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大學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強基計劃!進入名牌大學會變容易嗎?

大學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強基計劃!進入名牌大學會變容易嗎?

2003年,國家為了提倡素質、選拔創新型人才,教育部開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但就在近日,教育部發文取消自主招生!因為近年來,自主招生出現了一些新挑戰和新問題。這些問題包括招生學科過於寬泛、重點不集中、招生與培養銜接不夠、個別高校考核評價不夠科學規範、個別考生提供不真實的學科特長材料等。

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為避免再出現自主招生中的問題,《強基計劃》應運而生。《強基計劃》主要是為了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大學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強基計劃!進入名牌大學會變容易嗎?


但強基計劃並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級版,本質上有不少區別的。

1.選拔定位不同

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

強基計劃:主要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2.招生專業不同

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專業範圍。

強基計劃: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安排招生,考生入校後不得重新選擇專業。

3.入圍校考的依據不同

自主招生:入圍依據主要是考生的申請材料。

強基計劃:入圍依據是考生高考成績,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辦法,並提前向社會公佈。

4.錄取方式不同

自主招生:採取降分錄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線。

強基計劃:將考生高考成績(不低於85%)、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和綜合素質評價等折算成綜合成績,從高到低順序錄取,體現對學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5.培養模式不同

自主招生:在培養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

強基計劃:計劃錄取學生將實行小班化、導師制,並探索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暢通學生成長髮展通道,實現招生培養良性互動。

強基計劃,有效解決自主招生不公平的問題,如果按照高考成績佔85%,基本上可以防止不公、造假的問題。

而且強基計劃還能避免某些考生把個人專長作為一個進入名校的跳板,轉而就讀其他熱門應用專業,比如金融,最後導致像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人才流失。因為入圍強基計劃的考生基本上都需要在其擅長的領域從事基礎學科學習。

大學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強基計劃!進入名牌大學會變容易嗎?


強基計劃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已經跳出招生的狹隘範疇,著眼於國家對人才的戰略需要,貫通國家急需拔尖創新人才的選拔與培養兩階段。在這一點上,強基計劃顯然比原來的自主招生站位更高。


原來的自主招生辦法,其招生錄取過程與現行高考是一個並列關係,甚至先行於高考,學校的各種測試都是在高考分數公佈之前進行;而自主招生的結果也是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降分幅度,過程不夠透明等問題也留下了一些灰色空間。

新的“強基計劃”招生時間安排及程序

大學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強基計劃!進入名牌大學會變容易嗎?


“強基計劃”的實施要解決自主招生中出現的科學性與公平性問題,探索一條中國特色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培養的路徑,依然任重而道遠,我們滿懷期待。


想獲得更多關於高校的乾貨,請關注“融媒藝道”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