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他敢把溥仪拒之门外,与吴湖帆争画,收藏可与张伯驹齐名

1926年的一天,一艘客船停在南浔的码头。客船停稳后,十几个抬着礼物的仆人,簇拥着一位身穿黄衫、举止优雅的年轻人径直向城中的一户人家走去。待到门前,管家忙不迭地将他们领进去。

他敢把溥仪拒之门外,与吴湖帆争画,收藏可与张伯驹齐名

他敢把溥仪拒之门外,与吴湖帆争画,收藏可与张伯驹齐名

南浔埠头 网络图片

等他们到了客厅里,一位老人早已等候多时。见到年轻人,他忙拱手行礼,说道:“溥仪先生此番大驾光临,老朽有时远迎,还望恕罪。”溥仪一摆手:“爱卿不必多礼。此番前来拜访,朕……吾今日有一方匾额赠送给你,希望你收下。”

他敢把溥仪拒之门外,与吴湖帆争画,收藏可与张伯驹齐名

匾额 网络图片


他敢把溥仪拒之门外,与吴湖帆争画,收藏可与张伯驹齐名

楷书匾额 横幅镜心 网络图片

溥仪一招手,仆人们立即将礼物上的绸子掀开,露出匾额,抬到老人面前。老人看都没看就摆了摆,说:“老朽曾向前朝捐赠过十万两白银,也未曾受到过什么匾额。如今更是无功不受禄,还请把匾额拿回去吧。”溥仪一听这话,被气得面无血色,却不敢出口反驳。

他敢把溥仪拒之门外,与吴湖帆争画,收藏可与张伯驹齐名

庞莱臣 网络图片


他敢把溥仪拒之门外,与吴湖帆争画,收藏可与张伯驹齐名

末代皇帝溥仪 网络图片

这位老人究竟是什么来头,竟敢对溥仪这样说话?此人名叫庞莱臣,年轻时曾经拜李鸿章为师,并由此与清廷高层接触。溥仪的父亲爱新觉罗·载沣与他相交甚密,甚至将自己的儿子——后来的末代皇帝溥仪过继给他做过房儿子。

他敢把溥仪拒之门外,与吴湖帆争画,收藏可与张伯驹齐名

爱新觉罗·载沣 网络图片


他敢把溥仪拒之门外,与吴湖帆争画,收藏可与张伯驹齐名

少年溥仪 网络图片

庞莱臣不但是近代有名的实业家,更是书画收藏大家。他与张伯驹合称为“北张南庞”,堪称一代传奇。在他的收藏中,董源的《山水》、赵孟頫的《龙神礼佛图》、《簪花仕女图》、黄公望的《秋山无尽图》等名作赫然在列,丰富程度不输给故宫。在他的收藏中,有一幅元朝的画作最为传奇,这可是从吴湖帆手中“虎口夺食”来的,颇有传奇色彩。

他敢把溥仪拒之门外,与吴湖帆争画,收藏可与张伯驹齐名

赵孟頫《龙神礼佛图》 网络图片

有一次,庞莱臣曾在一家酒楼设宴,请吴湖帆等上海书画界的名家吃饭。正当所有人都在开怀畅饮之时,吴湖帆却盯上了窗外一位文人手中的画。吴湖帆随即出门喊住对方,以500大洋的价格买下了这幅画作。随后他还拿出画作,让大家欣赏。

他敢把溥仪拒之门外,与吴湖帆争画,收藏可与张伯驹齐名

吴湖帆国画作品 网络图片

原来,吴湖帆收购的正是元朝名作“十七笔兰”。中国古代的文人历来推崇兰花,象征着高尚的情操。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苏轼曾绘制过一幅《兰竹苍涯图》,开历代兰花图之滥觞,此后赵孟坚、郑思肖等画家都曾绘制出兰花图,为后世所称赞。元朝的这幅“十七笔兰”,顾名思义,就是用十七笔画出的兰花图,用笔简洁,艺术价值极高。

他敢把溥仪拒之门外,与吴湖帆争画,收藏可与张伯驹齐名

南宋 赵孟坚《墨兰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他敢把溥仪拒之门外,与吴湖帆争画,收藏可与张伯驹齐名

元 郑思肖 《墨兰图》 网络图片

庞莱臣看到这幅“十七笔兰”,心中暗暗吃惊。他早年也曾买到一幅与之相似的“十七笔兰”,但当他看到吴湖帆收购的这幅画作,才知道自己原来收藏了一幅赝品。吃完饭后,他直接找到吴湖帆,提出购买这幅画作,吴湖帆没有答应,随后他又出价两倍。无奈之下,吴湖帆看在他请客的份上,只得成全了他。这幅画作虽然没能流传至今,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依然能看出庞莱臣对书画的执着程度之深。

他敢把溥仪拒之门外,与吴湖帆争画,收藏可与张伯驹齐名

吴昌硕 兰花图 镜心 设色纸本 网络图片


他敢把溥仪拒之门外,与吴湖帆争画,收藏可与张伯驹齐名

明 陈元素 兰花图 扇页 金笺墨笔 网络图片

为了自己的书画收藏,他可以和好友吴湖帆争执不休。而为了自己坚持的原则,他把自己的过房儿子溥仪拒之门外。虽然庞莱臣与溥仪关系十分亲近,但当溥仪为了复兴清廷而拜访他时,他不但回绝了溥仪的请求,还退回了他的礼物。溥仪见无法劝动他,只得打道回府,他赠送的匾额也被庞莱臣抛弃。

他敢把溥仪拒之门外,与吴湖帆争画,收藏可与张伯驹齐名

元 夏考昌《溪山渔乐图》 庞莱臣旧藏

作为一位收藏者,庞莱臣无疑是一位真正的大家,而论人品,他更是顶天立地,正气凛然。我们虽然未必能拥有他这样的见识,却可以学习这种秉持原则、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这才是一位优秀收藏家应有的品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