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人長大了煩惱會越來越多呢?

許多人覺得,少年時無憂無慮,世界單純。長大後驚覺萬事隨利益驅動,競爭慘烈。

還是小時候好。

其實不是的。

絕大部分的世界,從來不單純,也不溫馨。衝突矛盾,無時不刻存在。


為什麼人長大了煩惱會越來越多呢?


許多人覺得少年時好,一是父母保護得好,沒讓他們直接接觸這世界。二是世界給面子,不為難小孩。三是——說直白一點——懵懂天真。

一種常見的說法,“我在學校裡不覺得人與人有那麼大差距,到社會上才知道”,那是因為學校裡的孩子也懵懂天真,不懂得財勢的力量;學校裡有基本的綱紀,不至於那麼弱肉強食赤裸裸——相比於社會上。

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裡一句話:世上沒有哪一種幸福,不是靠天真無知而來的。

殘忍了點,但是事實。

何況,曾經的自己,其實也未必那麼純真無辜。純真也許代表不懷有惡意,但未必代表舉動得益。

《生活大爆炸》初期的謝爾頓,是個典型案例:他很純真,但總鬧得周遭雞飛狗跳。不是他壞,而是他自我中心,不在乎其他人的感受。他的幸福,是周遭人等對他的關愛和寬容營造的。

我們大多數人小時候,可能更多是個,自我中心的、自戀的、無知又狂妄的熊孩子。

所以長大了有什麼好?

身體機能增長。思維能力強化。你有可能去做更多的事了。許多事不成年是無法體驗的。比如開車、飲酒、看限制級電影、性愛。

你可以工作。可以經濟獨立。可以脫離父母的監護。可以四處遨遊。可以選擇做任何事來刺激多巴胺分泌以獲取快感。

人是隻有長大成熟後,才能體驗許多完整的快感的,包括各種權利,也包括上面提到的性愛。

主要是,你可以做,理論上,不違法的任何事。

你有得選擇。這就是長大的最大好處。

當然你會面臨一些直白的競爭,一些不讓人愉快的真相。但那跟你長大成人無關。如前所述:世界的殘忍一面一直存在著,只是此前,你的父母和社會對孩子的共同認知,在保護著你。

或者因為,你少年時的懵懂未知,讓你忽略了這一切。

如果你覺得長大了沒意思,少年時比較單純,那麼試著回去過一過兩三歲時的生活——被父母禁錮在搖籃或床上,吃口味單調的飲食,按時被哄睡覺。這種日子,成年人是過不慣的。

人有一種傾向,即無限美化過去:少年時做的夢,犯的錯,都是可珍貴的,哪怕初戀是個人渣,也是個俊美的人渣,因為是初戀嘛;母校再差勁也不許人說,因為是青春嘛……但大多數人的青春,其實沒自己想象中美好。人會選擇性記住好的一面,比如少年時的天真無憂,而忽略許多人小時候不知道wifi為何物,看個球賽都需要湊著電視,打個遊戲都可能要借隔壁的遊戲卡,追個歌星都找不到他的歌詞,早起早睡地上課,做不完的作業。

誰會覺得小時候比成年後更幸福,那恐怕是因為,小時候雖然少些煩惱,但也還天真無知,還不太懂何謂快樂和幸福。

為什麼許多幸福是事後回憶起來才覺出來的?

除了人類會選擇性回憶外,還有一點:

人的感官和思維,是會成長髮育的。

小時候不識字,無法體會閱讀的快感,不懂得符號的意義。無法從閱讀或遊戲裡獲得快感,只能從一些基本的色彩與音樂中獲取快感。小時候精神發展不完善,無法體會複雜微妙的情感。小時候也沒有完整的性意識,看見比基尼美女或肌肉男生也不會感到愉悅。

小時候的選擇範圍本來就有限,何況感受能力還那麼弱。即便幸福,也無法感受到;好比是一碗紅燒肉給一個沒味覺的人吃,一個三歲孩子面對身材巔峰期的楊思敏——能幸福得到哪裡去呢?

所以啊,長大了會有更多煩惱,但也因此有更多幸福。

畢竟,大多數人的小時候,只是比成年後更單純恬靜,少些煩憂(以及少許多可能性),多些保護(來自父母和社會,以及自己的天真懵懂)。

——但並不因此而更幸福。

實際上,許多時候,我們都在被保護著,懵懂未知,還以為幸福是理所當然的。

但並不是的。

麥當娜有首歌,《Take a Bow》。在告別的時候,她這麼唱:

I've always been in love with you

Guess you've always known

You took my love for granted, why oh why

The show is over, say good-bye

——我一直愛著你,我猜你一直知道這一點。

你覺得我愛你是理所當然的,為什麼呢?

這齣劇結束了,說再見吧。

所謂長大的煩惱,只是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保護慢慢消失了。

“生活是隻有小時候才艱難,還是一直這麼艱難?”“一直如此。”讓·雷諾如是說。

如果您覺得長大後比少年時煩惱了,並不能證明長大後的世界多麼糟糕,只能證明,少年時,您真的被非常非常溫柔地愛過、保護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