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探祕靈武–古靈州城在哪裡(上)

許成 劉宏安

古靈州城在哪裡?(上)

許 成 劉宏安

塞上古城靈州,自古就是寧夏平原政治、經濟、交通、文化中心,其光輝燦爛的歷史彪炳青史。靈州在2200多年曆史沿革中,行政區劃幾多變遷,地名稱謂頻繁更替,疆域範圍時有消長。明代,古靈州城因黃河水患、河流改道、城鎮興衰、城址遷移,以至最終遺失了方位,千年歷史名城從此變得撲朔迷離、神秘莫測。

近一個世紀以來,眾多學者對古靈州城址進行考證,多認為唐、宋夏、明代早期靈州城位置應在今靈武西南位置。 2003年,吳忠市利通區發現大量唐代古墓,隨著一方呂氏夫人墓誌銘的出土 ,區內外學者多認為古靈州城址在今吳忠古城灣。該定論引起原自治區文物局局長許成和靈武市文物管理所劉宏安的質疑。

探秘靈武–古靈州城在哪裡(上)


靈州歷史沿革較頻雜

靈州與靈武是西漢時期同時設置的兩個縣城。靈州在南,靈武在北,它們分別是兩個地方、兩個名稱。後因其建制的變革、隸屬關係的變動,兩名互易,其位置幾經遷移後至唐初合二為一。唐宋靈州及西夏時期的靈州、西平府迄元至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前實為一地。這個古靈州城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會盟、唐肅宗登基的地方。

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始置靈洲。北魏太延二年(436年)靈洲置薄骨律鎮。北魏孝昌二年(526年)薄骨律鎮改置為靈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靈州為靈武郡。宋鹹平五年(1002年)党項首領李繼遷攻佔靈州,改西平府。元中統二年(1261年)置靈州。民國二年(1913年)靈州改為靈武縣。1996年,靈武撤縣設市。

探秘靈武–古靈州城在哪裡(上)


黃河支流淹毀靈州城

秦漢時期,黃河出青銅峽峽口後分為東西兩支。主流稱“西河”“大河”,北流至廉縣東改為東北向至塞外渾懷障。黃河支流又稱 “枝津” “下河”,從靈州城東南至東北繞了一個大彎後與主流匯合。主流和支流之間形成一個洲渚,古靈州城即處在這個東西窄、南北寬的河洲之上。

《西夏地形圖》標註黃河東側有一條支分東出的河流,為東西走向,西夏靈州城即標註在該枝津河北。明代黃河水患,是下河淹毀了古城址。

探秘靈武–古靈州城在哪裡(上)


上世紀50年代,在吳忠和靈武境內可以看到古河崖遺蹟:黃河自吳忠西秦壩關流至早元東北經古城鄉古城灣,過左營村至東塔鄉七隊、五隊,東北行經郝家橋鄉胡家堡村胡二、胡一大隊,進入靈武崇興鎮臺子、中北村,由今靈武城南拐向城東北,經南湖、東湖、馬場湖到靈武城北與主流匯為一流。古河崖一線西北側形成許多湖泊,如早元北側羅家湖,左營於家湖,東塔一帶統稱北湖,湖一大隊稱河灣,靈武城門外的西湖、安家湖、馬場湖等,均為黃河河床淤塞後所形成。

探秘靈武–古靈州城在哪裡(上)


今靈州城與古靈州城

明代因黃河水患,迫使古靈州城三徙其城,明代志書中均有遷徙時間、方位的確切記載。朱元璋十六子、慶靖王朱栴曾在寧夏生活45年,據其編撰《宣德寧夏志》記載:(靈州)故城居大河南,今猶存其頹垣遺址,其西南角被河水衝激崩圮。洪武間,築城於故城北十餘里。永樂間亦被河水衝圮。今之新城,宣德間陳寧陽、海太監奉旨,相度地形,卜沙山西、大河東,西去故城五里餘,命平涼衛指揮鍾瑄、左屯衛指揮王剛督工築者。

《弘治寧夏新志》《嘉靖寧夏新志》等志書均記載: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故城為河水崩陷,惟遺西南一角,於故城北七里築城”。永樂年間,河水又將城沖毀。宣德三年(1428年)“城湮沒河水,又去舊城東北五里築城”,即今靈武市城區。

明代在45年間,靈州城因黃河水患搬遷了兩次,三易其址。按照這兩次遷移方向、里程推算,古靈州城向北和東北方向兩次遷移了12裡。我們從今靈州城西門洞處返回推測,向西南測5裡,再往南測7裡,定位在靈武西南10裡處的崇興鎮臺子村。

探秘靈武–古靈州城在哪裡(上)


古靈州城三徙不缺載

有學者依據張九德碑記“洪武甲子迄今,城凡三徙”認為:明洪武十七年建成靈州城後,永樂年間還有過一次建城過程,但志書中均缺載一次。

據吳忠禮先生所著《寧夏志箋證》註釋:“永樂間亦被河水衝圯,查明實錄、明史和寧夏曆代方誌均不載永樂靈州城為河水衝圯之事。似為牆垣部分汛損,城址尚未危及,故未徙治或建新城。”

《宣德寧夏志》對三座靈州城均有記載:“故城居大河南,今猶存其頹垣遺址,其西南角被河水衝激崩圯。”對洪武十七年(1384年)所建靈州城也記載清楚:“洪武間築城於故城北十餘里。”對宣德三年(1428)修建新城記載更詳細:“大河東,西去故城五里餘......”

朱栴作為見證靈州城遷建的當事人,對洪武、宣德兩次遷城均詳細記載,不應該對他當時生活在寧夏時期,永樂年間靈州城的變遷不做記載,況且《弘治寧夏志》《嘉靖寧夏新志》等後志也未記載。因此推斷,永樂年間靈州城曾遭黃河水衝圯,但沒有建城過程。

探秘靈武–古靈州城在哪裡(上)


多部史志記載沒差異

《宣德寧夏志》成書於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它與《弘治寧夏志》《嘉靖寧夏新志》等後志對靈州城兩次搬遷裡數、方位記載略有不同。前志記述北遷十餘里,再東遷五里餘;後志記載北遷七里,再東北遷五里,造成後世研究者虛實難辨。筆者分析,後志在撰修過程中有糾正、細化前志因素,因而沒有完全沿用前志裡數和方位。

依據上述多部志書記載,筆者繪出兩張簡圖,根據數學勾股定理計算,得出第一座城與第三城之間距離分別為11.18裡和11.11裡,結果僅相差35米。近似相同的結果,基本解答了明代多部史志記載差異的原由。作為推算古靈州城址的參考依據,並不影響第一座“故城”和第三座城的距離及定位。

探秘靈武–古靈州城在哪裡(上)


臺子村出土文物佐證

1956年,甘肅文管會朱耀山發表《靈武縣崇興六鄉小楊渠出土明代銅製旋風炮》一文記載:1956年3月,崇興臺子村農民馬志清在拆除該地馬金堂寨子房屋時,於牆基內挖出一尊黃銅炮。炮重16.5公斤,通長38.4釐米,炮面刻有“旋風炮壹千壹百柒拾壹號嘉靖丁酉年兵仗局造”字樣,此炮現存甘肅省博物館。無獨有偶,在甘肅蘭州市博物館和甘肅定西縣文化館也收藏有同樣旋風銅炮,這3件銅炮器形完整,銘文統一,均製造於嘉靖十六年(1537年)。

探秘靈武–古靈州城在哪裡(上)


1971年4月,崇興鎮臺子村三隊村民王生民在自家院內翻建房屋時,從一棵老榆樹下發現西夏窯藏瓷器500多件。後經自治區博物館考古人員發掘,又清理出瓷器100多件,其中,碗22件、碟74件、高足杯6件,被打碎的瓷器便達數百件之多,同時出土的還有宋代錢幣等。經研究,這批瓷器是靈武磁窯堡西夏瓷窯產品,系西夏貴族使用的瓷器。

探秘靈武–古靈州城在哪裡(上)


據王生民生前介紹:他的父親王金奎解放前曾在自家前不遠處挖出一隻大鐵鐘,鐘口直徑達2米。他在該地也挖出過一隻銅鍋,後打碎賣到崇興收購站。據附近村民反映,該村西側農田每年春秋季犁田耕地,田間總能撿拾到大量建築材料,如瓦當、滴水、琉璃磚瓦等,還有生活器皿殘件。

探秘靈武–古靈州城在哪裡(上)


探秘靈武–古靈州城在哪裡(上)


另據臺子村三隊村民郝立知反映,1976年,他在距王生民家西南200米外溝邊拓磚時,挖出過一件雙耳銅鍋,鍋邊有銘文和花紋。1981年,在臺子村四隊還發現宋代錢幣窯藏,一次性出土銅錢360斤。

探秘靈武–古靈州城在哪裡(上)


探秘靈武–古靈州城在哪裡(上)


臺子村出土大量宋夏文物,說明宋夏時期此地建有等級較高的建築物,是西夏重要的城鎮居住區域。臺子出土官造旋風銅炮,證實該地在明代仍是重要的軍鎮。按明代古靈州城三徙方位和距離推測,崇興臺子村以西地帶,應當是古靈州城址所在地。

古靈州城為何不在吳忠,請看下期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