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透過《靈烏賦》看范仲淹的“憂樂”思想

作為世人皆知的大詩人,范仲淹的文學才華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遮蓋了其政治鋒芒。但從其名句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中我們也可發現,范仲淹的政治抱負和政治思想也是非常直率、無私的,而且其文風也受到政治理念的影響,在詩詞和策論上都對政事多有評判

而他心中的憂與樂更是古典文學的凝練和最高思想的體現,也正是由於這種以天下為先的精神讓他成了朱熹口中的"天地間第一流人物"。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透過《靈烏賦》看范仲淹的“憂樂”思想

一、 從《靈烏賦》讀懂范仲淹式執拗

1、 《靈烏賦》的創作背景

身為諫官,范仲淹曾直言勸諫皇上科舉改革官員選拔等國之大事,也曾多次干預皇帝率群臣為母賀壽、後宮興衰甚至寵信臣子之類相對尖銳且私人的時事前者成為他登上高位的墊腳石,但後者卻成了他三度遭貶的直接原因。

創作《靈烏賦》時,正是由於他四次上書陳述當時宰相相呂夷簡欺上瞞下,任人唯親且擾亂朝堂,卻被宰相以非諫官身份越權行事、離間君臣這樣誅心之罪貶黜饒州之時。

當時妻子已病逝饒州,他自己也重病纏身,面對好友梅堯臣所寫、勸他順應朝堂不需太過耿直的《靈烏賦》,他卻立刻寫了同名《靈烏賦》,表達了自己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態度。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透過《靈烏賦》看范仲淹的“憂樂”思想

2、 由近至遠的好友之路

范仲淹和梅堯臣的感情進一步破裂和這兩篇《靈烏賦》有直接的關係。

當時的梅堯臣官職微末,長久之下寄希望於范仲淹、歐陽修這些好友能夠對他進行舉薦,可惜這幾人舉薦來舉薦去卻偏偏沒有他的份兒,這就導致了他對范仲淹的不滿,態度也從開始的贊同、勸慰轉向暗中嘲諷和否定

但范仲淹的執拗面對皇帝都沒能偃旗息鼓,對於好友政治理念的轉變,他自然不會為友情動搖本心,在《靈烏賦》的催化下,二人更是漸行漸遠,范仲淹寧願做梅筆下所謂"烏鴉",也不肯放棄自己的處事原則,可見其對自身所走的路之堅決,是強權和人情都無法干預的,這樣的倔強也是他能憂國憂民、與民同樂的性格基礎。

3、 從《靈烏賦》讀范仲淹的政治思想

"彼希聲之鳳凰,亦見譏於楚狂",身處高位即受風刀霜劍,即使不言亦不能倖免於朝堂傾軋。"故割而可卷,熟為神兵?"如果因為遭受打擊就人人都退縮,那麼朝堂之上可還有能直言之人嗎?這亂象可還有能解的人嗎?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身處高位也不為私利而放棄直言勸諫的處事方法,這是范仲淹的朝堂哲學"長慈母之危巢,託主人之佳樹。斤不我伐,彈不我僕。母之鞠兮孔艱,主之仁兮則安",這是他慎重的愛國忠君與責任意識,正是這些特質成就了范仲淹的盛名,也是他足以被譽為"一世之師"的緣由。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透過《靈烏賦》看范仲淹的“憂樂”思想

二、 多種思想碰撞出的"憂樂"火花

1、 宋代朝堂風氣的影響

對於范仲淹來說,宋初這樣的時代是他的幸運。宋仁宗執政之後,諫官成了一個龐大而正式的朝堂力量,其任命和罷免都由皇帝親力親為,而其可勸諫的範圍也從最初的監督帝王形式擴大到監督百官,針砭時弊、直言不諱成了諫官們最大的職責。

由於朝堂新氣象,文壇也掀起了一場革新,作為政治家、文學家的范仲淹一身正氣、又責任意識強且不畏權貴,生於這樣的時代對他來說如魚得水,就連幾次遭貶都成了他鍛鍊氣量的一段有益經歷,也是成就他政治高度的"九九八十一難",不僅讓他成名於文壇,更在政治方面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 傳統儒家正統文化的影響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是詩經中的句子,也是將憂文化流傳下來的重要一環。真是在這種影響下,孔子豐富其精神,提出了"君子憂道不憂貧""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等思想,這也是儒家傳統思想觀念中對憂國憂民的奠基

儒學文化到孟子時期對憂與樂的闡述就更加明確,他提出的"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這樣的理念,將個人的憂思正式與國事民生結合起來,這也成為了范仲淹心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的直接來源。

不過在范仲淹心中,憂民思想已經不再單純是一種帝王治理國家的理念,而是真心實意立足百姓,以民為本的更高尚精神,是對傳統儒學憂思的昇華。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透過《靈烏賦》看范仲淹的“憂樂”思想

3、 宗教文化對范仲淹憂與樂理唸的影響

唐宋兩朝的宗教文化對世人的影響也無可避免,兩朝的帝王甚至也在批判性、選擇性的繼承其理念。

范仲淹一生交往道人眾多

,也曾寫過"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這樣讚美道家人的文章,他對道家清靜無為的思想十分熟悉,甚至希望用於朝堂以遏制當時追名逐利的官場之風。其"後天下而樂"的思想也許就是受到老子"不敢為天下先"的思想影響而生。

范仲淹與佛門的緣分也相當深,他曾為了"見諸佛菩薩施廣大慈悲力"而深讀《大藏經》,之後在見識到其善之後,寫下了蘊含佛思的《十六羅漢因果識見頌序》,其中"佛佛留訓,祖祖垂言,以濟群生,以成大願。"的言論也是其憂國憂民的體現。

三、范仲淹的憂樂之道對時代的滲透

1、 以天下為己任的內心修養

在孟子的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思想影響下,范仲淹的憂患思想正式成型,但這句話對很多人來說影響的是其對帝王的處事風格,其天下更多指的是地理性質的天下之地,究其根本還是"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傳統忠君思想

但從范仲淹《奏上時務書》中一句:"以德服人,天下欣戴;以力服人,天下怨望"來看,他心中的天下並非王土,而是王臣。他心中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是對天下百姓的責任意識。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透過《靈烏賦》看范仲淹的“憂樂”思想

在他直言勸諫幾度遭貶的過程裡,隨之不斷攀升的是其聲望,聲名大噪對他來說最大的好處是其政治理念得以更多的被人知曉,很多文人開始思考人與國的差別,開始接納自己最終是為了讓百姓安居,達到"政通人和"的效果,因此范仲淹的聲望更多的是改變了士子的內心世界,讓以民為本的思想被眾人所知

2、 憂與樂的辯證統一

范仲淹的憂與樂能夠盡顯其君子之風與哲學之思,他的憂,憂的是天下百姓之苦,他的樂,也是為百姓安定、生活富足的欣慰之樂。但同時,他也表述了憂與樂相互轉化的辯證想法。在《上執政書》一文中,範他就闡述了自己對二者的辯證看法:"否極者泰,泰極者否,天下之理如循環焉。"

貪圖享樂則因樂而生憂,常憂民事則因民安而生樂,這是范仲淹對帝王的勸諫,更是他對天下官員和文人士子的勸告。對辯證的看待事物存在敏銳感知是他能居安思危的基礎,而能在樂中發現其隱患也是他時常直言進諫、甚至不惜惹惱帝王的原因,他在一些於民無用甚至消耗民心的事情上時常咬緊牙關、一步不退,因而他才在民間受人愛戴。

同時,由於憂能轉化為樂,且是天道之樂這樣的大樂,因此避免瞭如宗教一般的苦修和枷鎖,故而他的思想得以流傳開來,甚至成為君子之風的潮流,這種辯證觀念也為更多人打開了自己的思維,更是對儒家文化的深入理解與行為上的易化。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透過《靈烏賦》看范仲淹的“憂樂”思想

3、 能夠影響世人的政治理念

范仲淹的思想在當時受到了包括歐陽修王安石這樣的政治家、文學家的推崇和讚賞,更是在某些方面對其產生了影響,這些大文豪和手握大權的政客在他思想的薰陶下在政見方面有了改變,在文學方面也留下了相關的筆墨。

例如歐陽修《醉翁亭記》"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就是他受到范仲淹樂民之樂思想而寫的與民同樂的心理活動。自此,范仲淹成為了當朝士大夫階層風骨的開創者,為後來人留下了很好的政治基礎。

從唐末開始,時事紛亂,戰火四起,不知何時就流行起了見風使舵、明哲保身甚至蠅營狗苟之風,正是范仲淹的理念如一把利劍刺進了北宋初年受這樣風氣影響下的官場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講心思放在如何富國強民上,也才有了之後滕子京貶謫到巴陵郡,一年之後便

"政通人和,百廢俱興"的局面。

直到後世,我們也一直在繼承和發展他的思想,可見其政治主張的先進性,讓我們不得不讚嘆古人的智慧也是不可忽視的。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透過《靈烏賦》看范仲淹的“憂樂”思想

結語:

將百姓放於個人之前是范仲淹的個人信條,他將個人的喜怒哀樂與天下眾生緊密相連,

他的筆下更多的也是眾生百態,這樣的責任意識,這樣的諫諍精神與文人傲骨是北宋百姓的福音。

在他的影響下,千萬士子開始著手改變自己的想法,最終甚至影響了北宋的政治風貌,這也是宋朝能夠經濟繁榮、百姓安樂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眾多後世之人不計自身,為民請命甚至嘔心瀝血的一計強心針,是歷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