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王羲之的《樂毅論》究竟好在哪裡?

登徒子愛吃蘿蔔


“今書《樂毅論》一本及《筆勢論》一篇,貽爾臧之,勿播於外,緘之秘之,不可示諸友。”

從王羲之在《筆勢論》中對王獻之說的這段話可知《樂毅論》是老王給小王寫的學書範本。

雖然《筆勢論》真偽存疑,但王羲之的七世孫隋代的智永對於《樂毅論》的書法價值是推崇備至的:

“《樂毅論》者,正書第一。梁世模出,天下珍之。自蕭、阮之流,莫不臨學。”

《樂毅論》具體好在哪裡,我覺得唐代褚遂良的評論言簡意賅,一針見血:

“筆勢精妙,備盡楷則。”

也就是說有講究,多變化。我們從佈局、結體、筆畫三個層面來看:

首先看佈局,《樂毅論》有行無列,參差錯落,行氣自然:

中心線的變化帶來的節奏感:

欹側對比變化:

收放對比變化(藍色放,紅色收):

有了這些對比變化,雖然是小楷,但也很生動。

其次看結體,欹側對比,“行”的兩橫角度的變化,“疆”左右兩邊的傾斜角度

更妙的是同一個字有不同的處理,以“兼”為例,第一個是\\ / 第二個是/ \\:

還有粗細的變化,“疆”右邊的9條橫,從上到下有粗細變化:

“無”中間的4條豎,則長短角度各不相同:

同一個字的結體變化真的是窮盡想象:

最後看筆畫,以橫為例,雖然是小楷,仍然有很多逆峰入筆,然後中段的粗細提按,以及最後的收筆都各不相同。

筆畫的差異也是為了結體差異而服務的,八個“之”各不相同,第一筆的點就貢獻了豐富的變化。

所以說《樂毅論》“筆勢精妙,備盡楷則。”變化非常豐富卻又自然不突兀,到了“無法而法“的”至法“階段!


北窗軒


王羲之的《樂毅論》究竟好在哪裡?感謝樓主的提問,小編認為像王羲之這樣的書法大家,他的留史佳作很多,我們知道的卻少之又少,下面看看《樂毅論》好在那!

王羲之小楷《樂毅論》四十四行,褚遂良《晉右軍王羲之書目》列為第一。梁陶弘景說:“右軍名跡,合有數首:《黃庭經》、《曹娥碑》、《樂毅論》是也。”真跡早已不存一說真跡戰亂時為咸陽老嫗投於灶火;一說唐太宗所收右軍書皆有真跡,惟此帖只有石刻。現存世刻本有多種,以《秘閣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樂毅論》 小楷,梁模本有題款“永和四年(348)十二月甘四日書付官奴”(小編注:《蘭亭序》是永和九年,也就是《樂毅論》要早了五年)。據說原石曾與唐太宗同葬昭陵,或說《樂毅論》之書在武則天當政時散人太平公主家,後被人竊去,因懼來人追捕,遂於灶內焚之。

王羲之《筆勢論》中對王獻之說:“今書《樂毅論》一本及《筆勢論》一篇,貽爾臧之,勿播於外,緘之秘之,不可示諸友。”他用自己精心創作的《樂毅論》作為範本,又以《筆勢論》作為理論,從虛與實兩方面啟發王獻之的悟性,導引其進入書學的正軌。從現存的本子中還可看到筆畫是靈動的,橫有仰抑,豎每多變,撇捺緩急;結構上或大或小,或正或側,或收或縮;分佈則重縱行,不拘橫行。從整體上言,在靜穆中見氣韻,顯生機。

《樂毅論》墨跡本今已不傳,真跡則更不待言了。據唐韋述《敘書錄》稱,內府所藏的《樂毅論》,“長安、神龍之際,太平安樂公主奏借出外榻寫”,“因此遂失所在”。徐浩《古蹟記》記載得更為具體一些,曰:後歸武則天女太平公主,其後為一咸陽老嫗竊去,縣吏尋覺,老嫗投之灶下,真跡遂永絕於世。宋朝程大昌肯定了這一說法,其所著《考古編》卷八謂:“開元五年(717)裒大王真跡為百五十八卷,以《黃庭經》為正書第一,無《蘭亭》、《樂毅》,則開元時真本不存明矣。今世傳本,必是摹榻,又未必正是當時傳本。

  褚遂良、武平一皆言貞觀中嘗敕馮承素等榻本賜長孫無忌等六人,人間遂有六本,其內本之經褚河南敘錄者,凡接縫及卷首、卷尾皆印‘貞觀二年’以識。今傳本又皆無之,知是榻非原榻不疑也。”《宣和書譜》著錄的《樂毅論》,恐怕就是程大昌所指的非原榻的再榻本。

另外,宋沈括在《夢溪筆談》卷十七中還提出一新說,他認為“王羲之書,舊傳惟《樂毅論》乃羲之親書於石,其他皆紙素所傳。唐太宗裒聚二王墨跡,惟《樂毅論》石本在(小編注:這塊兒石頭也不知道在哪兒了...)。

  其後隨太宗人昭陵。朱梁時,耀州節度使溫韜發昭陵得之,復傳人間。或曰‘公主以偽本易之,元石曾入曠」。本朝高紳學士家,皇佑中紳之子高安世為錢塘主簿,《樂毅論》在其家,予嘗見之。時石已破缺,末後獨有一 ‘海’字者是也。其後十餘年,安世在蘇州,石已破為數片,以鐵束之,後安世死,石不知所在。或雲‘蘇州一富家得之。’亦不復見。

  今傳《樂毅論》,皆摹本也。筆畫無復昔之清勁。羲之小楷字於此殆絕,《遺教經》之類,皆非其比也。”沈括此說實際上是把傳世的石刻榻本追認到王羲之那裡,以他所見的刻石為原石。權作一說存之。





6別無選擇6


王羲之《筆勢論》中對王獻之說:“今書《樂毅論》一本及《筆勢論》一篇,貽爾臧之,勿播於外,緘之秘之,不可示諸友。意思是說叫王獻之好好收藏,這是秘法,不可以示眾。

王羲之用精心創作的《樂毅論》作為範本,又以《筆勢論》作為理論,從虛與實兩方面啟發王獻之的悟性,導引其進入書學的正軌。從現存的本子中還可看到筆畫是靈動的,橫有仰抑,豎每多變,撇捺緩急;結構上或大或小,或正或側,或收或縮;分佈則重縱行,不拘橫行。從整體上言,在靜穆中見氣韻,顯生機。

此帖和《黃庭經》一樣,雖屬小楷,但寫得雍容和雅,有大字的格局。且筆勢精妙,備盡楷則,行筆自然,字勢逸宕,同唐以後書大異其趣。這些書跡,至今仍是練習小措的優良範本。

孫過庭《書譜》有云: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學書法要取法高,這本貼是非常高古精妙的,故學此貼還是很不錯的選擇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2005704511835853"} --}

1支筆


《樂毅論》眾所周知是書法家王羲之書流傳下來不多的作品之一。

《樂毅論》原作者為夏侯玄,是王羲之的楷書書法作品,共四十四行,小楷。文中論述的是戰國時代燕國名將樂毅及其征討各國之事。

王羲之的書法對後世影響深遠,善於隸書,草書,楷書,行書各種書法體,他精心研究各種書法體,多臨摹,選取精華之處,逐漸擺脫漢魏筆風,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溫和自然,剛健美麗,其中用筆細緻光滑,文字結構之眾多變化是他書法的明顯特別。

《樂毅論》寫的文雅大方,筆勢精緻美妙,具備了楷書的規則,書寫流暢自然,字的筆法超脫而無拘束,是我們學習楷書的很好的臨摹標本。


琲琲


《樂毅論》是三國時期魏夏侯玄(字泰初)撰寫的一篇文章,文中論述的是戰國時代燕國名將樂毅及其征討各國之事。傳王羲之抄寫這篇文章,是書付其子官奴的。有人考證說,官奴是王獻之。這一書跡,早在去東晉未遠的南朝曾被論及。梁武帝在與陶弘景討論內府所藏的這篇書跡時說:“逸少跡無甚極細書,《樂毅論》乃微粗健,恐非真跡”,陶弘景表示贊同,曰:“《樂毅論》愚心近甚疑是摹而不敢輕言,今旨以為非真,竊自信頗涉有悟。”那麼,梁朝內府的藏本,宜是摹本而非真跡。[1]

儘管如此,陳、隋之際釋智永卻視《樂毅論》為王羲之正書第一。據他說:“梁世模出,天下珍之。自蕭、阮之流,莫不臨學。陳天嘉(650——565)中,人得以獻文帝,帝賜始興王,王作牧境中,即以見示。吾昔聞其妙,今睹其真,閱玩良久,匪朝伊夕。始興薨後,仍屬廢帝。廢帝既歿,又屬餘杭公主,公主以帝王所重,恆加寶愛,陳世諸王,皆求不得。及天下一統,四海同文,處處追尋,累載方得。”

唐朝初年,《樂毅論》入於內府,曾經褚遂良檢校鑑定,認定為真跡。褚氏著錄內府所收王羲之書跡,為 《右軍書目》,列《樂毅論》為王氏正書第一,並註明“四十四行,書付官奴”。唐太宗最為寶重的書跡是《蘭亭序》與《樂毅論》。唐內府收藏的《樂毅論》,最初摹拓分賜大臣是在貞觀年間。褚遂良《榻本(樂毅論)記》曰:貞觀十三年(639)四月九日,命直弘文館馮承素摹榻,分賜長孫無忌、房玄齡、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楊師道六人,“於是在外乃有六本。”武平一《徐氏法書記》載:“至高宗又敕馮承素、諸葛貞榻《樂毅論》及雜帖數本,賜長孫無忌等六人,在外方有。”摹本的傳佈範圍,限於皇親國戚或近侍大臣而已,世人罕見其貌。

《樂毅論》墨跡本今已不傳,真跡則更不待言了。據唐韋述《敘書錄》稱,內府所藏的《樂毅論》,“長安、神龍之際,太平安樂公主奏借出外拓寫”,“因此遂失所在”。徐浩《古蹟記》記載得更為具體一些,曰:後歸武則天女太平公主,其後為一咸陽老嫗竊去,縣吏尋覺,老嫗投之灶下,真跡遂永絕於世。宋朝程大昌肯定了這一說法,其所著《考古編》卷八謂:“開元五年(717)裒大王真跡為百五十八卷,以《黃庭經》為正書第一,無《蘭亭》、《樂毅》,則開元時真本不存明矣。今世傳本,必是摹榻,又未必正是當時傳本。按,褚遂良、武平一皆言貞觀中嘗敕馮承素等榻本賜長孫無忌等六人,人間遂有六本,其內本之經褚河南敘錄者,凡接縫及卷首、卷尾皆印‘貞觀二年’以識。今傳本又皆無之,知是榻非原榻不疑也。”《宣和書譜》著錄的《樂毅論》,恐怕就是程大昌所指的非原榻的再榻本。[1]

另外,宋沈括在《夢溪筆談》卷十七中還提出一新說,他認為“王羲之書,舊傳惟《樂毅論》乃羲之親書於石,其他皆紙素所傳。唐太宗裒聚二王墨跡,惟《樂毅論》石本在。其後隨太宗人昭陵。朱梁時,耀州節度使溫韜發昭陵得之,復傳人間。或曰‘公主以偽本易之,元石曾入曠」。本朝高紳學士家,皇佑中紳之子高安世為錢塘主簿,《樂毅論》在其家,予嘗見之。時石已破缺,末後獨有一 ‘海’字者是也。其後十餘年,安世在蘇州,石已破為數片,以鐵束之,後安世死,石不知所在。或雲‘蘇州一富家得之。’亦不復見。今傳《樂毅論》,皆摹本也。筆畫無復昔之清勁。羲之小楷字於此殆絕,《遺教經》之類,皆非其比也。”沈括此說實際上是把傳世的石刻榻本追認到王羲之那裡,以他所見的刻石為原石。


大愛中國書畫


《樂毅論》是三國時期魏夏侯玄(泰初)撰寫的一篇文章,文中論述的是戰國時代燕國名將樂毅及其征討各國之事。傳王羲之抄寫這篇文章,是書付其子官奴的。有人考證說,官奴是王獻之。這一書跡,早在去東晉未遠的南朝曾被論及。梁武帝在與陶弘景討論內府所藏的這篇書跡時說:“逸少跡無甚極細書,《樂毅論》乃微粗健,恐非真跡”,陶弘景表示贊同,曰:“《樂毅論》愚心近甚疑是摹而不敢輕言,今旨以為非真,竊自信頗涉有悟。”那麼,梁朝內府的藏本,宜是摹本而非真跡。

《樂毅論》的結構分析1.粗細變化。如對該帖精讀細研,便會發現不少字的筆畫細處極細,粗處極粗。以較能體現結構架勢的長橫來說,雖然一般說來均比短橫為細,但各字的長橫與長橫比較,仍有微妙的粗細之別。例如右圖中筆畫少的“士”字長橫粗強,而筆畫多的“華”字長橫細健,“光”字長橫左粗右細,“兵”字長橫左細右粗,“書”字長橫細腰微臥。右圖中“公”字各畫均較粗壯,而“即”字多筆粗強,少數纖細;“變”字上部筆畫較細,下部捺腳粗渾;“彌”字左部雄壯,右部較細。如此鬼腕神管的不同提按變化,造成各種筆畫的輕重之別,賦予字體不同的神情;;或“若起若臥”,或“若愁若喜”,呈現出動人的生命意趣。

2.伸縮變化。《樂毅論》在筆畫伸縮方面的處理是多種多樣的:右圖中“華”字七橫一長六短,其草字頭下的一橫與末橫都寫得極短,突出長橫與中豎向外擴張的氣勢;“義”字斜鉤盡力向右下伸展;“焉”字首長畫橫覆,下部四點及折鉤橫向分佈,三個短橫細而短縮,於是造成險異結體;“極”字木字旁豎筆有意縮短,為的是讓右部底橫左伸其下,以便造成另一種新異構築。這種種伸縮之筆疏密相襯,縱斂交錯,妙中增奇,意趣迭生。

3.大小變化。雖然《樂毅論》的布白是以均衡、規整為主調的,但若細細分析起來,其字體結構的大小變化是異常豐富的。如左圖中的“切除暴不”四字,順次為一扁二方三高四短小,呈現四種面貌,其中第三個字和第四個字的結體,大小懸殊,這是以各字的本來面目自然形成的節奏。然而,左圖中的“淹留”二字,卻似乎是書家故意造成的大小之別。

4.楷合隸意。《樂毅論》雖為楷書,但其隸書意味濃重。如左圖中的“其”字,橫畫特別長,是一個字的主筆,有“千里陣雲”之態,使整個字具有強烈的橫向延展性,其作用與隸書中的波畫相同,但形態不同,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左圖中“天”字的捺畫,極力向右下伸展,非常舒展。左圖中“下”字的點則是直接從隸書中借用而來,具有向右的運動感,使人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向右移動。另外,帖中的豎畫大多數較短,且上粗下細,給人的視覺感受是上實下虛,這樣就減弱了該畫在整個字中的縱向力度感。左圖中“尹”字的縱撇改為回鋒撇,與隸書中的掠法相似,具有隸意,並且該畫的長度較短,從而縮小了整個字的高度。帖中還有一些像“雙人旁”(如圖中的“徒”字)、“足字旁”等也是從隸書中脫胎而來的,這些具有隸意的偏旁部首起到了點綴作用,使得該帖在秀雅行氣中有了一種古樸的意韻。

5、楷含行草。儘管《樂毅論》工謹整飭,但仍不乏率意、飄逸、靈便之處。這無疑來自行書和草書的寫法。如下圖中的“求”、“流”、“致”三字。在工-整嚴密、一絲不苟的楷書中出現一兩個行草寫法的字,能增加通篇的活潑靈動。

6、特殊寫法。《樂毅論》中有許多字的寫法比較特殊,這樣在整個帖中就顯得變化豐富。如圖中的“圍”字,左邊一豎較短,以至不能包容圍框裡的內容,但作者把上部寫得很嚴謹,再加上橫豎寫得很規範,以致下部的斷開並未影響整個字的嚴謹。在這種情況下,千萬不可寫到中間再把第一豎續長。下圖中的“暴”字是個古異體字,筆畫較多,寫此字須有全局觀,寫上部即要謀劃下邊,才不至於上松下緊,捉襟見肘。該帖對這種筆畫較稠的字採取任其自然的處理方法,而不是故意壓縮,硬把它壓縮在一個字的空間裡。這種崇尚自然的結構觀與後來顏體“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令大”的結構處理模式可以說大異其趣。而左圖中的“虧”字是個繁體字,但在結構處理上很有特色:下筆體勢開張,左部似乎沒有給右邊留下生存空間,下部則揚左抑右,充分體現與右邊部分的呼應;右邊部分則巧妙地穿插進左邊的空檔之中,使人一點兒也不覺得勉強,下部又化繁為簡,同時與左邊遙相呼應。整個字既穩健又輕靈,確為難得的佳構。





尼古拉斯憶心


王義之(303~361),字逸少,原籍琅琊臨沂,居會稽山陰。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 。王義之早年從衛夫人學書,後廣泛涉獵前代名家,他的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他博採眾長,推陳出新,精研體勢,最終使楷書完全獨立於隸書。並進一步革新和發展了行書和草書藝術,創建了可供後人效法的楷、行、草的規範模式。王義之把書法的實用性和藝術性完美地結合起來,極大的豐富了書法的藝術表現性,並把書法技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書法藝術進入到多姿多彩的境界。王義之是書法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被人們尊為“書聖”,在書法方面做出了劃時代的重要貢獻。

《樂毅論》是王義之著名的小楷法帖。內容由曹魏的夏侯玄所寫,後來王義之以小楷將其抄錄下來。《樂毅論》意境縱橫開闊,剛柔並濟。章法疏朗,字法循規蹈矩,古樸蒼勁。有據載此帖“梁時模書,天下珍之”。唐代褚遂良說它“筆勢精妙,備盡楷則”。稱它在王義之正書之中排名第一。




弄墨人3476384831199


中正平和,溫潤如玉











戒雅


現在看到的是“複製”品,多多少少與原作有差異,所以今天只能讀讀前人的欣賞評論,況且這種文字多少不易理解,抽象理論,要真正理解欣賞只有自己不斷提高,達到了一定高度方可讀帖言語。










伍增傑字愚翁書法詩詞


王羲之《樂毅論》是經過精研體勢,損益古法,遂臻神妙的組合而形成併合縱橫,柔中寓剛,章法蔬朗行氣貫通,以縱行為列,橫排無序,給人以瀟瀟灑灑,自然而然的感覺。字形結構平和端莊,收放自如,雍容坦然,節奏明快。是一篇極佳的楷書。給學書人好處多多。受益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