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說《拉奧孔》的藝術表現手法是高超的?

薄荷味汽水


你好親,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

《拉奧孔》雕塑,屬於希臘藝術

希臘藝術,包括幾何風格時期,古風時期,古典時期,希臘化時期

拉奧孔群像雕塑,屬於希臘化時期的雕塑

拉奧孔群像,出自羅德斯島學派三位雕塑家

取材於希臘傳說中的特洛伊戰爭,希臘人久攻特洛伊城不成,受到神的啟示,用木馬計將士兵藏入木馬

特洛伊人見木馬以為是神的賜物,打算拖入城中,特洛伊祭祀拉奧孔揭露希臘人的詭計,企圖阻止人們把木馬拖進城中,未能成功

拉奧孔洩露天機,遭到神的懲罰,海神派兩條巨蛇爬上海岸,把拉奧孔和兩個兒子活活纏死。

拉奧孔群像,表現拉奧孔父子痛苦掙扎與蛇搏鬥的情景。



拉奧孔群像,其人物的軀幹,雙臂的筋肉傳達出垂死拼搏的激烈痛苦,整座雕像有一種戲劇性的悲壯感。

但是,看拉奧孔的面部,軀體,會感覺到面部表情,與垂死掙扎的身體並不相配。

拉奧孔微張的嘴巴,並沒有發出垂死掙扎撕心裂肺的喊叫,而是發出一聲輕輕的嘆息,體現了希臘藝術,崇尚典雅,莊重的靜穆。

對於拉奧孔群像的藝術特徵,無論垂死掙扎的痛苦,都要保持靜穆,莊重的藝術風格

拉奧孔群像,拉奧孔面部靜穆的表情,個人拙見,體現了希臘藝術,理性制約情感,理性高於情感的藝術風格。

拉奧孔群像,體現了希臘人創作藝術,擺脫了泛靈論,強調理性,共性

無論是拉奧孔,還是維納斯,赫爾美斯與幼年酒神等希臘雕塑,表情都很靜穆,體現希臘藝術注重典雅,莊重的藝術風格

希臘藝術,比如希臘雕塑,靜穆,莊重,典雅的藝術模式,奠定了西方古典油畫的審美基礎,奠定了希臘藝術,是文藝復興,新古典主義藝術的楷模。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藝術狂人2


“痛”與“美”的並存――拉奧孔雕塑

《拉奧孔》取材於希臘神話中的“木馬計”傳說。希臘人攻打特洛伊城十年,始終未獲成功,後來建造了一個大木馬,並假裝撤退,希臘將士卻暗藏於馬腹中。特洛伊人以為希臘人已走,就把木馬搬入城中。特洛伊城的祭司拉奧孔,他識破了希臘聯軍攻城的木馬計,並告誡特洛伊人不要將木馬拖入城中,拉奧孔一怒之下把長矛向木馬擲去而觸怒了暗中保護希臘的女神雅典娜。於是,雅典娜派出兩條巨蛇,將拉奧孔兩個兒子纏住,拉奧孔為救兒子也被蛇所咬死,特洛伊人見拉奧孔死,以為是拉奧孔當初的警告觸怒了神靈,於是特洛伊人更加深信不疑地將木馬運進城裡,於是他們把木馬拉進城裡,導致了災難結局。

整個雕塑動態特別強,人與蟒蛇的雕刻都達到了栩栩如生的地步,我們透過雕塑,彷彿能直接感受到拉奧孔他的兩個兒子所經受的那種痛苦,拉奧孔神情處於極度的恐懼和痛苦之中。在造型上,人體解剖關係把握準確、動態表情刻畫生動,作品呈金字塔型,穩定而富於變化,三個人物的動作、姿態和表情相互呼應,層次分明。雕像通過他們的身姿和神情來傳達他們內心的抑制,整座雕像有一種平靜、肅穆、莊重的風格。這尊雕塑在歐洲藝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典範地位。





藝言藝語


《拉奧孔群雕》

“拉奧孔群雕”,又稱“拉奧孔和他的兒子們”,是一組古希臘的雕塑。

這座群雕創作的時間約為公元前40至20年。

關於“拉奧孔”的藝術表現,我們來了解一下他的創作背景:

首先,故事來源於《荷馬史詩》的特洛伊戰記,希臘人圍攻特洛伊城九年而不得。第十年奧德修獻計《木馬記》:將士兵藏入木馬用以埋伏特洛伊!而拉奧孔是特洛伊的祭司,在希臘人的計謀被他指出後,雅典娜派出了兩條巨蛇殺死了拉奧孔和他的兩個兒子。

拉奧孔死後,特洛伊人將木馬拉入城內時,這個高大的木馬剛好卡在城門,進退兩難。

夜晚,埋伏在馬腹的士兵,連夜攻佔了特洛伊。

“拉奧孔和他的兒子們”正描述的是雅典娜的毒蛇殘殺智者“拉奧孔”的場景。

其次,“雅典娜”:古希臘的智慧女神、同時也是藝術女神與軍事策略女神。位列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

在兩者交戰中,主神雅典娜一定是代表正義的。所以,雖然拉奧孔有著過人的智慧,但在正義的智慧女神面前必將失敗。

再次,雅典娜為什麼派“蛇”來攻擊拉奧孔?

蛇在伊甸園中引誘了亞當和夏娃偷吃了智慧和生命之果,代表了慾望與不剋制。

所以,拉奧孔與他的孩子們被毒蛇殘害象徵著人類如果不遵從宇宙法則,使用自己的小聰明,就會被慾望糾纏致死,痛苦無比。警示了現實生活的每一個人,慾望會帶來痛苦甚至死亡。

關於拉奧孔雕塑的藝術表現手法:

1.情感的豐富。

拉奧孔表情不僅驚恐痛苦而且無奈無助、身體的扭曲表現了他無法反抗巨蛇的威力,也無法營救身邊的兒子。

兩個兒子從動態上看一個已經趨於死亡,一個處在想逃亡的驚恐之中。死亡、正邁向死亡、即將要死亡。這三個人的表情神態與肢體語言作了足夠的層次處理,在神的懿旨下只能在顫抖中等死!

2.製作技法的豐富

西方雕塑注重寫實,此組雕塑準確的塑造了人物的骨骼與肌肉的走向與質感。

捲髮與蛇同樣的的柔軟質感相互呼應,豐富了單一的人體表現質感,使雕塑在塑造形體上更加豐富生動。

3.體量空間的豐富。

拉奧孔與兩個兒子身體的角度與扭轉方向為了表現死亡與恐懼的瞬間都經過精確的協調與計劃,在協調雕塑情感表達的同時,在空間層次上主次分明:在死亡、正在死亡、即將要瀕臨死亡三個人的動態,各自生動表現。三個人即是個體又用巨蛇串聯起來成為一個整體,飽滿了整個作品空間。

群雕的另一個優勢就是可以將每一個獨立的空間形體時刻轉化為流動的空間時刻,時空流轉記錄生命。

感謝作者製作出這麼優秀的藝術佳作!

致以崇高的敬意!








美學星空


(拉奧孔)其實他還有一個別名,叫(拉奧孔和他的兒子們)。是古希臘羅德島的雕塑家阿格桑德羅斯和他的兩個兒子,集體創作的一組大理石群雕,高184釐米,現在收藏羅馬梵蒂岡美術館。群雕的內容,是取材於古希臘神話中特洛伊之戰的故事。因此也表達出人與神之間的衝突所產生的悲劇。使之它的價值,有了超越時空了永恆。

同時,此作品也展現出父愛的偉大,因為他在極度的恐懼和痛苦之中,使盡了全身的力氣,想把自己的兩個孩子從巨蟒中救出來。那種所表現出來的痛苦,以及身體的扭曲,緊張,讓我們看了,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會不由自主的緊張起來。同時作品,也刻畫出了動態表情,形象的真實性。一件作品能把人的畏懼,恐怖和同情同時的展現出來,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說,在人們看來,拉奧孔的藝術表現手法是非常非常的高超的。


狼爪時光記錄


《拉奧孔》群雕呈現出優美的線條。創作者將線條優美的原則體現在雕塑之中,拉奧孔父子身上繃緊的線條和蛇S形的身軀纏繞在一起,形成一種視覺衝擊。將緊張的心理活動和有力的曲線刻畫出來,體現出豐富的韻律感,剛柔並存,體現出理性和感性的融合。荷加斯也曾在《美的分析》中論述了複雜和多樣化的問題,提到了曲線、S線的形式比直線更加吸引人,線性的優美蛇形線為最佳。


藝術印象館


《拉奧孔》批判了溫克爾曼的古典主義觀點和其他一些從法國移植來的古典主義理論。歌德說:“這部著作把我們從一種可憐的觀看的領域裡引到思想自由的原野。”對後世影響深遠。

1.溫克爾曼先生認為希臘繪畫雕刻傑作的優異的特徵一般在於無論在姿勢上還是在表情上,它們都顯示出一種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他說,“正如大海的深處經常是靜止的,不管海面上波濤多麼洶湧,希臘人所造的形體在表情上也都顯出在一切激情之下他們仍表現出一種偉大而沉靜的心靈。”

2.在古希臘人看來,美是造形藝術的最高法律。凡是為造形藝術所能追求的其他東西,如果和美不相容,就須讓路給美;如果和美相容,也至少須服從美。

3.狂怒和絕望從來不曾在古代藝術家的作品裡造成瑕疵。我敢說,他們從來不曾描繪過表現狂怒的復仇女神。他們把忿怒沖淡到嚴峻。對於詩人是一位發出雷電的忿怒的朱庇特;對於藝術家卻只是一位嚴峻的朱庇特。

4.激情的程度加強,相應的面部變化的特徵,這是藝術家最容易表達出來的。但是提曼特斯懂得文藝女神對他那門藝術所界定的範圍。他懂得阿迦門農作為父親在當時所應有的哀傷要通過歪曲原形才表現得出來,而歪曲原形在任何時候都是醜的。他在表情上做到什麼地步,要以表情能和美與尊嚴結合到什麼程度為準。

5.雕刻家要在既定的身體苦痛的情況之下表現出最高度的美。身體苦痛的情況之下的激烈的形體扭曲和最高度的美是不相容的。所以他不得不把身體苦痛沖淡,把哀號化為輕微的嘆息。這並非因為哀號就顯出心靈不高貴,而是因為哀號會使面孔扭曲,令人噁心。

6.人們不妨試想象一下拉奧孔的的口張得很大,然後再下判斷。讓他號啕大哭來看看!拉奧孔的形象本來是令人憐憫的,因為它同時表現出美和苦痛;照設想的辦法,它就會變成一種惹人嫌厭的醜的形象了,人們就會掩目而過,因為那副痛苦的樣子會引起反感,而沒有讓遭受痛苦的主角的美表現出來,把這種反感轉化為甜美的憐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