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蘇-35戰鬥機的發動機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水平?

裝備空間


眾所周知,對於我國為何購買24架俄製蘇-35戰機的說法不一,而其中最被“認可”的說法就是為了得到蘇-35所使用的是AL-41F-S軸對稱矢量發動機(也稱117S發動機)!那117S發動機究竟有何過人之處,非要得到不可?

其實,AL-41F本是是蘇聯留裡卡-土星公司在AL-31F和AL-37的基礎上,為米格1.44不開加力實現超音速巡航而研發的的大推力發動機,後來俄羅斯在AL-41F發動機的基礎上推出了AL-41F1S(117S)矢量版,用於蘇-35、蘇-30的大批量使用和蘇-57的過渡!

117S發動機的總體設計與AL-31F並未太大差別,但重量減輕150千克,並採用了單元設計和單晶葉片,使得其渦輪前溫度達到了1850-1900K,同時擴大了風扇直徑等,一系列改進下來使得117S的發動機的加力推力達到了142千牛(約合14.5噸),推重比達到9.5,整體壽命在3000-4000小時!

那117S發動機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呢?其實,目前全球批量生產且服役的矢量發動機只有2款,一個是F-22所用的F119-PW-100二元矢量發動機(上下偏轉20°),一個是就是117S三元軸對稱矢量發動機(可以實現俯仰偏轉幅度15°、航向偏轉角8°),這樣算下來117S還是全球第一款已經服役的三元矢量發動機!

而美國曾在F-16的基礎上搞過F16MATV多軸矢量驗證機但未實際服役;俄羅斯為蘇-57研製的“產品-30”矢量發動機剛剛裝到蘇-57上使用;而我們殲-10B也只整了個渦扇-10 TVC矢量驗證機版,渦扇-15目前還沒明確的消息,所以117S確實是全球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三元矢量發動機,如此算下來117S在全球的地位水平不言而喻!

不過,117S發動機雖然拿了個某項全球第一,但其整體性能與F-35戰機所用的F-135發動機還有很大的差距(加推力可達18噸),推力也不如F119-PW-100發動機的16噸,但由於117S採用了更強大的三元矢量(F119隱身效果更佳),能勉強與F119-PW-100爭個全球第二吧(現役)!

另外,有了117S發動機的加持,蘇-35的戰鬥力確是非同一般,稱為全球最強三代機也不勉強,買回來24架不管是為了過渡和是為了發動機,都能起到不小的幫助!


天下布武


好多人都說,我國買蘇35S戰鬥機,就是看中了他的發動機117S,彷彿這臺發動機灰常厲害,讓人豔羨不已,但是實際上呢?實際上就是這樣!117S確實非常厲害,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鑑,但是並不是非要神話他。


117S發動機是俄羅斯在AL41F發動機的基礎上改進的,增加了一個外接式的三維矢量尾噴設備。而AL41F發動機又是從AL31FN發動機上改進而來的,主要改進就是把AL31F發動機的推力從13.2噸,提高到了AL41F發動機的14.5噸,這增推的1噸使得117S接近了美國F119發動機的推力,起碼差距不是那麼大了。


AL41F發動機屬於AL31FN發動機的雞血版,也就是說大體上的設計沒有大動,基本還是那個樣子,但是更換了更好的耐高溫材料,然後給發動機的渦輪前溫度提高很多,使得發動機的氣流溫度上升,儲備了更多的能量,因此推力大增。但是由此會造成發動機相比於原來的設計壽命更低,故障發生的概率變得更大。


因此,AL41F發動機的故障比起AL31F高了不少,但是由於戰術上來看,他的推力足夠大,因此可以給飛機帶來非常好的機動能力,因此俄羅斯也願意接受這一改動,14.5噸推力的117S也進入了第四代發動機的行列。117S在AL41F的基礎上增加了三維矢量,因此能夠三維矢量就是他最大的特點。117S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具備了三維矢量能力的發動機。


在世界上來看,117S比F119推力小1噸,但是矢量技術更好,因此算作是不相上下,而和F135比起來就差距很大了,畢竟人家的推力達到了18噸左右,因此117S發動機目前可以排在世界現役戰鬥機發動機中的第三名的位置,至於歐洲那些發動機就不用比了,推力連10噸都到不了,就不用比其他的性能了。


至於我國的發動機,WS10B和殲10B上那款三維矢量發動機都和117S處於差不多的水準上,WS15發動機則能夠大幅度超出,但是由於這些發動機都還是沒有大量的進入現役,因此暫時先不算了。


海事先鋒


2014年11月的時候,我國跟俄羅斯簽署了24架蘇35戰機的軍購大單,交易額達到了20億美元,從2012年開始中國就計劃向俄羅斯訂購4架蘇35戰機用來研究,但俄羅斯卻說最少48架起賣。最後經過一番你來我往的辛苦談判,雙方各退一步,終於達成了24架蘇35戰機的軍購合同。

由於國產殲20是在1997年跟美國F22同年立項的產品,經過20多年艱苦努力才研製出來,2018年2月下旬才正式列裝我空軍部隊,既然擁有了殲20為什麼還要增購蘇35呢?這就不得不說一下蘇35的性能了。

蘇35是1992年蘇聯壓制研製的蘇27M的前身,這款戰機長21.9米,翼展15.3米,高5.9米,配備了兩臺AL-35FM加力發動機,這類發動機最大推力達到了8500千克,加力推力可達1450千克,最大航速在2.25馬赫左右。能夠爬升到1.8萬米的高空,最大航程在3600公里,作戰半徑達到了1580公里。而我國看中的就是蘇35戰機的AL-35FM加力發動機。

一直以來發動機是制約我國戰機技術的短板,雖然我國不懈努力取得了突破,造出了好幾款國產發動機,但是跟西方國家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仍然要走很長的路。為了研發大推力發動機,我國投入了數千億美元的資金,同時還要積極學習外國先進技術。引進蘇35就是要借鑑俄羅斯的發動機技術。結合國內外實際情況,我國需要蘇35戰機的技術,雖然有關核心技術俄羅斯不會賣給我們,但有實物參照後,相信我國一定會突破技術難關,造出更為優越的發動機出來,這樣一來不但緩解了俄羅斯的經濟危局,提升了兩國防務關係,還能讓美國有所顧忌,如此一舉兩得事情,何樂而不為呢?(歡迎關注第一軍情,若有其他問題,請軍迷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蘇-35的發動機,117S,曾經神一般的存在,這是它在珠海展示的模型照片。2018年珠海,殲-10B裝配“太行”矢推飛得歡實,單臺發動機的殲-10居然就敢這麼幹,多年為發動機著急上火的軍迷們,這才知道,我們對三姨夫提不起興趣的原因,我們也有了成熟可靠的發動機,矢推技術已登頂,我裡個大神喲,鹹說厲害了我的國。“太行”三十年磨一劍,終於過了關,我們已迎來曙光,光明就在前頭。俄製的,多年幫助了我們,三代以後,再不能繼,不得不說,如117S,那還是相當棒的。

▲117S的定位。俄媒體興之所致,直稱117S就是AL-41,不是這樣,如果真的AL-41,這“產品30”又將如何命名?為完成五代機的航發,117S可以說承前啟後的一款發動機,因為自身推力的極限性,到了14.5噸,就嗄然而止。三代航發自不同於四代,AL-31走到117S,可以說就到了終點,無法再向前推進,致於俄羅斯產品30是否命名AL-41,達沒達到18噸,沒人知道,俄還在猶豫當中,稱做產品30,一是叫人納悶,二也不解,這號到底怎麼編的呢?自己沒想好,不過已開始裝在蘇-57上進行實驗。如果是另立一極,做為真正研發出的四代航發,而打造的話,現在到達了裝機實驗的狀態,可以講,俄羅斯航發的進步還是較為明顯的,寓示著開啟了四代航發之門,可與美國軍用航發比肩而立了呢,只是現在還不能確定,也是值得軍迷們冷靜觀察的。

▲壽命多長?網傳F-22配套的發動機F119使用壽命居然達到了1.2萬飛行小時,這是謠言,還是欺人之語?戰機一般壽命到1500小時,理論上就到了使用壽命終結的狀態,4000小時就已足夠,美國瘋了嗎,弄得這樣過份,不只是太過先進,有一個使用浪費的問題。別看美軍財大,其實過日子那還是相當注意的,比較的節省,從不會花太多的冤枉錢。弄得太長,意味著就要使用不一樣的材料,材料有多貴?可以算一算的。可是不少人並不這樣想,美國航空發動機,正是世上的No.1,弄再多飛行小時也沒問題。以為正是腦殘之語,以腦殘之心一度腦殘之國,可是美軍並不腦殘,日子常自會精打細算。俄羅斯117S作為AL-31的絕唱,能達到4000飛行小時,一者滿足了戰機終身使用,二也說明了現在能達到的技術水平。

▲蘇-57也多年。一直裝配著117S,也標誌著技術相當成熟,然推蘇-57有點費勁,有次現場表演,屁股著火,應該就是發動機的毛病,不過從那以後,就再沒有出過洋相,作為代用品,仍自不能滿足蘇-57的需要,可裝配在蘇-35身上,那是很穩的。很穩的算計,可能還包括我們的殲-20,不是不賣,而是我們不要,這就充分說明,它與我們的渦扇-15“峨眉”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當然與軍迷們的議論無涉,望著盼著,“太行”未熟,“峨眉”不來,一山更比一山高,也是著急,直說117S有多好,更加上我們本來就購進一批蘇-35,每架配備8套117S,這麼大的量,要幹什麼呢?沒人知道。不過,殲-10B驗證機一出,人們就不再關心,也不會為當年117S來華被焊死這樣的笑話開心,現在只講一句,俄製117S性能還是相當不錯的,第三代發動機嘛。


魂舞大漠


蘇35戰鬥機使用的發動機為117S發動機,是AL31發動機的改進版本之一。對於四代機和四代辦戰機來說,這種發動機的綜合性能還是比較不錯的。除了擁有比較大的推力以外,他還擁有矢量推力噴管,能夠較大幅度地增加戰機的機動性,為側衛家族的戰機也賦予一定的超機動能力。

圖為蘇35戰鬥機


在發動機配套的航電系統方面,117S相比原來的AL31系列發動機也有所進步。由於使用了飛火推一體技術,這種發動機能夠比較靈活地根據各種使用情況調整工作狀況和發動機噴口的姿態,簡化了使用難度。另外,使用量117S意味著戰機本身需要使用電傳動甚至數字電傳,因此對於操控性的整體提升也有所幫助。

圖為117s’發動機噴管


在較為關鍵的矢量噴管上,117S似乎應用了蘇30戰鬥機的經驗,根據多年的使用和修理整理出了更加合理的改進方案。總的來說,它的矢量噴管無論是性能還是可靠性都強於蘇30戰鬥機的發動機。不過,俄羅斯在矢量噴管的製造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缺點。它的結構複雜程度較高,在減重方面也有所缺憾,增加了戰機的額外死重。

圖為117s發動機


另外,在使用壽命方面117S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由於它的推力增長是依靠增大進氣量和略微提高渦前溫度實現的,對於發動機的損耗可能會更大。除非俄羅斯更新發動機輪盤的加工工藝,否則壽命問題難以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歡迎大家關注本號,提供更多的軍武知識科普。


區域拒止


蘇35由一對農ALC渦推式發動機驅動。這是基於M系列綜合改進來的的全新的AL系列推動機,它與蘇50所使用的更強大的康特ALF1型的一些設計相同。 該發動機還配備推力向牽引可變口,可以將飛機旋轉軸傾斜一定角度,性能和運轉效率極佳。俄方已經考慮大規模批產這種發動機,東部某國也在蘇35後續談判中表達了引進該發動機的意思。

該發動機有一獨門絕技,其噴射口可在多個平面上進行俯仰向操作,傾斜狀態下都能允許飛機來進行復雜的動作轉換或者應急動作。該發動機的的推力變向系統和綜合的飛進控制系統使機體能夠達到超級操縱性,使其能夠在低速下執行失能量後機動。這與西方的用途不同,後者強調保持戰機的動態能量。

該發動機還使戰機可用有限的能量來維持超音速而不使用加力再燃室。根據國際航空分析綜合機構卡斯公司分析的說法,這種逾越式巡航功能可以讓蘇35以更高的速度和高度與對手戰機接觸,並將其最大高速狀態下航程增加30-40%。

該機構還引用了該發動機的先進技術的精心平衡組合來說明,因為它允許裝備它的戰機對更先進的戰機實現有利的交換優勢。美方和國防機構直接合作的威蘭德公司在2012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預測中Su-35可以和F-35達成一點五架換一架的戰損比率,這都是多虧了先進的發動機。


楠竹一


與美國航發相比差距較大,但卻是讓我國口水流到腳面的好東西。

蘇35的發動機是AL-41-1S(117S),在俄羅斯“產品30”發動機成熟前,也是蘇57的過渡動力選擇,目前是俄羅斯性能最先進的航空發動機。

網絡上有種聲音認為我國從俄羅斯引進24架蘇35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獲得117S發動機技術,由此衍生出諸如“俄羅斯將出售給中國的蘇35發動機關鍵部位全部焊死”的謠言。不過實事求是的說,117S作為俄羅斯目前最好的航發,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國航發口學習的地方。

117S發動機由著名的AL-31F發動機改進而來,主要的改進方向有3點:

1、通過增大風扇直徑、使用更先進的特種材料等方式提高了推力性能,117S的最大加力推力14.5噸(有種觀點認為14.5的最大推力為應急狀態推力,正常最大推力為14噸),較AL-31F的12.5噸提高了2噸。推力的提升使得因加強機體結構而大幅增重的蘇35在機動性能方面不僅與蘇27相比沒有下降,而且還有所提高。

2、117S最主要的特徵就是裝備了矢量噴管,具備矢量推力性能,而且117S具備FADEC功能,與飛控系統相聯,使得蘇35實現了飛-火-推一體的矢量推力性能,造就了蘇35超強的機動能力。

蘇35綜合機動能力僅次於F22,117S功不可沒。

另外容筆者說一句,很多軍迷朋友認為蘇35的117S發動機使用的是可360度選裝的3元矢量噴管,其實這是一個誤會。

117S的矢量噴管只能沿上圖紅線所示的傾斜軌跡偏轉,仍然屬於二元矢量噴管範圍,與我國殲10B-TVC驗證機上使用的可以360度旋轉的3元矢量噴管不是一回事。

3、提高了壽命和可靠性指標。壽命較低可靠性較差一直是蘇/俄製航發的缺陷,蘇27SK配套的AL-31F總壽命才900小時,首翻期僅300小時。117S大幅提高了這個指標,據稱總壽命達到4000小時(也有觀點認為是2000小時),首翻期為1000小時,有了脫胎換骨的提高。

綜合來看,117S是一款性能先進的航發,也支撐蘇35具備了超強的機動能力。但是從世界範圍內來看,對比美國的航空發動機還是有不小的差距,比如同樣具備矢量推力性能的F119發動機,也就是F22使用的發動機。

與F119相比,117S無論在推力指標、推重比和壽命幾個方面比較,全面處於下風。

首先,從推力指標來看,最大軍推是10.7噸VS8.8噸(F119在前,下同),最大加力推力是15.8噸VS14.5噸;

其次,從推重比指標來比較時10.8VS7.7,差距非常大。

F119逆天的性能再加上F22複雜的氣動設計和先進的飛控,使得F22是機動性能最強的戰鬥機,超過蘇35。關於F22與蘇35機動性能誰強的問題,很多毛機黨不服,他們把蘇35的各種超機動奉為圭臬,其實只要從網上多搜搜,F22做的超機動能力一樣不少,而在1.5馬赫以上區間,F22的機動性能甩蘇35幾條長安街。

最後在壽命、可維護性和可靠性方面,F119的優勢更大。F119的總壽命是8000小時,是117S的兩倍,矢量噴管與發動機同壽,而117S的噴管壽命在1000小時上下,也就是說在發動機壽命期內要數次更換噴管。


當然,117S雖然與美國的航發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在我們眼裡,還是一個能讓口水流到腳面的神奇。目前我國量產的最先進航發是渦扇10B發動機,雖然在推力指標上已經達到117S的水平,但是仍然不具備使用的矢量推力能力,限制了戰機的機動能力。

由於種種原因,目前量產型的殲20選擇了與117S系出同門的99M1發動機,不但推力小了1噸(14.5噸VS13.5噸),而且沒有矢量推力功能,限制了殲20的綜合機動性能的提升。殲20機動性能的進一步提高還是耐心等渦扇15吧。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一直以來,對於中國為何購買24架俄羅斯蘇-35戰機有多種說法,其中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就是中國是為了得到蘇-35戰機裝備的117S發動機的技術。那麼,117S發動機性能究竟如何呢?

117S發動機屬於俄羅斯“117計劃”的第二個產物,俄羅斯首先研發出117A(AL-41F1-A)發動機,然後在它的基礎上改進設計,推出了117S(AL-41F1-S)發動機,俄羅斯“117計劃”的最終目標是研發出AL-41F2發動機,也就是如今開始裝備在蘇-57原型機展開測試的“產品30”發動機。由於目前“產品30”發動機還在測試中,明顯沒有成熟,所以蘇-35S裝備的117S(AL-41F1-S)發動機是俄羅斯現役最先進的發動機。

需要說明的是,117S(AL-41F1-S)發動機在117A發動機基礎上進行大量改進,包括更換風扇、渦輪、控制系統等,總體性能有明顯提升。蘇-35S戰機在裝備兩臺擁有三元矢量噴口設計的117S(AL-41F1-S)發動機後,擁有了前所未有、難以置信的機動能力。

儘管現階段對於戰機做出超機動動作是否有利於空戰還存在一定爭議,但是蘇-35S戰機在各大航展上經常做出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動作,已經為它賺足眼球。

鑑於俄羅斯公佈的數據比較模糊,不完全清楚合理,所以說到117S(AL-41F1-S)發動機在目前世界發動機中的對比時,很難給它一個具體的排名。如果將它和美國F-22A隱身戰機裝備的F-119-PW-10發動機比較的話,117S發動機的尾噴口設計更加出色,但在壽命、推力、油耗仍存在一些差距,總體性能仍稍稍遜色於F-119-PW-10發動機。

未來“產品30”發動機才是更加值得關注的俄製發動機。這款由大名鼎鼎的留裡卡設計局主導設計的發動機擁有一些非常吸引人的紙面數據,“產品30”發動機採用全新的架構,減少風扇級數和壓氣機的數量,大量應用鎳單晶葉片、新型耐熱材料等。據悉它將比117S發動機更輕、耗油率更低,但推力更大,軍推達到107千牛,最大加力推力可能達到176千牛,使用壽命也更長,它才代表俄羅斯的最高技術水平。


科羅廖夫


外界認為中國進口俄製蘇-35戰鬥機就是為了獲得其優越的發動機,真的是如此嗎?還真的就是這樣。蘇-35光是機身就重達18.4噸,最大起飛重量也達到了34.5噸。沒有強勁的發動機是帶不動這個龐然大物,更不用說開出2.25倍馬赫的速度出來。

蘇-35用的2臺AL-41發動機(117S)是在AL-31F發動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與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蘇-57的發動機是一樣的。也就是說,AL-41發動機採用了許多五代機的技術;加裝有更先進的風扇,直徑從原版的905毫米增到了932毫米;採用更加精密的數字控制系統。與原版AL-31F相比,AL-41推力達到了145千牛,目前世界排名應該在第三;僅次於F-22用的普惠F-119(推力156千牛)和F-35使用的F-135(推力155千牛)。

從數據對比來看,俄羅斯的AL-41發動機的多項性能指標接近世界最先進的水平,這也讓蘇-35能夠攜帶更多的導彈和炸彈輕鬆起飛。根據蘇霍伊設計局披露,AL-41發動機裝在蘇-27M上進行測試時,飛行員推動油門到加力狀態後,戰機能夠突破原先的極限速度,很輕鬆的超過使用AL-31F發動機時的飛行極限。

原版的AL-31F發動機兩次大修時間間隔只有500小時,飛行壽命也只有1500小時;而AL-41發動機的上述兩個指標達到了1000和4000小時。AL-41發動機雖然略遜於美國那兩款發動機,但是總體性能目前排世界第三是沒問題的。

如果我們能夠獨立生產出這麼一款發動機,那也就意味著我們的戰機的維修後的飛行時間更長,維修費用等都可以大大降低;能夠攜帶的彈藥也更多。


軍見


不咋樣,但是……不咋樣也比咱們強點(氣人不氣人!!!)

根據毛子自己的說法,蘇35S的117S是媲美美帝F119的存在,是妥妥的第四代軍用大推力小涵道比發動機,(嗯;“產品30”粗來的時候也是這麼說的。)

根據毛子一貫的尿性,基本上無論什麼軍用高新技術,都得跟雙十一前的折扣商品是的,先漲30%再說。
圖注:毛子自己的宣傳。

117S也是如此,14.5的推力加個三維矢量噴管,就是媲美F117的“第四代大推”,這話別人聽了怎麼想,天真不清楚,但美帝聽了一定氣的尿血。


F119是接近16噸(155.6千牛)的推力,函道比還相對較小,使用壽命和大維護間隔更是達到了變態的12000小時和4000小時免維護。

而和F119共用核心機的F35上的F135推力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0餘噸(具體數字天真有點記不清了,但前些日子美帝剛造成F135第一階段的升級使其成為全世界第一款推力超過20噸的小涵道比軍用發動機)。



而117S不僅推力大幅度落後美帝F119系列,使用壽命更慘,全壽命才4000小時,這還是毛子費了大勁的結果。

至於毛子宣稱的什麼飛-火-推一體的“黑科技”,那純屬就是忽悠人的大餅,和美帝F135的智能自檢技術根本就沒有可比性,是拿飛機的航電(飛控、火控、發動機)一體化控制,來特意強調發動機特性的大忽悠,這玩應我們自己都有。

其實熟悉軍事朋友應該都清楚,毛髮和歐美一直都是有代差的,而且不僅是航發,很多高新軍事技術都是如此,而那些不明真相的群眾認為毛子很先進,很厲害的軍事技術,其實有一大半都有水分。

不說別人,僅天真瞭解的毛子軍事技術大忽悠,寫出來都能成一本防詐騙教科書了。

而我們之所以對117 S甚至是三姨夫如此的“矚目”、需求,那都是實在是沒轍了,我們自己的航發實在是在工程進度上跟不上(跟歐美更沒發比),才出的如此的下下策。
圖注:太行是在是成熟的太晚,才讓“三姨夫”
有機可乘。

如果航發三巨頭(普惠、GE、羅羅)有一家和咱們合作,毛子要是能有一款航發進到我們同領域來,天真發誓,我都可以在天安門廣場裸奔,立字為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