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王羲之小楷《曹娥碑》,精妙絕倫,讓人愛不釋手


王羲之小楷《曹娥碑》,精妙絕倫,讓人愛不釋手


記得家裡有本《曹娥碑》大字版本的,可是在幾個書櫥裡找來找去都沒找到。

看來,下次買書時要把這本帖子再買一本回來。


王羲之小楷《曹娥碑》,精妙絕倫,讓人愛不釋手


因為,我想認真地臨寫一番。臨寫的帖,當然最好就是一本薄薄的單行本。


王羲之小楷《曹娥碑》,精妙絕倫,讓人愛不釋手


《曹娥碑》又稱《孝女曹娥碑》,小楷,二十七行,立於南北朝時代南朝宋元嘉元年,明人傳為王羲之所書。而清代的包世臣評析說,《曹娥碑》俊朗殊甚,而結字序畫漸開後人勻稱門戶,當是右軍誓墓後代筆人所為,或出羊侍中,而後人以為王體,誤收右軍帖中耳。(《藝舟雙楫》)


王羲之小楷《曹娥碑》,精妙絕倫,讓人愛不釋手


《曹娥碑》究竟是不是王羲之所書,也算是個千古之謎了。


王羲之小楷《曹娥碑》,精妙絕倫,讓人愛不釋手


《曹娥碑》的書學價值是毋庸置疑的,受到眾多書家的喜歡和推崇也是確實的。宋高宗欣賞它,認為它“纖勁清麗”,有晉人風韻,“非晉人不能如此”;元代的趙孟頫、虞伯生推崇它,認為它是“正書第一”;明代的文徵明偏愛它,覺得它“古雅純質,不失右軍筆意”;清代的朱和羹評賞說:“分行布白,為入手要訣。元人所謂《黃庭》有六分九宮,《曹娥》有四分九宮是也。否則,疏處安頓,尚易舒展;密處安頓,每形侷促。(《臨池心解》)”


王羲之小楷《曹娥碑》,精妙絕倫,讓人愛不釋手


和右軍的小楷名帖《樂毅論》、《黃庭經》和《佛遺教經》相比,《曹娥碑》多了一種別樣的韻致,結字多呈扁平,用筆多露鋒,有些微隸書筆意。《曹娥碑》章法自然,仿若天成,筆力勁健,沉著痛快,結字跌宕有致,豐饒多姿,舒展大氣,雍容沉靜,有古樸天真之趣,還有一種安然自得的風貌。


王羲之小楷《曹娥碑》,精妙絕倫,讓人愛不釋手


我認為,相對來說,《曹娥碑》的書法風格和《佛遺教經》比較接近一些。


王羲之小楷《曹娥碑》,精妙絕倫,讓人愛不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