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求賢令》——大秦帝國崛起的第一雄文

秦獻公去世後,秦孝公繼位,當時秦國情況很嚴峻,國內由於連年征戰,士兵疲憊,百姓難以為生,紛紛逃往他國,士族內鬥不斷。國外強國魏國虎視眈眈,意圖聯合諸國瓜分大秦,秦國不得不割地偷生。為此秦孝公痛下決心,頒佈了震驚天下的求賢令。

《求賢令》——大秦帝國崛起的第一雄文


秦孝公以一篇《求賢令》,深深打動了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衛鞅。之後,衛鞅才在秦國推行了戰國曆史上最為轟轟烈烈的變法運動。可以說,這篇《求賢令》開啟了秦國的轉機之路,是秦國乃至整個戰國時期最具有影響力的第一雄文。

而秦孝公的這篇《求賢令》,共有兩個版本,一個是電視劇《大秦帝國之裂變》版,一個是《資治通鑑》版。以下是具體介紹:

1.《大秦帝國之裂變》版全文如下:

秦公嬴渠梁告天下之士:

秦,自穆公稱霸,國勢有成,大業有望。然,其後諸君不賢,厲公、躁公、簡公、出子,四世政昏,內亂頻出,外患交迫,河西盡失,函關易手,秦始由大國而僻處一隅。其後,獻公即位欲圖振興,連年苦戰,飲恨身亡。當此之時,國弱民窮,列國卑秦,不與會盟。且欲分秦滅秦而後快,國恥族恨,莫大於此。本公即位,常思國恥,悲痛於心。

今,嬴渠梁明告天下:但有能出長策、奇計。而使秦國恢復穆公霸業者,居高官,領國政,與本公共治秦國,共享秦國。

《求賢令》——大秦帝國崛起的第一雄文


2.《資治通鑑》版全文如下:

昔我繆公自歧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徒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由上可知,儘管這兩種版本的《求賢令》存在些許差異,但其主旨無疑是一致的,即:招攬大才,振興秦國。可以說,這篇《求賢令》的最大成果,就是秦國得到了曠古奇才衛鞅,從而開啟了大秦帝國的霸業!

《求賢令》——大秦帝國崛起的第一雄文


事實上,秦國後來之所以能夠由弱轉強,乃至一統天下,其轉折點便是商鞅變法。而成就商鞅變法的,則是秦孝公。


由此,《求賢令》事件我們可以這樣說:

戰國的一代雄主秦孝公,發佈了戰國第一雄文《求賢令》,引來了曠世大才法聖衛鞅,開創了戰國曆史乃至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次變法——商鞅變法,從此造就了戰國第一強國——大秦帝國,開創了第一個封建統一王朝——秦朝!

《求賢令》——大秦帝國崛起的第一雄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