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武夷巖茶到底是喝山場還是口感?

大紅袍


“山場”是武夷巖茶的出生證。

“山場”是武夷巖茶的先天因素,決定著巖茶的出身,是一款好茶的基礎。

關於武夷巖茶的 “山場”話題,由來已久,內涵豐富。武夷巖茶的 “山場”基本可劃分為三大類:正巖茶、半巖茶、洲茶。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坑兩澗”,其次還有:天心岩、馬頭巖、竹窠、九龍窠、三仰峰、水簾洞等地。這裡常年雲霧繚繞、溪澗縱橫、鳥語花香、地形似天然溫室、光照散淡而從容、有著非常適合巖茶茶樹生長的氣候環境條件。使“山場”成為武夷巖茶品質的先決條件,成為了武夷巖茶的出生證。

口感是武夷巖茶的體檢表。

武夷巖茶的口感,綜合了不發酵茶、全發酵茶的製法特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口感風格。武夷巖茶有著濃而不澀、爽口回甘、的特有口感。武夷巖茶的口感,總體來說是:甘、醇、鮮、滑。

❶ 甘:只要是好巖茶,入口即甘。一入口就會有一種甜滋滋,涼絲絲的感覺。武夷巖茶的回甘是發散型的,直接擴充至喉部,清涼舒爽開闊,甚至讓人感覺那不是回甘,是一種遠遠超越了回甘的感覺。品飲巖茶後,讓人舌齒清甘,喉嚨開闊,很舒服放鬆的一種感覺。

❷ 醇:巖茶的滋味口感,比綠茶濃,比紅茶黑茶淡。茶湯比綠茶飽滿厚稠;比普洱茶及黑茶清薄;比同屬烏龍茶的鐵觀音,茶湯更厚稠,滋味更濃郁。因此在福建武夷一帶茶界中,流傳著“南香北水”的說法。就是針對巖茶與鐵觀音的品質而言的。

❸ 鮮:武夷巖茶的口感清新、清鮮、甘美、如同品雞湯一般。形成這種新鮮感的原因,主要來自於茶葉中的氨基酸。武夷巖茶中的氨基酸含量是一般綠茶的一倍以上。

❹ 滑:“滑”是相對於 “澀”而言的。武夷巖茶茶湯入口後,毫無澀感,順滑流暢,感覺茶湯是自動 “滑”入喉部,完全不需要吞嚥。另外就是有一種 “融化融合”的感覺,入口後,就會感覺到完全融化在口腔中一般。

❺ 武夷巖茶的品質特徵:

外形:條索緊結、或細緊或壯結;色澤烏褐或帶墨綠、或帶沙綠、或帶青褐、或帶寶色。

湯色:橙黃至金黃、清澈明亮。

香氣:花香果香、銳則濃長、清則幽遠,或似水蜜桃香、蘭花香、桂花香、乳香等等。

滋味:醇厚滑潤甘爽,特有“巖韻”。

葉底:軟亮、綠葉紅鑲邊、或葉緣紅點泛現。

最後回顧一下:

● “山場”是武夷巖茶的出生證。決定著巖茶的出身,是一款好茶的基礎。

● “口感”是武夷巖茶的體檢表。好的武夷巖茶,從內到外都要過硬。要出身好、內質好、外形好。


風輕雲淡高山流水2900


這個怎麼說呢?我覺得還是從經濟能力和個人口味愛好綜合來取捨吧。另外,山場和口感也是密不可分的。

武夷巖茶好的山場,口感肯定不會差,每個山場的茶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大家的工藝幾乎都是一樣的,水平也有高低,所以同一個山場的茶,也會有不同的口感。我把核心的山場發給你以作參考:

1.正巖核心山場:三坑兩澗兩窠內外鬼洞,即:牛欄坑、慧苑坑、倒水坑(大坑口)、流香澗、悟源澗、九龍窠、竹窠、內鬼洞、外鬼洞。

2.正巖山場:具體為:馬頭巖、鷹嘴巖、天車架、彌陀巖、碧石巖、蓮花峰、水簾洞、天心岩、桂林...

3.半巖山場:具體為:三姑石、天遊峰、大王峰、燕子窠、虎嘯巖、桃源洞、慢亭峰、天柱峰、獅子峰等

4.洲茶山場:上述山場之外並在武夷山風景區以外的,即為洲茶山場。

如果讓我來選擇的話,我還是首選山場,確定山場以後在評定茶的工藝水平,最後做取捨。





大上行


您好,您問的“武夷巖茶到底是喝山場還是口感”,我可以給您以下建議和詮釋

1.武夷巖茶沒山場就沒口感,山場不硬,茶體就不飽滿,厚度就不夠,韻就不顯。

晚清名人梁章鉅曾將武夷巖茶的特徵概括為“香、清、甘、活”四字。他說,靜參謂茶品有四等,一曰香,花香小種之類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為無上妙諦矣。不知等而上之則曰清,香而不清,猶凡品也。再等而上則曰甘。香而不甘則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則曰活。甘而不活,亦不過好茶而已。活之一字,須從舌本辨之,微乎,微乎!然亦必瀹以山中之水,方能悟此消息。

2.以“香清甘活”四字為基礎是辨別武夷巖茶優劣的標準

3.能體現“香清甘活”這四字特徵的武夷巖茶一定是山場夠好的原材料來製作

4、同時精工細作,才能真正展現武夷巖茶的口感,體現武夷巖茶的風采

總結下來

可以說一切武夷巖茶以山場為基礎,製作工藝為核心,真正體現中國人文的天人合一之境界,才能有一杯口感上佳的武夷巖茶


老魚私房菜


  喝武夷巖茶喝的是“山場”還是“口感”呢?是否在擇茶的道路上有所偏頗或迷惘?很多愛茶人都在該問題上栽過跟,下面我們就喝茶該注重“口感”還是一味追求“山場”的問題討論一下。

  我個人認為選擇適合自己的茶大致可以這兩點窺探:1、好山場是好茶的明星標籤;2、好口感是好茶的終極目標。

  所謂“山場”,就是茶葉的出身地,山場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不同地點的微域小氣候和土壤條件上。“高山雲霧出好茶”,這句話就充分地說明了好茶和“山場”的關係。可以說,任何一種茶都深受山場的影響,只是相比之下,沒有武夷巖茶那麼大而已。

 武夷巖茶的“山場文化”內涵極深,武夷巖茶的山場劃分大致可歸為三類:正巖地、半巖地和洲茶地。其中以正巖地最為上乘,最負盛名的要數“三坑兩澗”,另外,還有天心岩、馬頭巖、竹窠、九龍窠、三仰峰、水簾洞等地。

  山場決定這茶葉的出身,優越的出身意味著厚實的底子,是一泡好茶的品質保證。雲霧繚繞、澗流淙淙、鳥語花香的生長環境,加上正巖產地內紫色砂礫岩豐富的礦物質,必定能孕育出滋味醇厚並具獨特“地域香”的茶葉。

  先天條件的好壞,我們無法選擇,但是否就能完全決定一杯茶的好次呢?其實不然,後天的努力和奮鬥同樣重要。一杯茶的好壞,取決於很多因素,鮮葉的優劣、天氣的好壞、茶園管理、加工技藝、包裝儲藏等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上等的鮮葉,遇到技藝不嫻熟的師傅,搖青掌握不當或者焙火太急躁了一些,都會導致產出的茶葉質量不高的情況。

如果沒有提前告訴你山場,你更在意的是這泡茶的幹茶、滋味、香氣、湯色、葉底等,會“規規矩矩”地品評一泡茶。但是一旦你知道了產地,則更在意的是那一股所謂的“氣息”,那股山場味。喝一泡巖茶,其實是可以忽略其背景的,單純地以茶論茶。

  很多時候,在外喝茶,總會被問到:喝得出來是哪裡的茶嗎?我坦然沒有這等本事,但我大致可以喝得出,這茶香氣如何、滋味口感如何、製作上有沒有大差錯等。難道這還不足夠嗎?更重要的是,我能喝得出,這泡茶是否適合自己的口味。我想,我沒有必要為一泡茶的出身放棄喝茶的好心情。

好的山場是好茶的一個保證,但並非決定因素,好口感更是好茶的終極目標!




美味橙子


肯定喝山場的


玉龍祥茶業小李


山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