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出乎意料!飛豹的替代者居然是殲20,為什麼不是殲16?

殲轟7戰鬥轟炸機是我們現役的一款老式戰機,掛載能力強,航程遠,使我們當時為數不多可以不經加油就可以飛行3600千米以上的國產戰機。它的出現,打破了我們在與外機對峙時無法長時間滯空的空白。加上該機優異的對海打擊能力,使它一度成為了海軍航空兵反艦作戰任務的王牌武器。

出乎意料!飛豹的替代者居然是殲20,為什麼不是殲16?

不過,由於近年來殲轟7頻繁發生墜機事故,使得不少人認為該機的可靠性不好。實際上,殲轟7的可靠性是非常好的,服役的這些年來一直都承擔著高強度的巡邏任務,墜機事故遠低於外軍包括F-16在內的機型。之所以指責殲轟7,其實還是因為該機的彈射座椅設計有矛盾,致使墜機事故的飛行員生還率非常低。

出乎意料!飛豹的替代者居然是殲20,為什麼不是殲16?

也因為這點,這些年來殲轟7也開始慢慢的退出現役。從作戰任務的分配層次來看,直接取代殲轟7的並非是殲10或殲16,這兩款戰機目前都已經有了明確的作戰定位,和殲轟7有著明顯不同。殲轟7在我們的定位中,實際上是遠程突擊,前線戰鬥轟炸雖然也行,但是卻不是主要任務方向。

出乎意料!飛豹的替代者居然是殲20,為什麼不是殲16?

所以,能夠直接取代殲轟7的,只能是現在正在小批量生產的殲20戰機。和殲轟7一樣,殲20也是主攻跨海實施遠程突擊,兼顧對前線的支援。由於殲10和殲16成軍規模快,戰力體系已經形成,能夠分擔大部分的地面支援任務,所以殲20戰機的產量不用那麼侷促。

出乎意料!飛豹的替代者居然是殲20,為什麼不是殲16?

眼下,殲20戰機仍舊是在"邊產邊改"的狀態,和F-35以"批次"為單位升級不同,殲20戰機是以"架"為單位。上一架殲20與下一架殲20戰機之間,可能就因為內部的設備更換而有著很大區別。隨著架與架之間的升級太快,生產線的上下來的新殲20戰機是一架比一架好,這樣的思想一架形成了脈絡化增進的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