合變速箱詳細解剖,看完讓你不在茫然

雙離合變速箱又分為乾式和溼式,注意的是這並不是表示整個變速箱的工作環境,而是換擋離合器的工作環境。一般來說,乾式雙離合它簡化了一些液力系統的工作運轉,成本難更低,溼式雙離合在結構上更為複雜,成本更高。

雙離合變速箱表現

由於特殊的組成結構,雙離合變速箱換擋的速度可以很快,而且損耗小、省油,和AT變速箱相比還是有很多優點的,缺點就是發展時間段,成熟度沒有AT變速箱高,特別是長時間處於半聯動狀態時,容易發熱。由於是硬性連接,變速箱換擋通常帶有較為明顯的頓挫感,偶有闖動。還需要時間和技術的支持來改善。

總結(一定要看):AT變速箱工作原理就像一個轉動的風扇對著一個靜止的風扇吹,從而帶動靜止的風扇轉動,可以想象它的傳動效率是比較低的,但是優勢在於連接是柔性的,導致其穩定性,使用壽命更長。而雙離合變速箱工作原理就像兩張粗糙的圓盤壓在一起,一個圓盤轉動靠摩擦力帶動另外一張圓盤轉動,連接是硬性的,也不難看出,時間長了圓盤肯定會有嚴重的磨損,並且摩擦產生很高的熱量。這也導致了雙離合變速箱不停的換檔時容易過熱的現象,使用壽命也不如AT變速箱,但是有點就是傳動更直接,傳動效率遠高於AT變速箱。

W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