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不见新郎官的婚礼:阿鲁特氏的婚礼是否受到载淳重视?

文|刘瀛璐

同治十一年(1872)九月十五日,天刚蒙蒙亮,京城崇绮家三女儿、19岁阿鲁特氏的喜轿已经来到了夫家门前,不同于寻常人家女儿出阁,浩浩荡荡看起来格外盛况空前。迎亲队伍中不见新郎官的身影,阿鲁特氏并没有因此懊恼,她知道,轿里那柄龙形如意便是丈夫迎娶她的信物,意在“如朕亲临”。没错,这场婚礼的男主角便是大清国的皇帝,同治帝载淳。

有清一代,只有皇帝婚礼才可称大婚,是国之盛典。满清入关后的皇帝中,5位在即位前已经成婚,只行册封之礼,在紫禁城中举行过大婚的皇帝只有幼年即位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帝,宣统帝溥仪虽也在紫禁城内成婚,但当时已经逊位,不可同日而语。同治帝大婚,距离上一次康熙四年(1665)的大婚已经时隔两百多年,再加上历经两次鸦片战争风雨带来的神伤,一场热热闹闹的皇家婚礼可以说是喜闻乐见,万众瞩目。

不见新郎官的婚礼:阿鲁特氏的婚礼是否受到载淳重视?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坤宁宫

碍于已经是名义上的皇后之身,即便与父母亲人也要依礼制相待,阿鲁特氏早早收起了女儿姿态,九月十四日夜里便出发,乘坐十六人抬凤舆踏上了大婚之路。待到第二天凌晨,凤舆穿过大清门,朝阳渐起,辉洒紫禁,奉迎队伍簇拥凤驾依礼通过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最终抵达婚房所在地坤宁宫。凤舆之中,盖着红盖头的阿鲁特氏手捧苹果、双喜如意,讨的是一个“平安如意”的彩头,她知道每跨过一道宫门,便是与过去的一次告别,向权力中心的一次靠近。从此要与大清皇帝比肩而立,母仪天下,任人评说。为了迎接她的到来,紫禁城一片喜气洋洋,前殿后宫彩架连接,大清门至坤宁宫一路红毡铺地,御道两旁安放四百对戳灯,无限风光。盖头之下,阿鲁特氏紧张又兴奋地期待着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也不禁回想起,就在大概7个月以前,她还是从神武门进宫等待遴选的秀女之一,一个决定,便扭转了她所有的命运。

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紫禁城神武门外井然有序地排列着许多骡车,车上坐的都是来自八旗各家等待参加选秀的秀女,未来的大清皇后就将在她们之间产生。但也早有传言,皇后早就“内定”好了,是翰林院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这并不意外,“潜规则”早在顺治年间确定八旗选秀制度时就心照不宣,包含着门当户对、民族联姻、稳定国运的复杂因素在里面,选秀从刚一开始就跟选美无关。

在明代后妃制度基础上建立的清王朝后宫选秀制度更加复杂,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自顺治朝始,形成规制:凡八旗官员家中年满14—16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三年一次的选秀,17岁以上不再参加。乾隆五年(1740)进一步规定,旗人之女在规定年限内如果没有参加选秀,即使到了20岁也不能私自嫁娶。从顺治到光绪年间,选秀成为清代女性入宫的主要渠道,共举行选秀80多次,秀女最小11岁,最大20岁,记录在册入宫成为后妃200余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