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20能否大量生產機體,最後安裝等待中的國產發動機?

用戶52455373052

沒必要啊。發動機有的是,中國買了一大批D30發動機,而且國產型號渦扇18早就搞定了。

飛機等發動機的例子倒也不是沒有。舉個最著名的飛機,波音747。1969年波音747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客機首飛之後,配套的發動機JT9D問題太多,不能及時量產,當時波音就非常尷尬了,機體是產還是不產?最後波音747之父喬薩特親自拍板,先產機體,然後派人去普惠公司,指導修改發動機設計。

圖一:運20可以裝備D30,也可以裝備渦扇18。

在發動機搞定之前,波音747翅膀下邊吊的是水泥塊當配重,因為如果不配重,飛機就一屁股坐地上了。這個案例也說明,波音公司還是很牛的,一個飛機生產商,去教發動機廠商如何製造發動機。厲兵哥去西雅圖波音工廠參觀時,也有一些波音787吊著水泥塊配重,看來從波音747開始吊水泥塊的革命傳統沒有丟。

圖二:新型運20模型,注意發動機要比現在用的D30粗很多。

運20的國產發動機分兩步走,先行裝備渦扇18,後續換裝渦扇20。渦扇18雖然性能比較差,但是可以滿足目前的需求,有得用總比沒得用好。渦扇18源自俄羅斯伊爾76的D-30,已經完全國產化。運輸機和轟炸機的發動機往往是通用的。渦扇18也是中國新一代戰神轟六K的動力。

圖三:轟六K戰神裝備的也是渦扇18。

渦扇20比較先進,是中國製造的第一款先進大涵道比軍用發動機,推力比渦扇18大,而且比渦扇18省油。渦扇20裝備運20之後,運20的性能會有非常大的提升,能飛得更遠,裝得更多。目前這款發動機正在測試之中,不日將正式裝備運20。


厲兵

運20大型運輸機是我國西安飛機工業公司研製的四發大型運輸機,是一款大型戰略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220噸,最大載重66噸,最大時速800公里,航程7800公里,是世界僅有同時具有戰略運輸和戰術運輸的功能。能與之相比的只有c17運輸機。


運20的代號為鯤鵬,我們親切的稱之為大胖,運20是我國研製的起飛重量最大的運輸機,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目前擁有戰略運輸機的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相比之下對我國空軍的作用不言而喻,運20可以搭載一輛99A坦克或各種各樣的軍事裝備在12小時之內到達全球任何一個地點。代表我國的跨洲際運輸能力,世界上有跨洲運輸能力的只是中美俄。

運20採用我國自主生產的機體和航電,未來可以做為加油機,預警機的載體而存在,運20的氣動佈局上系考了同類型的伊爾76與C17,採用懸臂式上單翼,前緣後掠,無翼捎小翼,氣動佈局上不能說超過C17,但也好於伊爾76,運輸機的氣動如客機的氣動佈局上都大同小異,技術就那些技術。



我國的運20,美國的c17,俄羅斯的伊爾76相比可以發現伊爾76比較落後,伊爾74的最大載重才40噸,而且機身寬度也無法與運20相比,伊爾76當時就是為了與C141運輸機相比,後來蘇聯解體伊爾106的研製流產了,只能把伊爾76改進來充當戰略運輸機,伊爾76只能運T72這樣重量最重46噸的坦克,不能運M1A2,99AA樣重量在60噸以上的坦克,所以伊爾76只能在俄羅斯被稱為戰略運輸機。


而我國的運20與伊爾76拍相比在貨艙高度與寬度都大了約三分之一,所以運20才才符合我國國情的運輸機,現在運20使用的D30發動機,這是俄羅斯上世紀70年代的產物了,推力只有12噸,在油耗,壽命上都比C17上使用的F117-Pw-100要差很多,F117-Pw-100發動機的推力足有18.9噸。

至於說為什麼不大量生產好不裝發動機,主要是我們沒有那麼大的需求,按步就班的生產足夠了,而且飛機的生產要儘量的合理安排,不能花資金建幾條生產線然後幾年後停產,這樣太浪費資源了,而且對比C17的的生產速度可以看到C17的生產速度也不快,C17從1993服役,至今停產,共生產280餘架,自己裝備了235架,生產了20年,一年的產量也就每年14架左右,我們的需要雖然比美國大些,但也不能裝備太多,夠用就好。



至於說外貿,有戰略運輸機需求的中美俄自己生產,像印度買10架C17就是大客戶了。美國向北約強行推銷北約小弟們湊錢買了三架,英國買了四架而已,運20的外貿空間近似於無,而伊爾76則在1976生生產至今才1000架,還包括加油機機各種改型。


GE發粉

雖然網上大量流傳運20已經安裝D30的國產版本WS18發動機,雖然未經官方證實,但是應該也沒有誤傳。

而像你提問的問題來看,你所指的國產發動機應該是指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網上流傳的WS20吧。

你所提出的這個建議應該不是很切合實際,首先因為目前我軍對於大型運輸機的急切需求,是需要先解決量的問題再解決質的問題的,這點可以從進口二手伊爾76來證明。其次以目前裝備服役的運20這個版本來看,其性能指標是符合目前PLA的行軍需求的,當然以後會有更好的改進版本出現,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其次,目前我軍裝備運20數量較少的原因並不單是發動機缺乏的問題,而是整機生產速度慢的問題。雖然我們看到運20的生產廠家西飛在製造運20時採用了能夠大幅度提升產能的脈動生產線,但是運20畢竟是我國研發製造的第一款大型軍用運輸機,對於建造技術的成熟度還不是很熟練,所以冒然提升產能,容易出現問題,繼而對我軍裝備發展有很大的安全隱患。還有就是飛機建造過程比汽車要複雜多的多,幾百萬個零部件集成在一起需要時間也需要可靠性,這都是產能不高的原因所在。

還有就是雖然運20是西飛的產品,但其零部件並不全是西飛自己產的,很多零部件都需要外購,這都需要時間,在交付前都是需要西飛自己承擔一切的,所以也就不可能建造的那麼快了。

最後就是已經制造出來的運20在未交付前西飛不光要承擔材料成本人工費用等,還有大量半成品的場地佔用費等等。當然萬一在等待裝備的新型發動機突遭不測,很容易造成大量建造運20半成品報廢。而這些半成品因為裝備的發動機型號不同,其機體肯定和原版的有所不同,再改回去更麻煩複雜。


魑魅涅槃

你還是不太瞭解大飛機,其實只要在研發時做了足夠的風洞測試,機體壽命滿足設計要求,換髮動機並不是什麼難事,無需裝配好機體等待發動機,那是勞民傷財。我們每年進口的俄製D-30KP-2/WS-18渦扇發動機數量不低,裝備諸如運20、伊爾76、轟6K,雖然D-30KP-2/WS-18不算先進但是毛子的發動機還算扛用,大運和大客機的發動機都是吊裝的,更換航發比戰鬥機要方便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