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開便利店到底有多賺錢?

好智匯


大家好,我是麒麟。看樓主的問題其實這個也是我曾經的疑問,不過現在的我已經是便利店的老闆了。所以對於這個問題完全可以提建議

1.便利店現在目前來說對於大城市是不可以少的一部分,畢竟現在很多便利店什麼都有賣,堪比縮小版的超市.

2.目前大多數便利店都是外資企業,本土便利店基本沒有多少出門,除美宜佳,但便利店是否生存得了在這個大城市看他的服務,商品需求。外資企業基本都是連鎖的,所以要求標準統一。

3.想自己看一家門店的話基本預算是剛好,但如果考慮後面經營的問題,畢竟你一開始並不是賺錢的,所以風險,有可能全部賠本。但可以去加盟連鎖店,畢竟資本的東西都會有極限。加盟的費用夠了50萬有餘,加盟只需保證金和加盟品牌費用,還有開業費用等,七七88加起來也就是20多萬。便利店毛利率20多~40多 。

5.最好現在選擇品牌好的便利店加盟,這樣可以有保障。


麒麟吃貨Vlog


【爆燃!!賣小商品的便利店,居然1天做4萬!】


這個店是在8月10日開業的,在東莞南城某社區。為什麼記憶猶新?這個店耗費了我足足兩個月的精力,真的是披星戴月的作品。開扒,開業當天居然做了4萬,我都不敢相信。

公司希望借用這個店打造一個全新旗艦店,一開始我從商圈入手確認人群需求結構,發現附近居然沒有年輕人閒坐休閒的商業,早上沒有像樣的早餐店。我從這兩點入手,切入早餐及休閒輕食,闊大休閒區比例。

下一步開始商品結構規劃,早餐融入蒸包機、烤箱、手抓餅、滷蛋、熱飲等熱銷早點,休閒商品融入壽司、培根、關東煮、烤腸、水果等商品。

接下來是規劃展陳,這個店難點就在這裡,總共3個外圍線路,要開3個門。還要確保每個門進入的客戶,都能按動線順暢購物。服務檯的落位就是關鍵中的關鍵,剛好服務檯前面還有一個巨大的承重柱,這裡我是通過堆頭與裝飾進行弱化處理。

開門營業,中午12:00-13:30迎來高峰期,增派了7名收銀,現場仍然形成了排隊長龍。一直到晚上11點,一看銷售數據嚇了一跳,居然做了1500單,近4萬銷售。難怪我們收銀小哥哥,收錢都收到懷疑人生。

(關注灣區胖三,便利店道道全知道)


灣區胖三


一家店賺小錢甚至虧!

便利店一般都是在100㎡以內的幾十平米的店,所容納的商品有限。

便利店,賺的是連鎖效應,規模效應的錢。

 

以一家店舉例,成本和利潤分配公式如下:

進貨成本大致平均50%-70%,房租水電20%-30%,人工,20%-10%,物流先不計,損耗不計,加盟費不計,轉讓費不計,所剩毛利幾乎在10%以內。

 

稍有不慎就虧損。

 

關鍵是將這些成本如何轉化。如果自己的門面另計,如果是自己家人經營另計,如果不加盟自己的創立品牌另計。

 

如果要幹便利店,起碼3家起,能賺到錢。賺的是公攤成本的錢。  同樣的貨,進3家店的量比進1家的量要便宜,利潤也就出來了。

 

便利店,看似簡單,其實很複雜很繁瑣,一分錢一分錢的賺,一根牛毛一根牛毛的數,這就是零售。

 

關於門店經營,還有很多環節,選址、陳列、商品管理、庫存週轉管理、競爭對手等等。

 

如果真的想做,必須要自己在店裡體會,第一家店是賺時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經驗。而好的門店有恰似可遇而不可求的。

 


龍睛之淚


開便利店到底有多賺錢?看到這個問題是比較令人擔心的,首先便利店業態,在沒有形成連鎖規模化以前,並沒有多高的毛利。其次,看到滿街都是便利店,有點心動,這說明競爭加劇,那自己有什麼核心能力可以面對競爭,甚至殺出重圍?再次,離職後被動式創業,有過創業經歷或者 做好心理預期了嗎?尤其在沒有便利店專業知識,認知能力欠缺的狀況下。坦率地說,這樣的情況並不適合馬上開個便利店。

第一,對便利店不熟悉,沒有系統運營知識,難於保證盈利,沒有一個行業不需要垂直認知

市面上很多的小店,其實並不能算作便利店,也並不是能解決便利性需求的就是便利店。的確,零售在本質上都是相通的,顧客服務、商品銷售、購物體驗、控損增效、促銷引流等,但在實現的過程中,因為基因和理念的不同,運營的邏輯和方法都有差別。這並不鮮見,大賣場出來的不一定適應便利店,全家便利店出來的去沃爾瑪也不見得好用。

如果是沒有經驗的,要避免想當然,否則出現開業無顧客的現象就不奇怪了,事實上大部分的便利店在開業後生意都不理想,因為做的人太多,不懂的人太多,實體店成本又太高。想做便利店的要在商業模式、盈利模式、服務功能多元、商品組織架設、新零售和社交化裂變、社群運營等方面,進行一次系統的學習和了解,還要提前對供應鏈和運營體系進行梳理,才具備初級競爭能力。對品牌便利店的考察,知識理論學習上需要有一個計劃。

第二,每個業務環節上,都需要落地能力,降低利潤被時間成本和實體成本吃掉的幾率

便利店的盈利點有兩個方面構成,一是多元化的服務收益,二是商品差價盈利,其實商品也是服務的一部分。盈利渠道有線下門店和線上社群。而從成本角度來說,店鋪選址、流量測算、店鋪設計等能力,也影響著便利店的盈利,其中店鋪設計的平面和空間規劃,對消費者體驗起表象的主導作用,同時關聯銷售額的重要指標轉化率。

簡單地說,便利店從籌備到開店,再到運營都需要一些列的動作體系來完成。供應鏈渠道與商品方面,包括品類規劃與單品選擇、不同品類的毛利率設定、供應商選擇和差異產品組合、社交餐飲類與商品結構的關聯。

服務包括與周邊業態的聯盟,快遞、餐飲、收衣、社區O2O、家政等等的增值疊加設計。總體來說,要對便利店的運營有實操落地能力。從現階段實體店經營現狀來看,如果開業不能做好基礎,想要盈利難度就會很大,因為房租人工成本每天都會吃掉大部分利潤,再學習再調整就很難了,這取決於個人能力和市場競爭。

第三,社交化、服務化、商品化的運營聯動,能夠擴展便利店盈利空間,從而以空間換時間

實體店發展趨勢是服務、商品、社交結合的,僅僅依賴便利店賣商品賺差價生存會越來越難。便利店的核心是售賣服務,商品其實是服務的附屬品,目前大部分便利店還是以賣商品為盈利方式,這樣的同質化競爭會不斷降低盈利空間。

事實也證明,當今消費者購物的渠道越來越多,除了民生品,其他目的性也不是很強,往往是在吃喝玩樂中順便實現購買。雖然便利店有一定的優勢,但低質的競爭也會稀釋這種優勢。從觀念上考慮,便利店的大小,並不構成經營空間的天花板,如果在服務和社交與商品實現貫通,便利店的業績也是不受限制的,但這個最好基於社區而來。

綜上所述:

便利店是比較有前途的業態,它處在社會與經濟發展的歷史節點上,因此想入行是可以的。但也因為如此,創業者就需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而看到做的人多就蜂擁而至,這很可悲,在這個經濟轉型期,恰恰要淘汰的就是這樣的人群。缺乏能力就入局,50萬業務很快就變成沉沒成本。

另外,便利店能不能賺錢是有多方面因素考量的,個人、能力、資源、思維、方法、工具、競爭都會有所影響,尤其它還是個高成本的實體店。如果首家店能夠做出標準和核心競爭能力,在能力允許的條件下還是要走連鎖發展的路子,只有規模化,才會在供應鏈能力上有所突破,從而延伸自創品類和夯實競爭優勢,實現降低成本提高利潤。供應鏈能力是這個時代零售最核心的能力。

我是靈獸山,20年零售踐行者,100餘家零售諮詢項目!關注增長、戰略、供應鏈、流程再造、運營落地。揮墨、論劍、相擁!跳腳、爭辯 、相攜 !解惑、鞭策、奮進!歡迎關注!皆為原創!期待互動!

靈獸山


便利店還是要看人做的,以上的觀點只是一部分,這一部分人就是完全的門外漢所以做起來有風險。這次要不是我遇到了專門為超市做策劃的人我也是這樣想的。現在遇到了這些人你會發現開超市很容易,基本別人一手為你帶上路子就行。後期就要各憑本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