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28了,事業單位死工資到手4000多,感覺沒前途,應該辭職嗎?

七月星辰m


您好,

在回答您應不應該辭職之前,需要先弄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您這4000塊是單位多給了,還是少給了?換言之,您值不值這4000塊?您想值多少錢?如何才能值這麼多錢?而您口中的前途是想必一定與錢途相關聯。

工作的本質是你情我願的價值交換,而薪水是市場博弈的結果。先調查分析一下自己拿這4000塊是自身價值被高估了還是低估了。

看您描述工資之前還用了個"死"字,可見您對這個數字是超級不滿意的。但滿不滿意是另外一說,前提還是需要對自己有個清醒的認知。建議您對當地城市相同行業內的同類崗位、不同行業內的同類崗位均進行一番研究調查,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打聽,或者招聘網站上搜一下都比較容易得到數據。

如果調查下來,當地平均水平就是如此,而您又剛好勝任,還沒到過於勝任的地步,那麼說明在這個地域,這個公司的這個崗位本身並未虧待您。

如果您調查下來原來外企與民企的此類崗位獲得的薪水明顯更多,那麼換個公司類型就職可能是條出路。如果您發現行業成為最大的區別因素,那麼換到高增長、高利潤的行業則是明智之選。比如說,金融行業、互聯網技術行業的薪酬就是要比傳統的工業領域更有競爭力。同樣做會計、設計等工作,在不同的行業所被支付的薪水很可能天差地別。


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興趣與職業性格,結合該方向來剖析自己的優勢、劣勢,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不少人對自己的認知其實一直處於模糊的狀態。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當然,喜歡錢是肯定的。總而言之,因自我迷茫而導致內驅力不足,那麼這種狀態下幹什麼都無法體會到樂趣與成就感。要談前途也是枉然。

這裡介紹一個常用的工具"SWOT”分析法,旨在幫助我們清晰地把控全局,分析我們在資源和能力方面的優勢與劣勢,把握環境提供的機遇,防範可能存在的風險與威脅。建議實實在在的花一些時間思考自己的職業動機、長處、短板等,把它們清楚的列出來,一條一條問自己,通過一些實例與親朋好友的角度來驗證。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成為什麼,又憑什麼,才會為接下來的道路提供看得見的目標。


一旦確定了自己的長期願景,制定可以觸摸到的中短期關鍵目標,併為此持續努力。

將目標具象化十分重要。即使有人想走明星道路,一般也會樹立自己的偶像,並朝那個方向努力。同理,可以在自己的目標行業或領域內找到做得比較出色的成功例子,樹立一個標杆,以此激勵自己。

可以制定在1至3年內想達成的短期目標以及如何達成它的計劃,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則要學習,技能與經驗不足則要創造機會積累。總之,要讓自己每一天的付出有個奔頭,以此達成一個個階段性的小成果。那麼,最終的成功也不會太遠。

不管是制定大目標還是"一個億”的小目標,都應遵循SMART原則。這樣才能不斷的督促自己,保持緊迫感與目標感。就拿減肥這件事來說,高喊"我要發誓減肥”最沒用,制定“我要通過節食加運動力爭在一年內減掉20斤"的目標才可行。

無論做什麼類型的工作,堅持至少半年以上才有資格說自己喜不喜歡,擅不擅長,要不要放棄。

太多人的興趣是"假興趣",太多人的愛好是“偽愛好"。但凡是隻嘗試了幾天,或一兩個月就給某件事下定論的,我都將其歸為此類。天賦人人都有,但即使是天才,也需要付出自己一定的努力才能持續有成果產出。

樂此不疲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做什麼都沒有耐心、恆心,那麼也就不要奢求達成自己當初定的那個大目標。前途與錢途的前提,是不斷堅持輸入、輸出。

28歲是非常有希望、有活力的年紀。回顧我自己過去十幾年的職業生涯,也都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突破舒適區的過程。就像我現在37歲了,才開始做自媒體幾個月,還在折騰。希望題主您也振作起來,將想法化為行動。只要開始了,就超過了一半人。祝您好運


平衡木上的魚


  您好,我和您情況類似,但是工資比您略高一些,大概6000左右,我也感覺沒前途,但是未考慮過辭職,考慮了副業,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哈。

  首先,我們這一類工作,是外人眼中體面、有一些社會地位、穩定、旱澇保收、輕鬆的工作,這樣的工作其實是非常適合作為退路的,所以我在不滿足現狀的基礎上考慮的是增加一項副業,並未考慮辭職。

  同時,我的副業考慮的是,自己的愛好特長,同時屬於中高等風險(投入)中高等收益的自由職業。有一位著名財經學家將工作按風險和收益劃分為低風險(投入)低收益、中等風險(投入)中等收益、高風險(投入)高收益的三種類型工作。

  工作需要穩定與自由、低收入和高收入、低投入和高投入的搭配才能利益最大化。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主業可以一定程度上幫助你的副業;而副業幹得好,經濟基礎強一定程度上又能幫助主業得到提拔。主副業間可以實現互相支持,互相轉化的。

  無論是單一的辭職創業還是單一的換份上班的工作,都解決不了您現在的問題。

  


同事柯柯


事業單位的工作就像圍城一樣,外面的人想拼了命的擠進來,裡面乾的無聊的人卻想逃出去。但是如果讓外面的人突然進到“城裡”面來感受一下里面的環境,或者是突然讓裡面的人出去接受外面的考驗,說不定城裡城外的人都會後悔。

一、你所感覺到的沒前途,評判依據是什麼?

有沒有前途,好與壞,都是人的一種感受,大多數時候,你看他好則好,你看他不好則不好。

比如,對事業單位的判斷,你進來發現沒前途,外面的人想進進不去,你說是好還是不好?再比如,你認為到手4000元工資不高,實際上每月掙3000-4000元的人多的是,你說是高還是不高?

事業單位的主要特點是:穩定,按部就班,收入不高不低,論資排輩嚴重。但是這些特點,並不是事業單位獨有,政府機關和大部分企業都有,只是程度的高低,只是因為你進了事業單位,這類問題才顯得突出。

所以,任何單位的所謂好與不好,有沒有前途,也都是相對而言,並沒有那麼絕對。

二、能否辭職的根本前提在於:你有沒有辭職的能力

你當前的狀態,就像這種在圍城裡面生活的人。現在你在事業單位裡面工作很穩定,感覺工作沒有前途,覺得自己好像是在混日子,時間長了,你就萌生了想辭職的想法。

單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其實你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人,你想趁著自己年輕的時候多學點東西,多去外面見見世面,這一點是值得稱讚的。

但是,我還要再給你潑一盆冷水。根據從業經驗,到處打聽或諮詢別人“我該不該辭職”的人,一般都停留在口頭上或心態上。而那些真的敢辭職、且有本事辭職的人,都是一聲不吭地突然走了。所以,從你諮詢的心態來看,你並沒有做好辭職的心理準備。

是否辭職的核心,不是死工資、不舒服、受委屈、沒前途等外因,談這些動機和勇氣,都解決不了任何實質問題。辭職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解氣、逃避和逞能,而是為了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根本前提是你有沒有辭職的能力。

當你決定行動的時候,你應該先了解清楚外面的狀況到底是什麼樣的,你從這裡面出去以後能不能馬上找到合適的工作?你在事業單位裡面是不是已經練就了一些很好的技能?你是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很多人就是事先沒有對自己做出一個正確的評估,他們總是人云亦云,總是覺得別人那樣做可以,那自己那樣做也可以,結果他們突然辭職出去以後,很長時間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此時一些人才開始悔不當初。

三、如果辭職,仔細盤點一下,看看你選擇離開後能做什麼?

如果你暫時不離開體制,那麼,就鍛鍊離開體制的能力;如果你想要辭職,那麼,就要清醒地認知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和不足,抓緊鍛鍊自己的能力。

1.根據事業編制與市場的交集,鍛鍊自己偏向市場的能力

比如,你的事業編制是衛生防疫,你將來想去醫療行業發展,那麼你就要發揮現有優勢,有意識培養自己的市場轉化能力,把行政管理、專業技術、公共服務的能力,轉化為市場賺錢的能力,為自己創業和到企業任職打好基礎。

2.根據你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嫁接本職工作,進行優勢轉化

比如,你喜歡文案寫作,你可以先嚐試自媒體創作,看看自己的文案在市場上值幾斤幾兩,積累一定水平之後,再把事業編制的管理經驗與文案創作實力相結合,嫁接兩者優勢,求職就容易一些。

3.除了擁有超高的技能,還要有平穩的心態

很多人在事業單位那種平穩、壓力相對不是很大的環境中待久了,然後他們慢慢的就不想動了,他們就像溫水煮青蛙一般,想跳又捨不得跳。即便是突然跳出來,有的人也已經有點不太適應這個社會了,他們出來後需要在社會上待很長時間才能適應外面的環境。

所以,當你離開事業單位去社會上工作的時候,你不光要有高超的技能,同時你的心態也要調節好,只有這樣你才能夠經受著各種各樣的打擊,才能夠在各種激烈的競爭當中存活下來。

綜上,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我可以在體制內,但要保持隨時離開體制的能力。如果你想要辭職,首先想一想這句話,你在能力上做好準備了嗎?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我30歲,事業單位5年了,到手4000多一點,不是沒想過出去闖蕩,只是明白自己真的不是那塊料,沒那本事!誰不想月薪兩三萬年薪幾十萬,但這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還在貧困線上掙扎,所以,如果你真有本事,大可出去闖蕩,如果啥計劃都沒有,只是不甘心現在的日子,我勸你還是老老實實的吧!


2020偷得浮生半日閒


我今天下午提辭職。國企。到手3000不到。一個月25個班。每天與下井的工人打交道,三句不離生殖器。。昨天與隊裡書記又吵了一架。我27。剛進來這個體系半年。。沒必要待下去了。。沒一天開心的生活,談錢還重要麼?


紸137150810


辭職什麼,找富二代女啊。我前男友跟你差不多也是省級事業單位,工資算完和你一樣。跟我分了,到處相親富二代,我回頭找他,人家明確拒絕我,說你也知道我工資低,這個女的家庭條件好,可以幫他。我跟他耍了六年,當初我在城裡,他在鄉下,我沒跟他分,我最好的青春被費,我家庭條件是一般,有個哥哥,父母沒多大負擔,但他們也幫不到我什麼,我工資是他工資的幾倍。最後人家卻要找家庭條件好的,可以幫他的。呵呵……


用戶2834176858823


哈哈,幹了三年半,上二休一,工資差不多,每天上班基本就是辦公室待著,至少百分之八十的時間是這樣的,正準備辭職,缺錢,極度缺錢,關鍵是,沒盼頭,感覺自己都快廢了。如果以後的人生都是這樣,估計會得抑鬱症。所以,差不多交接完手上的工作就辭職了。現在的工作,也就看著體面,其他一無是處,我覺得我應該挑戰下自己,一輩子都這樣,多無聊啊。對了,準備賺比快錢,自己開店做生意,準備從網絡下手,感覺這裡不需要什麼特殊技能,只要你夠獨特就好。一切的前提,我沒什麼負擔


Crazy0D


今天2020年第一天,91年的我應該算29了,看到這個問題很想給你分享一下我的經歷。

我的上一份工作是在高速公路收費站,沒錯,就是大家平時熟悉的收費員小姐姐~~我們單位是湖北省交通投資集團旗下的,屬於國企,待遇不說是很好,但是在我們當地還在挺不錯了。收費站是在我老家,湖北十八線城市的農村,所以平時回家挺方便的,再加上單位管吃管住,我就在這裡一呆就是三年半。這三四年時間裡,我從一個滿腔熱血想要做出一番事業的年輕人變成一個得過且過的中年老阿姨。曾經的我,以為自己努力了用心工作了就能慢慢往上爬,後來現實啪啪打臉,在國企這種單位,有能力有態度又怎樣?還不是被一個個關係戶呼來喚去,再加上我們單位經常通宵熬夜,身體不支的我今年辭職了。

在我辭職之前,經歷了跟題主一樣的失望迷茫,無數次的問自己,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如果辭職了我能幹什麼?一切的一切我都沒有答案,但是在一個晉升無望又要犧牲自己身體健康的單位,我真的不想幹了,所以今年狠下心來離職了。

辭職後,來武漢找工作一兩個月,發現找工作真的挺難找的,自己沒有什麼很突出的技能,前幾年在國企的工作經歷HR幾乎認為是無用的工作經歷,所以在職場中真是屢屢受挫。好不容易進了現在這個公司,身邊的人都是95、96的,有一個97的同事直接說:你快三十了,工作還沒穩定啊,好可怕,真希望自己以後不能像你這樣。

這段時間找工作的艱辛和挫折,讓我無數個夜晚偷偷痛哭,感覺自己很失敗。古語說三十而立,而我現在還一事無成,還被那些年輕的90後嘲笑,我也無數次問自己,後悔嗎?從曾經那個穩定的高速公路收費站辭職。


所以題主,辭職這個事情真的要想清楚,你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去做選擇。雖然辭職不辭職是件很簡單的事,但是你要明白,這背後要思考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你自身抗壓能力怎麼樣?你身上有沒有什麼比較突出的技能能讓你在社會上混口飯吃?等等,這些都是在你辭職後馬上要面對的問題,所以你在辭職前就要仔細考慮清楚。若自身沒有太突出的優勢,一直在事業單位做著也不錯。另外,別人的忠告建議都只是別人根據親身經歷體驗得出來的,你可以參考別人的建議去做選擇,但是不能被別人的想法影響而盲目選擇。


江漢幸子


說說我吧,四線小城市國營企業,月到手2000工資。剛開始工作時也算出類拔萃的有前途的小夥,後來看明白了。給我這點錢我就混吧,上班20年。我重心也不會放在工作上了。這些年也沒閒著,做做股票,下班後蹬三輪拉客,擺地攤,做過奇石生意,早市等等。雖然沒發大財但是也沒閒著。由於對房子有特殊感情,有錢交首付就買,買不起貴的就買偏僻點的或者平房。主要是當時眼光一般。混著混著。房子越換越大。位置越換越好。折騰到現在手裡兩套房了,剛換了一套複式200平,還有一套準備賣掉換個小高層,或者電梯洋房的頂樓帶露臺的房子,可以養花養草準備養老用,今年39歲。我準備再折騰10年還還貸款,掙點孩子學費,攢點孩子嫁妝,換輛20萬左右的車。手裡再剩下個100萬。也就知足了。計劃50歲之前就開始養老不折騰了。到時候種花養鳥喝茶遛彎豈不快哉。至於單位看透了,我也不指著這點工資了,我也不會辭職。混到讓我50來歲讓我內退就好。


奇石小屋


建議考察市場後辭職,如果跳槽工資翻倍那就辭職,如果想自己做生意那就更要去考察市場。

我在青島創業五年,剛開始做人脈,利潤不多,信任度做了三年後價格上調,大家都可以接受。我冬天做銀耳,蓮子,東北木耳。蓮子是打飛地去湖北洪湖哪邊找的,來回飛機票加住宿1500,我就當自己門頭錢了,木耳是大飛地轉火車🚉,來回費用2500,我當我去旅遊了。

切記找到好產品,做好信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