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人心真的思汉?两汉之交背后隐藏的观念之争

引言

对于汉代历史略有了解的朋友,一定对两汉之交那股“人心思汉”的风潮不陌生。随着这股风潮的兴起,短暂的新莽王朝覆灭,刘氏再次揭竿而起。最终,没落皇族刘秀建立了东汉。然而被毛主席称为“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刘秀,统一天下的时间却远远超过刘邦,而且大部分时间所面对的敌人并不姓刘。这其中的矛盾如何解释?当我们细细梳理史料时,才发现这背后隐藏着的斗争丝毫不亚于战场。


人心真的思汉?两汉之交背后隐藏的观念之争

阎立本绘制的刘秀


王莽是怎么上位的

虽然刘邦大败项羽后建立了大汉王朝,不过当时的统一只是名义上的。大汉天子是在“与诸侯王共天下”。直到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收回诸侯王的权力;汉武帝利用带有阴阳灾异特色的儒家学说建立了大一统思想。此时才让全中国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汉。


人心真的思汉?两汉之交背后隐藏的观念之争

董仲舒代表作《春秋繁露》


汉武帝外攘夷狄,内修法度,使汉到达极盛时期。盛极则衰随之而来,武帝无止境的用兵和享乐为国家带来巨大的负担。百姓起义不绝,“大群至数千人,擅自号,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守、都尉,杀二千石,为檄告县趋具食;小群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称数。”曾经寄希望于武帝致太平的儒生,也由于武帝的作为和阳儒阴法的举动而走向对立面。

孝昭元凤三年正月,汉朝突然出现各种怪异现象,董仲舒弟子眭弘趁机上书:“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顺天命。”竟然要求汉帝禅位于人!随着元、成时期王朝日益衰弱,社会矛盾愈发突出。儒生们要求汉帝禅让的言论也更加急切,同时带有目的性的童谣、谶纬迅速流行。最为著名的便是《春秋谶》所提到的“代汉者,当涂高也。”哀帝时期,夏贺良等言赤精子之谶,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这时连哀帝都不得不重视起来,配合他们搞了一场“再受命”的闹剧。只是这场闹剧很明显是没有结果的。

成帝以来,皇权掌握在王氏外戚手中。恰好这个时代王氏中出现了一位儒家模范人物——王莽。《汉书》记载王莽

“折节为恭俭…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宿卫谨敕,爵位益尊,节操愈谦。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故在位更推荐之,游者为之谈说,虚誉隆洽,倾其诸父矣。敢为激发之行,处之不惭恧。”


人心真的思汉?两汉之交背后隐藏的观念之争

王莽篡汉连环画

王莽的这些行为得到了王氏外戚和儒生群体的共同赞誉。王凤将王家的权力交到他手上,使得其有权力来进行所有想做的事。儒生认为汉无圣帝,无法带领天下致太平,于是与王莽达成了协议,让王莽来进行改制。而在王莽这样的举动下,朝野上下反对者却不多。安众侯刘崇欲起兵,结果“从者百余人,遂进攻宛,不得入而败”。王莽代汉后,徐乡侯刘快数千人攻即墨,最后“吏民距快,快败走,至长广死”。唯一动静较大的翟义,号称十万,也不过三个月就败亡。这些宗室、忠臣并未得到士民的响应。

史建刚在其《两汉之际的厌汉与思汉》一文中总结道:“各社会阶层从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出发,利用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各种政治理论学说来表达对汉家皇帝、汉家天下以及“汉政”的不满和厌恶。同时也期待着理想人物的出现,对现实政治有所匡正和补益。这样以和平禅代的方式实现天命转移,符合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追求和愿望。


人心思汉的风暴来袭

王莽当上皇帝后,本着儒家思想,开始更大规模的改制。井田制、奴婢私属、五均六莞等等,一时间从经济到官制、从地理到文化,无一不改。然而王莽几乎没有考虑过政策要顺应社会规律,结果是每条新政都伤害了各大阶层的利益。当新政实施不下去的时候,王莽从未想过改变政策,而是用秦汉以来形成的国家暴力机器强制执行命令。王莽新政对社会造成的危害,隗嚣的檄文概括的非常全面。

分裂郡国,断截地络。田为王田,卖买不得。规锢山泽,夺民本业。造起九庙,穷极土作。发冢河东,攻劫丘垄。尊任残贼,信用奸佞,诛戮忠正,覆按口语,赤车奔驰,法冠晨夜,冤系无辜,妄族众庶。行炮格之刑,除顺时之法,灌以醇醯,裂以五毒。政令日变,官名月易,货币岁改,吏民昏乱,不知所从,商旅穷窘,号泣市道。设为六管,增重赋敛,刻剥百姓,厚自奉养,苞苴流行,财入公辅,上下贪贿,莫相检考。民坐挟铜炭,没入钟官,徒隶殷积,数十万入,工匠饥死,长安皆臭。既乱诸夏,狂心益悖,北攻强胡,南扰劲越,西侵羌戎,东摘濊貊。使四境之外,并入为害,缘边之郡,江海之濒,涤地无类。故攻战之所败,苛法之所陷,饥馑之所夭,疾疫之所及,以万万计。其死者则露尸不掩,生者则奔亡流散,幼孤妇女,流离系虏。《后汉书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人心真的思汉?两汉之交背后隐藏的观念之争

国家博物馆藏王莽时期货币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曾经在汉朝勉强度日期待着希望的小农们揭竿而起,曾经上书支持王莽相信圣人的官吏们纷纷离心,曾经希冀理想实现的儒生们找回刘氏。于是王莽末年,儒生术士们造出“刘氏复兴”的谶语,刘氏宗族和野心家借以起事,活不下去的农民们则成为“思汉”的追随者。

那么这一场风暴到底有多强烈?在下表,我统计了《汉书》、《后汉书》中有关“人心思汉”、“刘氏复兴”的相关内容:


人心真的思汉?两汉之交背后隐藏的观念之争

“人心思汉”统计

可以看到这类“人心思汉”的言论,竟然多达24处。而叙述者从底层的老吏到儒学大家,从内地到边疆,从汉人到匈奴,足以证明这是一场遍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思潮风暴。

所以,当昆阳之战新军主力溃散后,“海内豪桀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用汉年号,以待诏命,旬月之闲,遍于天下”。舂陵刘氏起兵短短两年便打败王莽,当上了天下共主,何其神速!

只是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个表格时,猛然发现如此巨大的风暴仅仅刮到更始二年便几乎消失了,而更始二年可以说是真正乱世的开幕。这原因何在?


拥汉与反汉的思想战争

名义上成为天下共主的更始帝,却并没有了解“人心思汉”的本质,那便是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作为当时人的索卢放,清楚的了解这一点,故以此劝诫更始使者——今天下所以苦毒王氏,归心皇汉者,实以圣政宽仁故也

更始在定都长安后委命外戚,日夜宴饮,其他诸将“从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更始君臣的胡作非为,致使“关中离心,四方怨叛”。这无疑严重损害了刚刚恢复的刘氏威名。人们再次想起了王莽上位前的那种绝望。

刘秀手下大将耿弇在更始二年进言时总结道:

今更始失政,君臣淫乱,诸将擅命于畿内,贵戚纵横于都内。天子之命,不出城门,所在牧守,辄自迁易,百姓不知所从,士人莫敢自安。虏掠财物,劫掠妇女,怀金玉者,至不生归。元元叩心,更思莽朝。…天下至重,不可令它姓得之。《后汉书卷十九 耿弇列传第九》

此时的人心不仅不思汉,反而怀念起了王莽。而此时的野心家不甘心屈居“刘氏”的招牌之下,纷纷拥兵矫称,再次搬出了刘氏已失天命的口号,“刘姓”与“它姓”正式对立。于是“拥汉”与“反汉”两种思潮并行于天下。这是军事以外的另一个战场。


人心真的思汉?两汉之交背后隐藏的观念之争

网友“布哈林”绘制东汉初局势图

当时割据西北的隗嚣便与班彪争论了起来。隗嚣问班彪:“过去周亡,天下分裂,几代的时间才统一,如今是否也是一样?”班彪认为现在人心思汉并不会造成战国的局面。隗嚣却认为这不过是百姓习惯了刘家,并不是汉家真正复兴了。当年刘邦争夺天下的时候,谁知道汉能成功呢?

隗嚣的看法代表了当时实力派的普遍看法。延岑护军邓仲况据南阳阴县割据,刘秀为了争取他,便派苏竟晓之以理,其中提到:

世之俗儒末学,醒醉不分,而稽论当世,疑误视听。或谓天下迭兴,未知谁是,称兵据土,可图非冀。或曰圣王未启,宜观时变,倚强附大,顾望自守。

就是说当今天下有野心的人认为这乱世谁当皇帝都可以,那为什么不能是自己?而没有野心的人则觉得乱世还会持续下去,最重要的就是保全自己。从这里可以看到当时“刘氏”所具有的号召力已经不大了。所以马援见到刘秀第一面就说:“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

在两汉之交,反汉最强劲者,当数公孙述。公孙述本借辅汉之名而起,在刘秀称帝的同年,在巴蜀称帝。其称帝之时,谦虚的表示:“帝王有命,吾何足以当之?”但他的手下对此解释道:“天命无常,百姓与能。能者当之,王何疑焉!”公孙述就此称帝。

为了争夺天命的解释权,刘秀亲自下场和公孙述展开了战争。公孙述认为汉命已尽,一姓不可再受命。又引图谶、掌文自以为有天命。刘秀便亲自写信给公孙述,一一予以驳斥。从《韩歆传》看,这很可能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有趣的是,刘秀在给公孙述的信中,称呼其为“公孙皇帝”,或许刘秀本人对“刘氏”这块招牌的信心也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实力便成了决定性因素。隗嚣派张玄游说河西,同样举出一姓不再兴的理由。但窦融等人最终以为刘秀既有天命,更是“土地最广,甲兵最强,号令最明”,遂决定投靠刘秀。


刘秀的官方思想

面对比起军事斗争更加复杂的思想斗争,当时的人纷纷选择了最有力的武器——谶纬。其中刘秀便是最有代表性的。刘秀不仅在登基时利用谶,平时也学习谶纬,甚至选择官员时也利用谶纬。最惊人的是战争的紧要关头,“賊檄日以百數,憂不可勝,上猶以餘間講經藝,發圖讖”。是刘秀真的痴迷谶纬到这种地步吗?


人心真的思汉?两汉之交背后隐藏的观念之争

刘秀连环画

并非如此,比如他用谶选择的大司马孙咸并不被大家认可,随即便换上吴汉,而这个孙咸则再也没有出现在历史上。曾经有一次官员尹敏劝说谶乃是今人所造,并不可信。随即自己创造了两句“君无口,为汉辅”。刘秀明知这是假的,虽然不高兴,却也没说什么。足见刘秀并非不知道谶纬的虚假。

刘秀纵然知道谶纬非真,但广大的民众并不知道,一般的读书人也难以分辨。于是谶纬便成了刘秀合法性的证明。为此,刘秀不遗余力地推行谶纬。而反对谶纬的人,便是质疑刘秀的合法性,遭到刘秀的打击。

学者桓谭反对谶纬,且不理解刘秀为什么如此相信,便上书道:“臣谭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明矣;而乃欲听纳谶记,又何误也!”此中黄白之术,指的是公孙述的把戏。他认为汉为赤、王莽为黄、公孙述为白,五德之运,黄承赤而白继黄,即公孙述认为自己应该当皇帝。于是有了上文刘秀与公孙述的论战。桓谭没有明白刘秀反对公孙述,并不是反对他的方法,而是反对他的观点。这导致桓谭差点被杀。

同样的例子还有韩歆,曾经因朝会,听说刘秀读隗嚣﹑公孙述相与书,便说:“亡国之君皆有才,桀纣亦有才。”这里的“隗嚣﹑公孙述相与书”很明显指的也是刘秀和他们的论战书信。韩歆倒是看明白了刘秀的想法,但却不以为然,甚至讥讽刘秀对谶纬的解释,不过是自作聪明。这在刘秀看来简直是公然质疑自己的合法性,于是逼迫韩歆及其儿子自杀。

对于其他反对谶纬的官员,刘秀也同样不给好脸色。比如上文的尹敏,以及郑众。到了晚年,刘秀终于按照自己的意思修改好谶纬,便宣布图谶于天下。通过这种方式,刘秀将自己塑造成了天命之子,汉乃为天典命。

在这种“天定”的意识形态以及刘秀的铁腕下,东汉的儒生们再也没有前辈们那种“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姓之私”的想法,取而代之的是“天下,高帝天下”。对此,吕思勉精确地指出:“中国之文化,有一大转变,在乎两汉之间。自西汉以前,言治者多对社会政治竭力攻击。东汉以后,此等议论,渐不复闻”。


总论

两汉之交“人心思汉”的风潮,流行于王莽末及更始年间,其本质是对王莽统治不满。人民寄希望于刘氏能够带来好的生活,正如当年不满汉朝而支持王莽一样。当坐上皇位的刘氏不能满足这种朴素的愿望,人民很快便会抛弃“思汉”的想法。于是更始败亡后,“海内云扰,诸夏灭微;群龙并战,未知是非”。最终,实力最强的刘秀统一了天下。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再出现,刘秀一方面兢兢业业治理天下,另一方面强化并垄断谶纬的解释权,希望借此控制思想。史书中强化“人心思汉”也是加强自身天命的一种行为。而当我们透过纷繁的史料后,可以看到两汉之交,并不是“人心思汉”,而是“人心思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