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经常挨揍和从未被打过的孩子,十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中国人向来讲究“棍棒底下出孝子”,虽然这句话说得有些极端,但其中蕴含的道理也还是很有智慧的。尽管现在提倡“跟孩子做朋友”,但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养育孩子也只有严格一些,父

母起到“管教作用”,才不至于让孩子走上弯路。

现在有很多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细细想来,可能与现在过于“温柔”的教育方式有关,尽管不提倡父母用武力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但严格要求总归是没错的,在孩子犯大错的时候,可以适当考虑。

经常挨揍和从未被打过的孩子,十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经常挨揍的孩子和从来被打过的孩子,10年后差距很大!

1、 孩子心理的成熟度差异

经常挨打的孩子因为长时间挨打,对父母有了很重的敬畏心,平时不敢忤逆父母,什么都只能顺着父母来,这样也就逐渐没有了主见,由于只会听父母的话,自己的心理就得不到发展,成熟的也就会很慢。

而从未挨打的孩子不同,他们没有受到父母过多的管制,因此也就能够自然的生长,在碰到事情时,他们也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在锻炼中,孩子的心性就会得到很多的进步,身心也能成长的更快。

经常挨揍和从未被打过的孩子,十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2、 性格方面的差异

邻居家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柯,他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叫艾艾。两个小男孩都很活波。然而,因为艾艾总是调皮,他的父母总是会打他;而小柯的父母不同。当小柯调皮时,他的父母不会去打他,而是会温柔的告诉小柯他做错了什么,并和小柯一起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多年后,小柯还是一个非常活波的孩子,积极向上,乐于助人;而艾艾却变成了一个内向、木讷、胆小的孩子。本是两个性格相似的孩子,却在不同的家庭教育模式后,变成了两个性格完全迥异的孩子。

小柯因为从未挨过打,所以依旧天真浪漫;但艾艾却在长期的挨打中失去了原来那个开朗的自己。

经常挨揍和从未被打过的孩子,十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3、 孩子三观的差异

教育专家马德里曾说:在欢声笑语中长大的孩子,能对世界有更全面的认识。

从未挨打的孩子因为往往能从父母那学到很多正面的事情,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也能更加独特,因此也会有更加正确的三观。

但经常挨打的孩子不同,他们在父母长期的打骂中,慢慢变的麻木,这种孩子看到的往往都是世界中比较负面的事情。他们的三观也就有可能会扭曲。

就如思想家李顾曾说:你不能一味的要求一个在泥泞中成长的孩子用单纯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经常挨揍和从未被打过的孩子,十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教育学者李斯曾说:父母是孩子快乐的源泉,同时也是孩子罪恶的开始。

那么孩子到底能不能打?

相信这是很多家长一个共同的疑问。孩子在比较小的时候,适当的棍棒教育是需要的,这种方式主要用在孩子不肯听话,态度极差的情况下,适当的棍棒教育能够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

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应该尽量要少,因为如果经常打孩子,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就会越来越不害怕挨打了,孩子越长大,就越要减少棍棒教育的次数,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尽量做到多沟通、多交流,不动手。

经常挨揍和从未被打过的孩子,十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经常打孩子的弊端

1、打,这种管教方式,可能会造成孩子的暴力行为

孩子从成人对待自己的方式中学到了什么呢?

“可以打人。”

“打人可以用来解决问题。”

“打人是有力量的表现。”

这种方式,会被他运用到和人交往的方方面面,而且会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那些流落社会的帮派份子,多半有一个挨打的童年。而我们,不也是从自己的父母那里,继承了这样的办法,来对待自己最亲爱的孩子吗?

2、打,这种管教方式,可能造成低自尊的孩子。

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孩子也是这样。

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采取行动?取决于他如何诠释:“周围的人为何这样对我?”

——《正面管教》

惩罚能制止孩子当下的不良行为,却在孩子的内心种下了低自尊的种子:

经常挨揍和从未被打过的孩子,十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3、打,这种管教方式,最终会失效。

所以大多数的家长,都在孩子的青春期到来前,中止了这种方式,一方面,因为这种方式本身的不可持续性。

另一方面,不需要任何人告诉我们,从自身的经验中我们迟早会发现:这孩子怎么不长记性/这么倔?打了也不管用?

经常挨揍和从未被打过的孩子,十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就曾在圆桌派上讲到给孩子立规矩这件事,说:“三岁是给孩子立规矩的关键期,家长要有这个意识,现在不管,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想打也打不了了。”

同样的道理,

对于3~6岁的孩子,我建议家长抓住性格养成黄金期,好好培养孩子的性格,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进步,特别是那些本身就容易暴躁的家庭,更应该在以后的日子里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影响着孩子。

经常挨揍和从未被打过的孩子,十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突突妈妈就是有了前车之鉴,所以我在引导孩子性格养成时搭配了看绘本这一方法,主要是

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在小时候是很强的,所以我就抓住这一点利用看绘本来加强孩子对情绪的理解和调控。

《宝宝培养好习惯情绪管理绘本》,原因就是这套绘本主要针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内容上选取的是与孩子息息相关的生活内容,包括发脾气、分享快乐、乐观、表达等十个主题,每个主题对应着一个故事,字数科学,语言易懂

经常挨揍和从未被打过的孩子,十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这套绘本的图画设计也很巧妙,与文章内容是相得益彰,而且色彩饱满绚丽,对孩子有很大吸引力,有利于孩子的理解和阅读

绘本的做工也是很好的,纸张环保光滑,字迹清晰,没有什么难闻的油墨味道,可以放心孩子阅读

经常挨揍和从未被打过的孩子,十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家长们每天坚持给阅读,加强孩子的记忆,另外提一点小建议,在遇到情绪表达词时,家长可以适当变换语气,还可以停顿提问孩子,这样的学习效果是加倍的

经常挨揍和从未被打过的孩子,十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这套书的价格在59元左右,一共10本,平均一本也就是爸爸的一盒烟钱吧,很划算

有需要的朋友点击下方图片链接就可以购买了

家里的孩子不听话时,你更爱用口头教育,还是棍棒教育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我是一名三岁宝宝的妈妈,育儿是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宝宝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细致的关怀。大家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共同探讨,一起解决。

我是图图妈妈,每天在带娃养娃中与宝宝一起成长。

每天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各位宝爸宝妈与我共同分享养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