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常州、江陰、靖江三地的歷史淵源


常州、江陰、靖江三地的歷史淵源


常州、江陰、靖江三地的歷史淵源


常州

常州是一座3200多年曆史的文化古城,曾有過延陵、毗陵、毗壇、晉陵、長春、嘗州、武進、龍城等名稱。

周靈王二十五年(前547)延陵,

漢高帝五年(前202)改稱毗陵。

西晉太康二年(281),毗陵郡,轄丹徒、曲阿、武進、延陵、毗陵、暨陽、無錫7縣。

隋文帝九年(589),置常州,轄晉陵、無錫、義興、江陰

元世祖十四年(1277)改置常州路,轄晉陵、武進、宜興、無錫。

元惠宗至正十七年(1357),改常州路為長春府,轄武進、無錫、宜興、江陰4縣。

明永樂七年(1409年),改長春府為常州府,轄縣增靖江(成化十五年從江陰分出),計5縣。

清雍正四年(1726年),常州府轄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宜興、荊溪、江陰、靖江8縣,史稱“八邑名都”。

民國元年(1912年),辛亥革命後廢常州府,陽湖縣併入武進縣,城區一度稱武進市,沿稱常州,屬江蘇省。

自此,老建制解體。


江陰

江陰曆史1739年,曾有暨陽、澄江、芙蓉城等別名。

漢高帝五年(前202)為毗陵縣暨陽鄉,

西晉太康二年(281)置暨陽縣,為建縣之始,建立之初轄境約為今江陰市、張家港主城區、靖江市三地面積之和

南朝梁紹泰元年(555)置江陰郡

隋文帝九年(589)重置江陰縣,屬蘇州

唐武德九年(626)江陰縣改隸江南道-江南東道-常州

南唐,置江陰軍(937-990)

北宋淳化元年(990)江陰為江陰縣,屬兩浙路常州

北宋淳化三年(993)復置江陰軍,

熙寧四年(1071),為江陰縣

南宋時期(1127-1157,1161-1277),為江陰軍

元至元十四年(1277),江陰路總管府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降為江陰州,屬常州路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為江陰縣,屬常州府

明朝初年,江陰、武進、無錫、宜興四縣屬常州府

明成化十五年(1471),應天巡撫滕昭上書朝廷,以“居長江下游,扼江海門戶,捍衛全吳,足稱重鎮”為由奏分江陰之馬馱沙,成化帝同意設縣,置靖江縣。

清朝,江陰縣與靖江縣、無錫縣(金匱縣)、宜興縣(荊溪縣)、武進縣(陽湖縣)五縣(或八縣)同屬於江蘇省常州府。

1949年4月23日,屬蘇南行署常州專區。

1953年改屬蘇州地區。

1962年,沙洲縣成立(江陰東部分出一部分與常熟西北部的一部分組成新的城市沙洲縣)。江陰縣與沙洲縣、無錫縣、常熟縣等同屬蘇州地區。

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改屬無錫市行政代管。


靖江

靖江建縣歷史549年,曾有馬洲、驥江、陰沙、牧馬大沙、馬馱沙等別名。

三國·吳赤烏元年(238)前成陸,屬於延陵縣暨陽鄉。設(二級政區)延陵縣暨陽鄉。

吳赤烏二年(239)為吳王孫權牧馬之洲,屬毗陵郡。

晉太康二年(281),屬毗陵郡暨陽縣(今江陰市)。

宋朝,為江陰軍的陰沙。

元代屬江陰州。

明洪武二年(1369)全隸江陰。

明成化七年(1471),以“居長江下游,扼江海門戶,捍衛全吳,足稱重鎮”為由奏分江陰之馬馱沙,為祈盼馬馱沙從此河清海晏,安寧太平,成化帝同意設縣,賜名靖江。“靖”,安定太平;“江”,江邊城邑。

明崇禎七年(1634年),靖江、泰興兩地民眾為爭奪土地,雙方械鬥,頗多傷亡,鬧到南直隸。省道臺立即召集常州府、揚州府有關官員,會同靖、泰兩縣縣令,至實地勘察,決定兩縣以北江故道為界。

明清兩朝,靖江隸常州府。

1913~1927年隸蘇常道。

1949年1月28日,靖江解放。屬於楊泰專區。

1983年3月由揚州市代管。

1996年7月19日,泰州設立,代管靖江。


從常州開始周靈王二十五年(前547)至明成化十五年(1471),靖江屬於江陰,江陰建縣的1700多年裡334年升為了郡、州、軍、府治,其餘大部分時間為常州管轄。

從明成化十五年(1471)至民國初年(1912),靖江與江陰兩縣同屬常州府。

老的常府八縣,武進、陽湖合併了,無錫、金匱合併了,宜興、荊溪合併了。唯獨江陰與靖江依然屬於分開狀態。常州府分成了現在常州、無錫、蘇州、泰州四地,真的讓人咂舌。

三地共飲一江水,同唱一臺戲,語言習俗相通,文脈相連,名人輩出。

三地歷史與文脈淵源。

以上。

就拿靖江來說,靖江歷史至今與三泰地區格格不入,毫無歸屬感。不管是吃的餛飩,還是請的路頭菩薩都是毗陵有而三泰無。

歸根結底,文化才是一個地方的根基,語言相通,習俗相同,才是真正的老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