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何“吃透”企業財務報表?

sjfsong


本人註冊會計師,在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審計工作16年,經常對企業的報表進行分析。但要“吃透”一家企業的報表,需要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和豐富的工作經驗,才有可能做到,以下是我對如何“吃透”企業財務報表的幾點看法:

一、瀏覽報表,瞭解企業是否有明顯的異常財務指標

拿到企業的報表,不要著急進行復雜的比率計算或統計分析。

先對報表,即利潤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看看是否有異常科目或異常金額的科目,或從表中不同科目金額的分佈來看是否異常。

比如:其他應收款過大往往意味著本企業的資金被其他企業或人佔用、甚至長期佔用,這種佔用要麼可能不計利息,要麼可能變為壞賬。如果存在這種情況的,意味著其他應收款有可能會發生壞賬的可能。利潤可能有水分。

二、研究企業財務指標的歷史長期趨勢,以辨別有無問題

一家連續贏利的公司業績一般來講,要比一家前3年虧損,而本期卻贏利豐厚的企業業績來得可靠。一般來說:一家上市公司的業績必須看最近5年以上的財務報表才有可能看清楚。

如果以股東權益報酬率作為績效指標來考核上市公司,一般情況是上市公司上市當年的該項指標相對於其上市前3年的平均水平下跌50%左右,以後的年份很難恢復到上市前的水平。這種情況一般是企業上市前的報表被“包裝”了。

三、 比較企業的利潤水平是否與其現金流量水平一致

有些企業在利潤表上反映了很高的經營利潤水平,而在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方面卻表現貧乏,這時就考慮“利潤為什麼沒有轉化為現金?利潤的質量是否有問題?”

將企業的業績與同行業指標的標準進行比較。

一家企業與自己比較,也許進步已經相當快了,比如銷售增長了20%,但是放在整個行業的水平上來看,可能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如果行業平均的銷售增長水平是50%,那麼低於此速度的、跑得慢的企業最終將敗給自己的競爭對手。

四、小心報表中的“粉飾”

1、注意非經常性業務利潤的佔比大小

非經常性業務利潤是指企業不經常發生或偶然發生的業務活動產生的利潤,通常出現於投資收益、補貼收入和營業外收入等科目中。如果扣除非經常性業務損益後的淨利潤遠低於企業淨利潤的總額,比如不到50%,這樣的利潤水平是無法持續的,也並不反映企業在經營和管理方面提高的結果。

2、將收益性支出或期間費用資本化以高估利潤

這也是“粉飾”利潤的慣用手法,比如將本應列支為本期費用的利潤表項目反映為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的資產負債表項目。這樣這些企業的利潤便被嚴重地高估。

3、以關聯交易方式“改善”經營業績

如原先的“瓊民源”公司。為了掩蓋虧損的局面不惜採用向其子公司出售土地以實現當期利潤,而下一年再從該子公司買回土地的伎倆,後來“東窗事發”,遭到財政部和證監會的嚴厲懲處。

所以,我們在分析中應關注企業關聯方交易的情況,研究其佔企業總的銷售、採購、借款以及利潤的比例,並應審查這些交易的價格是否有失公允。

4、通過內部往來資金粉飾現金流量

有的企業在供、產、銷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不足,便採用向關聯企業內部融通資金,並把這些資金的流入列為“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的手法使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看起來更好。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集團公司財務報表。

五、分析報表,也要結合實際

1、財務報表有侷限性,因此在分析報表時,有時候也要跟實際情況相結合。

企業的資產以及利潤表中的產品銷售成本是按資產或存貨獲得時所支付的金額記錄的,因此資產和銷售成本不是按資產或存貨現行價值反映的。

如果該企業是一家老企業,那麼折舊可能佔很小的比例,在進行報表分析時,這些情況都應該考慮在內。

2、會計方法選擇和會計估計的普遍存在。

財務會計準則和制度中常常允許對相同的業務採取多個可選擇的方法之一,即使對同類固定資產都採用直線法折舊,不同企業對資產的使用年限,以及對殘值的估計也可能是不一樣的。

克服這些問題的方法有:第一,在企業集團內部的績效考核之前,應該按行業統一企業會計制度,儘可能地減少或甚至禁止對同一類經濟業務的不同會計處理方法。其二,作為分析人員,應採用一些剔除由於會計政策不一致對財務指標的影響。

總之,“吃透”一家企業的財務報表,需要較強的綜合能力,不僅僅是看報表數據,同時要考慮報表所採用的會計政策基礎,以及其所處的經濟環境。

以上是我的幾個觀點,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轉發我的文章吧。


老鄭的財務家園


資產負債表向投資者展示了為公司所擁有和控制的經濟資產,以及公司應承擔的經濟義務和投資者對公司淨資產的要求權。這些基本的會計數據可以反映企業資產的構成、資產結構及未來發展的穩定性情況。本章主要介紹如何運用指標分析方法、圖表分析方法以及文字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來全面展示報表所表達的企業財務狀況、償債能力水平、資產管理水平等綜合信息。本章採用以相關經濟指標揭示經濟業務內在聯繫的方法,並將反映經濟信息的數字轉換為直觀的座標圖形,來直接反映財務報表的經濟內涵。

一、資產負債表概述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如某一年度12月31日或6月30日)財務狀況的財務報表,是靜態財務報表。它是根據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之間的相互關係,按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和順序,把企業一定日期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各項目予以適當排列,並對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數據進行高度濃縮整理後編制而成的。它表明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擁有或控制的經濟資源、所承擔的現時義務和所有者對淨資產的要求權。

(一)資產負債表的作用及其侷限性

1.資產負債表的作用

   資產負債表是上市公司對外提供的主要財務報表之一。它是根據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之間的相互關係(即“資產=負債+所有者相益”),按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和一定的順序,把企業在一定日期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各項目予以適當排列,並對日常會計工作中形成的圭計數據進行加工、整理後編制而成的。資產負債表充分反映了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擁有或控制的經濟資源、所承擔的經濟義務和所有者對淨資產的要求權。這些會計信息對各財務報表使用者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資產負債表的作用主要有:

(1)可以反映公司經濟資源的數量和結構

  資產負債表不僅反映了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經濟資源總額,還反映了企業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各類經濟資源的具體數量,同時還能夠告訴廣大財務報表使用者各具體經濟資源項目(如貨幣資金的數額)。企業佔用的經濟資源反映了企業的未來經濟利益,所以,資產負債表能向投資者展示企業未來的獲利能力。

然而,公司不同的經濟資源所能帶來的未來經濟利益的大小是不一樣的。因此,對於財務報表使用者來說,僅僅瞭解經濟資源的總量是不夠的,還必須瞭解這些經濟資源的具體構成。由於資產負債表不僅反映了企業資產總額的大小,還反映了各資產項目的數額,因此,財務報表使用者只要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並能夠對資產負債表加以分析,從而對企業經濟資源的具體構成有深入瞭解,據以判斷企業經濟資源的結構合理程度。

(2)可以反映公司的資金來源及其構成情況

資產負債表反映了公司全部的資金來源,並將公司的全部經營資金區分為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兩大類。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之間的對比,反映了一個企業的資本結構,資本結構合理與否,揭示了企業財務風險的高低以及是否有效地利用了財務槓桿作用。負債即債權人提供的資金,在資產負債表上又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無論是流動負債還是長期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上都列示了各具體負債項目的數額。因此,財務報表使用者能夠根據資產負債表來了解公司的債務結構。而所有者權益在資產負債表上又具體劃分為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末分配利潤,這便使得財務報表使用者能瞭解公司所有者權益的形成及其具體結構。

(3)可以反映公司資產的流動性

流動性是指資產轉換成現金或負債到期清償所需要的時間。資產轉換成現金的速度越快,其流動性越強;負債到期日越短,其流動性越強。財務報表使用者,無論是短期債權人,還是長期債權人,都十分關心企業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等反映企業流動性大小的指標和數值。由於資產負債表按照資產和負債的流動性對資產和負債項目進行排列,財務報表使用者可以根據有關資產項目和負債項目對比來評價企業的流動性。

(4)可以反映公司的財務彈性

財務彈性又稱財務實力或財務適應性,是指企業融通資金和使用資金的能力。企業財務彈性的大小,取決於其資產的構成和資本結構。保持合理的資產和資本結構,使企業既能夠以較低的資本成本獲得所需的資金,又可以改變現金流量的數額和時間,以便抓住有利的投資機會並應付突發事件。通過資產負債表,財務報表使用者可以利用公司資產、負債的構成以及公司的資本結構,並藉助利潤表及財務報表附註,評價公司的財務彈性。

(5)有助於反映公司的經營績效

   上市公司的經營績效主要表現在獲利能力的大小。利潤表是直接反映企業獲利能力的財務報表,但資產負債表所提供的會計信息,也為計算淨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等衡量企業獲利能力的指標提供了數據資料。

2.資產負倩表的侷限性

   財務報表使用者在利用資產負債表時,不僅需要了解資產負債表的重要作用,還必須對資產負債表的侷限性有足夠的重視,否則就會走向反面,導致決策失誤。資產負債表的侷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資產負債表中的許多情況是人為估計的結果。

   在日常的會計核算中經常要運用到會計估計。例如,提取壞賬用備,需要對壞賬的百分比加以估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推銷,需要估計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使用年限。因此,資產負債表所提供會計信息的質量高低,依賴於會計人員會計估計及專業判斷的準確性。

  (2)各資產負債表項目的計價運用了不同的計價方法。

   在資產負債表中,不同的資產負債表項目實際上採用了不同的計價方法。例如:現金按其賬面價值列示;應收賬款,按照扣除壞賬準備後的應收賬款淨額列示;存貨,按照成本與市價孰低法列示。由於計價方法不同,導致資產負債表上的合計數甚至是各項目本身的數字,均難以解釋,這必然會降低資產負債表所提供會計信息的相關性。

   (3)資產負債表並沒有反映公司所有的資產和負債。

   由於會計的確認和計量需要遵循可計量原則和可靠性原則,那些無法用貨幣進行計量或不能可靠計量的資產和負債,就不能在資產負債表中加以列示。例如:礦物、天然氣、石油的已發現價值;牲畜、木材的增長價值;公司自創的商譽;公司自行開發的專有技術;公司履行的社會責任以及各種執行中的賠償合同等。

  (4)資產負債表並不能真實地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

   由於會計核算需要堅持歷史成本原則,這必然導致在通貨膨脹情況下,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和負債的數額不能反映其真正的價值,從而難以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這時,依據資產負債表作出經營或投資決策,就會導致嚴重的失誤。

  (二)資產負債表項目的分類

   1.資產項目的分類

   資產是公司擁有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在未來能為公司帶來利益的經濟資源。在資產負債表中,資產通常按照流動性或變現能力區分為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週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存貨、待攤費用等資產項目。長期資產是指那些旨在生產經營中長期使用或為某種目的而長期持有的資產,包括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等資產項目。

   資產按流動性進行分類,以及下面將要述及的負債按流動性進行分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流動性是投資安全性的重要標誌。有關流動性的會計信息,對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對債權人進行信貸決策,均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2.負債項目分類

   負債是公司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在未來將以資產或勞務償付的債務。在資產負債表中,負債通常按照流動性或償還期限的長短區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流動負債是指將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週期內清償或履行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其他應付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末交稅金、未付利潤、預提費用等負債項目。長期負債是指那些償還期限在一年或者超過兩年的一個營業週期以上的債務,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和其他長期負債等負債項目。

3.所有者權益項目的分類

   所有者權益是公司投資者對公司淨資產的要求權。在資產負債表上,所有者權益通常按照其性質分為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實收資本是公司實際收到的投資者投入資本;資本公積是公司的一種儲備形式的資本,其來源主要包括資本(股本)溢價、資本折算差額、財產重估差額和捐贈資本等。盈餘公積是公司從利潤彙總提取形成的公積金,包括法定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

 


商者無域yh


財務報表是反映企業財務運營狀況的基本依據,可以作為判斷企業健康與否,市場價值等。企業財務報表,特別是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非常複雜,想完全弄清楚幾乎不太可能,也沒有必要。嘗試解讀報表的人都帶有不同目的,會從不同的層面去發掘自己需要的實際數據。所謂吃透財務報表,不僅僅是解讀還要核實。

前段時間康美的財務審計作假事件鬧得很大,甚至連審計公司都參與,這是非常惡劣的行為。所以普通人想去核實數據,是需要非常專業的知識的。當然,大部分公司還是非常嚴謹的對待財務報表的披露,也不用誠惶誠恐。


李秋柏


拿到一份財務報表,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實分析企業財務一般從企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方面分析以下一張圖涵蓋了財務分析的各維度,各指標。

財務報表分析的思路

一、基本思路

捕捉:報表各項目的具體數據只是表面,結構(各種比率或指標)是骨架,趨勢是核心。結構比數值重要,而趨勢比結構重要。

對比:財務報表只有通過對比式閱讀才有意義,通常情況下至少要橫比三家縱比三年才能得出相對科學的結論。

掌握:各種會計原則都有天然的侷限,不能迷信或侷限於報表分析,不妄下結論。

二、分析方法

1、結構分析

A. 檢查報表的各種鉤稽關係,這是基本功。

B. 做報表結構的橫向對比,找出與同行之間的重大指標差異並分析原因。比較重要的指標是毛利率、淨利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固定資產、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存貨/固定資產、負債/總資產,等等。不必拘泥於教科書上的經典指標,甚至可根據行業特性自創比率,一切奧妙存乎於心。

結構差異列出之後,要從競爭力、產品細分、商業模式、規模、地域等方面進行推理,若找不出合理原因則有理由懷疑報表的真實性。

2、趨勢分析

趨勢分析的重要內容是資產、收入和利潤。

資產的增加主要分析是來源於負債還是權益(盈利或股東投入),此外還要重點關注各資產科目的比例變化,這往往體現了企業的模式變化。

收入的增加主要分析是來源於合併範圍擴大還是自身經營擴張,重點關注毛利率和市場佔有率的變化。總體來說,在毛利率較小波動的前提下市場佔有率逐步增長才是最可靠最有持續性的情形,除此之外都要認真分析。

利潤的增加要綜合資產與收入的增長作邏輯推理,但利潤系經過若干加減之後處於報表末尾,客觀性最弱,要深入理解權責發生制的缺陷與漏洞之後辨證看待。

企業的價值在於發展趨勢,需要深入揣摩、熟能生巧。而這與所處行業緊密相關,不能僅憑報表做出草率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